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戰場上傘兵降落後,怎麼處理傘?

奕坐隱


具體如何處理,要看作戰計劃安排和降落後的具體情況:

一般來說大規模的傘降作戰預先的戰術計劃做的都是比較周密的,別看運輸機飛過去之後像天女散花一樣把傘兵撒下來就走了,實際上每一架運輸機的航線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能夠保證在當時的氣象條件下某一架運輸機裡降落下來的傘兵一是能夠立刻投入戰鬥,二是能夠儘快恢復建制,三是能夠迅速找到既定陣地完成集結。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對於降落傘的處理自然也不例外。

空降的傘兵落地之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收傘,即立刻將展開的降落傘回收打包,收傘的同時迅速要切斷自己同降落傘的掛鉤聯繫,並卸下傘降裝具。打包收納之後,如果距離集結地較近,那麼降落傘包就可以帶到集結地去作為重要物資回收(降落傘一般都是用優質絲綢面料製作,鋪蓋、包紮都能用上),如果距離集結地較遠,那麼一切以迅速投入戰鬥為要,降落傘包就可以直接隱藏甚至掩埋,待戰鬥結束後再由後續部隊打掃戰場時前來統一回收。

但還是那句話——實戰跟訓練根本不是一回事,瞬息萬變、危機四伏的戰場情況與空降作戰的極端脆弱與複雜決定了大多數傘兵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充分的時間去處理降落傘。

在現有的為數不多的傘兵實戰,比如諾曼底傘降、市場花園作戰中,由於空中指揮、空地協同、空降信號水平都較差,降落下來的傘兵大多數時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建制,甚至一下來就面對著德軍優勢兵力的圍剿局面。

在這種態勢下,怎麼處理降落傘自然也就毫無章法了,有些傘兵沒有收傘就把降落傘直接掩埋了,還有些甚至直接把降落傘拋棄了。


軍武次位面


如果降落場是在我軍絕對控制之中。戰士們一旦落地,首先是把個人的傘初步收納,集中堆放,由後勤人員處理。如果是在真正的火線附近,則儘可能地各人將傘藏匿起來,然後迅速集結,準備戰鬥。

有一點需要說明,每一個傘兵的生命就維繫在傘包的捆紮過程中間。每次跳傘前,戰士們都是在捆紮傘包非常熟練的老軍士的監督之下,捆紮傘包的。要知道每一個繩結的先後秩序都不能有差錯。包括副傘。

當飛機到達降落預定地點上空時,艙內紅燈亮起,指揮員分咐起立,(一名全副武裝的傘兵,在跳傘前,身負的裝備份量是很沉重的,所以都靠著艙壁抓緊休息,積聚體力。)那怕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裡,戰友們仍然會互相檢查繩釦是否正確!然後一聲令下,戰士們魚貫跳出艙門,天空展現出一朵朵銀白色的傘花。一個師級規模的跳傘行動,工作量、警戒級別是異常驚人的。

(很抱歉,手邊沒有相應的圖片,借用了網友文章上的圖片,再次抱歉啦。)





手機用戶崔永方


真實戰場上的傘兵一旦落地,原本生死與共的降落傘就會成為累贅,在立即解除的同時,如果現場態勢等情況允許就要進行隱藏等的處理,以免令敵方更加準確的掌握傘降部隊的規模,從而分析其作戰意圖和行軍方向。


但是,一般情況下傘降到作戰區域後基本不會有時間去進行這些處理,能最快速度的進行集結才是最為關鍵的,所以降落傘也就像廢布一樣隨即扔之大吉。

我們都知道,空降兵在落地之前降落傘是其唯一的生的希望和參加戰鬥的根本裝具。在日常的訓練中,出於節約的目的,降落傘會反覆使用,落地後傘兵會很認真、仔細、嚴謹的進行摺疊和裝包,以備下次訓練使用。



一旦是參加真實的戰鬥,降落傘就會成為落地後需要立即解開並脫掉相關揹包的傘兵必須要做的第一項重要的戰鬥準備。想想看揹著重重的傘降裝具上戰場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冰雹藍天


如果是我肯定留著背身上啊,反正又不重,等打完仗了拿回家給媳婦縫兩件新衣裳。


小羅1231


如果是大規模空降,就扔了不管,如果是滲透就必須掩埋.


談文論史


按f可以把傘收起來以後跳樓還有用


福瑞德母


一切以保留戰鬥力為準,傘不傘都已經不重要了


縱橫捭闔之裂變


挖個坑 埋點土 數個一二三四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