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為何世人獨稱劉備為劉豫州,而非劉徐州、劉荊州和劉益州?

密探零零發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一個情況,當時的天下還是漢室的天下,漢朝還沒有滅亡呢,雖然說各地群雄崛起,各自有各自的領地,各自有各自的軍隊,但是隻有皇帝,才有權冊封各種稱號。

你劉備如果說佔了荊州,就稱為劉荊州?佔據了益州,就稱劉益州?那如果被劉備統一了天下,那是不是得稱為劉九洲了?這是不可能的情況,再說了,三國時期一直到曹丕稱帝,東漢滅亡之前,之前,其實無論是劉備,曹操還是袁紹孫權等所有人,他們所做的一切在漢朝底下都是“違法”的。

而劉備被曹操表作為豫州牧,當時雖然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卻是由漢獻帝冊封而來的,視為合法狀態。

換另外一種比較通俗的角度來說,所有的身份,職位,頭銜只有漢獻帝冊封才有效,才算合法,你佔據了哪個地方,然後自己給自己冊封一個稱號,頭銜職位,其實都是違法的,曹操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件事情的核心所在,所以他才拼命的把皇帝搶在身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使到曹操的所有的行為,包括所作出的決定,都是合法的,而如果你不服從曹操的決定跟做法,那麼你就要背一個違法之名。

因為天下當時還是漢室的天下,雖然說底下群雄逐鹿,做著各自站自己的地盤爭奪天下的行為,但是他們還未稱帝之前,未能成為最高統治者,整個天下還都是必須服從劉氏漢朝的指令,只是說他們聽還是不聽,這個他們有自主的選擇權,聽了說明你還服從著劉氏漢朝的指揮,但是你不聽從的話,你會揹負著一個不好的名聲,這就是當時的真實情況。

所以劉備有兩個合法的名稱,一個是劉豫州,一個是劉皇叔,因為這兩個稱呼都是當時漢獻帝給他的稱呼。

還有另外一個事情是,劉備並非佔據了整個荊州,荊州只是被孫權跟劉備和曹操進行瓜分,劉備當時只是佔據了荊州的一部分,並非全部。




神人院長黃老邪


我們從劉備在徐州那段時期的經歷就可以看出緣由。劉備寄身徐州,陶謙病故後,在陳登、孔融的再三勸說下,劉備遂自領徐州牧。後來,呂布被曹操打殘,投奔劉備,居小沛。而後,呂布偷襲徐州,劉備戰敗出逃,後又向呂布求和,駐軍小沛。結果呂布又攻小沛……劉備戰敗,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人稱“劉豫州”。

劃重點,自領徐州牧和表奏為豫州牧!也就是說你自個封的官,別人是不認的,漢室雖衰,卻是正統!“左將軍備”也是這個道理。當然後來,劉備被獻帝認作皇叔就更有面了,就是劉皇叔了~

至於後來,到了荊州,益州,一則荊州有劉表,益州有劉璋為正統,二則有了皇叔稱號,其他稱號就不稀罕了,直至劉備自封“漢中王”~


豈能苟安


答:劉豫州,劉備;劉荊州,劉表;劉益州,劉璋;劉幽州,劉虞。這幾個都是刺史。

還有,先原諒一下,重名的不要見怪!我就是說劉備,沒說別人……!!!

劉漢中!劉備,漢中王。


中行偃1


在呂布偷襲小沛後,劉備無處安身,只得投靠曹操,曹操上表漢獻帝,封劉備為“豫州牧”,後來稱為劉豫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