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好了,為什麼有的老人還喜歡吃粗茶淡飯?

陽光燦爛255936835


現在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而且很多的老年人對於一些大魚大肉也是吃的非常多了,而且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一些粗茶淡飯,可是大家知道嗎?人到老了以後吃一些粗茶淡飯,真的好不好的,那麼現在為大家來介紹一下怎麼吃才會更加健康的。

老年人吃粗茶淡飯真的好嗎?

在諮詢中經常聽老年人說“粗茶淡飯身體好”、“蘿蔔白菜保平安”之類的飲食俗語,有不少老年人在踐行。調查一下他們的膳食情況,大多以“穀物果蔬”為主,僅有少量蛋類和奶類,偶爾吃肉類或幾乎不怎麼吃肉類。粗茶淡飯真的可以嗎?蘿蔔白菜真有那麼好?

實際上,隨著年齡增長,雖然老年人進食量(能量)的確要減少,但對飲食蛋白質的需要並沒有減少,應該跟年輕人一樣多!魚肉蛋奶和大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所以老年人食譜中要有一定量的蛋類、奶類、肉類、魚蝦和大豆製品,不能一味強調粗茶淡飯。“穀物果蔬”的膳食模式往往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

老年人食譜中有一定量的魚肉蛋奶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奶類和肉類。有研究表明,隨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肌肉會逐漸流失,並進而引起關節和骨骼問題(肌肉是關節穩定的關鍵,是骨骼健康的關鍵)。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尤其是來自奶類和瘦肉的蛋白質(富含亮氨酸等)可以減緩老年人肌肉流失,正如奶類和大豆製品中豐富的鈣可以減緩老年人骨骼鈣流失一樣。

奶類(牛奶、脫脂牛奶、酸奶、奶粉等)和瘦肉(瘦豬肉、瘦牛肉、瘦羊肉等)可以保護老年人的關節和骨骼(少患骨性關節炎、關節退行性變、骨質疏鬆等),保護高齡老人的活動能力(走路或生活自理),讓他們身體更結實(提高免疫力,少得病),衰老得更慢。還有證據表明,如果老年人一日三餐每餐都攝入一些蛋白質食物,減緩肌肉流失及保護關節的作用將達到最強。

蛋類不但提供蛋白質,還富含磷脂,尤其是卵磷脂,有助於減緩老年人大腦功能衰退,保護老年人的記憶力。卵磷脂主要存在與蛋黃中,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吃蛋黃。有人擔心蛋黃含很多膽固醇,但新近的證據表明,包括蛋黃、肉類在內的飲食來源的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幾乎沒有影響,無需擔心或限制,每天吃1、2個雞蛋(包括蛋黃)不會導致膽固醇異常。

魚蝦類營養更加豐富,能提供較多蛋白質和微量元素,還含有特殊類型的脂肪酸,即EPA和DPA,它們對老年人血脂和大腦功能特別有益。與肉類相比,魚蝦類本身脂肪較少,飽和脂肪更少,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總而言之,奶類、蛋類、瘦肉類和魚蝦營養豐富,各具特點,每天適量食用對老年人有益無害,老年人食譜不應該拒絕它們。老年人食譜真正要少吃的是鹽、油、糖和精製穀物(白米飯、白饅頭、白粥、白麵條、白麵包等),尤其是那些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的老年人。

通過上面的這些內容的介紹,相信我們大家都瞭解了,老年人粗茶淡飯真的好不好,其實到老了以後,也應該適當的多吃一些肉類的,尤其是一些魚肉之類的,因為這樣的話,才會讓老年人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平時應該適當的多運動,多多的喝一些奶類的食物,因為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身體不會出現任何疾病的發生的。


NIU不錯


粗茶淡飯才是最健康的飲食。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們的飲食習慣也變了,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

人們的餐桌上少不了肉食,無肉不歡。

不論是城市還是鄉下,走錯路上都能撞到胖子。尤其是中老年人,胖子幾乎佔了90%以上。

同時,身體健康者也越來越少,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梗,中風……好的飲食並沒帶來好的身體。

有些腸胃不好的人,還導致膽囊炎,胰腺炎,胃炎,腸炎,甚至癌症。

而清淡飲食可以減輕腸胃負擔,促進蠕動,淨化腸道垃圾和油脂。人老了各器官功能退化,只粗茶淡飯才有利於消化。

所以說這話的一定是年輕人,且腸胃功能正常的人,也是不講究飲食結構的人。



城頭山看天下


首先感謝陽光燦爛255936835邀請!

一顆紅心向著黨,腳踏實地向前方。艱苦樸素是高尚,克勤克儉美名揚。

這就是老一輩的風格,也是老一輩的形象。一直保持著,一直堅持著,值得後人學習,值得大家讚美。

在此向老輩人致敬,在此向老輩人問好!

祖國會記住你們,人民會記住你們,大家更加不會忘記你們。

你們為後人付出了心血,你們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如今你們應該享受到正當的福利和正當的照顧。雖然你們一個個都進入到老年群體,但你們那優良的傳統和美德,都始終紮根在各自的心中,至今沒有改變。讓後人敬佩,讓後人敬仰。

這就是老輩人為後人所留下的最為珍貴和最為寶貴的東西。值得珍臧,值得收藏。

老輩,愉度晚年吧。老人安享晚年吧。

但要注意生活規律,更要注意勞逸結合,尤其是大酒大肉,濫吃濫喝等等,一定要禁止,一定避開。做到安全起見,做到健康為宜。

這是前提,也是主題。前提抓好了,主題做好了,自己也就精神飽滿而又延年益壽了。當然後人也會為之歡喜了……。


山青水秀167193282


我沒有看到哪位老人“喜歡"吃粗茶淡飯,只不過改改口味,不說別的想當初吃了幾十年的粗茶淡飯真是吃膩了,一人五斤白麵,二斤大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每月一人五斤白麵都給父親蒸饅頭帶飯了,我們只能吃籠屜上粘的饅頭皮,說現在老人喜歡吃粗茶淡飯,是絕不可能的,誰都想吃點好的,只不過換換新鮮,再說粗糧營養價值要比細糧高的多,大魚大肉也會增加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病,吃粗茶淡飯其目的就是為了少得病,為了在這世界上多活上幾十年。


風吹不倒的秋草


第一,人老了,生活習慣,飲食各方面都會變得!生活喜歡安靜,飲食喜歡平淡,吃遍山珍海味還是覺得不如小時候媽媽烙的春天的韭菜餡餅香,那個時候揹著書包靠近自己的家園就很遠就聞到香香的春天的韭菜餡餅的味道,高興的跑進廚房伸手就拿個餡餅咬一口,哪美味又到世界的盡頭也再也吃不到!可是如今母親沒了,自己老了想盡辦法學著做媽媽做的餡餅可是還是香味還是不夠一樣。人就這樣,越老越回味小時候得。第二,其實吃遍了山珍海味好像怎麼也沒吃飽的感覺、還是在自己的家裡安穩地坐著吃了粗茶淡飯後再有吃飽的感覺。


手機用戶63688092106


吃不厭的美味是鹽,穿不煩的好衣有棉。為什麼老年人喜歡粗茶淡飯,一是幾十年勤儉慣了。二是太油的大魚大肉消化不了,不舒服。三是粗茶淡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有利於長壽健康。夲人淺見,僅供參考。


飛龍在天20949


老人們都是從吃苦的生活過來的、尤其在生活上吃麵條就很滿足了、所以她們在吃上面沒有過多的要求、現在生活好了、她們認為粗米茶淡飯、為了健康、她們也會跟會跟時代走、沒有什麼稀奇、也是一種習慣吧!


西土瓦老甄


有從小養成的習慣,比如東北人夏天愛吃高梁米水飯,整點鹹魚,吃點茄子大蔥拌土豆,小時候的記憶忘不掉,順口,不吃想的慌。另外粗糧裡所含的成分對腳氣病等都一定的療效,人要均衡營養,要吃的花樣多,分量要小,每樣都吃點。象粵式的早茶點,應該提倡。


水面染五彩


華夏五千年,勞苦大眾就是;五穀雜糧,粗茶淡飯,糠菜半年糧。


郗金民新號


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都是從出生於舊社會,一輩子艱難困苦,也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珍惜食物,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老人懷舊,喜歡吃粗茶淡飯,憶苦思甜便是這班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