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7日電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
北京時間27日凌晨,在飛行了近7個月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隨身攜帶存有逾200萬名太空粉絲姓名的微芯片,其中至少20多萬人來自中國。
【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別看現在“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風光無限,實際上,它最初的發射並非一帆風順。
它原計劃在2016年3月發射,但由於攜載的科研儀器出現了密封性問題,發射拖到了2018年,“身價”也由原本的6.75億美元飆升至9.93億美元。
美國小學生手持火星“登機牌”。圖片來源:NASA官網。
這一推遲,倒成全了更多太空愛好者。因為NASA老早就發起了“徵集姓名上火星”的活動,當時有80多萬人報名。而在推遲發射的那段時間裡,NASA再次徵名,搭車奔赴火星的粉絲姓名也增加到了240萬個。
其中包括26萬名來自中國的太空粉絲,他們的名字都存在一張小小的芯片上,由“洞察”號帶到火星。這些幸運兒也以這種免費的方式實現了“太空旅行”的夢想。
【量體溫,測脈搏——火星將全面“體檢”】
探測火星的任務聽上去十分深奧,但實際上“洞察”號只是承擔了類似“老中醫”的工作,聽一聽火星的心跳,量一量火星的脈搏,測一測火星的溫度。
火星誕生45億年來,還是第一次進行這樣詳細的身體檢查。
而實施“體檢”的設備,主要有三臺:
-----“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SEIS)測“脈搏”,對火星地震和地質活動進行監視。
-----“熱流和物理學特性探頭”(HP3)量“體溫”。這枚“體溫計”長46釐米,將在大約5米深的火星土壤深處測量內部熱量等。
-----“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RISE)測量火星運動。RISE利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無線電傳輸檢測火星自轉的晃動,這種晃動將為研究火星內核的大小提供線索。
NASA計劃把SEIS和HP3永遠安置在火星上,屆時會用機械臂將設備從探測器著陸器艙內取出,安在火星表面。整個過程被形容像是“抓娃娃”。
火星遭沙塵暴侵襲前後對比。圖片來源:NASA官網。
當然,為火星“把脈”並不是件容易事。想要探聽火星的“心聲”,“洞察”號需要承受巨大的晝夜溫差變化。它還要對抗遮天蔽日的沙塵暴,此前沙塵暴曾造成有著15年探測經驗的“機遇號”失聯。
【安靜搞研究的“時光機器”】
自從1960年前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已經對火星探索了58年,但無論是“勇氣號”拍攝的照片,還是“好奇號”採集的樣本,人們對火星的瞭解始終“浮於表面”,“洞察”號將首次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
雖然要深入探究火星,但與它的前輩相比,“洞察”號會表現得更為“深沉”。這是因為,為了精確地瞭解火星內核的大小與構成、火星內部溫度、地震活動等,大部分時候“洞察”號會“原地不動”搞研究。
地球與火星的體積對比。圖片來源:NASA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探測火星的任務外,“洞察”號還承載著“時光機器”的使命。火星就像是一個“化石”星球,探測它“內心”的奧秘有助探索太陽系中類地行星的起源與演化過程,從而推動對地球、金星和水星,甚至月球的研究。
NASA還表示,“洞察”號團隊的研究可能有助於人類搜尋與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縮小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範圍。
【人類離移民火星更近了嗎?】
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對火星充滿好奇,這顆紅色星球的神秘並沒有阻止人們對它浪漫的想象。
NASA曾發表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讓人類登陸火星。今年7月,科學家在火星觀測到液態水湖。電影《火星救援》中“上火星種土豆”的情節似乎離我們不遠了。
雖然“洞察”號的壽命並不長,只有一個火星年(兩個地球年)。但兩年後,人類將迎來探測火星的一個小高潮:
NASA的2020火星探測任務登陸地點:傑澤羅隕石坑。圖片來源:NASA官網。
-----美國將發射“2020火星車”,尋找古代火星存在生命的跡象;
-----歐洲空間局計劃發射ExoMars漫遊車,研究火星地質學;
-----中國計劃發射火星探測器“螢火二號”,包含一個可以移動的火星漫遊車和在軌運行的軌道器;
NASA舉辦的火星住宅設計比賽的入圍作品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移民火星能否實現?也許,那時,我們會有更明確的答案。(劉丹憶)
閱讀更多 大洋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