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離開自己該怎麼辦?

1987阿杜


沒有一點心情是對的呀,當初我親人離開我都想過自殺,甚至有段時間還患上了抑鬱症,而且那段時間正好是我要高考的時間,為此我還請假了幾個月,直到高考前夕才回學校。

昨天是她去世兩週年的日子,我沒有像前兩年那樣瘋瘋癲癲給她過生日,而是很平靜,平靜地我姐她們還來問我還難受不,妹妹你別硬撐。前年,我看到她被推進急診室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倒下了,醒過來,醫生給我說她是癌症晚期,最多還能活幾天,我記得我就在病房外一直哭一直哭,我走進去她就和我說話,說讓我要好好讀書,好好照顧自己,當時我就拼命搖頭,說沒有你在我怎麼好好讀書,也沒有人會好好照顧我,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天都塌了,沒有人會給我每天打電話,每天陪我睡覺,每天給我做飯,每天給我洗衣服……最後一刻,我看著她走了,那些血從她的鼻子,眼睛裡冒出來,我想去堵住,但越來越多,我硬撐著為她穿上了她最喜歡的唐服,她是開心地走了,卻不知道我們這些人是多麼痛苦地活著。之後我就沒去上課了,我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吃不喝,最後就是得了抑鬱症,會想自殺,不過在我姐姐她們陪伴下,我還是堅持高考,我選擇了遠方,我怕在家鄉就會想起她。

我錯了,來了北方,我更想她,我想她的懷抱,她的一切……去年的昨天,我因為喝了太多的啤酒被連夜送到廊坊市醫院急診,我醒來,周圍都是我同學朋友和導員,他們一個一個地安慰,陪著我,那時我才意識到,她是真的走了,你看現在陪著我的是這些人呀!

我以前因為她離開會想要自殺,會活不下去,而現在我會活的更好,我希望她看到我是如此的堅強和勇敢,在用自己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

我想對她說,昨天的你,生日快樂,我想你了。


美美的小七呀


對於人的生老病死,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去左右。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很多時候其實對於親人的離去的那一瞬間,整個人都是麻木的。

在虎撲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真的是看到就忍不住流下眼淚:

有位網友的母親去世了,喪葬期間他沒有流過幾次眼淚,心裡頭也沒有太悲傷的情緒。他很困惑,是不是自己骨子裡就是個冷血的人。

於是他上論壇發了帖子說這個事。

帖子裡,有人安慰道:“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而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臺上隨風搖曳的綠蘿、那安靜摺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譁。”

這句話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眼淚都止不住流。親人的逝去縱然難免悲傷,但是日子也還是要繼續,希望題主能夠儘快進入正常的生活軌道。


夜晚解密


人生有很多苦,生活苦,工作苦,思念苦,等待苦。但是我覺得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不知怎樣去面對親人的離去。只有經歷過,才懂得,不管是不是堅強的人,都該這樣面對親人的離去。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情呢?

方法一:讓自己痛苦到極致。

既然打擊來了,誰都沒法改變現實,再堅強的人都做不到無動於衷,此時,不要剋制自己的悲傷,讓內心的痛苦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把自己的情緒推向悲痛的極致,就像洶湧的海浪,只有達到最高點之後,才能回到原來的狀態。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情緒才能慢慢的一點點平復。

方法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

痛哭是發洩情緒的一種好方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太多的悲傷如果得不到宣洩,會使人精神崩潰的。所以想哭就一定哭出來。哭過之後,冷靜下來,理智的接受生與死的必然性。生與死都是自然規律,親人離去,痛苦難免,但卻不能避免,只不過,死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方法三:去和自己有同樣經歷的人談談心。

經歷相同的人,有著相同的心路歷程,他們會在理解的基礎上互相支持互相安慰,共同走出悲傷。

方法四:強迫自己忙起來,減少自己暗自神傷的時間。

人在過渡悲傷時候,情緒是低落的,失去親人,會讓他覺得他就失去了一切,會暫時對生活絕望,這個時候,不能長時間地蜷縮在角落裡默默的哭泣流淚,否則人會崩潰的。只有讓自己忙起來,才能有效緩解痛苦和絕望的程度。痛苦的心靈在工作中會看到希望,他才有勇氣活下去。

方法五:用一生去思念和緬懷。

人雖然不在了,但是親人的靈魂依然在,過年過節,或者是特殊的日子,別忘了用自己的方式去緬懷。記住曾經的點點滴滴,曾經的美好瞬間,然後為失去的親人好好的活在當下。

最後,祝你早日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好好生活!


情感家的自我修養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想問下提問者,親人離開你已經多久了呢?是你的什麼親人?怎麼離開的呢?有人可能要跳出來說,人家都已經很難過了,幹嘛還要提起這些傷心事呢?跟回答這個問題又沒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問這些也是在尋找問題根源所在,我們對於親人正常的離世,在某種程度上會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對於意外等非正常的離世,在心理上造成的影響將更加深刻持久。對於至親和普通親人在情感上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會在開篇問到提問者這幾個問題,也是便於更加切合提問者的心境來回答,幫助其儘快調整好心情,不要做情緒的奴隸

,而是他的主人。

關於生死的問題,莊子曾對著離世的妻子在前來弔唁的賓客面前敲盆慶賀,當時他的一番元氣之說,雖不甚理解,但,在我個人看來,有時候至親的離世,我們也是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的,五年前,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無情的奪走了我父親,離開人間的時候,孤孤單單一個人,沒有等到任何一個人,哪怕是陌生人都沒有,剛發生這件事的那段時間,心情也十分的不好,而且有點怨恨,父親本是極老實本分的農民,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每天幾乎都在外勞作,年近半百卻早已蒼老很多,難過怨憤的同時,也偶爾很不孝的認為,至少現在父親不用再辛勞操心了,至少沒有像發生意外的人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承受心裡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高昂的醫藥費,這樣想想,心情似乎會好些,再者,逝者已已,生者還需繼續前行,我還需振作精神,撫慰傷心的媽媽。

所以說,親熱離開我們的時候,心情不好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不可以一直沉浸其中,看到身邊的生者,想想死者對我們的期望,積極的面對,重新振作,也可以把自己對逝者的思念寫下來,跟好朋友說出來,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洩口,相信自己是最堅強的,是可以重拾信心和夢想開始新生活的。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覺醒的爸媽


首先親人的離去的確很傷心的,但是有些人事情是無法避免的。去年我的祖祖(106歲)也去世了。我也很傷心,小時候差不多我是她帶大的。但反過來想,畢竟她年齡大了,該走了。這是一種福分,人能壽終正寢是福報。我表哥前幾年因為車禍去世了。我也很傷心,自幼一起長大,後來轉念一想,也許他的壽緣只有那麼長吧。很多事情只要你不要太去在意。傷心是肯定的,但我們要儘快從傷心的心情中解脫出來。


古堰軍


人應該堅強勇敢面對。親人離開離世,雖然說悲傷痛苦,化悲痛為力量。心情不好是必然的。理解,也體會過。相信自己能走出這陰霾。難過的時候,出去走走,要不聽聽歌看看書。時間長了就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