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水在平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流過,因為兩河流域在夏季經常洪水氾濫,和非洲的尼羅河一樣,氾濫的河水把養料充足的河泥衝上岸,使得周圍的土地非常適合耕種。在古代孕育了西亞有資料記載的最早的文明-兩河流域文明。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在上世紀60年代末,兩河流域出現了一個現代國家-伊拉克。甘潤的兩河河水養育了千千萬萬的伊拉克人民,截止2016年伊拉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3700多萬,並且還在已很高的速度增長。不過近年來,隨著伊拉克水資源的短缺,眾多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卻出現了危機。說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有疑慮,兩河流域不是水資源很豐富麼?怎麼連區區3700萬左右的人口都支撐不了呢?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我們從伊拉克的全國人口分佈圖中可以看到,全國大多數的人口都集中在兩河流域附近,其中中部地帶的首都巴格達是整個區域內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高度集中的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當然非常的高,隨著人口的高速增長,水資源的缺口也越來越大。伊拉克政府已經呼籲國民節約用水。其中政府已經通知民眾不要種植對水依賴較大的作物-水稻,以便節約水資源。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其實伊拉克的“兩河”並不是發源於本土,這兩條河流都是發源於土耳其西部的山區,幼發拉底河不僅是伊拉克的母親河,也是沿途土耳其和敘利亞的“生命河”。由於幼發拉底河中下游氣候乾燥少雨,導致了整個河流88%以上的年徑流量來自土耳其境內。而土耳其為了充分利用其境內的河流資源,在幼發拉底河修建了數十個已灌溉發電為主的水利工程,把大部分河水攔截在自己的國境之內,導致下游河流水流明顯減少,等到河水從敘利亞流入伊拉克時,可供其使用的水資源就變的很少很少。而底格里斯河也是同樣的情況,雖然其不流經第三個國家,但是土耳其已經規劃在伊拉克已經建成的摩蘇爾大壩的上游修建伊利蘇大壩,這更加導致了伊拉克水資源的短缺。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我們從伊拉克的年均降水量分佈圖中可以看到,伊拉克的降水比較多的區域集中在其東北部靠近伊朗山區,而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區降水明顯偏少,這種降水的時空分佈不均衡也導致了伊拉克的水資源短缺。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所以協調上游國家對於兩河的用水規範,這對於缺水的伊拉克來說是最最有限的解決“水荒”的方法。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