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出打工的農村人,留在農村都幹什麼?

老農民說事


人的思想見識不同,決定了他生活的思路。這一點農村人也概莫能外。

農村人的思想還是極其保守的,以至於到了可笑的地步。他們認為的正統,是種地,打工。原因是你是農民,你只能幹這個,幹別的都是邪門歪道。朱之文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唱歌,出了名,有了錢,他的日子並不好過。

八幾年的時候,我剛下學,那時候,聯產承包剛開始,我買了幾百只小雞喂,這下通了馬蜂窩,我成了村裡搞歪門邪道的代表,年紀輕輕的不出去掙錢,在家為這些玩意,不怕丟人。這成了他們評價我常用語。可誰知,我的收入卻是出去打工人的幾倍。後來,九幾年的時候,餵豬的,餵雞的,喂兔,種植食用菌的普遍起來,我搞歪門邪道的帽子才摘掉。

扯遠了,留在農村的人,有以下幾種,吃不了辛苦,偷雞摸狗之輩,做小生意的,村幹部和搞種植養殖加工的。除了偷雞摸狗之輩,其餘的收入都比打工的高。

農民固然有其淳樸一面,但僵化的思維,固執的意識,也真的可怕,這也是導致了他們生活愈加艱難的原因。

《熱愛生活,崇尚自然,真誠交流,敬請關注。老農說鄉村願和您一起探討生活。》


老農說鄉村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外出打工的農村人,留在農村一般有兩個選擇。

第一:種地。

作為農村人,基本都有地。如果不出去打工,指望種地賺錢的話,那就要動動腦筋了,不能還像以前一樣,種一些玉米和小麥。但是,地方和地方不同,有的地方,人均兩三畝地,有的地方,人均幾分地。如果地不多的話,還要租地。

靠種地賺錢,養活老婆孩子的話,要麼種水果或者蔬菜,要麼種經濟作物。這些作物,收益比較高,風險也比較大,技術管理顯得很重要。一般選擇種地創業的人,對農業有一種天然的熱愛。

第二,做小生意。

在農村,做小生意的人,通常是小能人,腦子都是比較靈活的。如果有一技之長,還是比較好賺錢的。當然,還可以去鎮上租個門面,賣衣服或者開個小飯店。我有個同學,在鎮上開了一家鞋店,加盟了有個品牌,夫妻兩個天天守著,聽說生意很火爆。

現在鎮上的小型超市也多了起來,生意都比較好。以前都是一家一家的小賣部,這幾年突然流行起了大超市,裡面什麼都有,還每天搞促銷。一些零售的和批發的生意,都被這種超市搶走了!

如果能留在農村,一邊賺錢一邊種地,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畢竟外出打工,乾的都是力氣活,不是嗎?力氣活,畢竟幹不了一輩子!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多動動腦筋,做個小生意吧!


快樂農人驛站


不外出打工的農村人,留在農村都幹什麼?現在各地的農村,依然是老人婦女和兒童佔多數,但也有一部分年輕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留在農村,那他們在家都幹什麼呢?

第一種,在家搞種植和養殖;

在農村承包土地搞種植、搞養殖的人比較多,雞、鴨、魚、牛、豬、羊都有人養,種蔬菜、種果樹、或者買機器種上幾百畝莊稼,各顯其能,結果當然也是有人哭有人笑。小羅就是其中一個,在家裡辦了個

小型養豬場,還種了莊稼養了魚,兩夫妻吃苦耐勞忙裡又忙外,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兩年蓋了小洋樓,又買了車,他們是笑的那一個。

第二種,在家經商做生意;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有自己的資源,有些在城裡或鎮上開店鋪做實體店,有些是在網上開店賣自己的土特產,有的就在家裡依託本地的資源,辦起了加工廠,前幾年苗木生意好的時候,家裡也有好多人跟著開山墾地種苗木,大林他卻眼光獨到,做起了

苗木綠化支撐杆的生意,如今生意做的紅紅火火,天天掛車發貨全國。


第三種,在家做泥水裝修裝飾工程;

他們一般自己技術在身,專業做泥水、粉刷、木工、油漆、開農用車、挖掘機等,幾個人合作包工接單拉生意,誰接到活誰就當老闆,其餘的就按行價做點工,靈活轉換,無需店面,靠的是香門和口碑;這幾年新農村、戶戶通,精準扶貧、秀美鄉村建設,農村大部分房子的粉刷、換琉璃瓦和水泥路面硬化等基本都是他們在做,都忙的很。



第四種,在家附近的工廠打工;

他們一般是家裡有父母或者兒童需要照顧,無法出去打工的人,只能到家附近的工廠上班,順帶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工資不理想也沒辦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照顧到家裡。


第五種,好吃懶做不願出去做事的人;

好吃懶做,吃不了苦,不願做事,整天在街上混混的,個人感覺,這種人現在比較少了。

我是山路又彎彎,你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歡迎交流評論,謝謝!


山路又彎彎


在農村,不外出打工的有四種人:

老人。人老了,又無一技之長,還能幹什麼呢?在家幫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帶帶孩子,種點小菜,喂兩頭豬,再喂幾隻雞、鴨,是很多走不出去的農村老人常做的事。


婦女。因有老人、孩子要照顧,許多家庭根據自家家庭情況,選擇丈夫外出打工掙錢,而婦女則留下種地並照顧老人和孩子。

殘疾人。殘疾人因受身體條件的制約,沒法外出打工,有手藝的就做點手藝,沒手藝的也就只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賴以餬口。

少部分年輕人。有少部分年輕人不甘給別人打工,自己在家搞自媒體或種、養業。有大膽的甚至在嘗試著流轉土地,想著搞智慧農業。


雲遊Anny


這還用說,不外出打工,最常見的也就這三種人,小孩,跟著父母外出上學不放便,留在家裡,為留守兒童,在家上學放便,少花錢。還有婦女,有的家庭老人年紀過大,在說有孩子,在家照顧老人。看養孩子,當然離不開老年人,外出打工沒人要,房前屋後種點蔬菜。每天接孫子上下學,給孫子做吃做穿。無論怎麼講,在農村不外出打工的也就這三類人群。

當然,每個村都有多個不外出打工的人,不是村幹部,就是村電工,還有那號人,你們說說。

當然啦,在家的這三類人,也都是閒不住的,小孩放學也會幫爺爺奶奶燒火作飯,婦女那個不是忙裡忙外,地裡活不去幹,老人有時間還想掙個另花錢,在家都是閒不住的大忙人。難道七老八十外出打工也有人要,兒童不上學也外出打工,婦女不在家照看著孩了和老,讓他們怎麼生活。農民的苦和累只有我們農民知道,還有誰能看得見。



農村農民萬歲


目前這幾年應該是最近幾十年之間返鄉最多的時間點。不論是年輕人還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很多都選擇回農村了,農村的發展說實話可能會讓很多人覺得很意外。但是不得不說農村和城市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想想要在農村有所作為,對於目前的中國還是有點難。那就說說目前農村人還是回來的年輕人都在幹什麼。

第一種人,農村的主流軍,老人和小孩這個是二十年前就已經存在的事實。沒什麼多說的。



第二種長期留在農村的中年人,這裡面分很
多種,首先就是靠手藝吃飯的,木匠,泥匠,搞裝修,做小工的居多。他們不願意去外地,而且在本地還能照顧家裡。再次就是有一些在家小規模種植養殖的人,目前在農村也有一大群人是這樣的。散養土雞,黃牛,豬等等。還有特種養殖的,竹鼠,豪豬等等。他們在農村長期堅持下來,規模雖然不大但是掙得錢絕對比在外面打工掙得多。還有一些做生意的人,你們很難想象在農村一對老人就在集市上賣各種各樣的餈粑一年掙五六萬吧。估計很多人想都不敢想。農村集市上一家麵館做的好的一年掙一二十萬的也有。做豆製品的,趕集賣東西的,做熟食的,最近幾年農村物流很火等等很多。


第三種人就是不乏有一些遊手好閒的人,但是這樣的畢竟是少數。說實話每天玩,打麻將的人還是少,他們比較多的就是做小工,有時間玩玩。但是不得不說南方農村打麻將的風氣,幾乎是誰也管不了。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打麻將的人可能超過你的想象。你只要在街上走一遍就會看見幾乎每一個店子裡都有那麼一兩桌。麻將館更是遍地都是。


第四種回農村的人,回農村的年輕人目前從事養殖種植的也有,我就是其中一個,還有搞農村自媒體,拍短視頻的也有但是畢竟是少數。玩這些畢竟需要team。還有時間的沉澱,想靠這個賺錢說實話一般的人很難。再就是回農村的中年人,他們目前還是從事養殖種植的人居多,在外面打工幾十年了手裡有一定的積蓄,回到農村不能閒著,在農村生活了也幾十年,什麼都不懂,只有對農村的養雞養豬知道一些。但是真正想賺大錢很難,不虧就燒高香了。

我也是回農村的年輕人,目前就是散養土雞,放養黑豬,黃牛,然後雞糞牛糞養蚯蚓,蚯蚓糞再種香椿。回來的時間不長,目前效益只能說一般,但是比在外面還是好一點。對於想回農村的年輕人我只能勸你別回來,在外面有工作混的可以的話,就在外面好好打工上班,養殖種植畢竟風險太大。太累太髒一般人估計很難堅持。農村的水太深,一般人真的很難知道其深淺。會游泳的不至於淹死,但是想撈錢很難。不會游泳的,跳進來就出不去了。


張家界小伍


現在不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人無非就是兩大類。

第一類,在農村可以有收益的一類人。這類人要麼以種地為生,要麼有別的賺錢方式。現在在農村種地,很多人都是承包土地種植,畢竟種糧雖然畝產收益低,但是如果種植數量比較大,也是能有不錯的收益。但是儘管現在農業機械化的程度非常大,老百姓管理起來省了不少心,但是作物要做到長期離開管理也不行,所以人們只能留在農村了。還有部分是搞養殖的,那就更別說離開農村了,不管是養雞、鴨、魚、豬,哪一樣都不能離開人的管理。除了搞種植的,搞養殖的,還有一部分實在農村做生意的,也有靠自己手藝吃飯的手藝人。總之這一類人在農村就能掙到錢,不需要遠離家鄉,離開農村跑到城市打工。

還有一類人就是留守人員,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不是不想去城裡,而是沒辦法去城裡。孩子要上學,沒有時間離開,也沒辦法離開,因為沒條件去城裡上學。留守婦女多半是因為要照顧家庭才選擇待在農村的,既照顧孩子,也要照顧老人。留守老人也差不多,身體不允許,加上一些老人自身也不願意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農村。

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不管是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只希望大家通過自身的努力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可以說,留守在農村只有極個別從小就好逸惡勞的懶漢以外,其餘有留守農村當然有原因:

首先是家中有小孩年齡小,要照顧小孩他們不能外出,不過,這些有能力的人也不閒著,侍弄莊稼忙農活,搞一點小副業,或在當地有小廠的單位上班,早出晚歸不清閒;

二是身體有病不能再外打工掙錢的病人,只得花錢吃藥,在家治病和療養身體,一旦身體痊癒,根據體能找適合做的工作;

三是年歲已高的老年人,已不能在外忙掙錢,但這些老人辛勞一生也閒不下來,或照應在家的孫輩,或照應兒女的承包責任你上,平時侍弄小菜園的蔬菜,養一點雞呀、鵝呀、豬呀等等。

所有這些縮影,就是留守和生活在農村的真實情形了!


和風細雨言


恕我直言,不外出打工的人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能出去打工因為懶不願意出去幹活的人,他們留在村裡幾乎就是公害,整天偷雞摸狗,不幹正事,但這種人很少!

第二,有能力出去卻沒有條件出去,這部分多是婦女,她們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年紀大了離不開,孩子又小更離不開!她們勤勤懇懇,幹了男人乾的活,忍受了本不應是她們承受的一切!

第三,沒能力出去的老人,年紀很大,沒有能力出門掙錢,他們唯一能做的就不是儘量不給兒孫添麻煩,還要幹一部分農活,這部分人很多,也就是空巢老人!

第四,在家搞養殖的人,他們有勇氣有魄力在家自己創業、開闢自己的一片天地,其中不乏一些曾經在城裡工作的有文化人!這部分人不多,但卻是掙錢最多的,相對也是賠錢最多的!

第五,就是那些在家裡拍短視頻上傳頭條等自媒體的自媒體從業者,他們看了歡子tv等短視頻、覺著自己也能創業成功、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開通三農原創早已過了紅利期,每天努力發視頻開不了原創的人,他們連湯可能都喝不到!但還是要祝福他們!


俺是鄉下人


我是從城市到農村做種植業的,好幾個年頭,我每天都接觸農村人,農村人口現在真的很少,可以用老弱病殘形容,習慣了農村生活,兒女們也剛走出農村,日子過得也不富裕,不願意拖累孩子們。個別除外吧,兒女出息了就接城裡了。地也種的少,大部分租給種植大戶了,種植戶忙不過來,有時僱傭一部分能幹的,還有些養羊的,比種地強吧,吃外面,回來喂喂水,還能掙錢。年齡太大的,享受低保,精準扶貧戶每天吃吃睡睡,天好了曬曬太陽。這是我這幾年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