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貧對象是個特知足的老光棍,這種人怎麼扶貧?

何興才


估計你除了等他死沒有什麼其它有效的辦法,當然你假如能給他找個崗位不太重要下夜的活可能也樂意作,你忽悠他白天可以遛彎,能有老太太認識認識或許吸引力大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有親身體驗,我僱傭過一個這樣的遠房親戚,就是下夜,一輩子沒結婚,沒幹過一天農活的農民,等父母去世就直接去了親姐姐家,倒是嘴不算饞,給點吃的就行,就是不幹活,領點五保戶補助,抽點菸,在我這裡待了一年嫌棄天天需要早起不幹了。又回姐姐家去了,當然地也給姐姐姐夫種,也嘴花花和洗碗阿姨開些玩笑,但不想承擔什麼責任。真的是沒有什麼想法!


武松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扶貧駐村第一書記,主要任務就是在鄉村扶貧,對扶貧政策有所瞭解,遇到這個問題,我該怎麼扶貧呢?

一,問題分析。老光棍,就是沒有結婚的老男人,單寡孤獨;是扶貧對象,說明他的收入達不到當地上年人均純收入,在兩不愁四保障方面還欠缺。

二,扶貧措施。針對每戶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都制定了幫扶計劃和措施。根據這戶情況,沒結婚就沒兒沒女,到60歲就可加入五保戶,既然是貧困戶,就是五保貧困戶,看他生活狀況,天天曬太陽很知足,是在家或親戚家生活,屬於散養五保戶,國家每年供給五保生活費3500元,還有貧困戶幫扶補貼;如果到敬老院參加集中供養,那待遇會更好,有空調有住房,補貼費用更高。

總之,這種人員,65歲就沒勞動力了,再幫扶也脫不了貧,屬於國家兜底的照顧對象。


暢敏


如果扶貧對象是個特知足的老光棍,這種人怎麼扶貧?

人生觀是寧願少吃一頓躺著曬太陽,也不願為掙錢去勞動。

農村扶貧工作就是要做到精準識別,兜底摸排,改變過去那種粗放式的給錢給物的扶貧方式。

對於特別知足的老光棍,人生觀是寧願少吃一頓飯躺著曬太陽,也不願意為錢去勞動。這個怎麼去扶貧?

來聽聽一線幫扶脫貧人員的看法。

扶貧先扶志。特別知足就是甘於安貧樂道,不思進取。寧願被社會進步的浪潮淘汰也不在乎的人。

作為幫扶脫貧人員,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幫助老光棍解放思想,宣教國家扶貧政策。耐心講解脫貧後的美好生活。在心理上面重新激活老光棍對下半生幸福生活的追求。

缺啥幫啥。認真聽取老光棍的內心想法,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板教條。也許他需要一個老伴兒,或者是一臺冰箱。這個都要如實的聽取並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意見。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許老光棍對人生已經失去希望,才會得過且過。梳理出來失望的癥結再對症下藥。可以為老光棍描述一下貧窮的不好和將來死後的淒涼。最好找一些當地德高望重的老者去同時規勸,可能會有轉機。

最後宣教失敗了就執行兜底摸排的最後一招。為老光棍申請五保,從生到死,生養死葬實行全方位的包圓。


農民妹子一枝花


我說說吧,其實解決貧困根本上要先解決群眾的貧困思想。我說個例子,我們那小縣城是貧困縣,政府有個扶貧項目是在城區建好房子後要貧困戶搬去住,解決住房問題,每人能有25平米,前提是每人需要上交2500元,政府提供的是毛胚房後續拿到房子後自己裝修,當然政府還是會補貼5000塊。比如四口人基本上花10000就能有一套房子,這筆錢可能換做城裡人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作為貧困戶就不一樣了。姑且不說能不能拿出10000塊,即使拿得出來也都會猶豫再三,因為這些貧困戶可能從來都沒有過超過1000元的投資活動,更不用說10000了,他們會受到很多因素左右,比如交了錢會不會還要再交,能否真的得到房子,房子怎麼樣,更有些如搬去了政府會收回土地,政府會把之前的房子炸掉等危言聳聽。所以到最後當地很多確實貧困的家庭根本沒拿房子,即使鄉長,村書記多次做思想工作都沒用。拿到房子的大多都是雖貧困但不是最貧困的一類家庭,事後那些拿不到房子的基本都腸子都悔青了,可是政府部門絕不可能讓他們重新選擇。身邊好多例子都這樣,可是有什麼辦法,思想跟不上政府怎麼說都是沒用的。


小布和小布


不曾仰望光明,便不會厭惡黑暗。



魂20653082


如果扶貧對象是個特知足的老光棍,這種人怎麼扶貧?遇到這個問題,估計題主應該是有幸參加扶貧的工作人員,這一類人員叫幫扶聯繫人。由於,我也是幫扶聯繫人之一,知道扶貧的一些情況,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在開展扶貧工作的過程之中,會遇到一些思想還相對落後,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貧困戶。這一類貧困戶,相對集中於比較邊遠的山村地區,由於交通落後,居住在裡面的人群,沒有手機,缺少電視,很少與外界溝通交流,思想相對封閉。一些從未離開山村的貧困戶,安於現狀,不想改變,這一類貧困戶脫貧有一定的難度;當然,他們之中也有一些人外出打工的經歷,有強烈的走出大山的夢想,這一類貧困戶會比較積極配合工作,因為走出大山,脫離貧困的夢想全部寄託於幫扶人身上。



針對那些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貧困戶,像題主所說的特知足老光棍,他們的問題主要在於不太配合工作,對脫貧與不脫貧的態度都是"無所謂"。對這一類貧困戶,在幫扶的工作上應該有創新、下大力氣、堅持不懈,,正確引導,用愛心感化。下面,分享一下方法。

  1. 加大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每年在扶貧方面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政策出臺,包括種養獎補措施、教育幫扶措施、外出務工幫扶措施、醫療衛生幫扶措施等等。儘量,讓貧困戶知道政策能夠給他帶來的具體好處。
  2. 加大思想引導的力度。一些貧困戶,對外面的世界不瞭解,在思維上面以為生活就是他們自己現在的狀態。所以,可以帶他們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進一步解放他們的思想,刺激他們脫貧的慾望,過上好的生活。
  3. 向村裡有外出務工經歷願意配合工作的貧困戶求助。讓他們幫助開展動員工作,該移民搬遷就搬遷,該發展種養業就種養,該該外出務工就走出去。村裡面的人,在一起生活幾十年了,有感情,比外來的幫扶聯繫人更具有說服力,貧困戶也比較認真聽從。
  4. 如果貧困戶在思想上解放了,願意配合工作了,就可以充分利用扶貧的政策,該獎勵的,獎勵,該補貼的補貼,該發展的發展。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如果扶貧對象是個特知足的老光棍,這種人怎麼扶貧?》問題的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1扶貧的目的是為了擺脫貧困,對於知足的老光棍,最好的扶貧辦法是要從思想上擺脫貧困,而不是為了貧困而扶貧,這就需要努力的改變他的思想了

2扶貧的方法也不僅僅是發救濟金,可以通過培訓學習的方法來改變貧困,如果只是發放扶貧款,那麼很多的人也不願意幹活,只是接受救濟金來過日子。


3可以通過帶動的方法來改變這類人,現在都是精準扶貧,如果你是貧困戶,那就會給你們提供更好的解決貧困的辦法,所以,改變貧困的辦法就是改變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應該把扶貧款購買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特色種植,養殖,之類,這才是最好的辦法,你們認為呢?


農家小哥哥


扶貧,本來就是偽命題。漁夫和富翁的故事想來大家都聽過。這個命題關乎人活著的最終奧義是什麼。每個人答案不一樣,也不可能一樣,我們總覺得自己“貧窮”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內心不知足,知足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好比“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你再有錢,我只管吃自己的低保就好。

人生的境界,真的,人生方面我們沒有一絲立足點來批判這種行為。每個人都如此知足何嘗不是樂事。你閒著難受就多幹活唄,他懶就吃低保唄,你虛榮你就開公司掙更多錢唄,這個都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然而社會如今還是太初級了,人們悟性都不高,很多事情還需要法律和道德約束。


網店教主






橄欖劍社會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莊子。

不過莊子是那種身負才華,卻不願意過錦衣玉食的生活,就願意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人,和單身漢還是有區別的。

怎麼說呢,就這種無論你怎麼去勸,始終不願意去努力的人,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思想上存在一種惰性,這樣的人在外國也有,在福利制度下相應的多了一點。

這樣的人他本身是沒有什麼牽掛的,唯一的世俗任務就是填飽肚子而已,按照現在的扶貧政策,怎麼也是夠他自己獨自生活了,所以要從物質上去激勵他似乎是不可能的,從思想上去改變他或許有一點點可能,比如送他一些書,當然他要是拿來做柴火那就完全沒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