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樂壇能否比得上港臺樂壇,為什麼?

排名那些事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影視娛樂大小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常識!!!


臺灣為什麼是一直是華語流行音樂中心,香港在流行音樂上也有莫高成就,原因便在於此。

不過相比之下,香港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氛圍,與臺灣相比有些微妙。


香港雖然經濟發展早,但畢竟是一座城市,只有700萬人口,還是英國殖民地下的港口金融中心。有著最深層次的歐美資本主義,香港娛樂文化一直逐利嚴重,娛樂至死,確實不太重視原創音樂人。

香港娛樂文化在90年代左右的巔峰時期,除了黃霑,黃家駒,陳百強等少數自主創作人。即使是如後世尊稱“哥神”的張學友。在唱片巔峰時期,便擁有著大量翻唱歐美,日韓音樂的歷史。


臺灣完成經濟騰飛之下,政治真正放開過後,是在90年代初期。70年代,80年代,臺灣氛圍表面相當嚴苛,但顯然不如內地80年代,90年代,甚至今日。臺灣地區當時管理歸管理,但音樂人能自由發表音樂作品。不會像是大陸,崔健等音樂人,一直只能處於地下發展。

中國內地經濟飛速發展在哪個年代,改革開放是1978年。80年代打基礎,90年代找方向,中國內地真正經濟迅速騰飛在2000年左右,直到2008年過後,但現在的中國仍然不是發達國家。


中國內地流行音樂一直由中國官方領導,音樂類型集中民歌,戲曲,各民族等民族音樂。無論李谷一,騰格爾,再到韓紅,都是這方面的代表。

大陸搖滾樂,後來有黑豹樂隊,魔巖三傑,唐朝樂隊,鄭鈞,許巍,零點樂隊,指南針樂隊,汪峰等等音樂人,成為大陸流行音樂最大一支。


另外大陸流行音樂是民謠,誰最先開創說法很多,但校園民謠是高曉松,老狼等人,後面有李志,朴樹,李健,宋冬野,馬頔,周雲蓬,趙昭等音樂人。

大陸流行音樂主流,基本一直就這三支,其它諸如2000年左右的鄉村音樂,如《大花轎》《縴夫的愛》等。再到楊鈺瑩,毛寧等翻唱,學習港臺情歌不提。


2005年左右,大陸鄭源,六哲等民工情歌歌手,還有許嵩,汪蘇瀧,徐良等網絡音樂人,都不再提。

其實結果就很明顯了,跟前十年的華語音樂對比就知道了。臺灣有周杰倫,陶喆,王力宏等音樂人,對於臺灣流行音樂革新成功。雖然許巍,汪峰,朴樹,李健,羽泉等音樂人不錯,但完全被壓著打。


內地流行音樂發展時間,要短過港臺,產業人才積累,也不如港臺。內地樂壇不如港臺樂壇的地方,即使加上搖滾和民謠,也輸給港臺同樣有搖滾,民謠等類型音樂。

因為臺灣流行音樂,還有周杰倫等人,開創了華語嘻哈樂,華語節奏布魯斯音樂,華語新中國風音樂等等類型。


更多關於華語樂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令狐伯光


哪裡有著名優秀的作曲家,哪裡就有樂壇!三四十年代上海華人流行歌曲的鼻祖,作曲大師黎錦暉,黎錦光,姚敏,陳歌辛,陳蝶衣…創作了無數經典歌曲!直到現在全球華人歌手都在翻唱老上海的經典歌曲!後來六十至九十年代華人流行音樂被臺灣音樂人發揚光大,臺灣六七十年代作曲大師:左宏元即古月,湯尼,王福齡,劉家昌,陳彼得…作詞大師莊奴,孫儀,林煌坤,慎芝,瓊瑤…八十九十年代臺灣著名的作曲家真的是數不過來:駱明道,陳志遠,譚健常,葉家修,侯德健,李壽全,馬兆峻,梁宏志,羅大佑,李宗盛,小蟲,童安格,齊秦,陳昇…歌詞作者更是數不過來!臺灣音樂人把華人流行歌曲發揚光大推向最輝煌的年代!大陸和小香港缺乏優秀的作曲家和音樂人才!


平凡的人143783758


一個刀郎就抵十個張學友!我家刀郎翻唱 創作都槓槓滴



冬鞋稀獨666


一個世紀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