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難辨?TI UHD 4K及延伸技術普及

坎坎坷坷經歷了數年發展的4K技術,隨著央視4K頻道的開通,或將正式突破內容限制的瓶頸,走上飛速發展的輝煌大道。

投影領域,在TI正式推出0.47”的4K芯片之前,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4K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不但片源問題限制了用戶的購買慾望,高昂的成本價格體系更是限制了大部分用戶的想象。

隨著德儀0.47 DMD芯片被堅果、極米這兩大智能投影巨頭品牌所廣泛應用及推廣之後,4K智能微投與4K激光電視獲得了諸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與青睞。然而,對於德儀的0.47 DMD芯片的真假4K之說,卻被諸多別有用心的人搬上了檯面,下面我們就針對真假4K以及4K產品中常見的相關術語,為大家做一個普及性的介紹。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德儀0.47 DMD 4K到底算不算真4K?

德儀0.47 DMD是德州儀器(TI)推出全新的支持4K的超高清(UHD)芯片組組,其中又劃分為DLP470TP跟DLP470TE。

DLP470TP芯片組是一款緊湊型的4K超高清解決方案,尺寸為17 mm*24.5 mm,從TI官方可以看到該芯片所能支持的亮度能達到1500流明左右,主要是針對智能微投等設備實現4K超高清顯示,目前市場我們所見到的堅果、極米所推出的智能投影產品均採用的這款芯片。

DLP470TE芯片組相比DLP470TP芯片組而言,採用了尺寸為22mm*32mm的大封裝技術,在亮度層面德儀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可以支持到4000流明,目前堅果U1、極米皓·lune、海信L5等品牌所推出的4K激光電視則廣泛應用該芯片組。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通過官方技術可以看到,不管是DLP470TE芯片組還是DLP470TP芯片組,其內部微鏡數組都是採用的1920*1080矩陣排列,所以從原始分辨率來看,這兩款芯片組的原生像素值僅為2.7萬,都算不上原生4K。最終通過德儀一項特有的XPR技術(4K增強技術)來促使微鏡以超乎人眼視覺數倍的速度來快速抖動以實現像素的複製,最終以4倍於原生像素的成像呈現出830萬像素顯示出來,就實現了3840*2160分辨率的顯像像素。

所以從原生像素來講,不管是堅果的U1還是極米皓·lune,亦或者是海信的L5,他們所採用的0.47 DMD芯片的4K產品都算不上真正的4K;但是從最終的成像像素來看,它們又的的確確是真正的4K產品。

所以,對用戶而言,在購買產品時其實完全不必在意其原生像素的多少,只需要瞭解到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畫面像素是否達到了4K分辨率的830萬像素即可。當然,真正原生態的4K產品從理論上來講,畫質性能肯定要超過抖動4K成像的產品,但是其價格也要超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不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承受得住的。

運動補償技術與HDR技術對4K成像到底有無關係?

談到4K我們就不得不提及運動補償與HDR,那麼這兩大技術對與投影產品而言,尤其是對投影的4K成像到底有沒有直接的關係,別說普通的消費者,除了專業技術人員,可能很多行業內的從業人員都不一定了解。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運動補償技術其原理是採用動態映像系統,在傳統的兩幀圖像之間加插一幀運動補償幀,將普通傳統的24/60Hz的刷新率提升至100/120Hz,以達到運動畫面更加清晰流暢,優於常態響應效果,從而達到清除上一幀圖像的殘影、提高動態清晰度的效果,將影像拖尾降至人眼難以感知的程度。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運動補償與4K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便是1080P也同樣適用運動補償技術。

HDR——即高動態範圍圖像技術。這項技術最早主要應用在攝影領域,目的是畫面更加通透、具備更多的圖像細節,讓畫面反映出真實環境中的視覺效果。現在,HDR技術已經在堅果、極米、海信、統帥等諸多品牌的產品中廣泛應用。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其實,在投影顯示領域,相比於分辨率而言,HDR僅僅是一項錦上添花的技術,其主要目的就是讓畫面中該亮的地方更加明亮,該暗的地方又能暗得下去,並保留視頻畫面在傳輸、處理、成像過程中容易丟失細節部分,讓屏幕畫面看上去又如真實世界般的那種明暗感覺。

所以,對於用戶而言,不管是1080P還是4K產品,在同等價位的情況下,能購買到具備HDR技術的產品肯定優先考慮。而在智能投影領域,我們通過堅果、極米兩大巨頭官網網站所公佈的產品參數可以瞭解到,他們兩家所推出的智能微投產品與激光電視產品基本都加入了HDR技術。

所以,不管是運動補償還是HDR技術,不管是對智能投影產品還是激光電視產品,最終的成像像素是沒有任何提升關係的,他們僅侷限在提升最終成像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