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時說的事孩子會答應,可做事時就變得拖沓,該怎麼辦?

萬事如意


“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光陰,而在這有限的生命中,人們還需要把很大一部分時間用於吃飯和休息。如果不有所成就,人的生命就會像一閃即逝的流星一樣很快消失。

一個人要想在短暫的生命終有所成就,從小就要養成雷厲風行,高效做事的習慣”。

以上來自《卡爾威特的教育全書》摘要,做事拖沓是很多人都有的壞毛病,這種壞毛病大多人都是在小時候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的,而要改掉這樣的壞毛病方法很多,貴在堅持

首先,你應該客觀的做一個自我審視,在你的身上有沒有這樣的壞毛病,是不是你無形中影響了孩子。

其次,就要審視一下,你給孩子提供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是否是你包辦過多,讓孩子覺得你的話無足輕重,可做可不做。或者是表達不夠清楚,孩子沒有弄明白你的意思,不知道你到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或是知道你要求他去做的是什麼事,可是卻不知道做這件事的方法,無從下手

平時還應多鼓勵孩子做事,不要老是批評孩子沒有做好,只要他做了,不管好與不好,至少他去做了,行動了。

還應多給孩子一點時間,有時候他在做他自己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停下手上的事情,去做另外一件事,其實是一種好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專注力很高,自控力很強,能夠很好的規劃自己的事情,我們應該多給他時間、空間,讓他自由安排

作為家長應該先根據自己和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細緻分析,然後再用愛心和耐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因為改掉壞毛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所以家長要有心理準備,不要操之過急,平時注意總結方法,從而提高孩子的做事速度


雙寶老媽


對於您提到的問題我深有體會,我家老大今年上二年級,之前也經常是答應的很快,行動的很慢,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你不催上他十遍八遍都不帶動的。每天常常是這樣子的:早上起床,催催催;放學做作業,催催催;晚上洗刷睡覺,依舊是催催催,每天都是在催促中,在斥責中度過這一天,日復一日,天天如此。

家裡天天充斥著火藥味,也經常是戰火連天。為了恢復母慈子孝的日子,也為了老二能在一個相對安靜煩人環境中成長,我決定改變這種方式。通過看一系列有關兒童心理學的書,我逐漸瞭解了兒子的心思。

一、越催促,越反感。他雖然語言上答應“是是是”,但身體卻誠實的多,他用實際行動表示著反抗。比如,吃過晚飯,你催促他去也作業,但他東摸摸西摸摸,就是不去拿書包。即使打開書,也是做一會玩一會兒,你不在書桌旁陪著,寫作業回到很晚。

二、沒有時間概念。早上喊上數遍讓他起床,“你就還剩10分鐘時間吃飯時間,再不起床就來不及了”,孩子依舊磨磨蹭蹭,他覺的10分鐘很長。

三、不感興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你不喊他,他也記得非常清楚;相反,對於不感興趣的事情,他就當耳旁風,根本聽不進去。

針對以上情況,我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一是停止催促。我明確告訴兒子:“做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時間你自己安排,做不完自己負責,我不會簽字。”從一年級下學期,我不在陪在書桌旁陪讀,不在催促他,相反他不再等我下班回來再做作業,而是一放學自己主動寫作業了。

二是用鬧鐘定時。我家兒子剛開始時,對看圖寫話很打怵,總是磨磨唧唧,我給他訂上25分鐘,這段時間必須寫完,慢慢的他有了時間觀念。

三是巧用同理心法。我們催催孩子寫作業、吃飯等等,他都答應著,遲遲不行動,真有一種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感覺。不過,在他要求我看電視、去遊樂場時,我也答應著,遲遲不行動,觀察他的表現。然後適時的告訴他,應該用同理心的感受,去體會媽媽在喊他時的心情。這一招挺管用的!

四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有些事情讓他自己決定,比如學哪一門特長,比如週末自己何時安排寫作業,何時出去玩等等。

作為家長,我們要放平心態,不焦慮,不急躁,適當放手,孩子才會聽!


瑞媽銳言




這個問題在我和我兒子身上也發生過。我兒子讓一年級時,寫作業總是邊寫邊玩,本來沒多少作業,他也能寫兩個小時。我給他檢查作業講錯題時,也是邊聽邊擺弄東西。總之,就是從來沒專心的做過一件事,除了玩。每次看見他這樣,我就氣不打一處來,就會跟他喊,然後各種說教。結果證明,這種方法無效。當時,他看你真生氣了,眼看要捱揍了,就妥協了,說下次改,還保證改。可是,到了明天依然如此,簡直就是忘了他答應你的事。

後來,我改變了打法,兩招就讓我兒子乖乖說到做到。

第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招很簡單,就是學孩子的樣子,答應他的事也不照做,讓他也感受一下被人出爾反爾的滋味。我兒子喜歡玩樂高玩具的野戰系列,一般在他表現好的時候,他都會要求我獎勵這個。有一次說好了,如果他語文作業的字跡工整,就給他買。那天,他的字確認比以前寫的要好一些。但是,一看就知道沒有很認真的樣子。我兒子寫完作業就拿來讓我看,問我是不是有進步,是不是可以給他買樂高了。我知道,他看好了戰狼二的那個樂高。但是,這次我就想給他一個教訓,告訴他,跟說到做不到的人辦事有多憋屈。所以,我就找了很多理由和藉口,最終這個玩具就沒買。



第二招,將計就計,以身示範。所謂將計就計是說,接著上次孩子寫字明明有進步,但就是不給他買玩具的做法而言。對於孩子,一定要讓他嚐到有人對他說話不算數的滋味,只有他自己體會過,才能明白這種做法有多可惡。這種方法要好過一千次的說教。所以,我就先讓孩子感受了一次。

接下來繼續跟兒子談,告訴他字寫的還是不行,還得繼續改,改好了有獎勵。因為上次的事情,孩子的毛病肯定不能改,所以還得繼續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兩次之間一定得有時間間隔,讓孩子心裡很介意這件事。

我第二次跟我我兒子說好好寫字有獎勵的時候,他一開始是不相信我的。但是,我跟他說,上次我就是想教訓他一下,讓他也體驗一次說好的事不兌現的感覺。就像他以前答應我不一邊玩一邊寫作業,可是第二天就變逛了一樣,還是照玩不誤。這個跟孩子交待清楚,你為什麼會那麼做很重要。因為我們畢竟不是真的跟孩子說話不算數,只是想教育孩子答應別人的事就應該做到。所以,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一定要說清楚自己的用意和想法,不然產生誤會就會適得其反,尤其對大一點孩子更是這樣。

兒子聽了我說這些,也就欣然的又一次答應我好好寫字了。果然,這次要比上一次寫的好很多,雖然字跡不是很好看,但一看就很工整,一筆一劃的樣子。當然了,兒子把作業給我看完,我立刻就跟他說,這次寫的確實不錯,現在就可以在網上選購了。於是,我和兒子一起在淘寶買了那套他喜歡的樂高。



玩具到貨那天,我問兒子咋樣。兒子說,玩具挺好的,就是戰狼二的人物和場景。我又說,還是跟說到做到的人辦事靠譜吧,這次沒被耍吧。兒子樂了,他心裡當然也明白我在說啥意思。從那以後,我和兒子之間就是這樣,

話說到哪,事辦到哪,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也絕不答應對方

我只用這兩招就改掉了兒子應付了事,說話不負責任的壞毛病。雖然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但我想,讓孩子感同身受一把,也會有很大的教育效果,起碼要好過說教。然後再趁熱打鐵,給他一個正面的教育感受。



希望我和我兒子的這件事,可以對家裡有這樣孩子的家長有所啟示和幫助,讓你和孩子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溝通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千里煙波1688


成年人很多時候都未必能做到言出必行,但很少苛責自己。我們總是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待。

當然,我不是說孩子不應該去遵守諾言。只是我們在跟孩子進行約定的時候,首先需要判斷,這是孩子能夠實現的嗎?這個要求有沒有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當她點頭答應的時候,她確信真的知道自己需要去做什麼嗎?

很多時候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拖沓的時候,要麼是因為孩子覺得遇到了困難,存在畏難情緒,要麼這件事情孩子確實不喜歡。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做起。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進行引導,給他提出更容易實現的目標,以及更清晰的指令,同時避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如果孩子真的存在畏難情緒,或是出現退縮的行為是,父母也不該由著他去,而是需要給他做一點輕推。這個力道要特別的注意,千萬不能用力過猛,但也不要讓他輕易放棄。


壹父母


教育孩子也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那是一輩子的事。孩子長大了,還要幫他們照顧孫子,很痛苦。但也會有人覺得很快樂,世事無絕對。孩子答應的事,會拖沓,很正常。因他們還小,未長大成熟。只有不斷反覆教育,費時費神,勞心勞力,正確引導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材。每個孩子天生不同,有聰明,有老實。但最重要是後天教育,聰明的孩子教育得好,造福人類,教育不好,害人害己。只有不厭其煩,耐心重複和氣教育,當作樂趣,才能教育好孩子。祝你好運。


夏豐日


好奇心驅使孩子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感興趣,童心未泯說的就是這個道路,他不會在一個地點等待未知的答案,他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做,我們大人不必未必阻撓和強加干擾,任他們去構思去索取,拖沓是他們在尋覓自己的實力和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