皁角刺有什麼作用?

飛雄之約


七月底冒雨去遊覽故宮,在售票處前面的廣場上遠遠地看到一株粗大的樹木,掛著長條狀的莢果屹立在風雨中。出於職業習慣,正哥走近看了一下,果然在它的樹枝上發現密集的樹刺,至此確定無疑:這是一株皂角樹。

小的時候老家村子的南邊也有一株粗大的皂角樹,濃縮了我兒時的記憶,可惜幾年前已經被砍掉了,不過老樹周圍幾十米的範圍內陸續長出了十幾個小樹。小時候每當皂角剛剛長得飽滿、還是青綠色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就會拿著竹竿把它從樹上打下來,只為了剝開裡面那層透明的“皂角米”一飽口福。到了皂角變黑長熟之後就成了老人家眼中的寶貝,我曾經跟著大奶奶用棒槌和皂角在樹旁的池塘裡洗過衣服。現在想想大奶已經離開我近20年了,甚是懷念,祝願大奶在天國安好!

皂角樹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皂莢和皂角刺都是良藥。皂莢以豬牙皂為佳,性味辛鹹溫,具有祛痰開竅,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於中風口噤,昏迷不醒,癲癇痰盛,關竅不通,喉痺痰阻,頑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結等。豬牙皂善於化風痰、膠粘痰,民間有用豬牙皂和細辛研末搐鼻治療中風、昏迷等。正哥最喜歡的還是用炙皂莢治療老慢支頑痰難咳者,配合竹茹、半夏、陳皮等,每次用量5到15克。

皂角刺性味辛溫,具有消腫託毒排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乳腺炎、淋巴結核、皮膚癰疽疔瘡未破潰者。《本草匯言》言“皂莢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於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洩血中風熱風毒,故厲風藥中亦推此藥為開導前鋒也。”

皂角米是皂角尚未完全成熟時剝取的一層假種皮,味道微甜,很有嚼勁。又被稱為雪蓮子、皂角仁,以前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現在已經進入了很多藥店和商場,和桃膠一樣成為了滋補佳品。





正說中醫藥


皂角刺就是農村常見的皂角樹上的刺兒,這皂角刺兒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祛風殺蟲、消腫排膿,還有一定的抗腫瘤的作用。

農村很多人種植皂角樹,更多的是為了皂莢。皂莢能當肥皂用,其種子還是一味健胃消積的藥材。皂莢含有一種很重要的植物膠——瓜爾豆膠,做冰激凌、雪糕常用。但是還有一部分種植戶,是為了皂角刺兒。

皂角刺兒的藥用價值

皂角刺兒,又叫皂針、皂角針、天丁,含有豐富的酚類,黃酮甙、氨基酸,藥用價值極高。

《本草綱目》裡就有記載。李時珍雲:"治癰腫妒乳,風歷惡瘡,胎衣不下。"又云:"治風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 

皂角刺性味溫辛,能排淤血,消腫塊,用於癰疽瘡毒或膿成不潰之症,麻風、皮癬等。

近年研究發現,皂角刺兒煎水,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常用於治療宮頸癌、乳腺癌等。

種植皂莢樹,怎麼才能多長刺兒?

皂莢樹長刺兒或是長果,主要是由品種來決定的。

野皂角和綠化用的皂莢樹,一般是莢果多;藥用品種刺多的。如果想要自己家裡的皂莢樹多長刺兒,只能通過嫁接換品種。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間


皂角樹是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有的樹,很特別的樹。樹冠高大,結的皂角很有名,長的皂角刺也很厲害,不光尖銳而且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雖然樹長刺是為了不敢碰,可人發覺了刺的價值,就專門剪皂角刺製藥了。


皂角刺在很早就入藥了,許多中醫典籍裡都有記載。現在也有種皂角樹專門收皂角刺的。皂角刺干燥以後就可以與其他藥材為人治病的,把長大的皂角刺採收,乾燥或在新鮮時切片乾燥,就可以入藥了。

皂角刺也叫天丁,皂丁,味辛性溫。歸肝,胃經。有消腫託毒,排膿,殺蟲,搜風,拔毒,等功效。能治癰腫,瘡毒,廯瘡,胎衣不下等症。

記得在小時候,有人長癰腫了,用皂角刺雜破排膿就會很快好了。可以說皂角刺是排毒治毒瘡的好手,配得上天丁的名號。民間有許多利用皂角刺治病的偏方,十分有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皂角刺含黃酮甙 ,酚類,氨基酸。黃酮類化合物很多,並含有無色花青素,所以有許多功效。


追花精靈


(歡迎大家關注都市健康資訊,中西結合醫學研究生【男科方向】,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可以私信提問男科問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皂角刺從名字就已經把它的特殊外貌給詮釋了出來,像刺頭一樣的東西,而它的功效也跟它的名字一樣,也是個刺頭,在臨床上專門用來“刺破”身體上的膿腫、癰毒等化膿性疾病。

中醫我們認為,皂角刺:性味歸經,歸到辛.溫。歸肝、胃經。功能與主治:消腫脫毒,排膿,殺蟲。用於癰疽初起火膿成潰破,外治疥癬麻風。

運用現代藥理研究皂角刺主要成分為三萜及皂苷、黃酮、酚酸、刺囊酸糖苷、香豆素等。

1.抑菌、抗病毒作用研究:研究發現皂角刺提取物中槲 皮素、咖啡酸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面部痤瘡以及外科膿腫疾病。

2.提高免疫力作用:射皂角刺提取物可以提高體內細胞因子以及T、B 淋巴細胞轉化率,來提升免疫力水平。

3.抗腫瘤作用:皂角刺的黃酮類成分為其抗腫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尤其對於肝癌、食管癌抑制作用優於對肺 癌細胞的抑制。

4.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降低急性心梗後心髒舒張壓及平均動脈壓,保護心肌細胞z作用。

皂角刺特點:能直達患處,潰散癰疳。治癰毒妒乳,風癧惡瘡。



醫學代表方劑:仙方活命飲:

白芷、貝母、防風、赤芍藥、當歸尾、甘草節、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

此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之功效。

(歡迎大家關注都市健康資訊,中西結合醫學研究生【男科方向】,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可以

私信提問男科問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都市健康資訊


皂角剌是豆科高大落葉喬木皂莢樹幹及枝條上生有紫褐色分叉的刺,即藥用的皂角刺。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農家少女,生的如花似玉,美若天仙。

有一天,少女打柴上山,一惡少與少女相遇,惡少見少女美貌,立生歹意,並將少女姦汙。少女失去貞操,自感無臉見人,在皂莢樹上自縊身亡。

二老聞訊悲痛欲絕,大聲慟哭不止,引來一白髮老翁,只見老翁在少女面前指點"起死回生術",並告訴少女之父,只要將皂莢末吹入少女鼻孔,少女即可起死回聲,果然靈驗,少女即刻甦醒,從此皂莢便成了"靈丹妙藥"而流傳一段神奇佳話。

1,皂角刺:

味辛性溫,無毒,歸肝胃二經。

其功能為:活血去瘀,消腫託毒,排膿殺蟲。

2,還適應於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用可治疥癬,麻風:用醋蒸取汁塗抹患處。

3,皂角刺配金銀花,甘草,可治淋巴結核,乳腺炎,惡瘡癰腫潰。與黃芪配用,可排膿消腫。

4,用法用法:

皂角刺1一3錢,水煎服。


老劉105751014


說起皂角刺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是做什麼用。下面就由我來跟大家介紹吧!皂角刺是一種豆科植物,為皂莢樹的棘刺,又名皂角針,性味辛溫,也是一種中藥。


在中國分佈的省地很廣,如廣東、廣西、河南、河北等地。它能消腫託毒,排膿祛風殺蟲之功效,常用於癰疽初起或已成膿者,外治疥癬麻風。

一、消腫排膿:①用於癰疽瘡瘍初起或已成膿者,可與金銀花、防風、白芷、當歸、赤芍、乳香、沒藥、貝母、天花粉、陳皮、炮山甲甘草同用。②用於乳癰初起,可與瓜萎、牛蒡子、化粉、炮山甲、赤芍等同用。


二、祛風殺蟲:①用於瘰癘結核,可與炮山甲、全蠍、蜈蚣等同用。②用於麻風病,可與大楓子油、鬱金、大黃等同用。③介於皮癬、牛皮癬,以本品與醋濃煎外塗。④也可治療頸椎痛,具有抗癌、抗菌抗炎、免疫調節、抗過敏、抗凝血作用。

好了,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快樂,百病消除。


李燕芳840


對於皂角刺,應該很多人都不熟悉,也不知道皂角刺有什麼用處!皂角刺是皂角樹所長出來的刺,皂角也是皂角樹所結的,皂角大家知道吧,可以做洗滌用品的。其實皂角刺是一種中藥,它的藥用價值非常好,那麼就來看看皂刺角究竟有什麼的作用吧!

皂角刺有什麼樣的作用

1、抗菌、抗炎

它能夠抑制、消滅多種G+菌和革蘭陰性菌,而且用3%的皂角刺水可以對星形奴卡菌有非常好的抑制功效。星形奴卡菌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很容易使人引起感染,從而患上疾病。還有皂角刺的抗炎功效也是非常不錯的,效果明顯。

2、免疫調節

有研究發現,皂角刺對人體免疫系統有調節的作用,能夠把T、B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這個說明的就是,它能提高人體分泌抗體調節免疫功能,對免疫系統有增進的功效。另外,還有增進生長的功效。

3、抗過敏

有研究發現,用皂角刺水提取出來的物質,可以抗過敏反應,主要就是經過抑制細胞的來釋放出組胺來做到抗過敏作用。組胺的作用就是當人體發生過敏反應時,可以釋放出組胺來治療過敏,而且臨床也有用到組胺藥物來治療過敏的症狀,療效顯著。

4、抗凝血

通過研究所得知,皂角刺用水煎能夠有抑制延長血小板的聚集時間,主要用於內源性與外源性的凝血途徑,對於凝血酶的生成有抑制作用,而且還能增加抗凝血酶的活躍性。

其實抗凝血酶是人體的一種血液活性因子,當人體血液出現異常而引起血管凝血時,抗凝血酶的活性高就能緩解血管凝血癥狀,不然就有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腎臟類疾病,危害人體健康。

5、殺蟲止癢

皂角刺身為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去瘀、消腫託毒、排膿殺蟲、止癢的功效,而且還用到了一些皮膚的治療中,比如疥癬,麻疹等。

除此之外,皂角刺還有很多種作用,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症狀。所以皂角刺的藥用價值很高,不過不提倡個人亂用皂角刺,使用一定要科學合理才有作用,最好問過醫生再用皂角刺。

腎虛、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口腔潰瘍、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網上藥店


《皂角刺》

【識別特徵】為多生落葉喬木,高達數米。莖圓柱形,多分枝,有銳刺。葉對生羽狀脈絡,小葉全緣,卵圓形,夏季開淡黃色蝶形花,長似穗狀。果實嫩時綠色,成熟時褐色,扁平莢果,內有種子約十顆。

【生長環境】全國各地均有野生或家種。

【藥用部份】莢皮,皂仁,皂刺。(秋冬可採。)

【性味功能】性溫,味澀辛。鎮咳祛痰,消炎殺菌,治淋症利尿。

【主治用法】① 瘰癘惡瘡,無名腫毒:取皂刺5~10棵,豪豬刺3~5棵,蜈蚣草15克,水煎,取甲豬殼(穿山甲)5個,炒黃研末用開水送服,四次服完,日服二次。②腹脹,腹痛:皂莢9克,桂枝9克,大棗五枚,甘草6克,生薑6克,水煎服。④虛弱:皂仁62克,配大米,紅糖適量,煮服。⑤小便不通:皂角莢適量研末吹入鼻孔,取嚏。

【附註】皂角刺(皂莢樹莖枝上的棘刺)又叫“天丁”。辛溫。消腫排膿,殺蟲治癬。一般用量3~9克,大劑量可用31克,煎服。外用適量,加米醋熬濃汁外塗治頑癬。





春華秋實141335758


皂角刺,清瘀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