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度關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願積極配合開展聯合調查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中國學界廣泛和持續關注,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27日發表聲明表示,高度關注此事,願意積極配合國家及有關部門和地區開展聯合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當天通過中科院官方微信“中科院之聲”發表關於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聲明說,近日,國內外媒體爆出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對此中科院學部高度重視。作為負責組織和領導學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的專門委員會,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發表如下聲明:

“我們高度關注此事,堅決反對任何個人、任何單位在理論不確定、技術不完善、風險不可控、倫理法規明確禁止的情況下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我們願意積極配合國家及有關部門和地區開展聯合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呼籲相關調查機構及時向社會公佈調查進展和結果。”

此前一天,120多位中國學者發表聯署聲明稱,“(‘基因編輯嬰兒’)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這對於中國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在全球的聲譽和發展都是巨大的打擊,對中國絕大多數勤勤懇懇科研創新又堅守科學家道德底線的學者們是極為不公平的”。聲明呼籲“國家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中國遺傳學會基因編輯研究分會、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也發表聲明強調,科研倫理的“高壓線”不容碰觸。“我們代表中國從事基因編輯、幹細胞等前沿生物技術研究的科學家群體聲明:賀建奎課題組的研究屬於個人行為,該研究既違反中國目前的科研管理規則和倫理規範,同時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我們堅決反對這一研究,建議涉事單位、各級政府積極進行調查,採取必要手段釐清事實,對於違反法律法規的涉事人員予以嚴肅處理。同時呼籲中國科研界團結起來,共同維護科學界的聲譽,建設良好的創新環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