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中最隱形的人設——沒遮攔

梁山上有兩次大規模的聚義,一次喚作梁山泊大聚義,有一百零八位頭領,與之相對的還有一次白龍廟小聚義,小聚義與大聚義相對而言,但是小聚義的影響力也不容小看,可以說白龍廟進行的小聚義是後面大聚義的一個雛形,這次小聚義,是為了救在江州落難的宋江,當時參加小聚義的頭領,張順等揭陽鎮派九人,晁蓋帶來的梁山泊十七人,加上宋江、李逵、戴宗,共二十九人。這二十九人中,揭陽鎮派屬於宋江吸收,其中有張順、張橫、穆弘、穆春等人,這裡單說穆弘。對於穆弘這個人,《水滸傳》中描述甚少,語焉不詳,不少一讀《水滸傳》的讀者甚至會自動忽略穆弘的存在。只有在二讀三讀之後,才發現穆弘的不凡之處。有的讀者將穆弘稱之為隱形人,意思是說此人能力不明顯,但是穆弘在梁山的排名卻很靠前。大排名後,穆弘在梁山排名第24位,位列三十六天罡第24位,假如將三十六天罡以十二人一組,那麼穆弘就屬於中間這一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排在穆弘後面的,有雷橫、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楊雄、石秀、燕青等人,這些人中,阮氏三雄、雷橫、李俊、楊雄、石秀都有相對獨立的故事,個性鮮明,而且武藝高低也有個比較的地方,與這些人比起來,穆弘的排名在這些人前面,故事少,武藝不明顯,但是本人卻是馬軍八驃騎之一。

梁山好漢中最隱形的人設——沒遮攔

在梁山上,馬軍的整體排名較步軍是要靠前的,除過寨主宋江、總兵都頭領盧俊義、軍事吳用、公孫勝,接下來的排名就是一眾馬軍靠前,排在這四位後面的是五虎將,五虎將後面,便是八驃騎。八驃騎的成員有花榮、朱仝、張清、楊志、徐寧、索超、史進、穆弘。這些人中,張清飛石打英雄,連打梁山十五位好漢。花榮神箭,一身武藝,稍稍差於五虎將之一的秦明,徐寧的武藝得到了林沖的認可。唯獨朱仝與穆弘,這兩人上山前沒怎麼顯露過自己的武藝。有人說朱仝在梁山擔任八驃騎,純粹是為了充數,朱仝一個都頭,怎麼能擔任梁山馬軍的將領。這其實是對朱仝存在有一定的誤會,朱仝在鄆城縣時,擔任的是馬軍都頭,在梁山上將之歸於馬軍,也是人盡其才。鄆城縣兩都頭,朱仝是馬軍都頭,下轄二十個馬軍,二十個步軍。雷橫是步兵都頭,下轄四十個步兵。由此可見,朱仝在梁山上擔任馬軍頭領也是合理的,至於位置問題,朱仝對梁山的兩任頭領晁蓋宋江都有私放之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功夫不夠恩情來湊,以此來看,將朱仝排在第十二位也是合理的。

梁山好漢中最隱形的人設——沒遮攔

朱仝排名靠前似乎還能說得過去,可是穆弘,在大排名之前功勞不大,家資也並不是多麼豐厚,武藝也不明顯,上梁山之前,只與祝家三傑之一的祝虎打了三十回合,而且不分勝負。僅有的一場戰鬥,戰績也並不出眾,為何排名會如此的靠前?梁山上至少有三個神秘人,公孫勝、穆弘、宋清。公孫勝在水滸傳中著墨眾多,本人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隨手一指就能抵得過一千人馬,但是也正是這樣超常的描寫,讓公孫勝本人顯得有些超常。在日本作家北方謙三所改寫的《水滸傳》中,公孫勝成了梁山上特種部隊“致死軍”的指揮官,專門負責暗殺、斬首、搞破壞的工作,對於公孫勝這樣的定位,脫離了虛幻,趨歸了理性。宋清作為宋江的弟弟,在梁山上總管宴席,打仗時守護中軍,用一把鐵扇子,也不知道是武器還是模具。穆弘在梁山上,也是神秘非常,穆家兄弟是揭陽鎮一霸,連衙門內的都頭都要看其臉色行事,宋江遭刺配江州路過揭陽鎮時,遇到薛永在街頭賣藝,當時因為薛永沒給穆家兄弟送上拜門錢,穆家兄弟撂下狠話,不許圍觀群眾打賞銀子,誰給薛永打賞了銀子,就是同穆家過不去。本來肯打賞的就少,穆家兄弟這一撂話,更沒人敢打賞了。宋江因為剛路過揭陽鎮,不知就裡,見薛永的一身武藝還過得去,發揮了自己愛幫助落魄好漢的優良傳統,給薛永打賞了五兩銀子。宋江的這種做法,惹惱了穆家兄弟中的穆春。宋江給薛永打賞銀子的時候,穆春恰好就在這圍觀人群之中,看到宋江給薛永打賞銀子,準備出手教訓宋江。不過這穆春的武藝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穆春才準備出手教訓宋江,就被薛永撂倒在地。穆春懷恨而去,宋江與薛永分別,隨後,穆春帶齊了人手,將薛永痛打了一頓。

梁山好漢中最隱形的人設——沒遮攔

街上的一應酒店,見宋江打了穆春,皆不敢收留其過夜,宋江無處歇腳,最終誤投在了穆家莊,也就是穆春的本家。穆春在街面上找不到宋江,回家準備叫哥哥穆春一同尋找,宋江得到了消息,趕忙逃跑。宋江在逃跑時,急忙之間誤上了張橫的賊船,差點被張橫謀財害命,幸虧李俊同童威童猛經過這裡,才救了宋江性命。經過李俊介紹,大家才知道了宋江的為人,於是一眾惡霸被宋江忠義之心傾倒,穆弘更是將宋江帶到家中,殺羊置酒款待。揭陽嶺是一個勢力繁雜的地方,主要勢力有揭陽嶺的李俊勢力,成員包括李俊、李立、童威童猛,主要的業務是開黑店,販賣私鹽。張橫勢力,成員包括張橫,張順做的是打漁和殺人越貨的勾當。揭陽鎮的穆弘勢力,成員包括穆弘、穆春。穆弘能在惡漢林中與張橫、李俊形成三分之勢,並且能讓揭陽正的捕頭都要聽他的使喚,可見其在黑白兩道的地位。

梁山好漢中最隱形的人設——沒遮攔

穆弘的綽號叫作沒遮攔,在《宋江三十六贊》中,已經出現了沒遮攔穆橫這樣的稱號,可以將穆弘看作是穆橫的引申,《宋江三十六贊》中,對於沒遮攔的贊詩是:山無太行,茫無畔岸。雖沒遮攔,難離火伴。這首詩中的太行,指的並不是太行山,而是一種字典之外的延伸,意思是邊界,浩蕩的山無邊無界,遼闊的水無堤無岸,雖無遮攔,但是最終還是難逃柴一堆,火一把,土一堆。在《大宋宣和遺事》中也有穆弘的存在,不過還是以穆橫出場,在《大宋宣和遺事》中,穆橫、楊志、李進、林沖、花榮、王雄、柴進、張青、徐寧、李應、關勝、孫立,這十二人,原本為押運花石綱的制使,後來這十二人反叛了朝廷,落草為寇。《水滸傳》中的人物,一定程度上是來源於《大宋宣和遺事》與《宋江三十六人贊》,水滸故事,一定程度上是對於《大宋宣和遺事》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的擴充,這兩本書中出現的人物,除了孫立外,都位列天罡。可見穆弘位列天罡,也是一種延續。《水滸傳》中的穆弘,並不十分出彩,造成這樣現象有兩種原因,一是可江三十六人贊》中雖無遮攔,難離火伴的由來。在《水滸傳》中,穆弘也並不是毫無出彩的地方,在大排位時,穆弘與李逵共同把守北山一關。李逵在《水滸傳》中,是一個典型的欺軟怕硬的角色,選穆弘作為李逵的頂頭上司,也可見穆弘的厲害之處。同時,在宋江元夜賞花時,李逵大鬧泰安州,被一眾官兵追殺,當時燕青與李逵斷後,穆弘與盧俊義、魯智深、武松等人負責接應燕青、李逵回山,因為人荒馬亂,李逵中途間丟失,穆弘主動請使負責去找李逵還山。李逵大鬧縣衙後,被穆弘找到,穆弘找到李逵的做法是:“不由分說,拖著負,在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時,穆弘是激烈反對的十二位頭領之一, 與史進、魯智深、武松等人一齊發作,準備殺掉張幹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