現在的作業太多,怎樣讓孩子做得快,還可以有時間玩?

開心寶貝7497


記得兒子四年級的時候,我去參加家長會。家長們都說自己家的孩子天天晚上做作業到深夜十點多鐘,有時做著做著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感覺很奇怪,因為我兒子天天晚上七點半作業就做完了,然後他就開始玩,一直到八點半上床睡覺。

其實我兒子也不是學習很優秀的那種尖子生,那為什麼他的作業完成得這麼快呢?


一、有效利用校內時間,作業逐個擊破。

在學校裡,幾乎每天都有自習課,有的孩子自習課只顧著和同學說話、看小說,時間就白白的浪費掉了。兒子會把一天的作業整理在一起,自習課上先完成作業中的一部分,放學回家剩下的作業就不多了。有時下雨,體育課沒辦法上改自習,別的同學會唉聲怨道一節課,兒子卻很開心,因為他可以在學校把所有的作業全部做完,這樣回家就輕鬆了。有時候自習課時老師的作業還沒有佈置,兒子會根據老師的教授內容猜作業,其實很簡單,無外乎課本後的補充習題和對應的練習冊,所以他基本上每次都能猜中,這讓他很得意。

二、作業日日清,不累積成堆。


在學校裡有的作業是提前幾天就佈置的,老師規定幾天以後交。這樣的作業如果有時間,建議還是當天完成,因為後面老師還會佈置新的任務,如果積少成多,就更不容易完成了。有的孩子作業任務重了,會引發焦慮的情緒,更加影響做作業的效率。

三、提高作業的正確率,減少糾錯時間。

兒子做完作業,我開始總會提醒他檢查一下,時間長了,他形成了習慣,不用我提醒都會自覺檢查一遍。 因為他們老師實行錯一罰十的懲罰措施。如果錯的題多,作業時間就會延長半個到一個小時左右。所以兒子每檢查出一道錯題,就會假裝害怕地拍著胸脯說:好險啊!其實他心裡高興著呢!


孩子作業多或少是相對來說的,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也不一樣,如果孩子不能適應,天天作業到深夜,基本的睡眠不能保證,嚴重影響孩子身體健康,我建議家長一方面和老師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制定個性化的作業,另一方面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縮短孩子的作業時間。


愛跳舞的豬大嬸


目前,學生普遍存在作業較多的情況,甚至還有部分家長會為孩子報一些課外輔導班。

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主要有:

1. 有些家長認為不留作業的老師不負責任,老師不得不加大作業佈置量。(當然,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批作業)

2. 現在教育競爭的加劇,讓老師感受到了壓力,所以通過多佈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衡水一中的擴張,正說明了教育競爭在不斷加劇。

3. 曾聽聞南方某地,大部分學生在初一已經學完了初三的內容,上課時學生也不會認真聽講,反而在自己自學更新的知識。所以老師要以多佈置作業的方式檢查學生課堂學習狀況。

種種原因讓現在的作業越來越多,雖然相關部分也發不過關於減少家庭作業的要求,但相對來說影響並不理想。

在教育競爭不斷加劇的今天,家長普遍換上了“教育強迫症”,而能夠考慮學生是否有時間學習的家長真的不是很多。

如:衡水的高中,每年都要接收來自衡水地區外的上千名學生,這上千名學生能夠到衡水上學,家長是需要下不少功夫,費不少心的。

在作業比較多的情況下,怎樣讓孩子做的快,還有時間可以玩會呢?

1. 無疑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把知識掌握的更牢靠,這樣速度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學習,就是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試題上去。如果知識掌握的很好,做題的速度也會明顯加快,做作業的速度就能夠提高了。而掌握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溫故而知新”!讓孩子養成複習與預習的習慣,能夠讓學生在提高作業速度的同時提高學習成績。

2. 掌握做題的技巧也能夠加快作業的速度。

做題的方法有一道題目一道題目順序往下做和先易後難的解題方法。順序做題的方式是最原始的方式,如果遇到一些疑難的題目會浪費很多時間,做作業的速度也會降低;先易後難的解題方法,需要對全部題目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是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法,一般用在考試中。先易後難能夠讓學生減少對作業的恐懼型,對整體的題目有一定的瞭解,知道該如何分配作業的時間,所以也能提高作業的速度。

希望本文能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點評!


逐夢卡拉


作業太多,想讓孩子做的快,還可以有時間玩,注意以下幾點,其實一點都不難。

一,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是儘快完成作業的核心。那麼如何提高效率呢?

1,集中注意力

孩子寫作業時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還有孩子寫作業時最好遠離手機和電視,家長可以在這方面給孩子做榜樣。

2,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

如果孩子已經很集中注意力得寫作業了,但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條理,不知道如何下手時也會拖延孩子的寫作業時間。這時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就尤為重要了。如何做呢,比如寫作業時,先易後難,就是把簡單的作業放在前面寫,難得作業放在最後寫。當然,考試的時候也是如此。以免在難的地方思考太久,浪費時間。

二,養成習慣

任何事情養成習慣後都會容易很多,寫作業也不例外。寫作業的習慣養成可以從寫作業前,寫作業時,寫作業後來入手。

1,寫作業前

準備好一切可能會用到的學習用具,以免寫著寫著找東西浪費時間和轉移注意力。寫作業之前最好把桌面清潔乾淨,儘量只放要用的東西,沒用的都收起來,保持桌面整潔,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養成後可以受益終生。

2,寫作業時

寫作業時,最好不要打擾孩子,以免使孩子思路中斷。寫作業時儘量讓孩子保持好的坐姿,好的坐姿不僅對孩子身體發育有益處,對視力保護也有益。



3,寫作業後

寫作業後家長可以培養孩子養成檢查和收拾好桌面的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終生的。

三,適當的獎勵

為了讓孩子對寫作業有更大的積極性,家長可以採取一些獎勵政策,使孩子對寫完作業後有所期待。比如,若是在幾點之前寫完作業,可以週末帶孩子去看電影;比如,若是能提前寫完作業,可以馬上帶孩子去打籃球;再比如,若是作業完成的質量高,可以獎勵孩子一些錢,讓孩子購買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等等。總之,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下手。

總之呢,在孩子寫作業這方面,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大聲吼叫,以免孩子對寫作業產生厭煩的心理。好了,以上是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而時習之育兒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和家長溝通一下,作業太多,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標準?我曾經帶過一個一年級,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佈置完作業,有的孩子在課堂上十分鐘就完成了,有的孩子回家之後寫了兩個小時,然後家長反映給學校。結果的事,我在全班做了一個調查,在放學之前完成的學生佔了30多人,而放學後稍微寫了一會兒的,20多人,超過30分鐘左右的,僅僅有五個人。後來我就在班級群中對家長說,如果孩子放學後寫了20分鐘左右,還沒寫完作業就不用寫了。然而還是有家長又告訴我,作業太少了,說句實在話,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主要是為了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



首先不排除有的老師進行了題海大戰。

由於現代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和教學質量非常逼近,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學習成績幾乎全都是滿分,那麼在這種狀態下,為了成績的提高,為了上級檢查的要求,那麼老師之間有可能進入了一些極端的教學方式,比如說大量的作業,以為從這些極端的方式中,可以讓學生再提高一些知識,一些成績,但實際上我覺得是沒有效果的啊。對於小學階段的數學與語文和英語知識,只要孩子進行的掌握,進行了適當的複習和間歇性的複習,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把成績搞好,但實際上大量的題海作業,浪費了孩子的時間,耽誤了孩子應當學習的內容,造成了孩子厭學,討厭學習,討厭某門課程的過程。所以如果有老師從事題海大戰的話,我們是不同意也不建議的。



小學階段應當加強的是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教育。

對於一個孩子,我們認為學習習慣可以決定他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可以決定他的人生態度,畢竟學習對於孩子來講是他的唯一生活,尤其在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孩子主要工作也就是學習,所以說我們有了這樣的觀點,那麼學習習慣主要有哪些呢?

我們認為學習習慣主要包括課堂學習習慣,也就是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臨時練習性作業。

我們還認為,包括家庭作業習慣,習慣一個孩子回家之後能主動的拿出作業本,主動的完成,主動的檢查這樣的習慣比其他的任何習慣都要好,留著孩子回家之後,在沒有家長督促的前提下,是不會做作業的,他的大量時間都浪費在等待中,比如說看電視,隨便找點零食吃等,所以說作業習慣能夠幫助孩子的成績提高,能夠讓家長更省心。

思考習慣,對於現代的數學,語文英語,我們認為它的難度已經相當的高,而孩子如果不積極思考的話,那麼對於他的成績影響也是很明顯的,所謂的教一步學一步,邯鄲學步,這些都是不好的。但是積極思考,也不見得是讓家長把孩子送到特殊班去學習一些特殊的技能,比如說奧數舞蹈音樂,如果孩子沒有這方面的技能,我們還是不建議家長去讓他參與這些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帶著孩子多做戶外運動,增強親子感情。



最後,現在提得比較響的就是有效學習,增強有效學習的能力。

所有的方法技巧都是可以提高的,無論是生活中的一些技能,還是學生學習中的一些技巧,這些都是必須可以學習,可以提高,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著缺陷,那麼我們還是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學習一些技巧,比如說現在我們提的最高的就是有效學習,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學習,十分鐘就能解決,一個孩子在課堂中到處走神,學習,4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回家之後認真做作業,集中注意力做做十分鐘的作業就完成了,不集中注意力,那就要做4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對於有效學習的一些知識和觀點,有興趣的家長可能需要自己到網絡中尋找,畢竟為了孩子,我們覺得家長適當的學習也是必須的。

總之,如果想快速完成作業的話,那就是注意力必須集中,環境必須適合孩子做作業。然後就是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腦子高速旋轉,積極思考。這一階段的關鍵是家長不要隨時給孩子提出高於孩子能力的要求,臨時給孩子增加任務,那麼孩子的作業時間將會越來越長,孩子磨蹭作業時間將會更成為習慣。因為孩子覺得,即使早完成作業,還是要學習,那還不如磨蹭著寫作業。


甜心的教育哪些事


噗,這問題問的,我服了。

明明就是抱怨老師佈置作業太多嘛。

孩子作業多,又要做得快。你以為回到那個“多快好省”的年代?

實話實說,現在孩子的作業確實多了。

問題是,作業少了,有的家長不樂意啊。

孩子回家沒作業,家長不放心——是不是老師不認真教書?別班孩子有作業,咱家孩子沒作業,豈不是落後了?

於是,有的家長還會課外報班,額外給孩子加作業。

能夠思考孩子有沒有時間玩的家長,太少了!

因為,普遍的家長都患病了,都有“教育焦慮症”。

家長只擔心孩子學得不夠,不會擔心孩子作業太多。

眾所周知,中國孩子的家庭作業之多,是舉世聞名的。

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上海15歲青少年,平均每週作業時間約14個小時,列全球首位。芬蘭同齡孩子僅3個小時,排名墊底。美國孩子約6.1個小時,列第15位。

多年來,教育部多次發出“減負令”,然而效果不明顯。

為什麼呢?因為社會分層。高考就是篩選機器,學校分重點和普通高中,高校分985和211名校,工作分大國企和小私企。

中國自古倡導“頭懸樑,錐刺股”的吃苦教育,“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

大家認為,嬉戲玩耍是學習的大忌。孩子貪玩是墮落的,為學者所不齒。

學生考試要高分,不寫作業,不反覆訓練,行嗎?

目前,要想孩子有時間玩,要麼去國外讀書,要麼置老師的作業不顧。

歸根結底,要想讓所有孩子有時間玩,全社會必須解放思想。

改革高考“唯分數”的考評機制,用人單位改變“唯學歷”的錄用機制。

總之,解決問題的根源在於,得到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

否則,孩子將永遠困在家庭作業堆裡。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評,點贊,轉發!


小李滔滔


家長朋友你好,我是育兒專家偉老師,很高興為你解答,更多關於孩子教育問題可以關注我留言討論。在關於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課後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拖沓方面,我建議家長從以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1.弄清原因。孩子學習上是真的作業太多,還是你或孩子認為的多。這很重要,需要了解同班同學,及家長意見。如果確實作業過多,孩子不堪重負,可通過家長委員會向老師反應,調整作業量。如果別人輕鬆完成,你家孩子認為多。那就需要和孩子講好,有參照物,讓孩子少些藉口。



2.孩子的學習進度能否跟上作業。這是造成孩子做的慢,拖沓,的主要因素。因為,不會,知識點不牢。造成的,家長要適當補課,讓孩子跟上學習進度。只有得心應手了,才能又快又準。

3.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有很多孩子題也會,作業量也不大。但就是不走心,拖拖拉拉,不專心寫作業。這種情況,需要家長耐心引導,以計時,鼓勵為主要方針。督促孩子,在有效時間完成作業,如果沒完成,堅決不讓在寫。爭取老師配合,給予指導壓力。讓孩子明白,如果不按時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作品,老師那是通不過的,現階段,老師說話比家長好用。但如果按時完成了,一定要表揚鼓勵,從而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4.家長以身作則,往往很多家長邊陪孩子寫作業,邊玩手機或電腦,孩子有樣學樣,怎能專心學習,這樣無效陪伴還不如不陪,讓孩子在獨立空間,獨立完成。

總之,需結合孩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歡迎留言具體原因,討論分析。


偉老師



淮河集萃


題主的心情可以理解。

作業太多,是真的老師留的作業多還是孩子寫作業中途玩了而導致的慢。放學回到家,玩了一會兒本來寫的就晚,等再寫完就已經更晚了。等寫完就已經很晚了,就該洗漱上床睡覺了。更別談玩了。

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看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拖拉的問題就是本身作業多。

我的建議就是,讓孩子合理安排好時間。回到家讓孩子把作業全部羅列出來,分門別類,讓他自己規定時間。每完成一項多長時間。是否提前或超時。如先挑卷子,最後挑那些抄抄寫寫的的。


就拿卷子來說規定孩子,在一定時間段必須完成這份卷子做到檢查無誤。就跟上學考試一樣。

起先他可能不太適應,慢慢來。適應幾天就好了。速度也提高了作業效率也特別高。

總之就是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玩的時候好好玩就這麼簡單。

歡迎大家,關注我,評論我。我是蘇菲婭倆娃的麻麻。


蘇菲婭




家長對孩子是望子成龍,恨不得孩子天天學習,又希望孩子不用學習,快樂地成龍。

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問,怎樣讓孩子作業做的快,有時間玩。意思是提高學習效率。

要想提高學習效率,作業做的快,有以下幾點。

第一,題都會做,孩子做的快。

這個不用質疑,有不會的題,就要翻書查找公式,再不會問同學和家長,這就耽誤了時間,做的慢了。

這也有好處,不會做的題會做了,老師上課能聽懂,跟得上進度,打好基礎,再學就不難了,以後做作業做的快,也能養成題不會就要學的習慣。

第二,集中精力,一心不二用。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是認真寫,東看看西望望,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吃水果,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二個小時也做不完。

有些家長怕孩子累了,給孩子遞水,拿水果 ,這就更讓孩子分心。

第三,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

一個安靜的環境,孩子集中精力的可能性大,沒有外事分心,孩子就能把心思用在寫作業上,做的快。

否則,孩子寫作業,家鄉在旁邊聊天,孩子寫一個字,就聽家長聊一會兒天,什麼時候才能把作業做完。

第四,給孩子做榜樣。

家長做事集中精力,孩子也會學。晚上,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學習,並和孩子約定,看誰先完成作業,依次來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很多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不願意做作業。就是我自己也有這個毛病,本打算今天寫出一篇文章,打開電腦,瀏覽網頁、淘寶,等沒有精神了,就休息,這是一種拖延症,需要治療,沒有恆心,沒有決心是很難治癒的。

需要管,需要自覺,只要有責任心,有義務感,就能克服。


豬媽:一位快樂的全職媽媽,期刊寫手。豬媽每天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

豬媽看世界


我們從4個角度看,剛剛看到一個朋友家5年級小盆友的作業

作業多

目測作業量很大,朋友說預估一個小時,無獨有偶,恰好另一個家長也在這個版上,就吐槽說作業這麼難,這麼多,思維導圖是什麼?小詩歌》從來沒寫過,小也娘告訴她說是電腦上使用的繪圖工具,哎呀,家裡只有幾個平板,扔給孩子打遊戲了,這作業3個小時也做不完啊。

所以有時候,作業多的判斷分主管和客觀的因素

客觀地說,確實有的老師根據全班的平均情況佈置的作業,可能對於學霸,已經掌握的很好,就覺得重複練習多了一些,這樣的話建議家長跟老師溝通,在孩子確實熟練掌握了知識點的基礎上,減少這方面的練習,增加拓展類的思考,可能會更有趣一些。

有的家長還準備了額外作業,除了學校老師佈置的,還有輔導班的,家長自己準備的家長作業,所以2會代表都強烈呼籲減負,分數重要,可孩子健康更重要啊。


寫的對

寫的快還有個去前提是寫的對。總體來說需要考慮這些方面:

作業本身是對孩子知識點的一個檢查,小時候因為自身的特別緣故,小也娘小時候的課堂尤其注意力集中,課堂效率比較高,加上課前預習,問題定位也快。所以這個,對知識點的掌握比較好,作業倒不是個事情,當然我們小時候作業也沒有這麼多,有時間做額外的這些準備。

我們都知道,其實審題很重要,題目沒什對,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事情從來多如牛毛。

細心如準確率,這個事情其實很多時候是一個習慣,有個家長驕傲的說:老師評價我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不細心。會做,馬虎,看錯題,看錯小數點,看錯問題,你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娃聰明,其實把驗證檢查就可以發現問題的,很遺憾,會做不是能力,做對了才是能力,生活裡工作裡,很多事情之後結果只有正確與否,領導會告訴你,我只要結果,不問過程。把平日的作業當作考試一樣認真,做正確。把優秀當作一個習慣,這才是孩子作業應該學會最重要的事情。

錯題集是個好東西。這個以後我們再說。

寫的快

有空玩

這作業作對了,寫快了,時間是會有的,但還有個時間管理的問題,家長可以2種方式給孩子設置玩的時間:

比如倒了8點,到點就不寫了。浙江某地也有小學生9點後不做業的先例。

後面可以預留玩兒的時間,

中途休息,吃飯都是加強溝通小休息的時間,這個你懂的


小也娘,當娘前為知名互聯網企業產品經理,現在孩子3歲,開啟養花養娃喝茶當家模式,全職為萌娃小也當娘,喜歡隨手記,喜歡胡思亂想和發呆,分享帶娃,所有文章皆為自己帶娃過程中的體驗和思考,百分百原創。歡迎交流一切關於帶娃的問題,你的問題,我的問題,我們一起解決問題。(公眾號:MammyDia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