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康的標準是什麼?

從容的蜻蜓


這個時候我們這些百姓想的就是解決溫飽問題,那時候小孩上學也便宜,還沒有實現免費教育;村裡醫療條件也不好,看個病得跑好遠路;我想這個時候應該是第一個階段,解決農民溫飽問題。

我是一個農二代,家裡種了20餘畝地,現在種地已經不完全實現了機器作業時代,相信馬上可以完全實現機器時代,機器代替人工,比如撒化肥、除草,打藥,澆水灌溉等。現在種地也比較方便,有些年齡大的叔叔們就種玉米,大豆等,中間基本不用打藥澆水,等到秋季用大型機器收割就可以了;中間可以外出打工多掙點錢,也有不少農人種蔬菜大棚,養殖肉雞與豬等,一年到頭也賺不少錢,所以農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這個時候在解決溫飽後農民百姓的腰包鼓起嘍!

農村小康分為三個時期,最後一個時期就是讓農民不僅腰包鼓了,也要讓農民的生活、健康、醫療、教育等都有提高,提供一個好的環境!目前政府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也在逐步實施中,到2020 年農人小馬相信農村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歡迎來俺村遊玩,你看到的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


農人小馬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可見農村小康是非常重要,要說小康的標準是什麼?我想應該和現在的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看。



首先就是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的脫貧了,脫貧標準就是到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至於脫貧標準,每一年都不一樣,但是總體目標就是讓老鄉的日子越來越好。要是現在還生活在貧困線上,吃住沒保障,那肯定不能算是小康了。


其次我們來說一說小康的標準,因為小編也是農村人,對這個問題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相比於國家的奮鬥目標,小編聽過一句關於評判農村生活的話,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有沒有讀書郎。這就是一個農村家庭生活條件得標準了。

說到標準,農村人要是有安全寬鬆的住房環境,豐富美味的食品,家裡勞動力強壯,子孫後代有讀書人,相信就距離小康不遠了。要是加上生病有保障,出行有摩托車甚至小汽車,生活在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的農村老家,有可靠的收入和工作,不用背井離鄉去打工了,就真正小康了。



一葦以航2163


最近這3年正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我們已宿遷為例,現在的標語就是小康決戰期。


我來嘗試回答下什麼是小康標準。嗯。第一條就是吃的飽,最早以前有人嘲笑我們蘇北窮,說宿遷農村那個地方一天只吃2頓飯。早上起來不吃。11點弄飯,下午15點做一頓,晚上早早睡覺。一晃20年過去了,這個說法已經不在提了,現在肯定都吃3頓飯啊。之前是確實窮的吃不起飯,成天喝稀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說誰家一天只吃2頓飯的極少,如果有那麼就是餓一頓準備吃自助餐的。

第二條住的好,不僅房子安全可靠,而且配套設施齊全。95年以前我們村裡用的是泥土蓋,後來建市後都改成紅磚牆,牢固許多。農村也開始裝上太陽能熱水器,通上自來水,配置彩電,有條件的還蓋了3層樓,按照城市住宅標準進行提升衛生間廚房臥室分開。我記得以前最多說的一句話就是鍋道屋。比如俺媽,俺那上課書你給放那離了?-你去鍋道屋那爬凳板上找找看。現在鍋道屋基本上成為歷史,有年人會講,年輕人直接說大門口了。什麼鍋道屋知道都不知道。這反應出住宅條件好了。


第三個是收入提高,出行方便,娛樂也多。以前天黑了,整個村一片寂靜,那會宿遷大隊部放電影是最大的娛樂節目。各家各戶拿著小板凳到村門口等放,放完了板凳帶走。一到冬天都在家烤爐子不出來。天氣好一點,那些有年人(老頭老太太)會在草垛前面拉呱曬太陽。小孩就更不用說了,除了跑來跑去做木頭人跳繩其他我還真的想不起來有什麼娛樂節目。那會去市區叫上縣。一方面是交通不好走,另一方面是沒有錢去街裡買東西,只能趕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農村結個婚沒有車人家姑娘還不願意嫁過來。有車去哪都方便,也有公交車,滴滴等出行方式。小孩也有學興趣班的,大人除了看電視電影,也有逛街和看書的。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需求越來越高。

前幾天看了厲害咯我的國電影,感觸很深,我很堅信一點,小康社會一定會實現。大家一起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是年輕的村官們辛苦了,把青春歲月都放在農村付出很大,但是作用也很明顯。帶動地方發展需要年輕力量,需要更多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宿遷朝牌餅


對於這話題,肯定眾說紛飛,作為農村中的一員,談下個人觀點,文化水平有限,不喜勿噴,謝謝! 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農村奔小康是必然的。小康?本人認為照字面瞭解:小生活也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那麼,在農村鄉親們眼裡小康的標準是什麼呢?1、經濟收入穩定,生活無憂,沒有充足的財力,又怎麼能夠支撐高質量的生活支出呢,對不?2、老有所依,誰都有老去的一天,晚年生活沒保障,滋生的淒涼與無奈,甚至悲劇的事情在現實中已經見慣不慣。人老時,能有一個安穩的環境,平安快樂的走完餘生是人人都向往的。



3,美好的鄉村環境,居住在一個人人平等,美麗安逸的大家庭中,開心快樂是肯定的,美麗鄉村,世外桃源也僅如此吧!4 、良好的教育環境,沒文化真的好可怕!對於下一代的文化培養,不知操碎了多少鄉親們的心。如果人人能讀到大學,農村的文化素質來個質的大飛躍 ,鄉村生活還差的了麼。
5、病有所醫,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沒病沒災就是最大的幸福。農民辛苦了半輩子,當疾病來臨之時,好的醫療環境是多麼的重要:規範化的醫療制度,人性化的醫療費用,親民的就醫環境。


鄉村樂趣多


筆者來自農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穿梭於縣城和農村之間,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對題主有關於農村小康的問題很感興趣,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農村一直在發展,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正在邁進小康社會,所謂的奔小康。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小康,有哪些衡量的標準?

農民的生活達到"八有一超",就是達到了小康生活,如下:



一、有穩固住房

農村裡家家戶戶有安全穩固的住房,以磚混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要達到或者超過13平米。

二、有安全飲用水

就是家家戶戶通自來水,或者山泉水,飲水安全,不缺水就行。

三、有家庭用電

家裡面要通生活用電,這種情況在一些邊遠的大石山區的村子裡是存在的,不過,經過這幾年國家的扶貧力度加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已經基本上解決了通電問題。

四、有水泥路進屯

就是要有水泥硬化道路通到屯裡,路面寬度要大道3.5米的標準。

五、有電視看

有電視看,就是家裡面有電視,能夠收看到2套以上的電視頻道。

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穩定收入來源,就是家裡面有產業,比如種植水稻玉米,人均在1畝以上或者有人外出務工,有工資收入,比如在廣東打工,每月收入2500元。

七、有醫療保障

醫療保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條件的可以進一步參加商業保險。

八、有教育保障

就是家裡的孩子能夠去上學,沒有出現輟學的情況。

九、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

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全部家庭成員一年的總收入減去一年的總開支÷家庭人口=5000元,或者超過5000元,那麼,就是達到了。



以上八有一超都達到了,那麼就可以認定達到了小康標準。

好了,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根據世界銀行二十世紀世界發展展望報告提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500美元以下,為低收入水平國家,500一2000美元為中下水平收入國家,2000一6000美元為中上收入國家,6000元以上為高收入發迖國家。


而中國的小康標準如下:

小康社會的標準: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八是大學入學率20%。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最後做為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農村的小康我認為可以是這樣的,農民能夠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學,養得起老,這就是我心中的小康,你說對嗎?



橄欖劍社會



小康水平,這就是一個現代人提出來的概念,它是按人均GDP的質量高低,來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二十世紀世界發展展望報告提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500美元以下,為低收入水平國家,500一2000美元為中下水平收入國家,2000一6000美元為中上收入國家,6000元以上為高收入發迖國家


那我們國家農村小康標準又是什麼?我個人認為,還是要根據各地區的各生活水平來說

1,在農村邊緣山區,能住上,下雨不怕溼透屋內的房子,晚上能睡個安穩瞌睡

2,冬天不怕嚴寒刺骨的冷,夏天不遭受酷暑的曝曬

3,生病,能看得起病,不為看病發愁,一生病就負債累累,怎麼也不是小康社會

4,孩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能讀得起書,上得起學校,農村送一名大學生出來,就傾家蕩產了,怎麼也不算小康水平

5,現在,農村溫飽問題是解決了,交通解決了,生活質量比過去有所提高,但農村要達到真正的小康水平,我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與其他立場無關


隱居仙境


在我老家山東濰坊,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生活條件已經達到了小康生活。小康,看似有簡單的標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轉,小康生活的標準也是一直在變化的。



多年前,萬元戶一度成為農村家庭的目標。


在我看來,目前農村小康家庭的標準如下:

1,既有存款可充足用五年以上。大概50萬左右。

2,房屋家庭人均持有面積,達到城市標準的兩倍以上,為什麼這麼說,城市人均持有面積比農村是少很多的。人均在50平以上。

3,有持續收入的產業投資。這是未來的保障。年入標準在人均5萬以上。

4,車輛持有中級以上車型。且有足夠資金能更新升級。

5,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無大病支出。

6,外債在償還能力以內或無債。

達到以上標準,可在當下達到農村小康生活的標準。至於未來的標準,我們共同期待。

手動碼字。我是品築,與您一起探討家庭生活。


鄭州品築裝飾


如果用農民自己定義的標準來講,人均年收入不能低入三萬,養老保險金不能低入一千塊一個月,村裡水泥公路必須戶戶通,每家有一輛代步汽車,自來水必須戶戶通,村裡有幼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