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才開始文字敏感期,過早識字會破壞想象力嗎?

我喺村姑


我個人認為過早識字,至於破壞不破壞想象力,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但是對孩子想象力發展肯定會有影響。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確實發現不少這樣案例,我舉兩個案例給大家看一下。

案例一:我曾經教過大班的一個小女孩,家長很注意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開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孩子認字,慢慢地孩子認識了很多字,每次繪本分享她就能給小朋友讀繪本了。後來為了鍛鍊孩子語言的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我們繪本分享讓孩子們看著畫面給大家講,每個孩子雖說不認識字,但都能根據自己對畫面的理解進行講解。可是,這個認識字的小朋友每次都說我不會講,要求讀字,於是我鼓勵她一定會講的,但是用了很漫長的一段時間,這個孩子也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自如地講。她對文字產生依賴了,不能促使她自己對繪本的想象創造了。

案例二:那時幼兒園搞觀摩活動,我們到小班去觀摩一節關於聽聲辨音活動,為的是培養孩子的感知覺,發展聽力。老師在大屏幕上打開寫有不同動物的聲音文件夾讓孩子辨別,當老師的鼠標對準一個文件夾打開時,有個小男孩馬上說,我知道是雞,我們當時觀摩的老師很驚訝,後來得知這個孩子認識很多字,於是老師下次有意遮擋了一下,不讓他看見字,就通過聽覺來辨別,可是顯然他已經對聽辨的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了,都在關注怎麼能看到字,整個活動下來他沒聽出來幾個動物。由於早識字,對於學齡前以體驗、感知、遊戲等方式為主要學習手段來說,識字早對孩子其他能力培養有制約作用。

因此,我個人不建議太早並機械化的讓孩子識記字。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本人是頭條育兒問答達人;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未經本人同意,謝絕轉載)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


首先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不是在六歲才開始,而是3-4歲就開始了一直延續到7歲左右,這個時期孩子的記憶力會很好,記得速度快識字多並且記得牢,同時也具有對識字的興趣以及好奇心,因此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時期。

至於對於孩子想象力的破壞,主要還是看家長以及老師對於孩子識字的引導和教育方式了,如果都是刻板的讓孩子死記硬背那麼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想象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合理且有效的幫助孩子識字呢?

第一:結合生活。


對於漢字的認識家長應當密切結合孩子的生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看見路邊商店的門頭就可以讀給孩子聽,或者平時家裡的牛奶箱、孩子的玩具包裝上的文字也可以讀給孩子,但是家長要清楚這個過程是由易到難,並且不能強迫孩子必須去記憶而是合理的引導。

第二:經常閱讀。

3-6歲孩子們的記憶與認知通常都是直觀的,因此家長要讓孩子識字的時候出示實物,讓孩子形成直觀的認知。繪本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圖文並茂的繪本來幫助孩子識字,不用覺得孩子不識字,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接觸與練習的,因此要養成經常閱讀的習慣。

第三:家長心態。

在培養和引導孩子去識字認字的時候,家長的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並且孩子具有個體差異不要因為孩子識字慢就去評判孩子,要給與孩子更多的是支持與鼓勵,並且不能過於的強迫孩子,會影響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應該結合孩子的喜好與興趣來引導培養,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玩才是天性,因此家長的心態與認知也很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裡面每天都會發布關於幼兒教育的文章,謝謝。


李夢龍


我女兒2歲半的時候,有一天她嬸嬸發現她會認字,我們當時就驚訝🙀了,因為我從來沒有刻意教她認字,只是堅持給她讀繪本,想不到她居然記住了那上面的一些字。

我認為她對文字比較敏感,所以一直讀書給她聽,但改為指讀的方式進行,讀到3歲的時候,測了一下她的識字量已經達到800+了。帶她出門,她會自己去讀路標、廣告牌,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她就要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我,這樣識字量越來越多,5歲的時候她開始自主閱讀。上小學一年級後,基本上我就沒陪她寫過作業,因為那些字她全部都認識,也能快速準確地理解題意,省卻了跟她讀題的環節。

至於過早識字會限制想像力,我認為每個孩子所具備的特質不同,敏感期出現的階段也不一樣,擅長的領域也不一樣,身為家長,應該觀察發現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敏感,再因勢利導。


照見美


不會的,不要強迫孩子,從興趣出發就好。


文字敏感期,大多數兒童在3-6歲之間出現,個體不同,會有早有晚,不是一定在6歲才開始的。


兒童識字,是把文字當成一個圖片識別記憶的,和大人識字記筆畫、偏旁部首不同。


家長教孩子識字,主要培養孩子對文字的興趣就好,不要太糾結於識字量。


感興趣,識字量反而大的驚人!


我兒子就是從小培養興趣,拿文字做遊戲,結果,不知不覺,幼兒園中班可以自己讀帶插圖的繪本、故事書,大班可以讀小學的書,小學,已經讀完了全套的初中生文學作品集、 高中生文學作品集,自己讀大部頭的不帶插圖的長篇小說了。




唐老師家庭教育


識字與想象力,有關係也可以沒有關係,關鍵是教識字的方法


現在市場上的識字,基本上是筆畫法、拼音法及假的象形法,這些方法都是基於死記硬背,死記硬背,當然很枯燥,是會破壞想象力的。


但另一方面,漢字本身就是一幅幅自然圖像一步步抽象而形成的,應該說漢字又是天生的想象力訓練工具,主要看父母及教師如何去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力,也不是與身俱來的東西,想象力是必須建立在見過或聽說過的物體或概念基礎上才能形成,不然就如同盲人摸象,沒見過大象,各自對大象的想象是完全不同結果。


在與孩子們玩漢字的時候,引導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比如講天地人,這是小學一年級開篇,一年級老師也僅僅是教認這幾個字,有條件的話,我們一般會室外教孩子天地人,人在草地上,只需一問一答,孩子的想象就能發揮出來:


問:我們的頭上是什麼? 答:天

問:天上有什麼? 答:有太陽

問:對,還有呢? 答:雲,月亮、星星、雨、雷、閃電、風、雪…

問:那麼我們腳下呢? 答:地

問:地上又有些什麼呢 ? 答:有草、樹、山、石…

問:還有呢? 答:狗,螞蟻、蟲子、雞、豬、牛、老虎、獅子、熊貓。。。

問:很好,地上有很多動物和植物,還有我們,我們是什麼? 答:人



因此,識字方法有問題,就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識字方法好,漢字就是活生生的想象,因為漢字源於自然,想象、抽象於自然。


.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課程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人”


漢字谷主


寶寶的認知是發展的,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再到兩者結合,應該階段性的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圖形相對於文字,就是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是印象最深刻,最容易記住和喚醒大腦皮層活動。最直接的例子,當你要記住一個地方的時候,你最容易記憶的是這條路向左走還是右走,走到哪條街,街道叫什麼。還是附近有什麼建築或標誌最容易讓你回想起來。所以形象學習和記憶是孩子早起認識世界的第一反應。形象思維鍛鍊對孩子的記憶,認知和聯想力都有幫助。比如,讓孩子記住蘋果,你拿一個🍎給他觀察或者讓他吃一口,他很快就記住蘋果,紅色,吃起來甜甜的,產生一系列的觸發認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觀察和體驗記住信息,並長期刻在腦子裡。

認識文字,是一種抽象思維,比如你告訴孩子“蘋果”兩字怎麼寫,他是建立在對漢子筆畫的認知上學習,腦子裡首先反應的是橫平豎直,你就算換個“梨”,他腦子裡反應出來的畫面都差不多,都是筆畫,因此,孩子能記住的信息就比較少。

其實,也並不是說過早認識文字就不對。有一些孩子認識早,後期發展也很聰明。這主要是因為有些孩子抽象思維的記憶能力非常好,並且能夠用抽象思維快速進行連接,例如,他能很快的把背下來的“蘋果”與“紅色”、“甜”聯繫到一起,通過快速記憶刻在腦子裡。

從發展的普遍規律來看,早期儘量先鍛鍊孩子的形象思維,多看圖或接觸實物,不要急於把孩子變成字典,家長需清楚,孩子的智力是發展過程,前期準備工作做好,後期才有更多潛能。

這片文字字數比較多,你最先看到的是不是裡面的🍎,最先記住的是什麼🤔,其實孩子也一樣。


優築寶貝


識字跟想象力並沒有必然的聯繫,關鍵是識字的過程。漢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跟圖形差不多,如果教育得法,不僅不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反而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比如伸開胳膊張開腿就變“大”,兩腿併攏胳膊下收就變“小”,“大”字頭上頂的東西就是“天”……

漢字是可以表演的文字,也是有故事的文字。

幼兒階段,孩子的識字教育,我總結為是讓孩子“找朋友”,每一個字都是我們的朋友,經常和它見面,經常和它一起玩耍,自然就成了好朋友,好朋友你是忘不了它的。而且這些朋友是在一個更大的朋友——書的上面。書就是我們和這些好朋友見面的地方。

幼兒識字,應當是在閱讀中識字,在遊戲中識字,在活動中識字,識字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沒必要去進行枯燥的識字和寫字訓練。多跟孩子一起讀書,讀的時間長了,好多字孩子自己就會認識。

關於想象力的事情,兒童的想象力本來就很豐富,我們要做的是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最好的方法,仍然是通過閱讀和講故事。

故事知道怎麼辦——這是一本書的名字,也是幼兒教育的核心環節。通過故事識字,會更加豐富孩子的想象。教育的過程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