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上幼兒園,是覺得應該去才去的,還是因為沒人帶被逼著去的?

糯米麻麻Coco


我的女兒兩歲半上的幼兒園。女兒三個月的時候,我開始上班了,女兒交由她奶奶帶。白天由她奶奶帶,中午下班和晚上由我們自己帶。2歲半的時候,從孩子成長考慮,我們覺得孩子應該上幼兒園了,於是把女兒送去幼兒園。其實她奶奶還可以繼續帶的。

記得女兒一歲半,就可以獨立行走了,會模糊地叫“爸爸、爺爺”了。還能聽明白大人講的一些日常用語了,比如“吃飯、喝水、睡覺、坐下、撓撓一個、狠狠一個”等等,他還會按照大人的日常用語努力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行動。

這時,我們用適當的方式方法,開始慢慢培養女兒的自理能力。女兒2週歲半之後,自理能力慢慢形成了。比如,能自己顫顫巍巍地系紐扣、能自己吃飯(雖然不十分利索)、能夠自己上廁所……這時,孩子也會用語言表達一些日常用語了,會簡單的稱呼了,如會比較清晰地稱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最後,我們還努力地教她“老師”的稱呼,他也會用不太精準的發音稱呼了。女兒上幼兒園前,我們為她做足了功課,時機成熟,2歲半被送去幼兒園。

我覺得孩子上幼兒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成長情況,應該在孩子2週歲半至3週歲期間送孩子上幼兒園。

正常情況下,孩子媽媽的類型分兩種第一種,職場媽媽。這樣的媽媽佔多數。在生完孩子3至4個月後就不能全天候陪孩子,得上班了。第二種,全職媽媽。媽媽不上班,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媽媽每天都可以全天候陪伴孩子。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全職爸爸。

因為媽媽的情形不同,孩子上幼兒園前,通常情況下,帶孩子的類型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奶奶或姥姥帶孩子。第二種,僱請保姆帶孩子。(這兩種情形的媽媽是職場媽媽)第三種,媽媽(爸爸)帶孩子。這樣的媽媽(爸爸)不上班,是全職媽媽(爸爸)。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如果還在家裡帶,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會有很多弊端。“隔輩親”,

孩子的奶奶或姥姥如果繼續帶孩子,她們往往會溺愛孩子,孩子容易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一般家庭請的保姆文化素養都高,見識也不多,如果孩子繼續由保姆帶,孩子的見識就少,各種能力發展定會受阻。還有個別家庭是全職媽媽帶孩子,在家裡只跟媽媽或幾個家庭成員接觸,孩子接觸的環境比較封閉,沒有與同齡孩子交往的機會,容易形成依賴性和孤僻的性格。

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就應該上幼兒園,接受正規的幼兒園教育。


濃洌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家17個月,就上了幼兒園,幸好幼兒園有個小小親子班。孩子小,我原本不願意讓孩子去的,但是沒有人帶。產假休完,先放在孃家,孩子突發肺炎我把孩子千里迢迢地從孃家接回,強逼著我媽一起過來。因為我們要上班,還房貸生活。然後,我媽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因為姨媽得了癌症要回去了,臨時找了兩個保姆都不靠譜,姨媽彌留之際,就想見我媽最後一面。單位忙,工作好不容易有點起色,更不可能突然辭職。更重要的是,家庭經濟拮据,我想堅持把年終獎拿上再說。我讓老公把婆婆叫過來幫襯幾天,老公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叫他媽過來,我媽每天都哭著要走,要去見我姨媽最後一面,但是又不放心孩子。



最後,婆婆終於來了,我媽在回去的路上姨媽就嚥氣了。之後發生了幾個矛盾,最誇張的是婆婆重男輕女,帶孩子不上心,刷完牛奶後忘記把開水瓶拿走,孩子把開水瓶打翻,從頭到腳燙傷。最嚴重的就是腳面,醫生說燙傷嚴重,要植皮。我嚇得要死,和婆婆吵了起來。她丟下孩子走了……



我和老公跑了幾個醫院,終於決定了最後的處理方案。老公自己去上班,我那時已經辭職剛接了一個超市,沒辦法,我帶著孩子每天治療康復忙超市,蒼天有眼,我按照醫生的方法,給孩子耐心細緻地護理、按摩,營養搭配輔助治療了一個多月後,孩子竟然不用動手術神奇地康復了。醫院的主任說,這個孩子創造了奇蹟,一般這麼嚴重必須要住院。實話說,我哪有條件和能力住院。蒼天保佑我的孩子。

孩子徹底康復後,恢復行走。我就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親子班,讓她和小朋友一起,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集中一段時間來忙自己的事情。

為母則剛,無論是否被現實逼迫。我們都要勇敢一點。


孩兒她媽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是覺得應該去才去的。因為我一直都是全職媽媽,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我也不能因為孩子去上幼兒園就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幼兒園規定:孩子滿三週歲就可以報名入園上小班了。有些家庭甚至在孩子兩歲半的時候就送去上小小班,我覺得自己不會那樣去做。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孩子因為太小,大小便通常不能自理,上學還要自備尿不溼,送去學校等於讓孩子遭罪。

二、幼兒園的伙食營養並不如在自己家裡給孩子準備的那麼豐富全面。遇上其他小朋友感冒咳嗽生病,不小心被傳染上,那更叫一個糟心。

三、能做到全勤的小朋友真是少之又少。基本一個學期能出勤50%,即2個月就很不錯了,說實在的,除了退部分夥食費,學費一分不會退的,想想還是很不划算的。

說了這麼多太早送去上幼兒園的弊,也要來說一說上幼兒園的一些好處:

首先,就是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自己吃飯,在家裡可是一直都要我們喂才肯吃的。而在幼兒園,幾十個孩子圍坐在一起吃飯,良好的獨立用餐的氛圍在家裡是很難營造出來的。

其次,最大的進步就是學會了自己大小便。入園前雖然已經教會他大小便了,但難免有時候還是指望我們大人去給他脫褲子尿尿、便便,但去了幼兒園,倒真是可以自己處理了,包括擦屁股也學會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孩子到了三週歲,是可以入園的年齡了才送去的。事實證明,還可以再大一些再送去,家長自己再多帶一年。我家基本第一個學期就是請假和上學的天數持平,如果給我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我會讓孩子滿四周歲以後再送去幼兒園.


嘉鶴媽媽的育兒廚房


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現在九歲半,上三年級,二丫兩歲半,還沒有上幼兒園。當初大寶上幼兒園,兩歲半就去上幼兒園了,第一是因為沒有人帶,雖然有爺爺奶奶,但是爺爺奶奶帶不如去幼兒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覺得孩子去幼兒園一是有小夥伴一起玩耍學習娛樂,二是幼兒園的老師教孩子知識系統化,都說0--3歲是孩子最可塑期,從小看大,三歲至老,其實應該說的是孩子得早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想讓孩子五歲半上一年級,可惜卡的緊沒有如願,又多上了一個大班。現在二丫兩歲半了,既然上小學年齡卡的那麼緊,我就不再讓她上那麼早了,看看三歲再上吧,至於早教,我在家裡就給她天天聽國學,學習傳統文化,每天帶她出去溜溜,實在忙的話再送幼兒園。



今宵有夢2


我大寶上學時才一歲七個月!因為老家的嫂子突然意外二胎,婆婆要回老家照顧,多次挽留無果,我就跑回孃家鬧,媽媽說弟弟還在上大學,她要做生意。最後還是堂妹一句話點醒了我,她說:“姐,你也別怪我大媽,在咱們這,奶奶不給帶孫子別人會說三道四,不給帶外孫理所應當!”聽完這句話我醍醐灌頂,知道再鬧也沒用,徹底死了這條心。


於是想請保姆,但這幾年受太多網絡負能量的影響,我總在腦補我不在家,兒子被虐待的場景。最後沒辦法,只好送進附近的一家託管,這家託管也是早教中心,平時對外開放,我想虐待應該不敢吧,於是交錢入學。

我清楚地記得孩子上學前一天晚上我失眠,兩點多在床上痛哭流涕,孩子那麼小,話還說不清楚,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把他送去上學,他渴了怎麼辦?餓了呢?如果老師兇他呢?最後還是老公安慰了我。往事不堪回首,現在想起來都忍不住落淚。

不過早上學也是有優勢的,比如他情感上獨立的很早,偶爾沒有我陪,他也可以跟老師或者爸爸單獨相處;跟小朋友的相處融洽,現在四歲半了,是班裡人緣最好的之一;會自己照顧自己,要喝水自己取,熱了會請老師幫忙隔汗。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失必有得。我們能做的是不要緊盯著某些事情帶來的劣勢,增加自己的焦慮感而且與事情解決無益,而是要多角度考慮,畢竟再糟糕的事情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二胎教師與正面管教



都說養兒不易,可帶著孩子,感覺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三歲,該上幼兒園了。

我家附近有兩個幼兒園。一個價格比較貴,接近我以前一個月的工資了,但是師資力量較強。一個便宜一些,但是環境確實比較差。我們兩口子商量很久,都無法下定決心送孩子去哪一個幼兒園。 實在是沒辦法了,我說要不就讓我一直帶到上小學吧,自己教育。

小時候我自己就沒有完整地上過幼兒園。因為家裡帶的人比較多,本來都去了幼兒園的我,只上了一個月又給父母接回來了。據說是我不適應,天天哭得厲害,媽媽實在是不放心。後來上小學以後,沒有在幼兒園學過任何東西的我反而成績名列前茅。而我的好朋友,因為在幼兒園裡學了不少字,頗有些自得的她上課幾乎不怎麼聽講,慢慢地竟然吊車尾了。這樣的經歷,讓我更覺得小孩子上不上幼兒園無所謂。兩口子多次商量,基本上就這麼定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我懷上了二胎。這樣,兒子就不得不去幼兒園了。畢竟同時帶倆娃實在太辛苦。並且我們決定讓兒子去較好的那個幼兒園,因為我們認為在環境較好的幼兒園裡,孩子應該不容易生病,這樣會省心很多。

轉眼間妹妹生出來了,又一轉眼哥哥開學了。到目前為止,哥哥的小班課程快要結束了。哥哥從一開始尿尿都不會脫褲子,到現在能自己扣扣子,用筷子,單獨睡覺,進步可以說是相當大。而我也從一開始覺得上幼兒園是迫不得已,可有可無,到堅定了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想法。對比起來,我覺得上幼兒園不僅僅是能學到各種東西,關鍵還在於孩子可以多跟同齡人接觸,鍛鍊社交能力,而且也不會像我小時候一樣,過早學會察言觀色,過早成熟,說一些老氣橫秋的話,以致於思想固化。總體來說,孩子上幼兒園真的是利大於弊!


名人與育兒


孩子要入院嗎?把我家孩子入園的艱難記錄下來,你看看你的孩子要不要入園!

我帶著寶寶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每天帶著她社區玩耍,帶著她熟悉陌生的城市,從一條街轉到另一條街,甚至去看爸爸施工的環境,去數路基,看火車成了日常,因為哪代表著爸爸要回家了!漸漸地我們熟了,有了入園的小姐姐,小姐姐帶給她兒歌、舞蹈、畫圖畫。孩子要入園進入我的腦子裡。



每天下午幼兒園放學,我帶著孩子來到幼兒園,熟悉這裡的環境。這裡是孩子世界,有孩子的喜愛,孩子一進園,如同放飛的小鳥,一會到了滑梯,一會到了

蹦蹦床,喜歡的不知選擇哪個留下來!更有趣的是:不一會就忘記了媽媽的存在,和小朋友玩到一起去了。

我雖然被孩子遺忘在角落裡,內心還是非常喜悅,那一刻,決定了:孩子要入園。接下來進入了艱難的入園歷程。


我的孩子先天不足,但不影響她一切。報名第一天就遭到老師的拒絕,我好話說盡,老師無動於衷,我打下保障不追究老師任何,老師理都不理,於是我們來到了園長辦公室,也是愛莫能助。無奈何,沒讓孩子入園。似乎上帝也要幫我,六一前,幼兒園要各單位資助,單位提出了我孩子入園問題,在此景下,我的孩子順利入園了!孩子的心如鏡中的花,出了一個破洞,又在不知覺中修復!

孩子來到幼兒園,每天都是高高興興 ,每天又有著無數的疑問?六一,是孩子的節日,孩子們為自己的節日準備了無數的節目,準備節目 老師、孩子都付出了很多艱辛與努力。我記得孩子回家給我第一首歌是可愛的小烏鴉,回家問我的第一件事是:為啥小朋友們跳舞蹈沒有讓她跳?我看著孩子可愛的笑臉回答了她 ,歌是唱給大家聽得,就像閨女唱給媽媽聽,舞蹈是跳給大家看的,都去跳誰來觀看?我們做觀看的一個,看也能看會,回家跳給媽媽看啊!可以有很多方式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閨女要用好你的小腦袋。從此閨女每日高高興興入園,歡歡喜喜回家。
我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一來是園裡的老師要善待每一個孩子,二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給孩子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


手機用戶59592722087



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我覺得還是得看孩子的狀況,如果孩子準備好了,不論兩歲半還是三歲半都可以。那麼,哪些方面表明孩子已準備好了?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一下。

1、孩子大致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會簡單的穿脫衣服,穿脫鞋子,會自己吃吃喝喝,大多數時候能自己提出來大小便。咱們都知道,普通的幼兒園師資力量普遍薄弱,一般平均一個老師要照顧至少五個孩子,公立幼兒園甚至多達十個以上,顯而易見,孩子的自理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到老師們的工作重點和效率從而也直接影響到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心情愉悅程度。

\n

2、孩子能簡單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比如想吃東西想喝水,想玩什麼,哪裡不舒服,是不是想媽媽等等,這樣幼兒園的老師們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相對迅速地做出響應,快速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在陌生環境下的安全感。

\n

3、孩子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比如,能離開大人獨自玩樂或參加活動一段時間(比如2小時以上),這樣的話離開家離開媽媽對孩子來說就不是那麼突兀的事情。

當然孩子具備這些能力是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去培養和引導的,引導的好了孩子就可以早點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家長也減輕了分離焦慮。


左右媽媽


我家孩子三歲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應該上幼兒園了才送去的,同時也是沒人帶,我自已從懷孕六個月辭職,到孩子三歲的時候特別想去上班就把她送去幼兒園了。全職帶孩子帶了三年,覺得好像是與社會脫節了,同時,老公一個人掙錢特別不容易。才決定再她三歲時候必須把她送到幼兒園,我去找工作。

剛開始第一週的時候,她每天都哭,不想去幼兒園。看她哭的樣子蠻心疼的,這應該是正常的,環境的改變對孩子來說開始很難適應,而且幼兒園的孩子她剛去不適應。如果寶媽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了,一定要和老師溝通好,讓老師多關注他了,慢慢適應了,孩子又會開開心心了。

我女兒去上幼兒園後,我就去找工作,說實話,工作不難找,但是合適的不好找。因為家裡只有我和老公和女兒三個人。老公工作又忙。我只想找個幼兒園附近的工作,這個時候已經不能計較工資多少了,只要有個工作,這個工作又能方便照顧孩子就好。所以,還是蠻艱辛的。

剛去幼兒園的時候,寶媽還要注意,孩子在幼兒園容易生病😷。特別是前半年,記得我家基本一個月就要感冒或發燒一次。很揪心。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做媽媽特別不容易。希望寶媽越來越好。

不管寶寶是我們應該送去幼兒園還是沒人帶逼著送去的,相信,寶貝長大後都會理解我們的。


NikiWu217


我家寶寶是因為自己不願意讓老人帶孩子才送去幼兒園的。

幼兒特別小的時候去幼兒園對孩子的身體,心理都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2歲多的幼兒處於“本我”的階段,還麼有發展到“自我”的階段,對於你的東西,我的東西不能理解,老師強制要求孩子分辨你我東西時候會造成一些心理傷害,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另外孩子在2多的時候身體發育不完善,不能憋尿,所以老師上課不敢上廁所,甚至會尿褲子,有的個別孩子睡覺醒來不敢上廁所,導致尿床,這樣會損
害孩子自尊心。還有就是孩子對規則這個東西,直接是沒有概念的,不明白吃飯排隊是做什麼的,不明白誰的毛巾掛在誰的鉤子上是幹什麼的。

強烈建議家長朋友們,一定讓孩子3歲時候入幼兒園。最早也得孩子經過2歲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