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書法,勤禮碑已經堅持9個月了,但最近感覺越寫越難看,也沒有太大進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GIaube


題主的字,大致上做到了字形方正,前後統一,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沒有寫出顏體含蓄凝重的味道,落筆太輕,頂鋒翻筆不沉著,線條過輕,缺乏厚重圓渾。

2、一些筆畫過快,筆鋒未送到,一掃而出形成針尖。露鋒的動作要舒緩,筆力要送到位。

建議作者注意觀察原帖的特點。一是起筆。此碑的切紙入紙後,要將筆拎起來,與切入方向形成稍有角度的“頂筆”,乾淨利落。

二是收筆。以橫為例,其收筆很多是分筆的,橫畫寫到頭後筆鋒立起來再寫一點,這個點大多稜角分明,字口清晰。按死的筆和站不起來的筆做不到這一點。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學碑,一定要看原碑。如果一本拓片能解決事情,西安碑林就不會那麼多人慕名而去了。

拓片跟原碑一定是有區別的,拓片中很難表現筆的力度和彈性,拓片中就比較容易表現。

“四”中紅圈“一方一圓”,原碑中的用筆就同時期顏家廟中相似,寫成“圓”的也不是不對,只不過在初學來說,很難一筆下來就寫成“圓”的,所以可能就多描一下,這個不是好習慣,不是正確的筆法。

“舉”一捺,原碑明顯更厚重,更方勁。

“多”撇中原碑更長,那個缺角也是一筆,並不是兩筆,殘缺了而已。

比如“謂”“言”的起筆,幾乎都失真,“月”的筆畫“田”的筆畫,幾乎都有些“軟”。

“及”中的捺,紅圈處明顯的有彈性的一波三折,很明顯的動作變化產生的“角兒”,但是拓片中就不明顯,好像用筆加重了一樣,沒有明顯的動作變化。

“軍”橫的起筆失真,收筆處拓片失真。


學書法,尤其是初學,最好要找一些清楚的拓片,最好是墨跡,有墨跡一定要寫墨跡學筆法。

等有經驗之後,自然能看出來拓片中的好與壞。

拓片,即使是最善本,也有可能比碑更失真,因為碑刻侵蝕對拓紙一定會產生影響,功夫最深的老師傅去拓,也會出問題。

這些問題不影響有經驗的人,但是初學者不行,沒有分辨能力,很容易把那些錯誤的地方也學。

只有這幾個字的結構不錯,用筆也比較穩,其餘的字大多都有問題,沒法說清楚。

如果初學從麻姑,顏家廟,多寶塔入手,一定會比學顏勤禮寫的更好,因為這些碑就顏勤禮最難,拓片也最失真。

既然有了基礎,希望書友去在仔細看一下原碑高清圖,對比對比拓片,自己思考一下。

或者,直接去學墨跡。

一定會有很大進步。


梁宇航


看題主寫的字結構和用筆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了,先在感覺越寫越難看,進步也不大,說明你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了。

問題

由於這九個月以來你一直練習著一種書體,對字帖越來越熟悉,眼睛的觀察的觀察能力不斷的提高,可是手上的功夫跟不上眼睛的觀察能力,所以會出現越寫越難看的情況,這其實是一種進步,說明你自己也在思考,此時你更應該加強理解帖訓練,爭取讓自己手頭上的功夫再上一個臺階,取得下一次的進步。

接下來要做的事

當然,由於你現在對於字帖已經掌握了七八成像,再取得像剛開始那樣的進步是不可能了,往後的進步可能就比較緩慢了,接下來的理解帖要以精細化的臨摹為主,適當的可以進行一些通臨的訓練,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結構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接觸更多的單字,為以後的創作做準備。

不要輕易換帖

雖然你現在已經基本掌握了字帖的結構和用筆,但是還不夠熟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此時也不要輕易的改變字帖,要不斷的反覆去臨摹,和這本字帖談談戀愛,寫到把字帖上的每一個字都瞭然於胸,慢慢的你就會體會到字體機構的規律,這種規律是看別人的總結學習不到的,這是自己親身體會到的,這種親身體會到的規律才能熟練的運用到創作上去。

做一些集字創作

此時的創作還是要以集字創作為主,不要再去用那些集字創作教程了,直接找一首詩,從字帖裡面去一個一個的找字,然後把它們寫成一幅作品,集字創作30個字,比對著臨寫300個字還要管用,這一點已經被無數次證明。

關於紙張的選擇

這個時候就不要一直用毛邊紙了,可以買一些宣紙試試,通臨的時候也可以用一些大尺幅的紙張,比如四尺整張、六尺整張或者六尺屏。


不二齋


筆法出現了問題。

1.用筆太方,藏鋒不夠細緻

2.用筆方式不夠到位,簡單的來說就是沒看仔細碑帖

3.字的結構太散,寫的太隨意

4.多看看顏真卿的其它的字,找到他那種隨意又十分嚴謹的感覺,筆畫速度節奏感強一點,他的屋漏痕你也沒表現出來

5.推薦看看陳忠健的顏體教學,以及寫一寫麻姑會有幫助




汲古院堂


樓主好,從樓主的作品來看,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這屬於普遍現象;加上樓主是自學書法,當然不是說自學書法不好,一般來說自學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不得其法;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裡有個前提,就是你必須要已經進門了!類似樓主這種情況相信有很多,這裡就說一下個人的一些經驗:

第一、要先確定方向;

初學者切忌貪多,一般來說先從楷書開始入手,至於是學歐學顏,要看自己的喜好;

第二、分階段制定目標;

書法的三個入門階段,第一階段學基本筆畫、第二階段學偏旁部首、第三階段學字體結構;定製目標的時候可以第一個月練基本筆畫,第二個月練偏旁部首,第三個月練字體結構;根據目標的完成情況,再來相應的調整計劃;

第三、選帖;

選帖好比選武功秘籍,俗話說,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學歐就選歐的經典帖,學顏就選顏的經典帖;

第四、對照原帖練習;

練習的時候方法很重要,要一看、二練、三背;先看原帖的筆畫、偏旁、結構,再對照練習,最後把關鍵點都背下來,做到不看帖子也能寫出來;

第五、貴在堅持;

每天都練習半個小時,好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個字自己腦子裡面都要想一下,筆畫是否寫對、偏旁是否寫對、結構是否寫對;

簡單的說,就是每一筆都問一下是否筆畫正確,每個字都問一下結構是否合理,跟原帖一一對比,找出問題點,改正,再臨摹,再改正,直至能夠每一筆每一劃都爛熟於心。


牛童書法工作室


在教學中我體會《勤禮碑》主要有以下特點:1、字形較大,行距列距較緊。2、橫細豎粗且對比度很大。3、筆畫圓為主,少方筆與尖筆,所以要適當轉筆。4、絕大多數帶框的字(囗字框)兩邊的豎要稍彎曲,對應成鼓形。5、橫折有斷與不斷之分,但斷的不要刻意寫斷。6、典形筆畫捺的起行收三步寫法。作為初學者,只要多在以上六點進行學習和體會,勤禮碑的特點就基本抓住了。









半月軒書法教育


恰巧,我也是顏體入門的,早期寫顏體,一定要看視頻,看教學,字的特點就是線條和結構,顏體和歐體趙體不同 ,和柳體有點相似,顏體遒勁,第一字體佔格偏方,筆畫均間,第二橫豎差異巨大,第三就是用筆,這點不看視頻很難發現,顏體很多骨節都是重按扭筆轉出來的,不是像歐體那樣畫出來的,顏體第二筆起筆多為藏鋒圓頭,顏體左右兩豎左細右粗,成括弧形,顏體對均間體現要求高,字型方不外張。早期顏體在多塔碑上用筆還是橫平豎直,轉折處方比圓多,後期橫豎皆有弧度,用筆變方為圓,顏體是一種非常適合榜書的字體,威武大氣,個人認為和歐體也非常容易影響書寫風格,不過後期可以轉其它體尋求突破,我熱愛書法,今年22歲出頭,也是一枚年輕的書法愛好者,希望在餘生書法道路上與大家共勉,

此外,題主的字,第一眼看上去我就看出了是顏勤禮碑的字,因為顏勤禮碑和多寶塔碑我都臨過,這是一件好事,也是說明題主的字有了顏勤禮碑的基本特點,題主的字現在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隻肥但無勁,字無神,型有點像但神不夠,


夏口江城


對於臨摹階段,最重要的就是神似。

臨摹的要素

若要達到神似,無非要考慮以下幾點:

1.字的輪廓

2.字的結構,即各筆畫的位置

3.筆畫的粗細

4.筆畫的斜度

5.筆畫的外延線

6.筆畫的輕重

7.筆畫的弧度

8.字與字的間距或字的佔格


這次講一些乾貨,說說自己的一些理解,不去說一些大道理,希望可以更加直觀的幫助到大家。

最近我對字的結構有了新的比較深的感受,這次就只講一講“結構”。

也為解決很多人對於字的結構總是“臨的快,忘的也快”的問題。


漢字又常被人們稱作“方塊字”。那麼什麼是方塊字呢?

是其輪廓的四條邊長度都相等的是方塊字?

還是隻要其輪廓的四個角都是90º?

我認為是第二種。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中國人講究對稱美,所以長方形也完全可以。

但是歸根結底四條邊都是由水平線和豎直線構成的。“對稱美”這種審美觀絕對是融入到了字的每一個筆畫當中。

對於題主的問題

雖然我沒有臨過《勤禮碑》,但是用上面這種原理完全可以幫助到題主。


以這個“不”字為例,可以看出每一筆的起筆、收筆和轉折的位置都有其關聯性。

其中所畫的三條橫線和三條豎線基本平行並且等間距。


多去對照其它的字吧,當你去仔細對照這個原理時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總結這個規律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如果有什麼看法和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求關注!


方圓行書



清風明月137759442


首先,恭喜你,進步了。其次,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說你進步了,是所有學書法的人都是先提高眼力(即欣賞水平),才能提高表現水平(即書寫水平)。內行看門道,能看出好壞來,就是入行的開始,隨著眼力的提高,手的表現水平才能逐步提高。這就是學書的規律。僅此一事,展開論述,篇幅侷限不能夠。有緣再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