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蝨子跳蚤越來越少了?

波波桑


蝨子和跳蚤不是頭條關注,我恐怕很難想起這兩種可惡的寄生蟲.不過這兩種蟲給我的童年既帶來過苦惱,也帶來過歡樂!

我們小時候,好吃的沒有,也沒幾頓吃飽過肚子,但我們很自豪地說,我們成功的養活了滿身的蝨子,特別是在冬天,把手很隨便的插進身子裡一摸,就能抓到一個很胖很圓的蝨子.有時侯在課堂上不想聽課,就把手伸到褲襠裡摸兩個蝨子,然後放在泥課桌上玩,或者抓上蝨子往女生脖子裡放,逗女生玩,看到蝨子把女生咬的直扭身,我就偷偷笑,好開心,當然,被女生告了,老師會賞給我十幾下教鞭!

蝨子是沒辦法消滅的,我們經常往身上撒一種叫六六粉的農藥,但是不頂多大事,蝨子照生不誤.唯一管用的就是在冬天的晚上,往火膛裡抖蝨子,具體方法是,我爺爺把我的棉褲子架子火妒上,褲口正對著火苗,敞開口子讓火燻,為了防止蝨子跑掉,另一手把褲腿的兩個口子把死封住,然後我奶奶舀上一碗水往火裡澆,一下子一股熱氣直衝到褲子裡,然後封住褲口捂蝨子,蝨子被熱氣一燻,估計也暈了,接著放開褲口對著火苗撲蝨子,啪啪啪,一個個蝨子在火裡燒的炸響,好痛快呀!

冬天的蝨子夏天的跳蚤,一年四季我們的身子沒有舒服過一天,夏天的晚上根本沒法睡,跳蚤沒法逮,點著油燈一看,一個跳蚤都看不見,吹燈躺,滿炕上都是跳蚤,這個紅色的跳蚤根本沒治,三跳兩跳的沒了蹤影,而且比蝨子厲害,一咬一個圪塔,又疼又癢受不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個讓人又恨又愛的小精靈再不見了蹤影.現在的小孩子好享福呀,和他們比,我們生的太早了!

不過,我想的是,蝨子和跳蚤是不是有奇特的藥用價值呢?特別是跳蚤,跳的那麼高,蹦的那麼遠,它的身體裡是不是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對我們人類是一種珍貴的大補藥材,而且能夠治癒白血癥?最近我看了國醫大師朱良春蟲類藥學著作,發現沒有蝨子和跳蚤的藥學論述,是他忽略了,還是歷代醫家都沒發現這兩個寶貝的價值?我想搞一點研究,不知哪些網友養活有這些寶貝,說不定利用跳蛋真能補虛使人強壯,並能治癒頑痺和血癌呢.屠呦呦發明了青篙素獲得了諾貝爾獎,我是不是也能發明跳蚤素因為攻克了血癌這個世界難題獲得諾貝爾獎了.

關注自然,關注健康,保護野生資源,從蝨子做起,從跳蚤做起!


古槐長青


這兩張照片是在西部高原拍的。




第一張是在布達拉宮廣場草坪上,女兒為父親捉衣服領口蝨子,開始以為不是捉蝨子,特意走進才確定是捉蝨子。於是,偷著拍了這張照片,因為怕人家發現,手一抖,照片拍歪了。

第二張是在公路上,她們是打工回家的姑娘們,其中一位也在邊走邊捉衣服上的蝨子。

於是很好奇,打聽了導遊,詢問了地方老者。才知道,西部偏遠地區的人們,身上仍然有那種“小動物”——蝨子。

是他們那裡的環境沒有被汙染嗎?吃的糧食還是那麼原始,沒有化肥農藥殘留嗎?是他們洗衣服不用洗滌劑,洗衣粉嗎?還是他們經常不洗澡,個人衛生搞得不好?一時還真說不清個所以然了!

在內陸,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身上的寄生蟲蝨子,跳蚤漸漸消失了。有人說是用了洗衣粉造成的,好像不是。七十年代就開始使用洗衣粉,蝨子照樣繁衍生息。有人說是衛生條件好了,特別是經常洗澡,蝨子跳蚤就絕跡了。那麼請問,農民養的豬是不是也經常洗澡?再問,哪些偶爾在大街上看到的流浪的孩子,拾垃圾的老者,哪些髒兮兮瘋瘋癲癲的精神病人是不是也經常洗澡。統統地沒有蝨子跳蚤了。不管是講衛生的人,不講衛生的人;不管是豬還是其它動物……。都完全徹底的沒有了這些小動物。不但身上沒有了,原來人體腸道經常出現的蛔蟲,蟯蟲等等也漸漸消失了。再去看看大自然,河裡的小魚少了,小蝦少了,蝲蝲蛄(也叫laji)幾乎絕跡了,青蛙的叫聲也不像從前那樣多了……

這些蟲子和小動物的消失,是自然環境、衛生條件好了,還是居住條件、穿戴條件提高了。是空氣、水等自然環境變差了,還是人們吃的東西質量下降了?到底和工業汙染,化肥,農藥,除草劑……搞的鬼,還是農民燒秸稈造成的?有待於那些專家、教授、權威去鑑定了。普通人說不清這些事!


利劍擱


你見過蝨子最多的情景嗎?



蝨子寄生在人的身上,窮長蝨子,福長疥,是農村人所通曉的。在六七十年代農村人身上有蝨子幾乎普遍,因為那時候窮啊。糧食短缺,衣服短缺,因為那時的國家剛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況下得到解放。國家方興未艾,是過渡期。

而現在人們豐衣足食,衣服換洗的勤啦,又加各種農藥,化學合成的洗滌劑之類使蝨子幾乎絕跡,不光蝨子,就連肚子裡的蛔蟲也不見啦,為什麼呢?答案就是現在吃的蔬萊上有農藥,各種食品有添加劑。



以上所談的只是回答問題的部分,下面要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姑母,

姑母是一個幹練的,聰明,潑辣,要強的女人。象中國多數的中國女性一樣有著傳統的美德,然而婚後生一子丈夫實然去世,使她的人生平添了許多悲憤……。

姑母遵循著祖上的規矩,誓不再嫁,盼兒長大(在那地方有一俗語,叫作,好女不嫁二男,好馬不配雙鞍。)

姑母常以和毛主席同年生而沾沾自咵,高條的身材,裹一雙小腳,家裡地裡全靠她一人操守。兒子六七歲啦不走路,要她背,她揹著兒子做飯,下農田,偶爾孃家人在播種和收割的季節也來幫忙,但多數的勞作卻重重地壓在了她身上。



養兒長大,娶妻生子,一家幾口擠在兩間農房之內,不大的小院擺放著各種農具和鍋碗瓢盆。可是娶來的媳婦並不賢德,婆媳關係日漸僵化。期間姑母感覺生的希望眇茫,四村八莊去走走接觸了基督教會,期間重燃再次組建家庭的願望,然而在封建殘餘的重壓之下,在孃家人強烈的反對之下,願望夭折,重返那個家。

眼看二個孫子的出生,重燃生命的火熖。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那地方移民去東北,兒子媳婦孫子五口並不顧姑母苦苦的哀求與勸導,毅然搬走。

至此姑母已經快六十歲的人啦,農村大搞合作化,姑母首先加入合作社參加集體勞動毫不遜色。後來生產隊裡看她年紀大了,只讓乾點輕微的農活,又給定了五保戶。(因為她的兒子一家一去無音訊)。

七十年代,姑母病了,孃家侄女去探望,見到姑母兒媳回來要承受產業,並沒看老人一眼。侄女看到躺在床上的姑母,滿臉爬滿了蝨子,耳朶上眼睛周圍,鼻子周圍頭上都被蝨子佔領啦。侄女哭泣著問,你難受嗎?癢嗎?姑母搖搖頭說,慣了,不癢了。侄女趕緊脫了外衣,挽起袖子,幫忙清洗,涼曬被子,用掃帚掃著頭上身上的蝨子,之後將被子拿出放在了院外的矮垟上,只見那蝨子黑亮肥胖一堆堆地亂爬。侄女哭泣著用掃帚掃著被子上的蝨子,然後用土掩埋……。

這是我一生見過一次唯一的最多的蝨子。發生在一個勤勞,良善,悲苦的農村老婦人身上。

由此想到是什麼毀掉姑母的一生~是封建礼教的殘餘勢力。你說是嗎!?




溪邊樹520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在80年代以前,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有很多人生過蝨子、跳蚤,但是80後基本上就很少長蝨子跳蚤了。不僅蝨子、跳蚤,以前孩子肚子裡愛長的“寄生蟲”現在也很少人長了……這是為什麼呢?

是衛生條件變好,蝨子跳蚤滅絕了,還是轉基因食物、農藥有害化學物質殘留體內“毒殺”了蝨子跳蚤呢?

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什麼是蝨子?

蝨子為蝨屬昆蟲綱、蝨目,人蝨科。為無翅小昆蟲,體背腹扁平,是一種永久性體外寄生蟲。蝨子的種類分三類:

一種是“體蝨”,大多寄生在人體胸毛,腋毛,陰毛處,以及內衣縫隙處。“體蝨”一生可產270到300粒卵。

一種是“頭蝨”,大多寄生在人體頭髮根處。“頭蝨”可產80到110粒卵。

一種是“陰蝨”,大多寄生在人體陰毛處。“陰蝨”可產26粒卵。

蝨子是完全適應宿主體表環境的寄生昆蟲,對寄生環境的要求比較恆定專一。如體蝨的最適溫度是30~32攝氏度,正是人體表的溫度。最適相對溼度為10%~60%。不喜歡潮溼和高溫。對黑暗有趨向性。故在春季天氣轉暖後,寄主因活動出汗或發熱時,蝨子易從體表爬到衣服外面,通過宿主或衣服的接觸,向外傳播。蝨子的若蟲和成蟲均吸血,而且專吸人血。吸血量一般可達其體重的1/3以上。

蝨子有群集一處的習性,如:體蝨多聚集在內衣領襟、腋下、褲腰等處。頭蝨主要集中在髮根。陰蝨主要集中在會陰部。

什麼是跳蚤?

跳蚤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屬於蚤目。它們的幼蟲呈蠕蟲狀,並不咬人,而是生活在一些溫暖潮溼的環境,比如羊圈、狗窩等處。

跳蚤的生存範圍比蝨子大很多,只要是在家裡,地上啦床上啦灰塵中啦,就有它的活動。其食物仍是血液,攻擊主要對象之一仍是人體。這種生物的最大特點,就是有跳躍技能,能夠逃避追捕,難以捉到。常常才發現,手還沒伸出,它就跳得沒有了蹤影。跳蚤叮咬,不僅癢,還有疼的感覺,忍不住要去抓。就是教室裡的地上,雖說每週兩次,但跳蚤仍活動頻繁。

為什麼以前容易長蝨子、跳蚤,現在很少見了呢?

1.衛生水平的提高

從蝨子和跳蚤的生活習性來看,它們都喜歡在骯髒,惡臭等不乾淨的環境條件下寄生。以前生活艱苦,生活環境和條件差,衛生也自然就差,所以人會長蝨子。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更注重衛生了,居住環境和個人衛生乾淨清潔了,基本就沒人會長蝨子了。但少數較偏僻貧困,生活環境和條件較差的國家或地區,長蝨子的人還是有的。

2.化學物質,轉基因食品的應用

有一種說法是“現在人穿得是化纖品的衣服,吸得是霧霾,吃的是地溝油,蔬菜水果不是有農藥就是有激素,蝨子吸一口人血,就中毒一命嗚呼了,要想生存太難了~~~~(>_

3.人類進化的結果

還有一種好玩的說法“我們的祖先是猴子,最開始我們身上的體毛是非常多的。體毛旺盛的地方正好給蝨子提供了溫床,讓它們得以站穩腳跟,吸我們身上的血得以生存。這也是小動物身上容易長蝨子、跳蚤的原因。隨著人類的進化,我們的體毛一直在減少,直到現在只剩下頭髮和下體的體毛之後,蝨子就更難生存了。”

你覺得為什麼現在蝨子跳蚤越來越少了呢?


百科名醫


1,現在人們的衛生條件好了,勤洗澡,勤換內衣,家裡衛生條件也好。以前農村,一年也就洗幾次澡,家裡土炕,衣服也少,根本就沒條件換。

2,洗衣粉的功勞,洗衣粉能去掉跳蚤的油脂層,影響跳蚤的呼吸。

3,現在農藥,化學物質很多,包括洗髮水,這些物質長期對人類都有風險,跳蚤,蝨子很容易被消滅。

4,貓,狗等容易產生跳蚤的動物,現在也是經常洗澡,狗窩也乾淨,跳蚤沒有生存空間。

5,潮溼,陰暗的環境越來越少,這些寄生蟲沒有生存環境了。

小結,主要是化學品對寄生蟲產生了毀滅性的殺傷力。


傑源科普君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環境汙染,空氣汙染,空氣中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硫,蝨子跳蚤也要呼吸,人吸進二氧化硫都會引起頭昏,四肢無力,蝨子,跳蚤吸進二氧會致命的,以前老鼠,豬,身上跳蚤特別多,現在也絕跡了,只有化學毒品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剛才一個網友在西藏拍到有人在頭上抓蝨子,西藏的空氣太好了,適應蝨子生存。

其次是食物汙染,我們糧食生產離不開化肥農藥,我們的肉體一定有有毒載體,蝨子,跳蚤咬了人等於自殺。

再其次,衛生條件變好,衣服多,也是一個原因,不是重要原因,因為老鼠,豬依然很髒,蝨子,跳蚤也沒有。

總上所述,環境汙染是蝨子,跳蚤滅絕的根本原因。




紅太陽51799\n


現在農藥氾濫,人的血液裡都有農藥殘留,蝨子跳蚤吸了人的血液自然被毒死了。曾經有三個學友到非洲旅遊,分別是一箇中國人一個美國人一個日本人,剛到非洲不久美國人和日本人就被眼鏡蛇咬了,很快死掉了,這個中國人為了給學友報仇與眼鏡蛇搏鬥,不幸也被蛇咬了,這個中國學生只好等死。哪知眼鏡蛇咬完他之後馬上死亡了,他反倒沒事。他到醫院檢查才知體內農藥超標把眼鏡蛇給毒死了。這當然是個笑話,不過蝨子跳蚤的減少與農藥絕對有關係。


相馬空海


蝨子、跳蚤對我們60年後生人並不陌生,非常熟悉,也是我們孩時曬太陽逮蝨子的深刻記憶。

小時候,有件新衣裳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那時的人們無論大人與小孩穿的都帶補丁的舊衣鞋,換身衣服幾乎沒有,甚至於小夥子到女方家相親有的還是借親友的新服裝。那時到澡堂洗把澡都是每月一次,剃頭也要一個半月才剃,床上被褥老幾樣,都是玉米杆或者稻草鋪成……可想而知當年的衛生條件有限,蝨子、跳蚤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記得我上小學時間,身上蝨子都是"老科豬",平常渾身和頭上奇癢,母親乘我脫衣裸睡之際,拿著我的舊衣褲坐在煤油燈下逮蝨子,有時在我外套衣服和我的頭髮上灑幾滴"敵敵畏",除蝨滅蚤效果很好。

現在"蝨子、跳蚤"越來越少,甚至絕跡,無非是生活條件太好,勤洗勤換和勤曬,最主要是農藥和化學試劑的普遍運用,破壞了環境自身的生物鏈……



老夥計61322


過去日子窮,個人衛生也沒有現在人這麼好,

我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看到大人們在自家小孩頭上找蝨子,用很密很密的梳子去除頭髮上的卵子,蝨子這個東西很煩,繁殖率很強,它喜歡生存於人的毛髮之中,也許這裡的溫度適合它生長的原故,清了又來,來了再生,取之不盡,除之不竭。它們有著很頑強的生命力。

跳蚤剛不同,很活躍,它喜歡陰暗的角落和汙水雜物間,它不象蝨子那麼溫柔,它咬人讓你有一種疼的感覺。蛔蟲在那個時代也很多,每年大人們都會讓我們吃一種藥片,吃下的第二天就會排出很多小蛔蟲,也叫寄生蟲,回想起來有點可怕,也不知肚子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蟲子。

現在的人們基本上看不到這三兄弟了,它們偶爾在貧困的山區出現,也許它們感覺到那裡相對安全,汙染少、無公害的食品造就了它們生存的空間。在現代氣息很濃的都市、城鄉,條件好了、時常進浴池、逛酒場。吃的轉基因、地溝油。它們怕,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也許就是這類的原故!





閒情小達人


看到這個問題,就不僅想起了小時候,頭上有蝨子,床上有跳蚤,咬的自己睡不著。

而且蝨子和跳蚤不是同一種動物,蝨子不會跳,但個頭大,很容易捉住,但跳蚤的彈跳能力相當好,想捉住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跳蚤的跳躍能力太強了,有時候咬的人晚上睡不著,半夜起來捉跳蚤。

現在想起來就是一種痛苦的回憶

但為什麼現在少了,沒有呢?

第一,我覺的最主要的是人們的居住條件發生了改變,以前像我們農村住的都是土炕土窯洞,孩子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土疙瘩,而這就為這些蝨子跳蚤提供了生存的條件,還有,以前村裡基本上都養豬,羊,甚至騾子,馬,狗等動物,這些動物身上也有這些東西。

而現在大家居住的都是水泥房子,這些蝨子跳蚤根本沒有藏身之地,現在的農村也基本上不養家畜了,所以這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它們生長的溫床沒有了。

第二,現在農村的衛生條件也好了,因為有了洗衣機,洗衣機等,人們的衛生條件也好了,以前因為大家日子都過的苦,一個人沒有多少換洗的衣服,有時一件衣服一穿就幾個月,生活條件差,而我小時候,只有過年才可以穿上新衣服,而現在,換洗的衣服比較充足,生活條件明顯改善,這些蝨子呀,跳蚤呀自然就越來越少。

這個問題也反映出,人們的居住環境變好了,人們的生活改善了,自然這些適合土裡生存的小生物就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