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補陽氣首選氣海穴,最正確的溫灸和按摩方法是什麼?

中老年保健雜誌


現在很多人包括年輕人出現手腳冰涼、怕冷,同時也容易出現肢體乏力、氣短、容易疲勞、食量小且消化吸收差、喜靜少動、性慾減退等症狀,出現“體寒”表現。對於有“體寒”症狀者,推薦溫灸和按摩氣海穴來溫補陽氣。

氣海穴是中醫針灸學中溫補陽氣的重要穴位之一,前人素有“氣海一穴暖全身”之讚譽。

那麼,如何溫灸按摩氣海穴呢?

溫灸氣海穴的具體方法

氣海穴的定位:氣海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取穴時,四指併攏,以中指中節的寬度為3寸,然後從肚臍中點(神闕穴)向下量取3寸,為關元穴,神闕穴與關元穴連線的中點即是氣海穴。

氣海穴的溫灸方法:氣海穴的溫灸方法主要包括艾炷直接灸、艾炷隔姜灸、艾炷隔附子灸和艾條溫和灸。

1.艾炷直接灸:

古代多采用這種灸法,即是將艾絨做成米粒大或黃豆大的艾炷,將其直接放在穴位上進行治療,燃盡後移除,每灸完一個艾炷為“一壯”,一般每次灸5~10壯。灸完後局部皮膚會有灸瘡化膿,待灸瘡痊癒後可再灸。1~2次為1療程

2.艾炷隔姜灸:

首先選取較大、表面平整的生薑一塊,切成3釐米見方、2~3釐米厚的薑片,中間用粗針穿刺數孔。先將薑片放置在穴位上,然後將黃豆大或棗核大的艾炷放置在薑片上,點燃,當患者出現灼痛感時,略略抬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皮膚局部潮紅不起泡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3.艾炷隔附子灸:

選取2~3毫米厚附子片,水浸透後中間用粗針穿刺數孔;或將附子研細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厚2~3毫米,中間用粗針穿刺數孔;其餘操作同隔姜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4.艾條溫和灸:

取艾條一根,將一端點燃後懸於氣海穴上方,距皮膚約3釐米,以局部皮膚感到溫熱而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每次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上述溫灸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我們多推薦艾條溫和灸和艾炷隔姜灸。

按摩氣海穴具體方法

如果在家不方便溫灸氣海穴,也可以採用氣海穴按摩的方法。

氣海穴按摩方法有掌按法或指按法。

1.掌按法:

取仰臥位,以右手掌心對準氣海穴,左手疊放於右手掌上,雙手同時用力下按,然後做順時針揉動,連續5~10分鐘。每天1次,連續20天為1療程。

2.指按法:

取仰臥位,四指併攏,以右手指腹按於氣海穴上,左手疊放於右手上,雙手同時用力下按,然後做順時針揉動,連續5~10分鐘。每天1次,連續20天為1療程。

溫灸氣海穴的時間選擇

一般來說,溫灸氣海穴可隨時進行,也可按照節氣進行規律溫灸,可選擇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各進行1療程。

對於有“體寒”症狀者,除了上述方法,我們也建議適當增加戶外鍛鍊,享受日光浴,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飲,可適當增加生薑羊肉湯、紅糖薑茶等溫性食物或飲品等。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冬天陽入人體內,冬天補陽可抵抗寒冷。可用多孔艾炙盒,對中脘穴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命門穴腎俞穴,腰陽關,太溪穴,足三里,三陰交,八髎穴溫和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