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第一劫,盒馬侯毅致歉有用嗎?你怎麼看?

倔強的函數


在電商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或者說是如何去突破電商這個時候遇到的瓶頸,很多人是覺得默默無助的時候,我們的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在剛提出來的同時,很多人是對此非常懷疑的。



覺得這不就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嗎,根本沒有什麼新的創意。至於為什麼叫新零售,估計只有馬雲才能真正明白。而在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以後,我們的阿里也是積極推進著自己的計劃。

盒馬生鮮由此誕生了,並且是線上和線下的模式相結合。在店裡是可以輕鬆的選購產品、食材的,在app上面,我們不用出門便可以通過下單,由騎手準時送給我們的。在門店設計上,更是把我們帶上更高層次的消費層級。

而在近日,《人民日報》報道盒馬鮮生工作人員更換產品外包裝的日期標籤,使得盒馬陷入了“標籤門”。根據上海消費者的爆料,自己在盒馬鮮生上海大寧店購買胡蘿蔔時,發現工作人員將前幾日的標籤撕下,換上了當日的標籤。

這個事件一出,是掀起了非常大的波浪,很多用戶對此是非常的生氣和氣氛。出現這樣的事情,在11月21日,盒馬CEO侯毅在社交媒體發佈致歉信,宣佈將免去上海區總經理職務,並表示今後“任何人做出有違客戶第一的行為,我們將執行最嚴厲處罰,絕不手軟。”

這樣的一封道歉信,好像是並不能打消消費者的顧慮。在今年的網約車事件中,出現了惡性事件,也都是首先出來道歉的。在現在的這個自媒體時代,好像是道歉是成了他們第一步的絕招。

不管出了什麼事情,只要是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或者損害眾多大眾的利益,出來道歉是必須的。我們的網友也是見多了這樣的現象,估計對此也是感到疲倦了。因此對於侯毅在社交媒體發佈致歉信,很多是不買賬的。

出了什麼事情,道歉就沒了,那這個是不是非常的不合常理呢。我們的廣大網友在看到道歉或者致歉信的時候,更多的是希望能看到後面的動作,要是沒有後面的動作,那真的會被傷透了心的。

想到滴滴事件,出了事情以後,先是出來道歉。後面是上線了錄音功能和錄像功能,這樣的舉動是非常令人感到欣慰的。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它也是會有犯錯的時候,既然會犯錯,那我們也得給它個機會改正不是。

此次“標籤門”事件,河馬已經是有了第一步的道歉了,那後面接下來的動作,它會有什麼樣的改變或者變革,我們只有期待了。


17看科技


這個,可能是生鮮行業的通病,扔了可惜,不扔時間久了,客戶會選擇新的,應該學習下海豚生鮮,內循環,時間稍微過一點的直接做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