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浚縣古城


浚縣在商代稱為黎,西漢初年置黎陽縣,明初

降州為縣,始稱浚縣。滑縣浚縣段是大運河永濟渠段保存較為完好、內涵較為豐富的河段之一,現有原生態“五位一體”的歷史遺存。

浚縣段黎陽倉是隋唐時期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國家官署糧倉,與當時著名的回洛倉、含嘉倉齊名,被譽為“天下糧倉”,是目前考古發現永濟渠沿線唯一的大型轉運漕倉。始建於明代的云溪橋位於浚縣城西門外,是中國古代大運河衛河段上僅存的兩座古橋樑之一。

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浚縣,領隊張秉政教授介紹說:“我們已經來到中原腹地,這裡是詩經文化、儒商發祥地之一,有古城、古橋、古倉、古街……歷史人文豐厚,大有看頭。”

考察組深入探尋浚縣城古運河的前世今生,並溯源黎陽倉與云溪橋,感受運河帶給這座城的繁榮與獨特魅力。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浚縣古城


01完好的浚縣古城牆

浚縣段大運河是目前河南省境內唯一尚存於地表的一段古運河,同樣也是研究隋唐大運河不可多得的遺存。考察組瞭解到,浚縣現有運河河道18公里、河道蜿蜒曲折,未經過大規模截彎取直和航道升級改造,滑縣段有古碼頭9座、古城牆3000米、明清街區古建築1122間。

考察組驅車前往浚縣古城牆,車子開到縣城西關的古城牆邊,只見城牆正在修葺,城樓上面搭建了許多維修架,不少工人在城樓上忙碌作業。再往前走一段路程,水流聲響成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開始出現在考察組眼前。

將車子停穩,考察組就來到了位於縣城西關的古城牆,而這湍急的流水正是衛河。“衛河水經常決口,水與堤壩平齊的情況時有發生。”今年76歲的吳豐順是浚縣小高村的村民,他告訴考察組成員,解放前此地經常有洪水氾濫,經常淹到內黃縣,七八月份氾濫次數最多。“這幾年城牆才開始修葺,已經修了很多次了,像是搞成旅遊區。”吳豐順說。

據瞭解,運河緊鄰古城牆,明清時期作為現成的護城河。新中國成立後為減輕城牆西側衛河段的防洪壓力,當地政府在縣城段衛河西200米處開挖了一段河道,將衛河水引於新河道,縣城段衛河故道廢棄。

新、舊河道呈現棗核形狀,相隔約幾十米,遇大水時,東部舊河道依舊可用,枯水期舊河道少水或者無水。現如今,浚縣仍保留著昔日的古城牆,它與運河一同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浚縣古城


在老城牆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此地旅遊和參觀,近處的堤壩上,更是有不少釣魚愛好者在此釣魚,打發國慶假期時光。河岸上不少從上游衝下來的野草和秸稈堆在了河岸中心,影響了水流,兩名工作人員手持綁有鐵鉤的竹竿在進行疏導工作。

不遠處,就是古城牆的城樓,一座紀念碑就坐落在城樓的左下方。根據史料記載,浚縣古城牆是浚縣古城的重要遺存,包括沿衛河古城牆和姑山古城牆。

浚縣古城是衛河沿岸最具代表性的運河城市,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69年),明代多次擴建,明末漸趨完整,解放後大部分被漸次拆除。現存沿衛河古城牆長768米,高12米,寬7米。

考察組觀察到,城牆堆積部是鋪砌的青石,大約四米來高,青石上方則是用磚砌成,城牆還有便門兩座,南為允淑門,北叫觀瀾門。

不少旅遊參觀者還會走上城樓觀看衛河景觀,還可以欣賞到浚縣的美麗景緻。還有部分遊客則從城門進入城中,參觀更多的文化古蹟。

如今,通過綜合整治的運河變得水清岸綠,在道口古鎮和浚縣古城映襯下呈現出一道耐人回味的風景。維修的古碼頭、古城牆、遺產小道、歷史街區彰顯出獨有的魅力。有著千年歷史的大運河滑縣浚縣段又變得門庭若市,遊人如織,隨著申遺成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02云溪燕語衛水舟

在允淑門外,衛河之上有一座石橋,這就是著名的云溪橋。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紫燕穿梭橋上,扁舟駛於清澈河水中,即“云溪燕語衛水舟”,是浚縣著名的八大景之一,古往今來,很多詩人都在這裡留下了著名的篇章。

據縣誌記載,浚縣古城四方城門外皆有石橋,西門外是云溪橋,其他三橋以東、南、北關名之,橋頭各建一石坊,如今,東、南、西三面石橋仍在。

根據老照片證實,云溪橋兩邊原有望柱欄板,四角有華表,現在已經毀壞。橋體,橋下五個半圓形拱券立於橋墩之上,橋墩兩端砌作分水尖。拱券除兩側券面採用單塊券石橫聯砌築外,均採用縱聯式的拱券砌法,主券正中為石刻龍門吞水獸。券額上雕一“虎頭”,兩側飾以花卉圖案。

考察組觀察到,在橋兩端的四角墩面上各有一臥姿的石雕水獸,低頭引頸作吸水狀,形象兇猛逼真。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浚縣古城


整個橋面用青石砌成,歷經時間推移,青石光滑如鏡,光陰的磨礪更使它成熟渾厚。橋面上許多商販利用十一假期進行售賣,叫賣聲吆喝聲混作一團,來往群眾絡繹不絕,好不熱鬧,給這座久經滄桑的古橋煥發了新的生機。

云溪橋橫跨衛河,衛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大運河極其重要的一段。云溪橋因此又成為大運河的歷史發展和變遷中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為研究我國古代石質橋樑的建造技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03天下糧倉"黎陽倉"

黎陽倉遺址位於鶴壁市東南的浚縣城關鎮東關村,它東臨黃河故道,西距衛河約1.5公里。而其東北1公里處,便是古黎陽城遺址。

始建於隋朝文帝時期,並一直沿用到北宋。史料對當年永濟渠繁忙的景象有這樣的記載:“發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

考察組來到黎陽倉遺址處,剛下車,就被幾個地上觀光展廳所吸引。遺址保護管理工作站副站長張銀波接待了考察組。

考察組看到,遺址處分佈著大小五處遺址,其中四處已經建起了彩鋼雨棚,並且圍起了隔離網。在遺址的上面鋪著一層厚厚的草皮,草皮上加蓋了塑料佈防雨。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浚縣古城


張銀波介紹說,因河而興、因河而廢的黎陽倉興建於隋朝初年,國都糧倉空虛,為了緩解糧食匱乏的壓力,朝廷在全國各地修建了許多糧倉,通過漕運將各地的糧食轉運至京都,“一來可以充實倉廩,二來可以防備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

作為隋代名倉,黎陽倉始建於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史上的黎陽倉規模宏大,與當時的洛口倉也叫興洛倉,位於今鄭州市鞏義河洛鎮七里鋪村以東的黃土嶺上)齊名,是聞名天下的國家糧倉。

張銀波介紹說,歷宋代張舜民《畫墁錄》中記載:“餘曾過大伾,倉窖猶存,各容數十萬,遍冒一之上。”

張銀波說,根據考古人員證,隋唐時期,黃河以北各州徵收的糧食基本上集中在黎陽倉,然後根據具體需要,下可經永濟渠運往洛陽及長安(現西安),上可通過漕運向北運糧。

“隋煬帝三徵高麗,軍隊所需的糧食就是從黎陽倉沿永濟渠向北供給。”張銀波說,此外,隋末楊玄感在黎陽倉起兵反隋,瓦崗軍攻佔黎陽倉,宇文化及與瓦崗軍爭奪黎陽倉之戰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都與黎陽倉有關。唐宋兩代沿用黎陽倉、漕運河北糧儲以供應京師。

唐代中晚期,黎陽倉被廢棄。至北宋年間,當時的官方曾在黎陽倉的基礎上修建了以地上倉儲為主的糧倉,隨著黃河改道等諸多原因,北宋末年,黎陽倉被徹底廢棄,可謂是因河而廢。輝煌一時的黎陽倉此後便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直到2011年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黎陽倉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截至目前,已發掘黎陽倉大小探方25個,探溝4條,總面積2200多平方米。清理出大型建築基址3處,倉儲坑2個,墓葬11座,灰坑83個,路1條,灶14個。

出土陶、瓷標本殘片萬餘件,其中建築材料板瓦、筒瓦佔90%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和建築材料標本500多件,帶“官”字款板瓦200餘件(片)。

考察組觀察到,黎陽倉倉城平面佈局近正方形,東西約260米,南北約280米,總面積約78800平方米,已探明糧倉中心區倉窖84座,佔倉城面積的五分之四。

“以目前勘探已確定的84個倉窖平均容積計算,黎陽倉總儲量約3360萬斤,可供8萬人吃1年。”張銀波說,限於實際條件和民房所壓,還有未勘探區域,實際倉窖數量可能會超過這個數量。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浚縣古城


在考察中,張銀波相繼打開了18號和16號倉窖,他介紹說,這兩個倉窖是目前最小的兩個,在窖口周邊還發現了柱礎遺蹟,窖底局部清理時發現有防潮的白膏泥和木板等遺存,還發現有中心柱遺蹟。

目前在黎陽倉的保護方面,張銀波介紹說,為加強保護,文物保護單位還圈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帶。目前已經啟動黎陽倉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站在莽莽蒼蒼的大坯山下,張秉政教授心生無限感慨,他說:“在洛陽等地,我們看了含嘉倉、回洛倉,今天又來到永濟渠,看了黎陽倉。黎陽倉歷來地位重要,有‘黎陽收,九州固’之說。天下糧倉可謂盡收眼底。史載唐貞觀11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彙報:‘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

隋朝已滅亡了20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制倉窖,廣積糧,歷代統治者從未忽視。博後高古的大河文明帶給我們生存、生活太多的啟示。”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