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別腿腫是因為心衰還是腎病?

赤小珠


腿腫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心衰患者、腎病患者,還有其它的一些疾患,都可以出現腿的浮腫或水腫。那麼,該如何鑑別患者的腿腫是心衰引起的心源性水腫,還是腎病引起的腎源性水腫呢?

第一,無論是心源性,還是腎源性水腫,都具有指凹性水腫的特點,用手指按壓,腿上就出現一個坑,且長時間不易恢復。但是,心源性水腫多從腳踝、下肢開始,逐漸向上蔓延;而腎源性水腫往往從眼瞼、顏面開始,且早晨嚴重一些,達到一定程度和階段,才出現下肢的水腫。

第二,從伴發症狀來看,心源性水腫,具有心臟衰竭的一些症狀或體徵,如心臟擴大,有雜音,肝臟腫大,靜脈壓升高,頸靜脈怒張等,心電圖、心臟彩超,常提示心臟異常,血液化驗檢查,BNP常明顯升高,它是表示心力衰竭的一個主要指標。
BNP又叫B型尿鈉肽,它是心肌細胞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種物質,當心髒功能衰竭時,由於心肌擴張,BNP被快速合成並釋放入血,所以,根據BNP的明顯增高,我們就可以判斷心衰以及心衰程度了。一般情況下,BNP小於100pg/ml時,可排除心衰,而嚴重的心功能衰竭,BNP常常達到1000pg/ml以上。
而腎源性水腫,則常常是代表腎功能的指標出現異常,如肌酐、尿素氮,以及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尿常規的異常。

第三,也有的腿腫,可能是心衰、腎衰兼而有之,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或者,以某個方面有所側重。

第四,還有一些水腫,由其他一些疾病引起。不做詳細檢查,是不容易判斷的。


殷殷期盼話健康


如何區別腿腫的病因是心力衰竭所致還是腎病所致?這是一個好問題,不但對於大眾有利,對於很多年輕醫生也是有幫助的。今天,張大夫就來好好說一說。

一、心力衰竭

如果患者除了腿腫之外,還會有的症狀包括:勞力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倦怠、運動耐量減低、少尿、肺部溼羅音等症狀,這就可能是左心衰的可能。

如果患者除了腿腫之外,還有胃腸道淤血的症狀,比如說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或者同時看到頸靜脈怒張、肝臟增大等體徵。這就可能是存在右心衰的可能。

如果患者除了腿腫以外,有以上說到的所有體徵和症狀,那就可能是全心衰。

不論是左心衰、右心衰還是全心衰,診斷並不困難,只要做一個心臟彩超,同時抽血查BNP就可以明確診斷了。

二、腎臟疾病

腎性水腫的基本病理生理改變主要是水鈉瀦留。腎小球疾病時水腫可分為兩類:

1、腎病性水腫

腎病性水腫組織間隙蛋白含量低,水腫多從下肢部位開始,屬於自下而上;

2、腎炎性水腫

腎炎性水腫組織間隙蛋白含量高,水腫多從眼瞼、顏面部開始,屬於自上而下。

無論是腎病性水腫還是腎炎性水腫,多可以找到腎臟疾病的原發病,與心衰造成的水腫並不難鑑別。

想看更多靠譜的健康科普,就點擊關注吧。


張之瀛大夫


  不少老年人經常性腿腫,引起身體局部水腫的病理因素很多,例如鈉與水瀦留、毛細血管濾過壓升高、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淋巴迴流受阻等。因為心臟問題導致的腿腫,稱為心源性水腫,因為腎臟疾病導致的腿腫稱為腎源性水腫,那如何區分心源性水腫和腎源性水腫呢?

  1.腎源性水腫常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徵等疾病;心源性水腫常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疾病。

  2.水腫開始的部位不同。腎源性水腫首先從眼瞼或顏面開始,晨起明顯,然後發展至足踝、下肢,嚴重時波及全身。心源性水腫一般首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開始,逐漸發展為全身性水腫,一般首先出現下肢凹陷性水腫,尤以踝部最為明顯。

  3.水腫病情發作程度不一樣。腎源性水腫病情往往比較迅速,和患者的病情進展也有一定關係。而心源性水腫多表現為緩慢進行性水腫。

  4.水腫性質也有區別。腎源性水腫表現得水腫部位軟且移動性大,但是心源性水腫表現得比較堅實,移動性較小。

  5.水腫伴隨症狀不同。腎源性水腫通常伴有其他腎臟病徵,如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變等;腎功能檢查、尿常規檢查等有異常。心源性水腫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病徵,如心臟增大、心雜音、肝腫大、靜脈壓升高等。進行心電圖,心臟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與磁共振成像檢查,冠脈CT檢查有異常。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腿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如何區別是心衰、腎病或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呢?

首先,心衰造成的腿腫一般是右心衰引起的,腿腫的原因主要是靜脈血液不能順利迴流至心臟,靜脈淤血導致血管內壓力升高,組織液漏出到組織間隙引起水腫。水腫可呈現指凹性,午後常更明顯。如果是心衰造成的腿腫,多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心臟病的病史,且有活動後胸悶氣促等伴隨表現。如果懷疑是心衰造成的水腫,一般抽血化驗BNP,做心超即可明確診斷。

而腎源性水腫,其特點為水腫多從顏面部特別是眼瞼部開始,逐漸向下發展至全身,水腫晨起時最明顯,多見於各種腎炎和腎病綜合徵。懷疑腎臟病引起的水腫時,尿常規、腎功能及腎臟B超多有明顯異常。


其實除了心衰、腎病外,臨床上引起腿腫常見的還有肝病、營養不良性水腫、特發性水腫、甲減粘液性水腫等多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單側下肢水腫,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可能,需要查D二聚體、下肢靜脈超聲進一步明確。一旦合併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就有肺栓塞風險,一定要抗凝治療。


醫患家


腿腫原因比較多,最為常見的除了心衰和腎病以外,還有很多,比如甲亢、甲減、低蛋白、惡病質、下肢動靜脈血栓等。今天,咱們主要討論提問者的問題,如何區別腿腫是因為心衰還是腎病?


一、看心臟彩超

心衰和腎病的鑑別,首先需要看心臟彩超,心衰的患者,會出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EF值降低,甚至還可以看到瓣膜關閉不全,室壁運動異常,室壁肥厚等情況,所以,心臟彩超可以明確區別出有無心衰。

二、看BNP

心衰的患者,大多數BNP會較高,而且可能高的離譜;有人說腎病的患者也會BNP升高,但如果沒有合併心衰的話,腎病的BNP升高多數不會升的太高,所以,還是有鑑別意義的。


三、看尿常規

大多數腎病,一旦出現下肢水腫,多數都會有尿液的異常,不管是尿蛋白陽性還是其他陽性,尿液對腎病的確診意義很大。但心衰的患者,只要不合並泌尿系問題,其尿液大多數正常。

四、看症狀

症狀也是區別腎病和心衰的一個最為簡單的指標之一,心衰的患者,尤其是合併腿腫的患者,患者已經出現右心功能不全才會腿腫,所以,患者會出現各種體循環淤血的症狀,諸如納差、乏力、食慾不振等,如果合併左心室衰竭,還會出現活動後胸悶氣喘等情況。而腎病的相關症狀,多數和泌尿繫有關。


五、其他指標

比如腎臟疾病有些還需要檢查腎臟穿刺,或者是尿蛋白的定量啊等等,心臟疾病可能還需要檢查心電圖、冠脈等等情況,也是鑑別心衰還是腎病的一些輔助診斷標準。

心衰也好腎病也好,都是會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疾病,所以,兩個疾病都需高度重視。而對於不是這兩者的腿腫,我們也需要加以鑑別,決定是否需要治療。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心衰和腎病均可引起下肢水腫,如何辨別是什麼性質的水腫呢?首先來看看血液在體內如何循環的。血液循環由體循環和肺循環組成,血液從心臟左心室射出,經主動脈進入體循環的動脈各級分枝,流向全身毛細血管,匯入小靜脈、大靜脈,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進入右心室,然後進入肺循環,經肺動脈進入肺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變成攜帶氧氣的動脈血,經肺靜脈進入左心房,再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不斷循環往復。當出現心衰時,心臟收縮力減弱或心臟舒張障礙,心排血量減少,致使靜脈迴流受阻。因血液瘀滯,靜脈壓增高而導致下肢水腫。心源性水腫的特點是水腫首先從雙下肢腳踝開始,向上蔓延至全身。還可有胃腸道淤血引起的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症狀。輕者早期站立位出現水腫,平臥休息後可消退;臥床患者出現腰背部、骶尾部水腫。嚴重心衰時,可引起肺水腫,甚至胸腔積液、腹水和全身水腫。表現為肺部囉音、呼吸急促、頸靜脈充盈、肝臟腫大、心率增快、呼吸困難。有心臟病史或肺栓塞、貧血與出血、感染、輸液速度過快、心律失常等,輔助檢查血漿腦鈉肽升高、心臟擴大、B超檢查心功能異常。

各種腎臟疾病引起的水腫,由於腎臟原因,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使水鈉瀦留,同時伴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組織間隙水分瀦留而引起水腫;或者蛋白丟失,低蛋白性水腫。如腎病綜合症患者,由於大量蛋白尿,蛋白從尿液大量丟失,引起血漿蛋白降低,不能維持有效的膠體滲透壓,導致組織水分增加而引起水腫,即腎性低蛋白性水腫。好發於皮下組織的疏鬆部位,水腫首先從眼瞼、顏面部及足踝開始,逐步發展至下肢和全身,以晨起時明顯,活動後水腫逐漸減輕。為凹陷性水腫,伴有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或其他腎性疾病病史,臨床上有少尿、無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低蛋白血癥等表現。

對不同原因引起的腿腫,要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病因治療去除誘因是關鍵,積極治療原發病及對症處理。心衰引起的水腫,要強心、利尿、緩解症狀和保護心臟;腎性水腫,要限制鈉鹽攝入、利尿、控制蛋白尿、補充血漿蛋白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支持治療。


藥事健康


水腫主要是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皮下組織內的液體瀦留過多所致,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處於失代償期期的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腎炎和腎病、重度的營養不良等,也有可能是局部外傷、過敏、血栓、局部炎症反應導致的。不同病情所導致的腿腫和身體症狀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需要加以鑑別。瞭解下肢水腫的相關知識,對於您瞭解自己的病情有很大幫助。

心衰造成下肢水腫的情況多以慢性心力衰竭多見,其中右心衰竭的主要體徵之一就是水腫,主要原因就是體循環淤血所致,常見於肺源性心臟病或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右心衰竭除水腫體徵外,還有可能因為體循環淤血造成頸靜脈怒張、搏動增強表現,肝頸靜脈反流徵呈現陽性結果,肝脾腫大等表現。並且會有明顯的消化系統症狀,比如腹脹、噁心、嘔吐等,這些軀體症狀可能和胃腸道、肝臟的淤血造成的。這些表現對於普通人瞭解下肢水腫的病因和分類,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腎病造成的腎性水腫主要是由於水和鈉的瀦留造成的,可分為兩大類:腎病性水腫和腎炎性水腫。在這兩種水腫的發作過程中,腎病性水腫多從下肢開始,組織間隙中的蛋白質含量很低,使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液體就會從血管內滲入組織間隙而產生。當某些原因導致患者的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時,會進一步加重電解質紊亂,加重水腫的症狀。這種下肢水腫往往伴發血壓的升高、尿蛋白異常、甚至血尿等,並且可能有乏力、疲倦、腰困、飲食減少的表現

本期答主:王澤,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醫生,遇到病人腳腫是最經常見的症狀了。


腿腫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營養不良、藥物因素、腿部血管局部疾病等導致的水腫。


1、老王67歲,有高血壓疾病20多年,慢阻肺10多年,最近走路都有點氣喘,早上穿襪子的時候發現兩個腳都有水腫,指頭壓下去都有一個小坑,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有心功能不全,腳腫是因為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有心衰了。


解析:為什麼心功能不全會有腳腫呢?這主要是因為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右心的泵血作用會把體循環的血液泵入肺循環,但如果右心衰竭,那麼泵血能力自然會差,血液就會淤積在體循環,最初表現在腿腫,如果不解決心衰問題,可能會出現腹水、肝臟水腫、頸靜脈充盈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現。這時候的治療是治療右心衰,心功能調整後,水腫自然就會消失。


2、王大媽今年56歲,糖尿病20多年,有糖尿病腎病了,最近發現兩個腳都水腫,而且兩天沒有什麼尿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腎衰,腎衰導致了腳腫。王大媽的病情很嚴重,需要透析了,因為腎功能不全太厲害了,都是血糖沒控制好惹的禍。


解析:為什麼腎衰會腳腫?因為腎臟的功能就是排水的,腎衰了,水排不出去,沒有尿,自然就會發生水瀦留,首先會在眼皮這些疏鬆的結締組織水腫,所以你會發現腎衰的人可能早上起來眼袋水腫明顯,後面會發生腳腫。治療只能是治療腎衰了,早期可以使用一些藥物治療,晚期只能透析。腎衰是很嚴重的疾病,一定要預防為主,控制好血糖、血壓是根本措施。


3、此外,肝功能不全也會導致水腫,這裡不細說。


4、藥物導致的水腫,比如某些降壓藥物,主要是鈣離子拮抗劑,比如硝苯地平等等,某些患者服用這些藥物後會有腳腫的發生,要警惕。停藥後多可以減輕水腫。


5、足部的疾病,比如靜脈血栓、靜脈曲張或者局部炎症,都可能導致腳腫。


記住,如果兩個腳是對稱的水腫,那麼多是全身性因素引起的水腫,比如心臟、肝臟、腎臟、藥物的原因,如果是一個腳腫,那麼多是腳局部的疾病引起的。


具體是哪個疾病引起的水腫,需要專業的醫生才能判斷。即便如此,有時候醫生也找不出水腫的原因,患者自己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什麼原因導致的水腫了。有些水腫很嚴重,比如心衰、腎衰,需要儘早處理。有些水腫不嚴重,比如局部腳的炎症。需要大家酌情處理。


我是熊貓,有問題可以留言,我會一一解答。


熊貓醫館


造成“腿腫”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包括血管和淋巴管的液體迴流、體內膠體滲透壓的差異、感染等。問題中提到的“心衰”和“腎病”是兩個較為常見的導致腿腫的疾病,關於兩者的區別,以下精靈醫生就分別進行介紹:

“心衰”也分為不同的種類和階段,導致下肢水腫主要是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償階段的臨床表現。此階段右心室和右心房不能有效的將回流到心臟的血液排向肺循環,導致血液和體液積壓在身體的外周,同時受到重力因素的影響,更多的液體積存在下肢。由於這個原因往往右心衰最開始浮腫的地方是雙足,而後上升到腳踝、膝蓋和大腿,最後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腹腔積液。因此心衰造成的水腫有由下向上的變化過程。

腎病造成水腫有兩個原因。對於一些開始階段的腎病,以蛋白尿為主,尿量並沒有下降,此時會造成體內蛋白量的下降,膠體滲透壓也會隨之減低,以至於一些液體會滲透到身體相對疏鬆的地方,臨床最常見的是眼瞼和麵部。後期階段的腎病會出現少尿和無尿的情況,此時就會出現全身的液體積存,當然也會出現雙下肢水腫的情況。從腎病造成的原因來看,其造成的水腫有從上到下發展的趨勢,此點與心衰造成的水腫有明顯的不同。

以上對心衰和腎病造成的水腫進行了解釋,需要強調的是造成下肢水腫的原因很多,而且目前真正由提到的這兩個原因造成的水腫也越來越少了,因此精靈醫生建議一旦出現相關的症狀需要到正規的醫院完善相關的檢查最終確診和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精靈醫生


看了您的提問我覺得應該分兩個部分來解答:1.如何區別水腫原因;2.該去看哪個科。我開始講咯。

1.水腫區分

能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血管源性、免疫源性、內分泌源性、藥源性等等。而您的疑問主要在心源性和腎源性,那我就著重講講這兩個:

  1. 心源性:由心功能下降引起的下肢水腫一般為對稱性的凹陷性水腫,水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右心功能下降不能將更多的血液射入肺部,同時體循環的血液不停的回到右心,引起的血液的堆積,可以理解為交通堵塞,加上重力的配合所以雙下肢率先水腫。心源性水腫多半都會有心臟方面的疾病表現:心累、心悸、胸悶、氣緊等。


  2. 腎源性:腎源性水腫病因是水鈉儲溜,也就是說血液太濃,水排不出去全留在體內。所以腎源性水腫一般會先在人體組織比較疏鬆的部位開始出現,比如顏面部,當然它也可以出現雙下肢水腫,但並不會像心源性那樣一出現就不宜消退,而且腎源性水腫多從腳踝處開始。腎源性的腎臟表現有蛋白尿、少尿、血尿、高血壓等腎功能障礙的表現。

下面這張截圖簡單明瞭的做出了總結:


2.看哪個科

在講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再說一下水腫,它和發熱、咳嗽、胸痛、腹痛一樣,一般人很難從表象看到本質,這很正常畢竟各位不是醫生。單拿心源性和腎源性水腫出來說,他們兩也會相互影響:腎源性引起了高血壓、水鈉儲溜,久而久之心功能一樣要受影響;心源性嚴重情況下可引起腎灌注不足,同樣可引起急性的腎功能不全。所以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一個整體,看病也要從整體看。


現在的朋友都存在這個問題:該看哪個科。這需要醫生想幫你分析病因而不是你自己在那瞎猜。心內科、腎臟內科以及內分泌科、風溼免疫科當然都可以看,但其實我們建議是先看全科,這不是D醫生的自賣自誇,因為全科的工作就是診斷未分化疾病,國家在大力發展全科就是為了減輕醫療負擔,讓老百姓看病不茫然,避免重複就醫。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通過全科分診也是最省事的醫療模式。

所以D醫生建議您,如果您當地有全科的話,先看全科,通過我們的系統篩查幫您明確病因在做下一步治療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