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推動鄉村振興?

惠農志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自身活力,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加快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關鍵要在“實、新、特”上發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在一個“實”字上下工夫。

  根據我國“三農”的實際,因地制宜,按照農村農業發展規劃,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實施“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圍繞鄉村治理,抓實文明鄉村行動,推動鄉村自治,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眾所周知,我國農業的發展始終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雙重任務。因此,要堅持以現代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為中心,把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作為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基本目標。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其次要在“新”字上下工夫。

  我國在過去全面免徵農業稅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是國家、集體與土地承包農民、土地經營者多方利益關係的一次重大調整,由此必然提出加快推進涉及面更廣、層次更深的農村綜合改革的任務。土地流轉成為目前和將來一段時期的鄉村“土地改革”的熱點,規模化現代農業必然興起,但也使農村原有的深層次矛盾凸顯,並引發了隨著機械化生產後的富餘勞動力增多,以及用地需求增大的人地相爭的新情況、新問題。因此,在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中,必須著力推進一系列機制體制創新,才能鞏固和發展已經取得的成果,才能保證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序快速推進。新產業興起來,才能讓富餘勞動力有“用武之地”。同樣,在江西省大餘縣實施系列農村新政策化解新矛盾,自十八大以來,當地通過鄉村整治讓環境更美了,通過新產業帶動經濟發展,通過扶貧車間讓返鄉務工人員在家門口就業。由此可見,機制體制創新是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再次要在“特”字上下工夫。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在著力解決直接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各類生產生活問題的基礎上,切實加強鄉村規劃,使鄉村的建設和管理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的發展要求。鄉村建設規劃的實施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著眼於改善村容村貌,又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的意願,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堅持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則,又要便於農民生產生活,尤其要體現地方特色,讓特色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把符合農民意願、能夠帶給農民實惠特色產業發展起來,把特定的地方優勢充分發揮,才能讓鄉村特色經濟穩步向前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抓地方特色發展,離不開新型的農民,良好的社會風貌,完善的村民自治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通過培養和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同時要把農村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持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力量源泉;要通過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活躍農村健康的文體活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完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等措施,在農村形成良好的社會風貌,使新一代農民有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要發展基層民主,通過完善“一事一議”和村務公開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為建設美麗鄉村、法治鄉村、文明鄉村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

  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的那樣:“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要在中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和農村改革的推動下,把握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主動權,始終把在“實、新、特”方面發力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


西藏特產專銷


分享一下拙見。

如何推動鄉村振興?

1.鄉村必須加強農民培訓,振興鄉村的根本在人才,扶貧在扶根,扶貧在扶智。

2.鄉村必須鼓勵大學生和返鄉青年創業。

3.金融業應該給創業青年開綠燈。

4.扶持極具潛力的創業青年,以點帶面共同發展。

5.以示範村帶動其它鄉村發展。

6.以工代賑,提倡勤勞致富,並非靠國家補貼。

7.移風易俗,改變傳統辦事(喜事、喪事等)鋪張浪費等漏習,做文明人。

……



鄂農言農


最大的願望就是下雨天能送孩子上學,能出的去村子就行!山東德州寧津縣柴胡店鎮小辛莊村



18266126909


推動鄉村振興,因地制宜,不可能千篇一律。在我家鄉,首先是從農民的“根”土地下手的。以前田裡種水稻,地裡種小麥,紅薯,一年下來只夠家人吃,落不下錢。家鄉人就紛紛去北,上,廣打工,家裡田地荒廢一大半。當地政府出面,首先把所有土地經過整改,條田化,接著培育桃苗,發放到每家,進行技術指導。以前荒廢的土地,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承包給一些個體戶收一些租金,資源又不浪費。接著國家又出錢修路,經過十年不斷完善,公路通到了田邊地頭,家家戶戶。(以後我會把家鄉視頻傳上頭條)桃苗三年結果後政府又舉行每年的半個月桃花節,桃成熟後舉辦品桃節,集採摘,娛樂,觀光於一體。農民可以實地賣,又可以網上售。還可以開農家樂,賣土特產。現在有些村條件好了,政府出面,自已出點錢修了新農村。在我家鄉已經形成百里桃園與水稻相結合的新型農村。一位老人對我講的一句話,我記憶猶新:遠跑不如近爬坡。現在好多家鄉人就近發展,也不錯,同時又照顧了老人,小孩,家庭。推動鄉村發展任重而道遠、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農人小馬哥284637416


農村要想富,就不要給農村帶緊箍咒,只要補汙染環境,國家就大力支持。城市在擴建,為了保住耕地紅線,農村地裡一間屋不讓蓋。讓承包大戶怎麼辦?能不能學習學習國外的農場形式?農場裡可以養殖,可以種果樹,可以種菜,養殖的糞便可以給農作物補充養分。既不汙染,還能減少化肥的使用!為什麼我們的公僕們久不考慮考慮呢?


男人四十140


我們想要推動鄉村振興,首先就要把農民的收入增加起來,一定要消除城市和農村的比例念頭觀念,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將會決定著億萬農民的心聲和幸福感,也將決定著我國奔小康社會的農村晉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激烈質量。


鄉村妞子


我覺得農村要發展首先要留住年輕人,如果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些孤寡老人怎麼發展,所以首先要想辦法把年輕人留下來。出來發展那問題又來了,如果要留下來,教育是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出門打工。不是為了賺很多的錢,而是為了小孩子上學,所以我個人覺得農村要發展教育必須要跟上。


閩北小聰哥


其實個人認為現在的政策已經很好了,關鍵是在執行力度和執行者手裡掉了鏈子,鄉村的振興關鍵要找到無私和勇於帶領大家走出困境的人。拿前幾年村村通這條政策說,真是好事。 但為什麼好多不落實,應付上級草草了事。能說政策不好嗎,只是沒找到無私帶領我們的人罷了


農婦土雞蛋


把村裡小工廠,小作坊,養殖場,都關了拆了就行了


寒冰143308331


首先政府搭頭把公路修好。然後村裡在外務工的知識青年有想法就回家搞一些小產業,逐漸帶動更多人富裕,這樣一年一個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