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改掉孩子死倔的脾氣?

無言的沉默


看完了您的問題,我真心疼你的閨女,好好的一個孩子被你們倆要折磨成什麼樣子了。

更危險的是你們倆不但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要逼著孩子改變,你們自己怎麼不改變呢?

你們打孩子,還打的挺狠,就這一點足以把孩子逼近死衚衕了。她只是個三歲半的孩子啊,她還那麼小,你們也真下得去手。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是孩子的悲哀。

從現在開始,抓緊改變吧,不然,以後孩子會更倔。

孩子的脾氣就是大人脾氣的樣子,你們說孩子倔,你們倆不也一樣嗎?非要逼著孩子這樣那樣,她必須要服從你們,憑什麼呀?就因為你們生了她嗎?她不是你們的附屬品,她是個活生生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是正常的,難道你們想要一個沒有任何主見的木偶嗎?那樣你們是省心了,可以後呢,到了社會上,她能適應嗎?

你們對她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你們打她的時候,看到了她的難過嗎?這樣一次次的打罵,讓孩子的心只會離你們越來越遠,還會讓她充滿仇恨,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在她眼裡,她的爸爸媽媽遇事只會打罵,不懂得使用智慧,那以後她也只會用這樣的方式,因為她沒看到過更好的。

我相信你們也肯定很愛孩子,甚至會說是為了孩子好才會這樣的,如果真的為了孩子好,就尊重孩子,尊重她本來的樣子,她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脾氣倔又怎麼了,那是主意堅定的表現,以後會懂得堅持。更重要的是,你們自己做個好榜樣,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並且親自示範給她看,這才是好的父母。

現在,在孩子面前,蹲下來,對她說,爸爸媽媽錯了,不應該打她,向她道歉,並保證以後絕對不再打,還要告訴她,不管她是什麼樣子的孩子,你們都愛她,永遠愛她。

希望你們能多學習,儘早看到自己的問題,做個合格的父母。


我是如水伊人,致力於與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進步,歡迎關注我。


如水伊人


看完你的問題,我倒覺得在改掉孩子的倔脾氣之前,首先該改改你們夫妻倆的暴脾氣。


孩子有錯,懲罰的方法有很多,打罵或恐嚇只能加重孩子對你們的不信任,孩子不吃你們這一套,也會讓你們失去父母的威嚴。

另外,因為這個孩子脾氣倔,你們是不是潛意識裡還是有點偏心,偏向另外2個孩子,忽略了這個女兒的想法?一味地只是覺得這個孩子不聽話?

我就有一個倔脾氣的表妹,從小到大捱了多少次打都不知道,但是她的倔脾氣並沒有改掉,一直到成年她都是倔的,又固執又古怪。


我自己的孩子今年5歲,在她3、4歲這個階段,她也曾固執過一段時間,但我平時跟她溝通,不會把她當小孩一樣哄騙,而是跟她如朋友一般平等交流,她也願意告訴我她的想法。

其實,不是孩子軟硬不吃,而是家長要找對方式方法,打開孩子心門,改掉自己的脾氣,才能改變孩子的脾氣。


希媽育兒


很多孩子的脾氣是由性格決定的,通過你的描述,感覺這孩子其實很有自己的主見。就是她遇到的事情,全程經歷過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本身帶給她的感受和想法,就會深入到她的思想裡面,而且是堅定不移的那種。不會輕易的就被改變,哪怕是說教,或者打罵。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孩子。也非常有狠勁,好好的珍惜!

成人的社會,或者這個色彩繽紛的社會,本身也是一個多面複雜的。你們的出入點,其實是想讓孩子能深入有寬度的去看這個世界,想讓她知道,同樣的一件事情,換了時間,換了地點,換了人物,換了主題,最後的結果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或者完全的不同。

可孩子的侷限就是目前你們遇到的困境,他們認為的那種,一種事情只有一種結果,只有一種解釋。其實這是由於孩子的性格和經歷太少有關。

想要解決也很容易,就是多帶孩子去經歷,豐富她的經歷,增長她的見識,解惑她的疑問。多給她時間,讓她慢慢的理解,消化,最後接受。

小提醒: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做父母的多花一些時間去觀察自己的孩子,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們。比如有些孩子就是那種說教型的,他們會非常喜歡聽大人講道理,而且理解了後,會變成自己的東西。然後再以後的日子經歷事情的時候,他會發現,喔,原來真的有這樣的情況哦。即使暫時還沒有遇到,他們也不會懷疑。這種孩子用你們現在的方式教育就完全沒有問題。可你的小女兒則剛好相反,所以爸爸媽媽有時間多帶寶貝出去玩吧。


社會教育專家


鑑於您目前的孩子已經有了這些不良的行為,說明在此之前孩子一定是受到父母的影響才變成這樣的,孩子一出生時是透明的、空白的,以後就會因為我們父母、家庭環境、其他人的影響這張白紙才會逐漸有了不同的顏色,如果顏色特別亂、特別繚亂就說明孩子出現了問題,那原因就出在我們的身上。所以孩子本身是沒有的錯的,是我們沒有教育好孩子。

而且孩子是我們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任何不良行為都會通過孩子反映出來,所以你現在孩子不聽話認死理,就說明你也有這個問題,孩子不可能沒有任何原因的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所以作為父母要好好反思自己到底哪裡出問題了,不是都吧原因怪在孩子身上,孩子年齡如此小,她根本不會懂的這些,她的一樣行為都是模仿父母做出來的,所以教育孩子其實也是孩子自己。

當然目前孩子還小,一些觀念、習慣還是比較容易改正的,您也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說明這是向好的方面發展,不用擔心。下面我提一些具體的建議,供您參考,如有不對請您多看一些育兒的書籍。

1.父母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出現吵架以及任何不良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接觸到父母最好的一面。

2.孩子做錯事了,不要打或者罵這種解決方式不但教育不到孩子反而讓孩子對你怨恨甚至是害怕去做某件事,所以孩子做錯事,我們一定要和孩子說明這件事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做錯後有什麼不良的結果都要告訴他。如果孩子年齡小還不懂得你的某些話,父母可以通過肢體動作去和孩子說明,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一定會明白的,你不用擔心的。

3.不要太溺愛孩子,溺愛的孩子總有一天會出問題,一定要按實際情況該窮養就窮養,該獎勵孩子就獎勵,該批評就批評。

4.我們父母可以多看一些育兒、教育的書籍、視頻,及時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5.夫妻之間要和和睦睦。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孩子往往是陽光、活潑的,但是家庭破裂的孩子往往就會內向、自卑所以家庭幸福很重要。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動動手指點贊,謝謝大家了。


楊先生小書屋


倔強的孩子硬碰硬不僅收效甚微,最容易傷害他的自尊心。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也許會有效果。

1.大人避免情緒失控 

2.轉移孩子注意力

3父母識時.離開現場 

4.分散注意力。戲劇角色轉換  

5.提前告訴孩子將要終止的事情

6.適當使用隔離法,讓孩子安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