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滷麵

蘭州的滷麵

張鴻俊

故鄉,一個觸動人心的字眼,一份不忘初心的情懷,對於在外漂泊奮鬥的遊子們來說,有一種鄉味最是難忘,那是蘭州的滷麵。滷麵對於蘭州人來說就是一份記憶、一份念想,是一個拋不去的鄉愁。余光中的《鄉愁》中寫道: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在我看來,蘭州人眼中的鄉愁就是做的一碗地道的滷麵。在蘭州,人們稱之為滷麵,滷還可以用來做涼麵,一份好滷,唇齒留香,營養均衡,與北方面食來說,實在是百搭的美味。記憶中兒時的生日,少有生日蛋糕,也不記得爸媽是否送過我生日禮物,唯一難以忘懷的便是每個生日的一碗美味滷麵。

母親的滷麵,獨得奶奶的真傳,她做的時候,不要說吃,路人聞之都會垂涏三尺。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她做的滷麵,幾乎是百吃不厭、永吃不厭,已成為我們家族的傳統美食佳餚。

母親的滷麵好吃,是因為做法講究,從選材、刀功、每道工序都不馬虎。選肉這是她的絕活之一:要選五花肉,而且切的要薄厚適中;大薄,過油時會老,味道不正;太厚,過油後容易殘留豬毛的腥味。她的第二個絕活就是過油嗆鍋:她過油時和別人不一樣,要用花生油加香油,放上一粒八角,少許白糖,過出的肉格外香。她的第三個絕活就是選好輔料,如麵筋、木耳、香乾、黃花萊、花生仁等,嗆鍋、入料,燒開後再加入水澱粉、雞蛋液,這樣香噴噴的滷兒就打好了。母親做的滷好了,工作才完成一半兒,還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炒制萊碼。一般人家就是切個黃瓜絲,焯點波萊、胡羅卜就是了。她不這祥,非得弄得整整齊齊,四四享享,除了黃瓜、菠萊、炒土豆、胡羅卜外,還要炒上香乾花生肉絲兒、蠶豆韮黃、拌上一盤面筋絲豆芽菜,這時她還要攤上幾個雞蛋皮,切成細絲兒,攪拌在一起。這樣滷麵色味俱全,真是好吃極了。

母愛之所以偉大,不在於是不是白富美,也不在於是不是高大上,也不在於賴以可以誇耀的“功勞薄”,而是天下母親天生俱有的,對兒女們的無私奉獻、無悔的付出、心甘情願的犧牲。我們的母親如此,天下的母親盡如此。現在我們幾個人想起來都十分內疚,當時為什麼不少吃一口,讓她老人家多吃一口呢?真應了那句老話“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子不愁”啊!。

養兒才知父母恩,做一次滷麵,你才知道當時母親的艱辛,擇、洗、切、拌,煎、炒、烹、炸,幾道工序需要二三個小時,每到此時此刻,腰痠腿疼時,我就想起母親,當時,她不也是這個樣子嗎?可是她從沒說過一個累字,從沒喊過一聲苦。難得天下父母心哪!

母親做的滷麵,不僅是我們的傳統佳餚,更是我們對老一輩的一種傳承,現在我兒媳婦們也學會了做蘭州的滷麵,還與時俱進有了創新。

媽媽做的滷麵,是我們永遠的美好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