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1968年11月23日清晨,上海音樂學院女生宿舍樓裡突然傳來一陣突兀的叫喊,“韋耀,家裡出事了,快回去一趟。”安靜的早晨,這聲呼喊顯得格外刺耳,驚動了整棟宿舍樓,女生們已經紛紛起床,站在寢室門口觀望那個被急匆匆叫走的女生。

韋耀就是姚姚,大明星上官雲珠唯一的女兒。彼時,她是音樂學院聲樂系的學生,然而學校停課了,不少教授老師們被關在隔離室、牛棚和監獄裡,學生們都等著被分配去鄉下的農場勞動。姚姚也是,她的弟弟燈燈已經去了山西插隊,不出意外的話,幾個月後,她也即將跟著1968屆的畢業生去到溧陽。然而就在這個已經入冬的、繼續等待著分配的尋常清晨,她接到媽媽跳樓自殺的消息。

姚姚匆匆趕到家裡,繼父說已經把人送到醫院去了,她又從家裡趕到醫院,醫院說人死了,已經送火葬場了,她又趕到火葬場,火葬場說已經和死掉的反革命分子集體火化了,沒有骨灰。整整奔波了一天,姚姚再也沒見到自己的媽媽。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1、

姚姚在學校裡的名字叫韋耀,跟她的媽媽姓。

上官雲珠原名韋均犖,是江蘇長涇人。戰爭爆發後,她跟她的第一任丈夫張大炎逃難來了上海。來上海的那年,韋均犖18歲,她和張大炎已經有了一個1歲的兒子,小名叫恬恬。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在上海,張大炎教書謀生,韋均犖在國泰電影院旁邊的何氏照相館應聘做了開票員。上班的第一天,容貌清麗的韋均犖就成了照相館的櫥窗女郎,在充滿慾望和機會的上海灘,樸實的鄉下姑娘逐漸變得喜歡穿衣打扮起來。不久後,在相館老闆的幫助下,韋均犖得以進入華光戲劇學校。

華光戲劇學校是抗戰爆發後上海最好的一所演藝學校,九·一八以後,原本在上海發展紅火的影業公司和明星、影人們紛紛南下香港避難,留守上海的戲劇界精英們,則聯合辦起了這所戲劇學校。韋均犖算是華光第一屆的學生,跟她同屆的學生中,還有一個比她小三歲的男生,名字叫謝晉。很多年後,他成了著名導演。

當時由張善琨經營的新華電影公司正準備大製作籌拍商業片《王老虎娶親》,決定啟用新人女演員,就在華光的學生當中挑到了韋均犖。導演卜萬蒼為其取了藝名上官雲珠,雲珠寓意高懸雲天的閃耀的明珠,新華公司為此還專門召開發佈會,介紹這位公司力捧的明日之星,在報紙上大肆刊登宣傳,一時之間上官雲珠這個名字火遍上海灘。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誰知電影上映時,大家才發現女主角臨時換成了影星童月娟,張善琨的女友。被臨時替換的上官雲珠,不但沒拍成戲,反被新華公司倒打一耙,有人放出風聲暗諷她是草包,演不了戲,且一口吳語,說不好國語。前後才不過一個月,上官雲珠就經歷了一夜爆紅,又一夜爆衰,甚至到了萬人嘲的地步。

2、

在外拍戲碰一鼻子灰,回家也不安寧。傳統讀書家庭出身的張大炎難以忍受妻子在外拋頭露面,兩人的爭吵越來越多。幾年後,憑藉幾部話劇作品,上官雲珠終於在上海灘戲劇界站穩腳跟能,她開始時不時送時興的領帶、外國香菸和巧克力給攝影師,跟別的女演員一樣,為的是使自己在鏡頭裡好看一點。據說她演的第一部戲是一部叫《玫瑰飄零》的粉戲,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李麗華。

她後來認識了編劇姚克,他是當時演劇界名聲響亮的才子。作為留洋回來的文人,姚克翻譯過大量魯迅的著作,跟魯迅成為來往密切的朋友。後來魯迅過世後,姚克是他的十個抬棺人之一。身為知名編劇的姚克,為上官雲珠帶來了許多幫助。她有時會去姚克家討教劇本,恬恬沒人照顧的時候,上官雲珠就騎自行車載著兒子一同前去。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1943年,已有了名氣的上官雲珠與張大炎協議離婚,同年與姚克結婚。她搬出當年逃難來上海落腳的閣樓,搬進了法租界的花園洋房。第二年夏天,這對還處在熱戀中的夫妻生下一個女兒,他們寵溺地叫她寶貝,直到快上小學時,才用上姚克才給她取的名字“姚姚”。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異父的哥哥恬恬不同,姚姚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就算是在戰亂的年代,她穿的也是普通人家穿不起的訂做的皮鞋,像上海有錢有教養的人家那樣,每個禮拜由保姆陪著去上鋼琴課,她還有一個陶瓷的新式娃娃,那是大多數上海小女孩都沒有玩過的娃娃,因為它很貴。

可惜這對轟動上海灘的明星夫妻的婚姻沒有持續很久,姚姚快到兩歲的時候,上官雲珠跟南國劇社去北方演出,留在上海的姚克愛上另一個富家女子。上官雲珠回來發現後,立即與他離了婚。才剛剛學會叫爸爸的姚姚,突然就沒了爸爸。

四年後,上官雲珠跟蘭心劇院的經理程述堯結婚。這年姚姚6歲了,在這之前,姚姚在家裡常見的還有兩個叔叔,時常來家裡一桌吃飯的媽媽的同事藍馬,和經常在家待到很晚才走的賀路,後來他們都走了,只有一個極和氣的長臉叔叔留了下來,他說一口客氣的北京話。

姚姚7歲的時候,有了一個叫燈燈的弟弟。那時被帶回長涇的恬恬剛好來上海讀書,恬恬大姚姚7歲,姚姚大燈燈7歲,三個孩子共同擁有媽媽和一個好脾氣的“爸爸”。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3、

50年代初,上海演藝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主流的姨太太電影被視為墮落腐壞,演藝界最紅的明星是從解放區來的,二線的比較受重視的,也是重慶的國統區來的,最差的就是一直待在作為淪陷區的上海的。在當時的文藝界,好不容易從底層奮鬥到功成名就的上官雲珠,突然一下成了末流。

為了有戲演,上官雲珠開始再不接什麼交際花、姨太太的角色,那些她最擅長的,有著複雜人性和命運的“舊女性”,越來越不被公眾接受。她本來最愛穿旗袍,在同時期的演員張瑞芳眼裡,上官雲珠非常漂亮,平時上班也很會打扮自己,是個精緻得連手絹顏色都要跟每天的服裝搭配在一起的人。她愛穿喬其紗鑲邊的長旗袍和繡花鞋,烏黑的髮髻上點綴幾朵茉莉,耳垂上墜著紅寶石,再搖著一把小巧的檀香扇。然而從那時起,她就脫去旗袍換上列寧裝,拼命地下工廠、部隊、農村,慰問演出,累出了肺病。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她拼命想要在新社會生存下去,丈夫卻突然掉了鏈子。1952年的三反運動中,程述堯被人誣陷貪汙了三年前的一筆演出款項。大大咧咧的公子哥習性生活慣了,沒完沒了的隔離審查終於讓他厭煩,於是一口將罪名應承下來。上官雲珠為此大為火光,她一邊生氣,一邊為他湊夠了保釋金,然後向解僱回家的程述堯提出了離婚要求。任憑丈夫苦苦哀求,最終也沒能動搖妻子的心。

程述堯離開後,姚姚又一次沒了爸爸,也沒了弟弟,燈燈被送回程述堯的北京老家,每年暑假的時候姐弟倆才能相見。後來賀路住進了他們的家裡,只有燈燈回上海的時候,姚姚才會搬到媽媽的臥室,姐弟倆和媽媽睡在一起,那是難得的美好時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初,是上官雲珠人生的第二次高潮。一部《南島風雲》讓她聞名全國,她在裡面飾演一位女游擊隊員,那是那個時代最正面的角色。緊接而來的,她受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受邀出席不少外交場合,這些使她迎來電影生涯的第二個黃金時代。1962年,中國模仿蘇聯,推出了自己的“22大影星”,上官雲珠位列其中。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毛澤東接見徐玉蘭、白楊、上官雲珠、王丹鳳(左起)


1964年,上海華光學校的老同學謝晉,找上官雲珠拍了一部《舞臺姐妹》,這是她拍的最後一部電影。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上官雲珠在《舞臺姐妹》中飾演過氣越劇藝人商水花


4、

拍完《舞臺姐妹》不久,上官雲珠就住院了,她被檢查出了乳腺癌,病變組織轉移到大腦。她再也拍不了戲了,經過兩場大型的頭部手術,醒來的上官常有思維障礙,她有時表現得像是不認識任何人。

這一年,姚姚是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因為不喜歡自己的繼父,她幾乎常年住在學校。那一年,上海和全國的學校裡貼滿大字報,大字報上掛著被點名批判的老師或者學生的名字。上官雲珠家所在的建國西路高安路口那幢公寓,寫著上官雲珠名字的大字報從街邊一直貼到4樓家裡大門,門上被來抄家的人砸得全是洞。那段時間,她家裡的門一天到晚都開著,賀路擔心抄家的人把門砸壞了,也擔心砸門的聲音嚇到頭部動了手術的上官雲珠。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批鬥到後來,醫院不讓去了,電影廠要求上官雲珠去上班,說是上班,其實是去“牛棚”報道,她在那裡參與勞動、寫交代、接著受批判,不斷地接受傳喚,然後不時腫著臉回到“牛棚”,目光呆滯,嘴角留著血。她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地抽搐,連話也說不清楚。但她在面對姚姚時要清醒得多,她叮囑有次臨時回家的姚姚,就住在學校裡,不要輕易回家。

1966年的秋天,姚姚被叫到電影製片廠針對上官雲珠的批鬥大會上,她在一堂子不認識的、氣憤的人群中,走上臺,給自己的媽媽貼了一張大字報。

5、

1968年11月23日凌晨,在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上官雲珠打開家中4樓的窗戶跳了下去。這一年,她48歲。

很多年前,每年暑假回到上海的燈燈,走到建國西路路口,都會迫不及待對著樓上的那扇窗戶大喊“媽媽”、“姐姐”,直到看到那對美麗的母女笑容滿面地出現在窗口,他就立馬衝上樓跟她們抱在一起。那是有著全世界最美麗笑容的窗口。


50年前的上海,一個女明星決定去死


燈燈、上官雲珠和姚姚


很久以後,建國西路的人們傳說,上官雲珠跳樓的時候,正好跳到樓下正在歇腳的菜農的菜筐裡。當時是凌晨,小菜場還沒開門,送菜的農民們在樓下等待著,跳樓女人的血浸滿菜筐,菜場的人打開衝垃圾用的橡皮水龍頭把小棠菜上的血沖掉,賣給了那天來買青菜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