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何西方還如此反對俄羅斯?

調調su


這個問題,筆者簡單從歐盟與美國來說吧。

先說歐盟

從地緣位置來講,亞歐大陸聚集著全球的大部分資源,主要經濟活動也多在這裡進行,稱得上世界的中心。而西歐各國卻偏偏位於這個中心的邊緣,因此在與其他各大洲的合作中存在著先天不足的地理劣勢。再加上各國的綜合實力大致相等,這就決定了歐盟雖然表面上是一個綜合體,實際卻是多頭管理,誰也不服誰。同時又因為本地油氣資源的匱乏,幾乎完全依賴外國供應,特別是俄羅斯。按理說,俄羅斯加入歐盟會從根本上緩解歐盟的上述不足,歐盟各國也不是不明白。不僅如此,俄羅斯還擁有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力量,而歐盟的所有對外軍事行動根本離不開美國,俄羅斯加入進來也會相應的抵消美國的影響力。

但是歐盟既想利用俄羅斯的優勢同時又擔心俄羅斯進來會一強獨大,威脅他們各自的利益,這種心理又以法國和德國的擔心為甚。所以,歐盟對待俄羅斯的態度就是:可以加入進來,但有個前提條件是必須再來一次蘇聯解體式的分裂,成為若干個小國家!

再說美國

美國是把俄羅斯和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看待的,亦或是把整個亞歐大陸作為整體看待。美國人很清楚,控制亞歐大陸最有效的手段不是軍事佔領,而是挑動各方勢力不停的爭鬥,讓這裡處於不斷的分裂狀態。這也是其全球戰略的一貫思維。

對待俄羅斯,常規目標是不能讓其融入歐盟,根本目標則是將其大卸八塊,再搞一次蘇聯解體,這和歐盟的目標一致。

所以,從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之所以反對俄羅斯,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俄羅斯綜合實力過於龐大,龐大到他們無法容納。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蘇聯解體後即使是俄羅斯跪求融入西方,卻被西方趁機搞了個休克療法差點送了命。


大將軍威武8


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由自主走了進來!俄羅斯表面體制的變化並未從根本上徹底變革!封建專制傳統衣缽只是換了一個執政黨而已。實際上仍為前共產黨官僚資本主義權貴遺老遺少所控制國家機器和經濟領域!(前黨的各級主政官員實權並未旁落)就連從蘇聯解體後的前加盟共和國元首大多仍為當時的黨的第一書記。

可見變革的俄羅斯沒有真正走上民主憲政道路!只是一個戴了資主主義花帽的專制餘孽!它的目標仍是與美爭奪世界利益!稱霸世界!普京極權後時代將讓俄羅斯走上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體制,目前我們很難判斷。假如繼續實行獨裁專制。那麼有一天俄羅斯會像希特勒一樣給世界帶來毀滅!!

上述判斷有成為現實的危險!防美國事實上不如防俄羅斯。只要中國不挑起臺海戰爭。美國還不至於危脅中國安全。朝鮮打不起來。

西方懼怕俄羅斯的核失控!因為一旦發生事變,俄羅斯的核武會讓世界玩完!眼下美國的核武庫還是安全的!這就是西方反俄的真實原因。


晉A閒雲野鶴




這個問題,得從文化人種說起。俄羅斯到底是誰?

1、俄羅斯究竟是誰?

西方人認為俄羅斯人是韃靼、東方文化。在中國人看來,俄羅斯是西方、東正教文化。在蒙古人看來,俄羅斯人不是韃靼,而是東歐平原上的白種農奴。別人眼裡關於俄羅斯到底是誰,各說不一。

俄羅斯到底是誰?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這個問題一直到彼得大帝給出了答案——俄羅斯人是西方人。但是這一點俄羅斯的知識分子無法接受,他們以斯拉夫主義來對抗彼得大帝以來的西方主義。再後來,列寧和斯大林告訴俄羅斯人,他們既不是斯拉夫主義也不是西方主義,而是蘇維埃主義。

2、蘇聯解體後又想乞求加入西方

蘇聯分裂後再次跟西方展開微笑外交,可西方人還是和以前一樣:你們不是西方人,你們是韃靼。葉利欽乞求成為西方陣營裡的賤民成員,拋棄了巴爾幹半島但是西方還是不認賬。

西方人不承認俄羅斯是西方文明裡的一員,歐美還趁火打劫進行北約東擴。烏克蘭的政變就是想一步步把整個俄羅斯都吃掉。

3、普京說俄羅斯是歐亞主義

普京後來說西方人一次次的騙了他們。普京回答是歐亞主義,它是連接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過渡地帶,俄羅斯願意充當東西方之間的橋樑。普京和俄羅斯知識分子們,是否被西方人承認和接受已經失去了信心。

我們自古有華夷之辨,對於他們蠻夷來說,也同樣存在著文化認同,這就是西方一直反對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崇儒


這個問題的思維形態還停留在中學政治教科書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不是天然對立的,這些對立大多數都是在意識形態劃分較濃的國家才比較明顯,今天很多西方發達國家,也就是這個問題所說的“資本主義國家”很多也進行社會主義改革,“資本主義”這個名稱其實在西方也是個貶義詞,畢竟資本主義誕生之初,原始積累的血腥是無法迴避的事實,人家更喜歡是“福利國家”這個稱呼。



今天世界的意識形態鬥爭不是那麼激烈了,國家利益之間鬥爭才是主流,西方反對俄羅斯也不是因為意識形態問題,換句話說,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矛盾也是層生的,例如一戰中的英國、法國、德國打的頭破血流,二戰中美國、英國竟然和社會主義老大蘇聯聯合打同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納粹德國,由此可以看得出,用簡單的意識形態觀念是難以解釋複雜的國際關係之間的問題的。

拋開意識形態問題,“大正”對於西方反對俄羅斯具體原因解析:

(一)西方國家害怕俄羅斯。

俄羅斯前身是蘇聯,更早是沙俄,沙俄的崛起給歐洲造成巨大恐慌,沙俄先後征服波羅的海地區、瓜分波蘭,勢力直插歐洲腹地。在19世紀出,並打敗歐洲大陸霸主拿破崙,揮師巴黎,鎮壓歐洲革命,歐洲各國在沙俄鐵蹄下瑟瑟發抖,這個龐然大物,讓西方人非常恐懼。



蘇聯又再次重演一遍沙俄的道路,瓜分波蘭、攻打芬蘭,打敗德國,赤化歐洲,西方人再次被俄羅斯人嚇到夠嗆,不得不借助美國力量與之對抗,共同組建北約軍事組織來保護歐洲。

(二)西方人認為俄羅斯是異端,不是同類。

西方人認為俄羅斯只是地理位置上在歐洲,實際和歐洲人沒有什麼關係,地處歐洲文化邊陲,信奉異端宗教東正教,俄羅斯人野蠻落後,根本不是歐洲人,反而和當年的蒙古人很像,畢竟俄羅斯被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統治數百年之久,早已經滲入蒙古人殘忍、野蠻、好鬥的基因。和西方人是兩種不一樣的人,不是同類,當然要互相排斥了。



今天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還是鬥得不可開交,相互排斥,俄羅斯非常孤傲,反正也跟你們不是同類,想搞死我,沒有那麼容易。俄羅斯在國家“物種”上非常特殊,好像和誰都不合群。

————————————

總體來說,西方人反對俄羅斯,就是難以容忍在身邊有這麼一個讓人寢食難安的龐然大物,而且這個龐然大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再次讓西方人恐慌一次,所以一直會反對俄羅斯,西方對於俄羅斯都有點“神經衰弱”了,反而和俄羅斯是不是“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大正看世界


資本主義國家又怎麼了,實行相同的社會制度並不意味著國家之間沒有矛盾,世界上的兩次世界大戰還不都是由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而引發的,由此可以看出相同的資本主義制度並不是避免國家矛盾的靈丹妙藥。

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沒錯,但是俄羅斯在國家發展理念和世界權力的分配上完全無法與西方進行同步。西方從來就沒有把軍事實力強大的俄羅斯當成過自己人,而是始終把俄羅斯當作西方最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既然西方把俄羅斯定位在戰略對手的角度上,那麼西方對俄羅斯採取形式多樣的遏制措施也就在所難免了。

在西方全面的遏制下,俄羅斯也只能不斷被動的加強對西方的防禦。由於俄羅斯已經完全喪失了與西方全面對抗的能力,因此俄羅斯只能重點發展對國家戰略實力提升巨大的核武裝,而在其它領域俄羅斯也就只能得過且過了。也正是俄羅斯不斷強化的核力量有效的遏制了西方對俄羅斯各種放肆的舉動,不過西方在遏制俄羅斯再次強大的路上是不會死心的,這是西方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所必須做的事情。

只有通過不斷的制裁與遏制使得俄羅斯再次走向崩潰,從而瓦解成不能對西方構成威脅的諸多小國,西方才會停止對俄羅斯的遏制戰略。由此就可以看出西方對俄羅斯的反對完全是站在自身絕對安全利益上出發的,只要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威懾能力存在,西方與俄羅斯就不可能走向交好。


異域邊緣


現在很少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封建主義來劃分世界了。當然不是說世界不存在這些國家,而是說,除了幾個個別的國家愛之外,目前全世界按照意識形態劃定國家的界限並不特別明確。

木叔回答這個問題,先說說政體吧!

比如沙特,它表面是君主專制國家。

按照過去的劃分,他們連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都不是,可能會被劃分到封建主義國家的行列。但人家沙特的經濟體制就是資本主義的體制,不僅有大量私營經濟,還有股票市場等。那麼也就是說,該國不是純粹的封建主義制度,而是一種帶有封建專制色彩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結合體。

再比如敘利亞,它的國名是敘利亞共和國。但是該國50年來只有兩任總統,而且是父子關係——巴沙爾和他老爸阿薩德。

這與共和國所要給予老百姓的民主共和權利完全不相關,因為敘利亞人50年來都沒有真正的選舉權和基本的結社、遊行等人權保障。因此,你說這個國家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當然也不全面,它更像是一個打著民主旗號實行專制獨裁統治的封建家天下的國家。

那麼,對俄羅斯的分析也是一樣。表面上俄羅斯實行了類似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但是普京能利用這個制度的漏洞長期控制政權進而實際執政18年之久,而且還要再統治6年到2024年。

換句話說,俄羅斯的法律似乎是為了普京長期能夠成為事實上的統治者而“量身定做”的。比如梅德韋傑夫就曾把法律修改,給普京能夠更長時間執政提供了很多便利。

因此,你說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沒錯,但西方評判一個國家的標準,已經不滿足用這個標籤了,而是更喜歡看實際到底是什麼樣子,不只是看這個標籤的表象。從實際來看,西方看到的就是普京和巴沙爾的長時間執政有一拼,這讓西方覺得俄羅斯本質上和他們不是一夥的,也就是不是一個“朋友圈”的。

第二,木叔再說說西方為什麼不喜歡俄羅斯吧!

其實對比一下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沙特這樣家天下的王權國家,能和美國等西方走近,而普京這樣似乎還有選舉制度的國家,卻成為西方的眼中釘?兩個字——利益。

只要不損害美國和西方的利益,他們是不會管你的政體什麼樣的。就算你是社會主義,只要和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也能做朋友。

舉個例子。上個世紀70-80年代,中美蘇大三角。中美製度完全不同,中蘇制度非常相似,但中美關係要好於中蘇關係,甚至有人說中美共同“對抗”蘇聯。更有學者分析,蘇聯解體就有中美共同抵制的結果,自然也有中方的“功勞”。

所以,俄羅斯是什麼國家,對西方什麼關係,只要別損害西方利益。但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在敘利亞問題上等經常和西方對著幹。他們當然反對俄羅斯了。


你怎麼看西方對待俄羅斯?


木春山談天下


看到很多達人的回答,居心叵測,造謠抹黑俄羅斯的比較多,實在不能忍!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就像人強必被人妒,國家大概也是這個道理的。從這個道理看,俄羅斯不受待見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因為一個強大興盛的俄羅斯讓這些歐洲國家感到了威脅,這當然不符合歐洲人的利益!雖然經濟不太景氣,但俄羅斯軍事實力還是強大,大到這些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對付,除了北約部署軍事力量遏制俄羅斯之外,他們就改弦易轍,在國際社會拼命的造謠抹黑俄羅斯,以圖用口水聲淹死俄羅斯,解除他們心中的夢魘。說實話,中國的遭遇和俄羅斯很像,一段時間世界上不是一直流行中國威脅論嗎?曾經的美國日本也是如此,但是美國現在太強了,反對聲已經小了,換來的是羨慕和馬屁聲音,日本嘛,由於某些原因,停滯了30年,不足以對別人構成威脅,所以反對的聲音幾乎就沒有了。


綠草茵茵


主要是政治傳統的不同和文化上的偏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歐文曾調侃到:“撕下一個俄羅斯人的臉皮,你就會發現一個韃靼人”。任何學習過政治學的人都會明白,這句話絕不僅僅是一句調侃,而是一個對俄羅斯人極為精確的概括。


(普京是傳統俄羅斯專制主義的延續,是蒙古式的君主)


蒙古的入侵使得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開始與西歐分道揚鑣,並最終演化成了一個比奧斯曼和古代中國還要恐怖的專制主義怪物。


俄羅斯雖然外貌上和歐洲人相差無幾,但是由於蒙古征服和地理環境的原因,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更像古代中國和奧斯曼的專制主義,與西歐的封建采邑制以及講法治的政治傳統完全相異,正因為政治傳統相差如此之大,很多西方人寧肯將俄羅斯當做誤入歐洲的東方人。


一、蒙古入侵徹底改變了俄羅斯的發展軌跡


蒙古人究竟對俄羅斯有多大影響,看看從未被蒙古征服過的斯拉夫國家諾夫哥羅德就明白了,諾夫哥羅德是一個地道的斯拉夫國家,與被蒙古征服的莫斯科公國同文同種,但是在蒙古入侵後,他與莫斯科公國趨向於專制的發展路線完全不同。


(蒙古入侵徹底改變了俄羅斯)


諾夫哥羅德雖然也由君主統治,但是卻受市民大會的限制和監督,市民大會從貴族中選出市長,所有自由公民都可投票,他可以掌控稅賦、外交和法律,甚至能解僱國王,可以說具有非常深厚的民主傳統,與西歐的發展如出一轍,沒什麼不同。直到被莫斯科公國征服,貴族商人被大批處死,諾夫哥羅德才被迫走上了專制道路。


(15世紀莫斯科公國與金帳汗國的戰鬥,雙方裝備幾乎完全一致)


可見,斯拉夫人並非天然傾向於專制,在蒙古人到來前,其和其他歐洲人無本質區別,但是蒙古人的到來摧毀了原有的政治體系,大批貴族被殺,俄羅斯人不得不屈膝臣服。


在這期間,莫斯科公國通過向金帳汗國示好而得到了後者的扶持,並仿效蒙古人的專制制度,開始兼併其他斯拉夫小國,最後推翻了自己的宗主國,趕走了蒙古人。


到推翻蒙古統治時,莫斯科公國的君主幾乎掌握絕對的權力,沒有任何機構和貴族能限制他。


二、俄羅斯的專制主義甚至強過古代中國,幾乎草菅人命


秦以後的中國一直被西方學界視為專制主義的典範,但是就算是明清的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制比起來也望塵莫及。


學者福山曾經提到,中國古代的皇帝雖然名義上掌握任何人的生殺大權,但實際上,自儒家思想確立後從未有人真正完全實行過這種權力。


(面對海瑞這樣完全沒有把柄的,皇帝也毫無辦法)


儒家的教育以及天下對仁義的推崇,對桀紂、秦始皇、隋煬帝等暴君的厭惡一直限制著皇帝過分出軌。在中國,毫無罪名就濫殺大臣是不得人心的,皇帝通常要羅織其他罪名來處罰大臣,而對於海瑞這種油鹽不進,完全沒有把柄的,就算是嘉靖,也無法將其處死。


中國皇權的隱形限制,在萬曆年間的爭國本中就顯露無疑,皇帝名義上擁有一切權力,但連自由選擇繼承人的權力都無法正常實施,萬曆名義上可以殺死所有大臣,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伊凡雷帝的專制連朱元璋都望塵莫及)


相比於中國君主的道德和輿論鉗制,俄羅斯的沙皇則幾乎是為所欲為,比如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就以草菅人命著稱,他毫無理由的沒收了一半貴族的私產,並無故殺死了四千到一萬的貴族,伊凡雷帝的可怕之處在於他殺人從不需要罪名,就算是朱元璋,也是以貪汙的名義處死了大批官員(也確實貪汙了),如果官員沒有貪汙,就算是朱元璋也無計可施,但伊凡雷帝的專制,卻是毫無理由的屠殺,真正做到了想殺誰就殺誰。


這種恐怖的傳統可以說是斯大林肅反的古代先例。


三、俄羅斯過於平坦,無險可守的地形加劇了蒙古式專制主義的盛行


與西歐有本質不同,俄羅斯從沒發展出有效的制衡君主的機構,這一點,甚至連靠道德軟約束的古中國都不如。


在西歐,貴族、教會對君主權力都有巨大鉗制,前者演化成了如今的議會,其起點在於英國的大憲章,貴族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削減君主的權力。而教會自不必說,教會一直依靠歐洲的分裂在君主間縱橫,甚至一度出現了教權大於王權的現象,專制主義在西歐,可以說是從未誕生過。


(俄羅斯從沒出現過類似大憲章這種的情況)


西歐的制衡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險要的地形,貴族在險要之處構建堅固的堡壘,並儲存糧食以支撐數年之久,面對如此城堡,國王往往束手無策,無力給予剿滅,這種地形註定了分權自治將成為主流,極大限制了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的擴張。


而俄羅斯則是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非常利於君主大規模的突然襲擊,貴族們找不到能構建堡壘的地方,面對君主佔優勢的兵力只能束手就擒。


蒙古人帶來的專制傳統加上一馬平川的地形,使得俄羅斯沙皇可以迅速完成中央集權,實現專制主義。


在歐洲,貴族可以制衡君主,但在俄羅斯,則是門第選官制,沙皇完全掌握貴族的升遷,貴族只是君主的奴僕。


(葉利欽和普京不過是新一代的蒙古式沙皇)


這種持續800多年的分道揚鑣徹底破壞了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是俄羅斯與西方難以和解的最大障礙,對於歐洲人來說,俄羅斯人與蒙古、奧斯曼等專制國家別無二致,文化和政治上與歐洲截然不同,甚至被前者視為野蠻人。


這種骨子裡的敵視在冷戰時期達到了頂峰,800多年的分離加上冷戰的敵對,除非俄羅斯出現重大轉變,否則其與西方的和解肯定是遙遙無期。


沉思的托克維爾


西方反對俄羅斯和他的國家制度無關,和西方各國的狼性精神相關。雖然現在西方白左遍地,但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仍然是左右西方外交等重大政策的基本原則!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核心思想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以自然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的觀點來看待社會的發展和人類之間的關係。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三體》這部小說中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對社會達爾文主義最直白的解讀。

在三體這部小說中,黑暗森林法則代表著宇宙的基本規則,每一個文明就像是一個隱藏在森林中的獵人,他把獵槍瞄向未知的前方,只要發現可疑目標就會果斷扣下扳機,不給對方傷害自己的機會,同時消滅森林中的競爭對手,讓自己佔有更大的資源。

這種思想觀點決定了西方社會一定會想盡辦法消滅他們所認為的潛在威脅。

這就是西方思想和東方中華思想的不同。

中華思想所提倡的是在合作和包容中實現共同強大,也就是雙贏,而西方思想代表的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只有消滅競爭對手,才能使自己變大變強,他們所提倡的是零和博弈。

所以,作為一個擁有1.5億人口,1700萬平方公里土地,擁有全體系工業門類,強大的武器研發能力的俄羅斯,是不可能被西方世界所接受的。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卑躬屈膝的向西方人示好,也不會改變西方各國對他的看法。

有人可能會說,西方的英國、法國、德國也很強大,他們怎麼不互掐。其實,歷史上各國互掐的事例不要太多。要知道,當初一戰就是西方強國狗咬狗的戰爭。只不過,那個時候德國最具威脅能力,再加上不安分,於是成了眾矢之的。

今天,最具威脅能力的國家是俄羅斯,於是他就成了眾矢之的。

除此之外,西方各國對斯拉夫人的偏見,讓他們對斯拉夫人的國家尤其兇狠。

俄羅斯民族是斯拉夫人種,從中世紀以來這個民族就不被西歐各國待見,所以在二戰的時候,斯拉夫國家都遭到了納粹人更為嚴重的迫害。比如二戰波蘭付出了500萬人死亡的代價,其中只有10萬是軍人,剩下的490萬都是和平居民。

德國對西歐國家就比較客氣了,自詡高貴的德國人甚至和當地的女青年結下了深厚友誼。而且,德國經常把斯拉夫地區的糧食運往西歐,而不顧當地人的死活。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看,西方針對的不僅是俄羅斯,而是斯拉夫民族。

在這裡奉勸各斯拉夫國家,你們應該和俄羅斯聯合起來共同對抗西歐各國。當然俄羅斯也應該與這些斯拉夫小兄弟平等相待,將他們視作自己親密的盟友。


歷史風暴


講真,如今的世界,不管是哪種經濟制度都不過是一個標籤罷了,沒有誰真會為了一個政治或者經濟制度去和另一個國家死磕硬碰,國與國之間不是下象棋,不一定要你死我活,當年麥肯錫主義之所以流行可不是因為這套言論多有道理,不過是當時美國針對蘇聯有利可圖,拿來做個幌子罷了。

再說說大家關心的俄羅斯,這是個資本主義國家不假,但由於在蘇聯解體時繼承了旗70%的軍事力量,所以仍然是擁有世界第二的軍事力量,在硬實力上有著不弱的資本。由於過去一直以來在意識形態上的對抗,俄羅斯對於西方國家素來以強硬著稱,所以雙方之間關係並不怎麼樣。後來因為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問題,關係更是降至冰點。



蘇聯解體後,西方世界失去了對抗的目標,這讓北約的存在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它們需要一個敵人,一個讓北約有意義,也能讓各大武器商有利可圖的對象,俄羅斯軍事力量強大,而且對外一向強硬當然會成為西方國家最佳的攻擊對象,於是如今西方世界集體反對俄羅斯的局面也就理所當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