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統一推遲70年

赤壁之戰,是三國曆史上最經典的戰役。一部著名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經過作者羅貫中的渲染,一般人都會站在孫劉聯軍的立場看待這場戰爭,把它當成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然而,如果我們拋開孫劉一方的政治宣傳,站到所謂“漢賊”曹操的立場上,會發現這場戰爭有著細思極恐的意味:

這一戰,如果曹操打贏了,中國歷史將不會出現一個“三國時期”,更不會出現後期的“五胡亂華”,全國統一也不用等到70年後的西晉滅吳。

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統一推遲70年

公元200年曹操擊敗了袁紹後,把黃河以北諸州收置於中央政府控制之下。208年,再攻擊以襄陽為根據地的劉表,恰巧劉表逝世,他的兒子劉琮投降。

公元208年,曹操在進入荊州後乘勢想一舉鯨吞江東,孫權、劉備兩家在魯肅和諸葛亮等士族的努力下組成聯盟。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統一推遲70年

這時候,雙方的兵力,極端懸殊,政府有二十萬人(對外宣稱有八十萬),孫權充分動員也不過四萬人,劉備、劉琦聯軍只不過可憐兮兮的一萬人。

劉備和孫權結盟,共同抵抗政府的攻勢。劉備進駐樊口,孫權坐鎮柴桑(江西九江),派他的大將周瑜率領他所能投入戰場的三萬人,逆流迎戰。政府二十萬大軍從江陵(湖北江陵)順流而下,雙方在赤壁(湖北蒲圻西北)會戰,政府軍大敗。這一戰役最大的影響是確定了分裂之局,中央政府再沒有能力集結這麼優勢的兵力。

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統一推遲70年

政府軍統帥曹操以絕對優勢而失利,原因如下:

一、軍中正流行傳染病,使他的士卒一半以上喪失戰鬥力。

二、曹操自以為天下已定的驕傲和由驕傲而產生的嚴重疏忽。

三、運氣太壞,那時正是二○八年的嚴冬,一向都刮西風,偏偏在會戰時忽然颳起東風,使周瑜兵團得以順風火攻,把曹操的戰艦焚燬。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他的兒子曹丕稱帝;公元221年,劉備宣稱繼承劉協的帝位,建立蜀漢帝國;公元222年,孫權在武昌也宣佈建立吳帝國。

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統一推遲70年

自公元190年袁紹在東方起兵討伐董卓,到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近百年的大混戰,導致社會倒退。而如果赤壁之戰曹操打贏了,中國歷史將不會出現一個“三國時期”,全國統一也不用等到70年後的西晉滅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