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宜糖60秒


阿卡波糖是一種2型糖尿病人常用的降糖藥物,相對於其他類型的降糖藥,這個藥物安全性較高,長期服用不存在耐藥性問題,也可與其他絕大多數的降糖藥物聯用降糖,因此,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中使用的藥物,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藥。

阿卡波糖的適用人群和優勢

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治療藥物中,屬於單獨的一類——α糖苷酶抑制劑,它的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的吸收,從而達到降低餐後血糖的效果。因此,對於這個藥物,首先要確認的是,它是一個著眼於餐後血糖調節的藥物,對於調節空腹血糖,這個藥物是不適用的,對於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而且通過生活調理控制餐後血糖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這是非常適合的藥物。

阿卡波糖除了能夠有效降低糖耐量減低者的餐後血糖外,它和其他藥物聯用降糖也是非常適宜的,特別是阿卡波糖和二甲雙胍的組合,對於血糖的控制,可以說是很好的藥物組合了。二甲雙胍控制肝糖原的產生和輸出,降低空腹血糖,阿卡波糖抑制碳水化合物的腸道吸收,降低餐後血糖,這兩個藥物的作用機制互補,全面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

另外,阿卡波糖不通過血液吸收起效,進入人體後,阿卡波糖僅有1%~2%的進入血液,因此,與其他藥物血液中發生相互作用的幾率也低,因此,這個藥物對其他藥物的影響一般也較小,安全性較高。

阿卡波糖可能產生副作用和服用注意事項

服用阿卡波糖最容易產生的副作用就是胃腸道的副反應,包括腹脹,排氣等,服藥時採用小劑量起始的辦法,是有效減少副反應,增加身體耐受性的辦法。

除了胃腸道副反應外,阿卡波糖還可能引起的副反應有:

  • 肝酶升高,服藥前12個月,建議定期檢查肝酶變化,一般停藥後可恢復正常;

  • 罕見皮膚紅疹,蕁麻疹,皮疹等情況。

除了上述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外,對於有胃腸道功能紊亂的患者,腸脹氣患者,嚴重腎功能損害患者,都是不宜服用阿卡波糖的。另外,這個藥物如果單服不會引發低血糖,但如果與其他降糖藥物聯用引發低血糖時,一定要用蜂蜜或葡萄糖來糾正,食用蔗糖或澱粉類的食物糾正低血糖效果差。如果服用藥物過量,要注意在4~6小時不要進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飲料,否則可能引起嚴重的腹脹,腹瀉。雖然阿卡波糖很少進入血液,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但對於考來烯胺、腸道吸附劑以及消化酶類製劑同服時,會影響藥物的療效,應避免同服。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糖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產生的併發症。而藥品相關的不良反應也是其中一方面。所以作為一種口服降糖藥,大家自然也都很關注阿卡波糖有什麼副作用。

我們先來了解下阿卡波糖的降糖原理。我們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其必須先經過唾液、胰液等作用分解為寡糖,然後在小腸經α糖苷酶分解為單糖(葡萄糖、果糖),這樣才能被吸收進入血循環。而阿卡波糖結構類似寡糖,但與α糖苷酶的結合能力卻遠比寡糖強的多,這樣就能競爭性抑制寡糖的分解,從而延緩多糖釋放為葡萄糖,最終降低餐後血糖。可見阿卡波糖的作用點不在葡萄糖,所以其本身不會引起血糖降低。但,單阿卡波糖和其他降糖藥物聯用時,降糖作用增強,則可能引起低血糖,這時進食或是服用蔗糖效果都是不好的,而應使用葡萄糖。

那麼阿卡波糖還有什麼副作用呢?

1、胃腸功能紊亂,這是阿卡波糖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

前面我們說了阿卡波糖是通過影響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來降低血糖的,未能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被人體內正常的細菌分解後便會產生大量的殘渣氣體,於是很多服用阿卡波糖的人們便會出現胃腸脹氣、排氣增多,頑固性便秘,偶見腹瀉、腹脹,個別還會出現腹痛,甚至極個別可能出現輕度的腸梗阻。好在多數的症狀都可以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而減輕或消失,一般為2-3周。

2、肝功能異常

主要表現為肝酶升高、黃疸、肝炎。有報道,在50萬餘例使用阿卡波糖的患者中,有19例出現血氨基轉移酶升高,不過在停藥後均能恢復正常。然而在日本發現個別患者發生爆發性肝炎而死亡,不過是否與阿卡波糖有關還不明確。

3、皮膚反應

少數服用阿卡波糖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皮疹、紅斑、蕁麻疹等皮膚過敏反應。

4、與其他藥物合用

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併發症,所以阿卡波糖也就常和其他藥物,如地高辛、華法林等,一起聯用。有研究顯示,阿卡波糖可降低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又可提高華法林的生物利用度,從而改變他們的作用強度。所以,阿卡波糖與其聯用時需要特別注意,及時調整劑量。

5、其他副作用

少見乏力、頭痛、眩暈,還可能出現鐵吸收率降低、貧血,

那哪些人是不可以服用阿卡波糖呢?

1、對阿卡波糖過敏的患者;

2、有明顯消化和吸收障礙的慢性胃腸功能紊亂者;

3、Roemheld綜合徵、嚴重的疝、腸梗阻和腸潰瘍等由於脹氣而可能惡化的疾病患者;

4、腎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低於25ml/min;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6、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及兒童。


藥事健康


是藥都會有副作用,那麼阿卡波糖有什麼副作用?

(1)胃腸道反應,結腸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經細菌發酵導致腹脹、腹痛、腹瀉、胃腸痙攣性疼痛、頑固性便秘等。其他尚有腸鳴、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長期應用或減少劑量可緩解。

(2)乏力、頭痛、眩暈、皮膚瘙癢或皮疹等,較少見。

(3)合用其他降糖藥,如胰島素、磺酰脲類或二甲雙胍類藥物時有發生低血糖的可能。

阿卡波糖使用中有注意事項?

(1)不能作為l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

(2)使用阿卡波糖前應常規檢測肝腎功能,對有肝腎功能損害者不宜使用。

(3)合用其他降糖藥時應注意觀察低血糖的發生。可根據患者的實際血糖情況酌情調整合用藥物的劑量。本藥與胰島素聯合應用時,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4)阿卡波糖與其他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聯合應用時,如發生低血糖, 應靜注或口服葡萄糖治療。如用蔗糖或一般甜食無效。

(5)應與第一口飯同服。


糖尿病之友


阿卡波糖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它能阻礙小腸將多糖碳水化合物消化成單糖葡萄糖,非常適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中國人。

但服用阿卡波糖常會出現腹脹、放屁增多的問題,與其他降糖藥合用出現低血糖的幾率也會增加。下面,“問上醫”為您詳細介紹阿卡波糖的副作用。


阿卡波糖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在瞭解阿卡波糖的副作用之前,我們先得了解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其副作用與其藥物機理密切相關。

碳水化合物是影響血糖的核心營養成分,但這些碳水化合物大部分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和小腸內的α-糖苷酶結合,才能被消化成葡萄糖等小分子糖,進而被吸收。

(1)阻礙小腸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

α-糖苷酶抑制劑,會阻礙α-糖苷酶發揮功效。它能偽裝成碳水化合物與α-糖苷酶結合,從而減少最終進入血液的葡萄糖。

由於我們中國人的飲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佔很大的比例,因此專門對付碳水化合物的阿卡波糖就更符合中國糖尿病人,降餐後血糖的能力很突出。

(2)有助於控制體重,預防併發症

由於能夠減少吸收入血的葡萄糖的量,用阿卡波糖有助於控制體重。此外,由於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末端未消化,使腸蠕動增加,而間接減少了脂肪的吸收。

實驗證明,阿卡波糖能整體上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小血糖波動、降低甘油三酯、改善胰島抵抗、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幾率。


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1)腹脹、放屁多

吃阿卡波糖後,碳水化合物無法被有效消化吸收,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和嗜酸桿菌獲得大量“食物”將其分解,進而大量繁殖、分解食物殘渣,導致腸道內氣體產生過多。

這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胃脹、腹脹、腹瀉、胃腸痙攣性疼痛、頑固性便秘、放屁多等。這種情況一般在治療的前2-3周內出現,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而減輕或消失。

(2)與其他降糖藥合用可能發生低血糖

服用阿卡波糖後,吸收入血的葡萄糖量會減少。單用阿卡波糖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但當它與其他藥品聯合一起服用時,則容易會出現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狀。

此外,服用阿卡波糖出現低血糖時,吃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的食品(如饅頭、蛋糕、糖果等)的升糖效果並不好。這是因為即使吃了這些食物,阿卡波糖也會阻止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或果糖。

應該立即口服葡萄糖片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建議正在服用阿卡波糖的您在家中備一些葡萄糖片。


阿卡波會損傷肝腎嗎?

阿卡波糖主要在腸道發揮作用、排洩,僅有1%~2%被腸道吸收入血,因此通常對肝腎功能影響極少。已合併輕、中度肝腎功能不全者可以服用。

但中度、重度肝腎損傷的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若服用阿卡波糖後偶爾引起肝臟轉氨酶暫時性升高,停藥或對症處理後即可恢復正常。


哪些人不宜服用阿卡波糖?

  • 阿卡波糖會影響腸胃功能,因此有嚴重消化障礙、腸道炎症、慢性腸道疾病伴消化或吸收不良者、部分性腸梗阻或有腸梗阻傾向者、結腸潰瘍以及腸脹氣的患者禁用。


  • 瀉藥和止瀉藥、腸道吸附劑、助消化藥的酶製劑,抗酸藥(如奧美拉唑)及考來烯胺者,會削弱阿卡波糖的療效,故不宜合用這些藥物。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感染或創傷的患者以及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者禁用此類藥物。




消化道反應

較常見,包括腹脹、腹瀉、胃腸痙攣、頑固性便秘等。

其他不良反應

包括肝功能異常、乏力、頭暈、皮膚瘙癢,以及與其他藥物合用時的低血糖反應等。

服用阿卡波糖需注意這些:

  • 為了減輕胃腸道不適,阿卡波糖可以從小劑量開始服用。

  • 阿卡波糖本身不會引起低血糖,若與磺脲類藥物、二甲雙胍或胰島素合用,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因此,合用時需注意調整這些藥物的劑量。

  • 個別情況下,阿卡波糖可影響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需調整地高辛的用量。

  • 服用阿卡波糖期間,應避免同時服用腸道吸附劑和消化酶類製劑,以免影響本藥的療效。


更多內容,歡迎閱讀:

口服降糖藥有哪幾種?哪種最好?

糖尿病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樣長壽嗎?

二甲雙胍有哪些副作用?需注意什麼?


宜糖60秒


阿卡波糖,是一種用於降低餐後血糖的藥物,它可以抑制腸道內α-葡萄糖苷酶對食物中多糖物質的水解作用,使得進入腸道內的澱粉類食物不能順利分解為葡萄糖,減少了腸道對葡萄糖的攝入,進而起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該藥在消化道內起效,機體吸收量極小,大部分藥物在起效後會以原形的方式隨著糞便排出,小部分藥物會在消化道內直接降解,所以,該藥即使長期服用也不會出現蓄積的情況;


腹痛、腹脹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是阿卡波糖最常見的副作用,也是在該藥作用機制下產生的一種不良反應;服用阿卡波糖會導致腸道內食物中的一部分多糖物質殘餘,而殘餘的多糖成分會在腸菌的作用下進入發酵狀態,導致腸道內充斥著大量的氣體以致於出現上述情況;

另外,由於缺乏對18歲以下未成年患者及孕婦、哺乳期婦女的研究資料,使得我們無法確定這部分人群使用阿卡波糖的安全性,所以,阿卡波糖被禁用於上述人群;除此之外,患有腸梗阻、腸道潰瘍和疝氣的病人,以及慢性胃腸道功能紊亂者都應該禁用阿卡波糖!



綜合內科張醫生


阿卡波糖作為一線口服降糖藥物,和伏格列波糖同屬於α-糖苷酶抑制劑類藥物的代表藥物,廣泛用於臨床2型糖尿病治療,作為世界公認的理想降糖藥,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這個藥的特點和它的常見副作用。

阿卡波糖的藥理學特點和適用對象


阿卡波糖的藥理機制簡單而有效!它沒有神藥二甲雙胍的作用多,其作用機制簡簡單單,那就是干擾我們進食後的代謝過程,它通過和一種代謝酶α-葡萄糖苷酶結合,抑制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造成腸道對葡萄糖吸收減少,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簡單的作用機制決定了它不能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神藥,因為降糖以外的效應很少,然而,降糖外效應多未必好事,也可能是雙刃劍,不排除帶來其它器官損害可能,這使得阿卡波糖簡單的特點有時反而成為了一種優勢!

阿卡波糖說明書適應症也很簡單:配合飲食控制治療糖尿病。

內容文字不多,但卻並不妨礙它成為一種理想的降糖藥,目前公認它可以廣泛用於治療糖尿病,主要降低餐後血糖,適合我們中國人群的飲食特點,使用後可以降低體重,而且它安全性好,單獨使用一般不發生低血糖。

阿卡波糖用法用量和服藥時間

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酌情逐漸加量。比如起始劑量可推薦50 mg/次,逐漸增至 100 mg/次,必要時增至 200 mg/次,均一日 3 次(具體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決定劑量)。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吞服或與前幾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此類藥物需要和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一起服用才能發揮作用。

阿卡波糖常見不良反應

阿卡波糖常見不良反應有胃脹、腹瀉、胃腸痙攣性疼痛、頑固便秘、腸鳴音亢進、排氣增多等。這一不良反應是與阿卡波糖代謝特點有關,它在小腸內分解及吸收緩慢,停留時間延長,經腸道細菌的酵解而產氣增多,從而出現腹脹等胃腸道功能異常。一般而言,發生胃腸方面的不良反應大多可以耐受,不需停藥。服用阿卡波糖過程中若腹脹情況較嚴重,可先停藥,在隨後的4-6h內應避免飲用或進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好及時諮詢醫師或藥師。

除了上述胃腸道反應,由於它也經過肝臟代謝,也偶爾有肝損害的不良反應報道,用藥期間適度監測肝功能。

阿卡波糖與磺酰脲類藥物、二甲雙胍或胰島素一起使用時,可能會發生低血糖,此時使用葡萄糖糾正效果好些,進食或口服餅乾往往效果差。


藥師方健


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一種α-糖苷酶抑制劑,想知道其副作用我們必須瞭解其體內的基本作用機制。阿卡波糖通過對腸道內的蔗糖酶、麥芽糖酶、葡萄糖澱粉酶的抑制作用,減少了澱粉、糊精、雙糖在小腸中吸收,所以其在患者進食含有澱粉類食物後的血糖控制方面有優異的效果,也比較適用亞洲人群,特別是控制患者餐後血糖更為明顯。

但是其作用也帶來了胃腸道的不良反應。主要是因為阿卡波糖阻礙了碳水化合物在腸道的分解吸收,使化合物在腸道滯留的時間變長,導致細菌酵解產氣增多。

常見症狀為胃腸脹氣,排氣增多,發生率高達10%左右

阿卡波糖從上市以來,嚴重不良反應少見,說明書中也沒有提示嚴重不良反應的黑框警告。 但是在服用阿卡波糖時,要合理的配合飲食,特別是在服藥期間要注意是否攝入過多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為阿卡波糖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胃腸道糖的消化與吸收,而服用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時,會加重阿卡波糖的胃腸道反應。

α-糖苷酶抑制劑除了阿卡波糖外,還有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與阿卡波糖相比,其胃腸道脹氣發生率比阿卡波糖小,但是動物實驗表明伏格列波糖抑制糖苷酶的作用要比阿卡波糖強。所以可以這麼說,伏格列波糖一般一片0.2mg就差不多等同於阿卡波糖一粒50mg的治療量。 因此阿卡波糖長期服用,嚴重不良反應少見,一般患者都可以耐受其胃腸道反應,如果覺得阿卡波糖治療不理想,也可以換用伏格列波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