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黨之惑:為什麼效果出奇,反而罵聲一片?

泥鰍黨是什麼?泥鰍做餌料,為何到了釣魚人見了就喊打的地步,百度搜索,都是這樣的帖子:

泥鰍黨之惑:為什麼效果出奇,反而罵聲一片?


相傳,有一群人在重慶某湖泊放生泥鰍,旁邊的釣魚人看到湖裡的翹嘴瘋狂炸水,掠食泥鰍。發現翹嘴吃口的嗜好,就有人開始嘗試使用泥鰍做窩子。為使留窩時間久,還對泥鰍進行一些處理,使其處於迷糊狀態。於是乎,泥鰍黨就慢慢成型了。

作釣掠食性魚類(翹嘴、紅尾),泥鰍打窩,那掙扎遊動的身姿,對其有無法抗拒的誘惑,為之瘋狂。

網傳泥鰍黨的作釣方式,三五成群,找到資源豐富的釣點,泥鰍打重窩,連續作釣幾天,漁獲頗豐,幾天下來成百上千斤。


泥鰍黨是這樣的

泥鰍黨之惑:為什麼效果出奇,反而罵聲一片?


釣友列舉了用泥鰍作釣的危害,主要集中在:

泥鰍打窩影響水質

但其實泥鰍廣泛分佈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國分佈各地。南方分佈較多,所以並不會對水體造成汙染(藥水浸泡,有汙染)。

影響其他釣友作釣

在同一魚排上,一旦用泥鰍,用玉米和蝦的釣友將會是陷入僵局,甚至完全沒口。例如在黑坑,用紅蟲作釣,旁邊釣友用商品餌則效果很差,而這與釣魚技術無關。

破壞生態,對漁業資源影響大

由於漁獲量大,短期內將翹嘴,紅尾釣盡,無法短時間內恢復,對生態有一定影響。

目前,有些水庫開始禁止使用泥鰍釣魚,並有巡查,如有發現沒收漁具,釣魚證,甚至列入黑名單。並不斷有釣友網絡聲討泥鰍黨。

雖然如此,但也有釣友發出不同的觀點。

作為釣魚人,釣無定法,使用什麼方式釣魚是個人自由,而且鑽研釣技、釣法,買各種不同的商品餌,起五更早搶釣位,目的就是將魚收入護中。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泥鰍垂釣?就是因為泥鰍釣魚更高效,爆護的那個人不是你,眼紅而已。電、毒、網是漁業法明文規定的紅線,而泥鰍作釣不是。


只是眼紅嗎?

泥鰍黨之惑:為什麼效果出奇,反而罵聲一片?


在資源日益匱乏的現在,釣友都在感嘆魚難釣了,紅尾,野生生長速度較慢,幾百上千斤的漁獲,釣魚人看到了不是眼紅,更多的是恐懼,怕沒魚了,怕以後都沒得釣了,怕失去釣魚的樂趣。

如此大量的漁獲,出去是哪裡,又是否遵從了留大放小的基本原則。

泥鰍掠奪式,大小通殺的方式固然讓釣魚人心生恐懼,在野生環境下,如果其他釣魚人也抱著同樣的心態,有多少,釣多少,無論大小,一律入護,用苞米,用商品餌,與所謂的泥鰍黨,又有多大的差距了。我們反對其實不是泥鰍釣魚,而是反對一切掠奪式的釣魚法。


路亞人更心疼

泥鰍黨之惑:為什麼效果出奇,反而罵聲一片?


翹嘴、紅尾是路亞主要的主要目標對象魚,資源稀缺的內陸,泥鰍黨如此掠奪,招來了很多路亞人的指責。

路亞從歐美傳入國內,是一項綠色,健康,時尚的運動,美譽為水上高爾夫,同時尤為強調放流。我們羨慕歐美地區路亞資源豐富,簡直是釣魚人的天堂。是他們天生品德高尚,就愛放流嗎?

實則不然,為了保護魚資,漁業對魚種,尺寸,重量都有嚴苛規定,違犯則面臨高昂的處罰,以及積極的倡導放流。長此以往,才形成全民放流的意識。

反觀國內,放流觀念還未達成共識,更有電魚、網魚在猖獗,相關規定模糊、違法成本小,執法難度大。要想漁業資源循環發展,還需有關部門足夠重視,制度創新才能改善問題。


漁道

泥鰍黨之惑:為什麼效果出奇,反而罵聲一片?


漁的目的是什麼?

漁結果是魚,但漁的過程才是釣魚人迷戀地方。拋棄生活的煩惱,沉溺於眼前的青山綠水;長久的等待,與大物激情搏鬥;或是約兩三釣友,奮戰到黑夜。但對著一汪無魚的清水拋竿,就有太多的無奈。

爆護之後,我們都喜歡在朋友圈秀秀漁獲,展示自己牛x的釣魚技術,但其實秀放流,更能體現一個釣魚人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