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古典四大名著,如果從中國古典名著中再選四本合稱為“四小名著”,你認為會是哪四本?為什麼?

泠朔


四大名著已經排列出來,約定俗成,不能改變了,變通的方法再列出個四小名著未嘗不可。除了已經進入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之外,思想性、藝術性、文學性都很棒的,那就是《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志異》《鏡花緣》。

古典名著指的是小說,並以長篇小說為主,因此戲劇《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不在此列。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都是一組,不能拆散。

《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入選毫無懸念。《金瓶梅》是第一部以市井人物、生活為表現對象的長篇小說,塑造了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春梅、吳月娘、王六兒、應伯爵等一系列典型人物,對於社會的批評也是空前的。《金瓶梅》原本就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

明代文學批評家王世貞最先提出了“四大奇書”概念,他說的“四大奇書”指的是《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不分小說散文戲曲;此後馮夢龍又提出“四大奇書”的新說法,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四部小說。因為《金瓶梅》有詬議,被查禁,未能在後來進入四大名著行列,並非不夠四大名著的標準。

吳敬梓《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的傑作,展示了18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魯迅評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基礎,對於後來的譴責小說的出現有開創之功。

蒲松齡《聊齋志異》內容精彩且充實,情節離奇而生動,展現出迷幻曲折的色彩。《聊齋志異》將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聊齋志異》之後,雖有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等文言小說,但是思想性、藝術性、文學性都無法與《聊齋》相比。

李汝珍《鏡花緣》射獵知識面廣闊,文筆辛辣幽默,故事奇幻,想象豐富,思想新穎,結構獨特。但是與前三部相比,在人物塑造上有所欠缺,人物形象不夠鮮明。


黃強黃不息


如果讓我再從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選四篇四小名著,我會選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陳仲琳的《封神演義》、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理由如下:

《聊齋志異》全書近500篇,內容非常豐富,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著名的短篇小說集。我特別喜歡這本書,不同世界的愛情,卻表達著所有人對愛情的美好期望,看似只有情情愛愛,卻又有深刻的寓意。值得閱讀反思。以描寫愛情為主題,表達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主題思想,也抨擊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殘害,揭露了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內容以作者搜索到的離奇故事為基礎,加上作者基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想象展開,全書緊密相連,層次分明,特別有現實寓意,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一朵鮮麗的玫瑰花!

《封神演義》是中國古典鉅著,改編的電視劇我都看了無數遍,真的太讚了!完全可以和四大名著齊名,是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也是中國永遠的一部神奇鉅著。全書100回,作者一說許仲琳,一說陳仲琳,具體不詳。但這本書真的很值得閱讀,光它改編的同名電視劇都有好多版本。本書裡面的世界劃分為仙山洞府和三界。作者筆下的每個人物刻畫的都特別飽滿,個性十足。

封神演義表明的有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真理。做人:不聽小人言,明辨是非,千錘百煉出真知。

治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順和,國家延續,百姓不和,國破家亡。

縱觀歷史,凡是順民心、順民意的朝政,都政通人和,經濟發展,國家興旺。讀史,使人明鑑。水宜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儒林外史》,全書五十六回,雖然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完,但不得不感慨作者無與倫比的文學功底和表達能力,整本書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暗含作者的情感。它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它不僅是我國文學史上的著作,也是對世界文學的巨大貢獻,該書有多種語言的譯文,受到各國文學界優秀人士的高度讚賞。應該是每一個國人的必讀書。是當之無愧可與四大名著匹敵的優秀文學作品!

《金瓶梅》是一本認真品味領略的一部經典之作,粗讀讀的只是西門慶的風流浪蕩生活只有家庭瑣事,實際上它是一個社會斷層的深入剖析。只有認真去讀,才能讀出市進生活之外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寫家庭生活為題材的現實主義鉅著,它假託宋朝舊事,實際上展現的是晚明政治和社會的各種現象,是一部極具現實意義的文學鉅作,是我過古典小說的分水嶺,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家好紅木


我認為是:

《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西廂記》、《金瓶梅》。

《聊齋志異》,作者為清代蒲松齡。全書共有短篇小說幾百篇,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儒林外傳》作者為清代吳敬梓。用寫實主義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該書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巔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西廂記》,作者為元代王實甫。 古代梨園中的巔峰作品。《西廂記》是我國文學史和戲曲史上的一部傑作,它誕生於盛產戲曲的元代,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禮教的思想性和精湛優美的藝術性贏得了古往今來無數讀者的喜愛。作品裡描寫的崔張愛情故事簡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而作品的藝術風格,尤其是它那璀燦優美的語言藝術,更令歷代各階層人土,包括自視甚高的歷代文人墨客都為之扼腕讚歎不已。                                《金瓶梅》,作者為蘭陵笑笑生。魯迅稱讚《金瓶梅》:“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或一時並寫兩面,使之相形,變幻之情,隨在顯見,同時說部,無以上之。”“就文辭與意象以觀《金瓶梅》,則不外描寫世情,盡其情偽,又緣衰世,萬事不綱,爰發苦言,每極峻急,然亦時涉隱曲、猥黷者多。”鄭振鐸說它:“表現真實的中國社會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說了。”





花果山散人


徜徉在書山字海里,發現小說是從戲劇演化而來。1953年聯合國評選出了元代關漢卿為世界文化名人。與莎士比亞齊名,關漢卿是劇作家,一生寫出了許多戲劇作品,趙氏孤兒,竇娥冤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其它的如隋唐演義,說唐演義,三俠五義,風塵三俠,火燒紅蓮寺,牡丹亭,警世恆言,西漢演義,封神演義,說岳精忠全傳,楊家府全傳,搜神記等等書名難以羅列。



蒲松齡開篇就是“扇墳”,他諷刺某些人性的虛偽,親人還沒有死硬就要急忙嫁人。蒲先生告訴世人,人世間沒有什麼是不變的,面對利益的誘惑,聖人也變成俗人。

蒲先生出版了492篇作品,每篇都是精品,卻沒人為他發獎金,他的作品字字珠璣,原創作品,包含著他的愛與恨:小翠,畫皮,倩女幽魂,神狐鬼怪貫穿許多章節,其實影射的就是當時的社會縮影。動物都比人有感情。先生可謂諷刺大V。

孔尚任的大作非常有看點,書中描述了秦淮河上的八大美女,其中侯朝宗和李香君的動人的愛情描寫,也曾提到了冒闢疆和董小宛的拍拖,陳圓圓,柳如是,寇白門,卞玉京,顧橫波(顧眉生),馬湘蘭。


她們八位都是文豪級別的絕代佳人,她們的愛情驚天動地,也令人惋惜。尤其是李香君與侯方域的遭遇,一把紙扇上染上了湘君的鮮血,以血跡畫成了桃花的神韻,故事情節令人悲憤唏噓。

王實甫的劇本如詩一樣的細膩。他對婚姻的描寫又是另一種情形。“驀然見五百年風流孽緣”,這種詞句就是愛情神聖!自由戀愛的先驅!是對封建婚姻壓抑人性的有力抨擊。

“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長亭送別)王先生把人的分別 賦予了美麗的詩句,這就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吳敬梓的筆下都是“人間喜劇”。他彷彿讀懂了人們的靈魂:真誠,善良,固執,虛榮,貪婪,虛偽,市儈,每個都栩栩如生。就像經常見到的那類人。

吳先生對時政、科舉作了深度的剖析和諷刺,書中對人物刻畫入木三分,王冕的正直,范進的瘋癲,嚴貢生的虛偽,周進的喜劇等。活脫脫的人間喜劇,他的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版本,吳敬梓在國際上與塞萬提斯,巴爾扎克齊名。被奉為諷刺大師第一。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謝謝。


老遊59


中國的四小名著是《封神演義》、《儒林外史》、《三俠五義》《聊齋志異》。

《封神演義》:

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中國神魔小說,為明代陳仲琳(一說是許仲琳)所作,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 儒林外史》:

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也稱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全書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敬梓所作),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小說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

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大約在1750年前後,作者50歲時成書,先後用盡了吳敬梓的20年。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三俠五義》:

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鑽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三俠五義》 作為中國最早出現的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作品,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稱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三俠五義》有關武功技擊(如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江湖勾當(如悶香、百寶囊、千里火、夜行衣靠、人皮面具等)以及機關埋伏(如八卦連環堡)種種名目之演述,均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此後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例如《五女七貞》、《永慶昇平》,民國《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等紛紛問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識分子投身武俠小說創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廬的《臥虎藏龍》,還珠樓主的《蜀山奇俠傳》,一直到港臺等地的金庸的《神鵰英雄傳》、古龍的《楚留香傳奇》、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等武俠小說都在它的影響之下。

《聊齋志異》:

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佈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流浪大饅頭


1.《聊齋志異》:雖然描寫的大多是鬼神狐仙,多數都是好鬼,孤仙雖是棄類但平易近人,有的比人還有情有義,給人一種親切感、人與萬物和諧共處的感覺。有的人甚至幻想能夠找個女狐仙做媳婦該有多好,當然只是說說而已,如果真有此事,估計也會大有人願意,因為書中把狐仙描寫的太好了。據說《聊齋》在以前還是六大名著之一,不知什麼原因整下來變成現在的四大多著,但都不影響讀者,其讀者的人數也不亞於四大名著。

2.《儒林外史》:據說在過去也是六大名著之一,本人對《儒林外史》知之甚少,不好妄加評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儒林外史》的讀者並不多,好像名氣也相對來說不夠大。

不過《封神演義》還可以,雖然作者的文筆趕不上前面那幾位,但內容卻不差,雖然描寫的大多為神仙打仗,但影響之廣、深入人不卻不容小視,很多人都去過大雄寶殿,門殿兩側的四大天王的原型就是魔家四將:魔洪禮、魔洪海、魔洪青、魔洪壽,後來佛教興而歸依佛門。還有哼、哈二將,說不定觀音菩薩就是《封神演義》上的慈航道人。至於道教中大家熟悉的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黃龍真人、玉鼎真人、準提真人、文珠廣法天尊等等,包括家喻戶曉的姜子牙、哪吒等等在好多書上累見不鮮,至於老子更是不用說了。

3.《東周列國志》可以把它當做一部歷史小說,上面很多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真人真寫,當然也有誇張的地方,作為小說這是難免的。雖然書不算太出名,但上面很多人物是相當出出名,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人才倍出、百家爭鳴的時期,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就出於這一時期(除佛教而外),包括中國文化的很多成語典故的來歷也出於這一時期,至於人物更是多得記不住,就隨便說幾個吧:老子、孔子、孫武(孫子)、鬼谷子、管仲、樂毅、墨子等等。

4.《隨唐演義》上版理由: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王朝,也是封建王朝當中最強盛的王朝,當時的唐人到了外國,只要說一聲我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外國人馬上肅然起敬:那是禮儀之邦,萬國敬仰。

同時李世明也是封建王朝所有皇帝當中最英明的一位,好像唐王朝的許多名人都要比其它王朝的名人名氣更大一些。


普存孝


《金瓶梅》《聊齋志異》本來就和四大名著齊名的,可以當之無愧的入選。

《儒林外史》是古典小說中成就最高的諷刺小說,入選也應無爭議。

再選一部的話,我選《封神榜》吧,此書文筆不如前幾部,內容太多重複,人物性格普遍不夠鮮明,但是想象夠豐富,影響力足夠大,遠超《鏡花緣》。


黃秀才123


儒林外史。金瓶梅。聊齋志異。這三部妥了。剩下一部選什麼呢?《今古奇觀》吧!


菸草川431


《封神榜》《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金瓶梅》


suifengqu520


封神榜,就相當於西遊記,金瓶梅,就是紅樓夢,三國演義,就是隋唐英雄傳,水滸傳,三俠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