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真的會在意華為的崛起嗎?你怎麼看??

昌於森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郭德綱說的好:"說相聲的就盼死同行\

通信一小兵


當然會在意了,任何一個偉大的企業都不會輕視競爭對手,華為是、蘋果更是,不然不可能成長到今天的規模。

那麼為什麼蘋果公司會在意華為的崛起呢?

華為從山寨起家到行業巨頭,值得尊重

華為這些年的發展大家相信也是看在眼裡,除了華為本身在電信領域從一個山寨的企業,到慢慢成為行業銷售份額第一的企業,這些年的進步、可以說非常不錯。從最開始要完全依靠愛立信、思科、諾基亞等國際電信設備巨頭,到現在開始能夠有資本跟愛立信這樣的科技巨頭進行交叉授權,這麼多年的勵精圖治可見一斑。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家能夠這麼多年兢兢業業做企業,勵精圖治做研發,就是這種精神就能夠讓蘋果公司震撼,從這個意義上講,華為是蘋果公司值得尊敬的企業。

加上華為手機也是從0到1,從最初在很多領域的技術都要求別人,到現在在處理器、拍照等眾多技術方面都位居行業前列,這樣的實力更值得蘋果重視。

華為手裡的5G專利,蘋果公司趨之若鶩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聯想沒有在5G專利投票上投華為的事情,大家都應該還有印象吧,而在5G專利方面的技術積累,大家也知道華為和高通雖然還沒有達到分庭抗禮的級別,但是至少還是有比較大的話語權。

而蘋果公司這幾年跟高通關係一直就不對付,到時候要是蘋果能夠選擇華為的解決方案也是好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講,蘋果和華為是手機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但是也可以是盟友。蘋果公司因為沒辦法避開專利的問題,一直在基帶方面吃虧,因為和高通鬧翻,蘋果不得不選擇向英特爾求助,如果能和華為合作,對蘋果、對華為都是好事情。

因此,不管從哪個意義上講,蘋果公司都應該在意華為的崛起。


EmacserVimer


蘋果公司真的會在意華為的崛起嗎?你怎麼看?同行真是冤家,都在同一個鍋裡搶飯吃,突然多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難道它不會在意嗎?況且這個對手還不停在變強,甚至力量有漸漸超過自己的勢頭,當然會在意。

蘋果曾經是不把華為放在眼裡的,可最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卻還是讓蘋果越來越有些驚心了。就比如在2015年蘋果在華達到了7100萬臺的頂峰,可之後就逐步下滑,今年預計只有5000萬臺左右的銷量,在華市場佔有率也從25%下滑到19%左右,這其中就有華為手機的阻擊及進攻。

在全球市場,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如最近三年蘋果的手機出貨量幾乎陷於停滯甚至緩慢下跌中。2015年出貨231.5百萬臺、2016年215.4百萬臺、2017年215.8百萬臺,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16.2%下降到現在的14.6%左右。而反觀同行華為,卻從2015年的106.6百萬臺億較大幅度的增長率在上升,2016年達到139.3百萬臺、2017年的153.1百萬臺,而到了2018年增長更是厲害,前三季度已經完成了147.44百萬臺,預估全年超過2億臺的出貨量。

對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來說,不在意是完全說不過去的。另外,華為本身在通信領域的積累、大量的專利技術、加上自家芯片的成功推出並取得成功、在多個市場取得節節勝利,這樣的對手不讓蘋果在意麼?市場就這麼大,對手逐步蠶食自己的領域,那自己就逐步在萎縮。

但蘋果在意也並不表示華為就此高歌猛進高枕無憂,畢竟蘋果的實力還是夠強,雖最近的創新創意比以前少了點兒,但並不表示它衰落。說不定蘋果又會冒出引領市場的驚豔產品,而且市場62%的利潤都是蘋果吃掉了,才有每年一百多億美元的研發投入。並且在手機領域,華為還有許多短板需要補齊,在手機領域要真正超越蘋果,還有很長的時間和道路。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感謝您的閱讀!

將這個問題拋給了Siri,她說:恐怕我無法回答。


確實,我們好像經常看到華為懟蘋果,很難看到蘋果懟華為。記憶最深刻的是華為mate20發佈之初,華為在英國給果粉們送上了不含蘋果味的果汁,充電寶服務,藉此來懟iPhone的電池問題。當然,有沒有成功我們暫且不論,但是,確實沒有看到蘋果有什麼反懟措施。

種種的跡象表明,華為手機的崛起似乎蘋果並不在意。我們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在華為手機發佈會上的時候,華為會拿三星和蘋果進行對比。而在apple發佈會上,IPhone從來不會將友商的手機進行對比。

確實在蘋果的種種表現上很難看到它對華為的重視。但是真的如此嗎?我們看到iPhone其實對於國內的手機廠商是非常重視的,比如說無奈的選擇雙卡雙待,這就說明他看到了國產手機在國內市場的號召力,所以他為了迎合市場而採用了雙卡雙待手機。

同樣,蘋果也在最近宣佈,將不會公佈蘋果的銷售數量。庫克也同樣表達了此項觀點,不會去公佈蘋果的銷售額、銷售情況等數據。

這些都將間接的說明了蘋果對於華為手機崛起的重視。在華為手機第二次全球銷量超過蘋果的時候,蘋果不得不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不公佈銷量。

所以,不存在apple,不重視華為,只是我們沒有看到。


LeoGo科技


現在,有關蘋果的消息基本上和衰敗、創新乏力等負面描繪分不開,正如此前的微軟,他們依舊是一家非常賺錢的公司,但卻沒有辦法再現顛覆式創新,整體公司形象的審美性越來越低。前不久,蘋果股價暴跌7%,坊間流傳出最新iPhone訂單下調的消息,同時,庫克又宣佈後續不再公佈iPhone的銷售數據,種種跡象都預示著蘋果已然風光不再,各路專家此刻正集體會診,總地來說,分兩個大的觀點:一個是蘋果自己作死,他們在iPhone X上採用高價策略,彌補了銷售量不足的問題,總利潤不降反升,同時,又能維持住自身的高端形象,如今新 iPhone故技重施,顯然有些失靈,但貿然降價拼銷量,不僅會影響單臺的利潤率,更會影響蘋果的高端形象,所以,蘋果選擇關停一些產業鏈生產;另一方面,蘋果之所以有此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競爭對手的大面積崛起。

相比於小米、 OPPO/Vivo等中國手機,華為的底蘊更加深厚,他們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通信設備商,這個身份幫助華為手機迅速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認可,特別是英國、法國等歐洲客戶,他們不需要用蘋果logo來裝點自已,所以,更鐘情於2000塊的華為,而同樣的功能, iPhone手機通常需要6000元或者以上。相關數據顯示,華為上季度的出貨量已超越蘋果,價格也逐步擺脫低端,從數字上講,華為應該會成為蘋果關注的重點競爭者,但智能手機市場一直以來的格局都是:全世界都在盯著蘋果,而蘋果的眼裡只有三星,喬布斯發動的專利的大戰,沒有牽扯到中國手機制造商,足以證明蘋果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

貴族蘋果,他們不作死就不會死?

如前文所述,蘋果一直走絕對精品路線,特別是去年iPhone X總量下降,利潤不降反升的狀況,更讓人稱讚其策略成功,但顯然,華爾街已經不再看好這個策略,一方面,他們認為“消費者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臭水溝”,更何況,新iPhone系列的價格已經高到一定程度,擁簇者或者粉絲的忠誠度已然被消耗殆盡。

在蘋果稱霸的年代,iPhone手機的缺點不是“缺點”,而是獨一無二的特點,隨著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iPhone的缺點又變回到缺點,比如被蘋果推崇的Face ID功能,消費者需要洗臉、抬頭、照相,“用手滑動一下屏幕”,然後,iPhone才能解鎖,按照相關“動作”評估,真地很難計算出Face ID究竟能帶來多少的便攜度,還有,明明留海屏醜得要死,但因為iPhone X賺錢了,它就被無限地追逐和模仿,換句話說,利潤面前誰要是說留海屏幕醜,腦袋是一定有問題的,頗有點“皇帝新裝”的味道,但隨著蘋果股價下跌,新iPhone銷售低迷,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嘲笑留海屏就是“反藝術”的設計,壓抑已久的想法終於井噴出來。此外,USB接口設計、信號問題、充電線容易磨損、脆弱外框等老問題,也被接連不斷地拉出來鞭屍,中國媒體已然營造出“呼啦啦大廈將傾”的局面。

再看華為、Vivo等國產手機,他們在前幾代產品,研發時也會做出上百款的機型,但最終還是要選擇同iPhone最相似的一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蘋果已經成為業界靈魂,“看起來很像iPhone”常常是消費者購買國產手機的重要理由之一,迫於高額的研發費用,他們常常不敢實踐自己的創意,整體的創新程度竟長期比不過山寨機時代,但隨著國產手機持續地攻城略地,以及對消費者心理地把握,大量的創新於中國大陸湧現出來,比如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前攝像頭可以從機身內部伸縮自如,又比如雙卡雙待、三攝像頭都是華為先於蘋果推出的,總之,國產手機再也不忌憚大範圍地創新了。

其實,如此狀況也是必然的事情,一方面,iPhone依舊是高貴、漂亮、精緻的手機,但蘋果已然很久沒有帶來“驚豔”的感覺了;另一方面,華為、Vivo等手機經過十年之久的渠道、資本、人才的積累,在整體實力上已然不遜色於蘋果,更何況,蘋果曾經出現過數次離職潮,這些天才們經過反覆地融合、複製、擴散,不斷地拉低“智能手機”的准入門檻,正如此前的煤老闆、暴發戶以及政府官員都能做出“山寨機”一樣,蘋果的領跑優勢已然被長時間地較量慢慢拉平,與其說他們“敗給”了華為,到不如說敗給了“時間”。

屈尊拼量,蘋果如何對抗野蠻手機?

筆者記得在2012年的時候,華為在WMC上做展覽,餘承東拎著開水壺,狠狠地給自家的新款手機洗了一個熱水澡,真有點江湖上“打把勢賣藝”的感覺,而華為展臺背後的廣告也頗為醒目,大概意思是:高品質華為手機全面超越iPhone之類的。相信在那個時候,沒有幾個人會真正相信華為能取得如此成績,他們在出貨量上正全面超越蘋果,價格也突破兩千,直奔五千大關,更難能可貴的是,華為在手機通信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他們的手機在電梯、地鐵裡都會有信號,這真要得益於華為在通信基帶領域的技術沉澱,此外,他們在手機算法和硬件設計等層面,也在努力研發屬於自己的產品,一度讓中國看到自家芯片的曙光,總之,華為的銷量讓人覺得踏實。

如前文所述,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長期以來都是:全世界都看著蘋果,而蘋果的眼裡只有三星。現如今,華為崛起,真的會成為蘋果的心病嗎?我看未必。

事實上,從整體利潤分配來看,蘋果依舊是行業中的老大,他們只是不再驚豔,更多地是要守住市場,而在如此狀態下的利潤已經是很多企業難以超越的目標。在新iPhone被無限看衰之時,輿論終於釋放出壓抑太久的感情,羅列了大量蘋果手機的缺點,但這也意味著,蘋果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而且並非絕症,一旦某天,庫克選擇屈尊提振銷量,憑藉精緻的外形和穩定的系統,他們依舊能收割大量的用戶,更何況,蘋果也有能力“走一條低價”的策略,他們經營iPhone產業鏈十年之久,供應商在高品質的巨大壓力下,仍然能交出非常好的產品,如果有一天,蘋果要屈尊衝量,那麼,中國廠商真地就危險了,正如蘋果在推出大屏幕之前,僅靠外形、顏色就能同三星抗衡,他們只是把“大屏幕”作為一個保留曲目,一旦啟用,瞬間秒殺掉三星,直到現在都三星都沒有翻身過來。

總之,蘋果遠遠沒有到帝國的“存亡時刻”,他們手裡握著2000億美元的現金,以及大量可執行的戰略,這些都是iPhone反擊的手段,華為和蘋果的戰爭,才剛開始。


機神老肖


如果華為沒有像蘋果一樣自己的系統,蘋果不會在說到了生死劫,如果華為推廣出像蘋果那樣優秀的系統。那時候不光蘋果著急就連三星安卓多不幹。但是沒有自家系統稱不上王者,國家也需要這樣的系統。只是這個形勢還沒有到。華為可以組織系統開發讓愛好者去完善和研究。


鏖棘之戰


蘋果天下無敵,誰都不怕。


甜甜De味道\n


同一塊蛋糕 你會介意別人家的小孩兒吃嗎?

同理,蘋果自己口中的手機市場已經看到咱華為進他們家門了,而且他們家裡人還挺喜歡的,你說蘋果介不介意


知非Z


這個肯定會在意的,畢竟已經搶佔了它的市場,現在國產手機發展的不錯,出現很多不錯的手機品牌,我現在使用的是360的手機。


蕗d再喨蔠煶潶棭51


買個蘋果都沒多少優越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