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只要發燒就開安乃近的醫生是什麼水平?

三文愚


有一種藥80後,90後的寶爸寶媽們肯定不陌生,那就是“安乃近”。我記得我小時候每次發燒,爸爸媽媽就給我半顆這種藥丸,有時候家裡 沒了,就去找村裡的赤腳醫生再配幾顆。

我之所以對這個藥名這麼熟悉,是因為我基本上每年都要發燒好幾次,而每次吃了它就會好。以前對它還挺有好感。

等我稍大一些,看新聞多了就漸漸明白這個藥其實副作用很大,好在我上初中以後就很少發燒了,也就再也沒吃過它。

最近流感肆虐,家裡的寶寶也一直髮燒,在瀏覽新聞的時候我又看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安乃近。我早些年就知道這種藥已經不能用在治療發燒上了,大人都不行,更何況小孩子。新聞裡提到有些地方的醫生居然還會給發燒的寶寶開這種藥,不單單是偏遠山區的小診所,還有一些城市的醫院,簡直讓我這個兩個孩子的媽媽驚出了一身冷汗。

我隨便一搜就一堆的副作用,下圖可以參考一下:

再一次感嘆自己小時候命大,爸爸媽媽給我吃過那麼多次我也安然無恙。

現在家裡有兩個寶寶,我雖然不是醫生,但是寶寶發燒這種事情也遇到很多次了,也慢慢摸索出一些經驗來。一般38.5以下我都不給寶寶吃藥,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就可以,夏天會給寶寶進行溫水擦拭進行物理降溫,冬天看情況,但是會讓寶寶多喝水,這點也是比較有效的。

如果寶寶發燒達到38.5以上,我會給她吃點退燒藥,嚴格按照醫生叮囑和說明書上標的計量。下面是我家常備的兩種退燒藥。

寶寶退熱藥的牌子有很多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認準這兩種國際上公認的就可以——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安全性和效果都差不多。

至於我們小時候用的那種神藥安乃近,可千萬千萬別給寶寶用了!切記切記!


寧姐動弟


什麼水平?可能就是連指南都不好好讀的水平吧。

在我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安乃近是一個很普遍的藥物,好像感冒發燒醫生就會開這個藥,退燒用。後來,研究發現安乃近有個嚴重的副作用,影響血液系統,尤其是增加粒細胞減少的風險。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減少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風險。除此以外,安乃近還可能很其他一些疾病,比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都有關係。因為這些血液病都是很嚴重的疾病,相比發燒而言,如果增加這些重疾的風險有些得不償失,而且後來退熱用的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等相比而言更安全,所以慢慢的安乃近就用的少了,在很多國家都被禁用了。尤其如果孩子本身就有血液方面的疾病,再用安乃近就很不對了。咱們國家2008年的一份指南里其實也不推薦孩子用安乃近退熱了。只是因為各種因素原因,醫生的水平也都很難保證及時更新了這個知識,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欠發達的鄉鎮等地方,還出現安乃近給孩子使用的情況。

所以如果遇到醫生給孩子開安乃近退熱,可以跟醫生建議開別的藥物,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所以,在咱們國家醫療資源極度不平衡的情況下,家長學一些醫療科普知識還是很重要的,避免一些本來不應該承擔的風險,少交一些智商稅。怕就怕那些自己學藝不精,家長一反駁質疑還要惱羞成怒,覺得家長在懷疑自己權威的醫生。醫學本來就是一個不斷進步的學科,臨川當中的學習和知識更新世很必要的。mm


小蘋果兒科醫生


安乃近有退燒效果,我侄女一歲時,發高燒我買1劑中藥,1粒安乃近,分兩次服,好了。用安奶近退燒,沒報道過死人。那個高中生髮高燒,服4種西藥,兩小時後死了。今天在頭條我看到一幼兒支氣管炎,用西藥死了。其實單純用中醫可以退燒的,又安全,我曾用1劑藥把白血病人發高燒退下來了。退燒主要是用清熱解毒處方湯劑,效果好。我極力提倡用中醫治人病,用抗生素治人病,我認為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沒效果。愛用安乃近治退燒的醫生是什麼水平,我不想評價,或許這樣的醫生不會用中醫,只能這樣選擇安乃近退燒吧!


用戶12728784739


小孩發燒不一定要吃藥的,一般體溫在38以下都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例如,給寶寶洗溫水浴,或者用溫水把毛巾沾溼給寶寶擦拭。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上可以給寶寶吃專用的退燒藥。如:美林或者泰諾。而安乃近相對來說是不適合小孩吃的,它的成分不適合太小孩子吃。所以說孩子生病儘量去大醫院看醫生,而小醫院有時候醫生水平有限,容易耽誤病情。如果有的醫生只要寶寶發燒就開安乃近的,建議不要去找他看了,畢竟孩子健康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



磊磊麻麻


個別老醫生學識年代關係,現代醫生治療發燒,安乃近現在基本上已經棄用了,因為安全性低,少數患者會導致粒細胞缺乏症。而且粒細胞缺乏症的臨床表現與感冒有很多交叉點,兩者很難辨別。建議在無過敏、胃潰瘍和哮喘史的情況下還是改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燒。至於大多數受感冒抗生素不是必需的。與其不停地用抗生素不如到醫院檢查一下。

陽夏李峰


庸醫水平,還是小心謹慎點,孩子小,用藥要注意安全。有時候掌握一點育兒方法是不錯的,動不動就用藥對孩子傷害是很大的,建議少用藥,照顧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