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國家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克里奧爾


印度目前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2017年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四,單從這三項排名來看,印度無疑已成為世界性大國。但是,我們發現印度雖然經濟體量大,但是印度的整體發展水平還很低,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也與其他傳統大國沒法比。所以,隨著印度實力的不斷增強,印度開始謀求自己的大國地位,而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成為印度孜孜追求的目標。

那麼,印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印度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印度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他們都是世界性的強國,在安理會擁有一票否決權,可以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強的世界影響力和很高的國際地位。印度如果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那麼就可以和現在的五常大國平起平坐,共同主導世界事務,這對於提升印度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非常有幫助。

第二、印度可以在安理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目前印度是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重要參與國,如果印度能夠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麼將會參與更多的國際事務,尤其是涉及到維護世界安全方面的事務。當然,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國以後,對於涉及到本國利益的安理會提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這樣就可以否決不利於自己的提案,從而維護本國利益。

當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不是隨便可以加入的,其產生既有一定的時代歷史背景,也是大國實力的體現。

二戰時期,現在的五常大國都為二戰的勝利做出過突出貢獻。比如,美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不但援助盟國同德日兩國作戰,同時直接參與了對德日的戰爭,並在對兩國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蘇聯作為反對德國的主要力量,付出2000多萬人員傷亡的代價,成為德國東線反攻的主力。中國作為對日戰爭的主戰場,中國在抗擊日本侵略的過程中付出3500多萬人員傷亡的代價,才換來最終的勝利。英國是西線同德國對抗的主力,就連英國的本土都曾遭到德國的狂轟濫炸,但是英國一直堅持對德作戰。法國雖然在不到1個月時間就被德國佔領,但是以戴高樂為首的流亡人員繼續同德國作戰,法國同其他四個國家相比對二戰勝利的貢獻相對較小,但是在最終確立五常時還是把法國拉進去了。

戰後之所以確立這五個國家作為常任理事國,一方面是這五個國家的為二戰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時也是美蘇主導了聯合國及安理會的籌建,當時以這五個國家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制止任何國家重新發起世界大戰。通過賦予常任理會國一票否決權,也就是大國一致原則,目的就是為了保障這五個大國的利益,所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大國意志的集中體現。

印度在二戰時期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自然沒有機會和資格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後來隨著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軍事實力的大幅提升,印度開始謀求成為世界性大國,印度對於自己國際地位的追求顯得日益強烈。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能夠與五常大國平起平坐就成為印度的夢想。

為了取得更多國家的支持,印度在同其他國家相互交往互訪的過程中,一般都要讓對方明確是否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各個國家為了同印度保持正常的友好關係,也一般比較慷慨,都表示會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畢竟這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也不需要你付出實際的代價。像荷蘭、、土耳其、法國、日本、俄羅斯、美國、柬埔寨、巴西、英國、德國等國都曾表達對印度入常支持的立場。印度受到多國的支持,自然也非常高興,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當然現在五個常任理事國對印度的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態度尤為重要。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目前英、法、美、俄四國都曾公開支持印度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的公開立場一般來說顯得較為模糊的,理解或支持“印度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的願望”。印度現在雖然有多個國家支持其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安理會的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到現有大國權力的變動,一旦進行擴容,那麼勢必會造成現在五常權力的削弱和安理會運行效率的降低,因此安理會改革爭論了很多年,但是始終未取得進展。所以,印度即使有五常國家的支持,但是安理會改革不推行,那也就相當於空頭支票,無法落地。



銘蘇先生


《印度時報》稱美國、俄羅斯、荷蘭和土耳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並擔任常任理事國。在訪問東盟的時候,柬埔寨首相洪森也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新常任理事國。

另外,網上流傳英國和法國也表示支持,只是中國的表示非常含糊。可以說,印度進入聯合國最大的障礙就是中國,畢竟印度與中國並不友好。除了中國,巴基斯坦也強烈反對印度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根據《印度時報》的內容來看,他們並沒有點名英國和法國,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加入了英聯邦,按理說他們都是友好的國家。所以,英國支持印度入常無可厚非,也就是理所當然的,這對英國也有好處。而法國一直是美國的跟班,只要美英拍板的事情,法國都會支持。法國和印度也沒有什麼過節,所以支持印度入常並不難。

朕史認為,印度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很難,畢竟他與巴基斯坦是死對頭,另外還支持日本對抗我國。明白人也知道,我們不會點頭,印度應該也很知趣。


謀士說


如果說聯合國安理會要擴容的話,排第一位的一定是印度。印度是世界上入常意願最大的四個國家之一,另外三個國家是德國、巴西、日本,他們還為此組成了G4入常集團。

不過,由於眾多原因,印度的入常呼聲遠高於其他三個國家,且支持印度入常的國家非常多。除了G4集團以外,第三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支持印度入常。就連“五常”之中的美國和俄羅斯,為了拉攏印度,也表示歡迎印度入常。

當時,盤算有多少國家支持印度入常,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決定印度是否入常的,不是印度呼聲有多高,也不是有多少國家支持印度。而是“五常”國家是否全部支持印度入常。如果當今的“五常”中,五個國家全部都支持,或者一個都不反對,那麼印度入常就是有機會的。而如果“五常”國家其中有一個國家反對印度入常,那麼印度入常就沒有一點機會,一丁點都不會走。再多的國家支持都沒有用。

印度入常,大概是一廂情願的事情,也大概是印度崛起以來對國際地位的追求。不過,無論怎樣,印度無論入常需求有多強烈,最終都難以入常。因為國際交往本身就這個樣子,不存在任何公平與正義,更不存在幻想和空想。存在的,只有利益,或實力決定一切。印度要想入常,恐怕只有推翻了聯合國重建才行。不然的話,就是一個幻想。

“五常”是有限的,就只能是這五個國家。而這五個國家在聯合國權力之大,一直為各國所覬覦。但是,如果有其他國家,幻想打破“五常”規模,從而分得一杯羹,則等同於擠壓“五常”的既得利益,“五常”誰會答應?


蘇綻


五常沒一個國家會同意的,只是有的國家送了個順水人情而已。如果中國一開始就表態支持印度入場,你覺得印度能成功?當然中國也不能那麼做,大家這都不是傻子,都知道中印之間的關係,中國不反對都不行,也就是說這個惡人必須中國來做。同樣,巴西要入常,中國是不能反對的,而且還得支持,反對的事只能由另一個五常來做了。五大國有分工,支持誰反對誰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必須以五常的集體利益為先,只要確定了由誰來投反對票,其他四國可以隨便。當然,壞事不能始終由一個國家來做


同胞加油中國萬歲


美國、俄羅斯、英國、荷蘭、土耳其、柬埔寨等國曾經表態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一.為何印度要費盡心思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以美、英、蘇、中、法為首的戰勝國為了維護戰後的國際秩序,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共同決定建立一個國際性組織。1945年10月24日,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簽訂了《聯合國憲章》,標誌著聯合國的正式成立,總部建立在美國紐約。到目前為止,聯合國已經成為最大的世界性組織,已經有193個國家和地區加入聯合國。

聯合國共有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聯合國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和聯合國秘書處六大機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六大機構中最重要的機構,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責任,甚至有權採取軍事行動。

安全理事會有采取軍事行動的權利,成為了聯合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性機構,安理會也就成為了世界各國眼中的香餑餑。安理會共有15個成員國,由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臨時理事國組成,5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五大常任理事國有特殊的地位:

1.五個常任理事國無限期連任,而臨時理事國卻只有經過選舉後的兩年任期;

2.安理會採取少數服從多數制原則,但是五大常任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

這就是印度為什麼較勁腦汁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原因。

二.印度能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會?

以安理會成立的歷史和印度自身國家實力來分析,印度並不具備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條件。首先,五大常任理事會是經歷過二戰殘酷的考驗,才取得特殊地位,印度在二戰期間並沒有突出貢獻,甚至在聯合國成立的時候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具備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法理條件。其次,雖然近些年印度經濟迅速發展,併成為世界GDP第七大國,但是印度人均GDP並不高,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排名世界140多位,貧富差異也很嚴重,總體上還是一個窮國。最後,如果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會,綜合國力大於印度的德國、日本以及與其相差不大的巴西、加拿大這些國家怎麼辦?

所以,印度儘管做了種種努力,依舊無法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美國觀察室


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可能有,但是絕對的不可能是現任五常,而且現任五常還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印度入常。其實不止是印度,就連日本、德國和巴西也想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啥?因為成為了常任理事國就代表著利益、代表著話語權,你想想五常的一票否決權這個bug一樣的存在,經常把其他國家的玩得不要不要的,可是這些國家都成功了麼?沒有,而且以後都不可能成功,除非因為再一次的世界大戰而改寫當今的國際社會格局(或者某個五常以外的國家強勢崛起,實力能吊打五常,但是這種可能性比地球文明重啟還小)。



上面漫畫的意思就是五常在極力阻止其他國家入常。在這種關乎自身利益的決策上,五常會出奇的一致,因為這是已經動搖了他們的根本利益的事情。當今的國際社會說白了就是圍繞著五常轉的,各種的利益分配也是五常之間的博弈,其他國家只能說是構成屬於五常的利益集團。你別看現在五常之間經常是吵得不可開交,各種利益糾紛撕扯不斷,尤其是中美俄三個國家(英法現在有種放棄治療的感覺,基本上跟著他們美國爸爸走了),但是我們之間吵架可以,利益分配好了就行了嘛,都是自己家(五常之間)的事情,要是有其他國家跑過來插一腳,說也要分一杯羹,那麼不好意思,一票否決。



看上圖的新聞,除了五常以外的的其他國家想要在全球範圍內禁止核武器,然後還自嗨的搞了個全票通過,然而沒什麼卵用,五常全部缺席。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全世界的核武器主要掌握在五常的手裡,核大棒的作用有多大他們又不是不知道,可以說是維持他們自身利益的底氣之一,所以缺席也就是意料中的事了。



不過你要是知道五常在二戰時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你就知道今天他們的的所作所為,一點都不流氓。那種代價不是你們這些動不動就想入常的跳樑小醜能付出的。

英國在一戰和二戰差不多死了整整一代人,法國在一戰流的血,導致二戰了還沒恢復過來,後來都亡國了,俄羅斯的冰原上還靜靜地躺著5000萬屍體,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想起了悲歌,為將要登錄日本的士兵準備了50萬枚紫心勳章,而我們中國,30萬冤魂和3500萬同胞的犧牲讓人痛徹心扉。所以,今天的一切,都是這五個國家應得的。你印度巴西付出了什麼?你日本和德國還是罪魁禍首,竟然還想染指常任理事國的位子?



所以,印度想入常,或者其他國家也想?那麼你準備好迎接五常的打擊了麼?真不知道哪些國家傻到支持印度入常。這不是明擺著跟現在的五常作對麼?

以上內容純個人觀點,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評論區指正討論!

我是軍事問答達人哨兵ZH,歡迎大家支持關注,領域解析,獨特見解。


哨兵ZH


要加入常任理事國,還不是美國雜種意欲的體現?要是真為世界和平著想,美國人不是一句話定奪的事?不要吵吵,美國狗想獨霸天下,總要忽悠忽悠那些死心塌地的無賴們,什麼五常國!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公理可言,有種的就去指責美國畜生吧!


手機用戶7185499519


小偏非常幼稚,我猜你的年紀應該不過二十。五常中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同意任何一個其它國家為新的常任理事國。如果你相信美國人或俄國人的話,那你就蠢到家了。道理很簡單,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希望自己的權利被稀釋。所有的承諾都是空頭支票或政治操弄。


與你相識DL


首先我們來熟悉聯合國成立的背景。聯合國成立是維護二戰同盟國所打下的勝利果實。五個常任理事國在二戰中都立下汗馬功勞。付出無比代價。中國在對日作戰消滅日軍主力,同時傷亡慘重;蘇聯在對抗德國差點亡國,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是蘇聯法西斯付出的代價;法國就不用說了,亡國了,幸好有部分法國人到英國繼續對德作戰;英國在歐洲戰場雖然沒什麼大建樹,但是英國在二戰中確實噁心到了德國。英國一直和德國死磕。說這麼多隻是想說,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不是撿來的,那是千千萬萬個生命換回來。突然有人來分享勝利果實,五常是不答應的!!


再來看看那四個要加入常任理事國的國家,日本、德國、巴西、印度。看看他們在二戰中的表現,日本和德國就不用說了,兩個二戰戰犯卻來享受二戰後的戰後成果,有點諷刺。印度在二戰中做了什麼?還是殖民地呢,二戰跟他們基本沒什麼關係!!說了這些背景信息我們就會知道,五個常任理事國是都不願意分享自己用血換來的權利!!


最後說一下我們今天的問題,哪些國家支持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國。

當然五常是不會願意的!!但是他們不一定都表現出來!!五常都會心知肚明,且會很默契的相互配合。中國肯定不會同意印度加入五常但是不明說,中國只會說反對日本。理由充分啊,日本是戰敗國啊。美國也反對印度入常,但他也不說,他只反對德國。俄羅斯也反對印度和美國一樣,嘴上反而鼓勵印度,其實只是要點實際的利益而已。事後不成他們也有理由,印度兄弟你看我支持你哦,選不上不能怪我哦!!英國法國就是老好人,反正明知道他們選不上,就順水人情吧!!所以真心支持印度入常的,五常之中沒有!!

但是這怎麼打擊印度阿三的信心呢,畢竟還有很多生活在印度淫威之下的南亞小國,什麼不丹啊,尼泊爾啊等等。其次就是非洲等需要錢的小國,國際上完全沒有政治地位,只好換成實實在在的現金,給錢辦事!拿錢消災,這些是印度的鐵桿!!支持他們的就這些了,沒有其他了。

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啊~~


王紹龍


首先,要認識到的是,印度是一個體量和能量都巨大的國度。人口占世界第二,國土為世界第七。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發起國,外交既獨立又非常靈活,得到大多數國家的好感,是大國強國爭相討好拉攏的對象,是小國巴結的對象。其資源相對豐富,龐大的人口拉動巨大消費,是各國卻想進入搶生意的目標。印度洋上的獨特位置,使其成為控制資源航道的巨人。如此這般,看好討好它的國家和支持它入常的大國,如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巴西南非英國等,能如此放下身段支持印度,就不難理解了。

但有一點難點我們也要看到,1.印度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在世界經濟較量中,發言權比較低。2.印度與周邊國家有領土爭端,並多有領土衝突。3.印度對周邊國家普遍有領土野心,這引起很多國家的不爽和警惕。這些卻是印度入常的巨大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