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談奇出品,保質保量

華語功夫片真正的盛行是在七十年代李小龍之後,在此之前雖然也有,但都是那種武打看起來特別假的打鬥方式,無論從製作,還是動作等方面看,都有些粗製濫造,以今天的眼光回頭審視,給人的感覺就像沒發好的豆芽一樣。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李小龍的橫空出世,對當時的功夫片起到一個提綱帶領的作用,使得業界紛紛對動作,內容的要求高了起來,即使如此,那種一招一式硬橋硬馬舞臺式的民初功夫片在李小龍死後還是盛行了六七年,成龍,洪金寶幾個都沒少演這種片子。

其實這也是功夫片動作風格的萌芽階段,因為當時的武打演員基本都是戲班出身,在沒有好的借鑑之下,動作設計方面都比較偏向舞臺化,整個七十年代都是這種風格,如成龍的《蛇鶴八步》《蛇形刁手》《醉拳》等電影作品,無不是如此。

時間進入八十年代

隨著香港電影越來越繁華,功夫片也在時代的巨輪推動下一邊摸索一邊慢慢前進,進入八十年代,各家武行在激烈的競爭下,不得在動作上一變再變,爭相出新。那種一招一式硬橋硬馬式武打動作就是在這個時候漸漸被淘汰。

比如《龍少爺》就是成龍的動作風格改變之作,在這部片中,他完全摒棄了以往那種虛假花俏的武打動作,使得動作場面更接近於真實打鬥。

所以說,八十年代是香港功夫片動作風格一個分水嶺。

而在九十年代動作設計則進入一個高潮期,湧現了無數質量上乘的優秀功夫片。

---俗語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在影視作品中,擅長或擁有好腿法的演員總是比較吸睛,相反,好拳法的演員就沒有那麼出彩,像李小龍的絕招連環三腿就被影迷一直津津樂道。而陳惠敏雖是實打實的一手好拳法,但也只在警匪片中出沒,很少有人拿他當作功夫演員。

當年李小龍意外去世後,功夫片雖有短暫的失落,但香港影壇確實人才濟濟,很快就恢復了元氣,更是出了一大批腿法高手,或許你的記憶已淡漠,但下面的視頻還是能讓你想起這些人當年的風采。

以下排名無次序,不分先後: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黃仁植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譚道良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梁小龍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元振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黎強權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甄子丹

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細數功夫片中的腳法高手!

黃正利

定義:何謂腿法高手?

這裡不是從實戰角度,而是從影視角度來解釋,指的是那些在鏡頭前,腿法表現力度強,能給觀眾留下驚豔之感的......

如果以此為例,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元彪等明星都算不到此列,雖然這幾人身手在功夫圈都是數一數二的,但身手屬於各方面比較均衡,並沒有某個技術特點相對突出,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原因很好解釋,成龍一班兄弟是出身梨園戲班,李連杰出身武術隊,從小的訓練就是整體技術齊頭並進,並不特意去追求和強調單方面的長技。而我們所列舉的腿法高手,腿法的突出的原因跟自身的訓練方式也是息息相關的。

比如我們所要例舉的黃仁植,黃正利,元振都是跆拳道出身,跆拳道是一門以腿技為主要特點的武術,他們的腿法突出就不意外了。而梁小龍是空手道出身,甄子丹雖是融各家之長但他也練過跆拳道,他偏重腿法還有一個明顯的原因,因為他是地地道道的李小龍迷,幾乎迷李小龍的沒有一個不擅長腿法的。

比較意外的就是《警察故事》中的啞巴的扮演者黎強權了,那腿法華麗的簡直無法形容。

這幾大腿法高手,如果非要分個高低,搞什麼誰是第一腿王誰是第二的,其實是在侮辱演員,只能從不同角度來看待,如果從電影事業發展上看,當屬甄子丹發展的最好,因為他的鏡頭表現力最強,至今還長紅不衰;從武術程度來講,應該算是黃正利了,他已是跆拳道九段,成為祖師級別的大師了;而其餘幾位,在影壇並沒有長足發展下去,只是在驚鴻一現後,退出的退出,消失的消失,現在只能在影片中看到他們昔日的風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