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的海外“心路歷程”和兩次轉身

今天,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持續引發關注。

據美聯社,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昨日宣佈,在他的幫助下,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他自稱他用一種能夠改寫生命藍圖的強大新工具,修改了這對本月出生的雙胞胎女嬰的DNA。由於該研究項目涉及對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研究安全性與倫理問題引發公眾關注。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目前,賀建奎的說法尚未得到其他方的證實,也尚未發佈在期刊上。而被曝參與此項目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提供資金的深圳市科創委均否認參與,賀建奎任教的南方科技大學稱以為該項目在校外開展,招募研究對象的公益組織稱以為這是大學的項目。

經過兩天的“踢皮球”運動後,該事件成了一起“羅生門”。昨晚,國家衛健委昨晚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展開調查。

賀建奎的海外“心路歷程”

2006年,賀建奎從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畢業。

畢業後,他前往美國萊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該校生物系教授邁克爾·迪姆(Michael Deem),轉戰生物領域。值得一提的是,迪姆也是此次基因編輯嬰兒的參與者。

外事兒(xjb-waishier)發現,在他本科畢業的那一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一篇關於量子態傳輸的學術論文。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據美聯社,2010年,賀建奎順利獲得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便馬不停蹄地赴斯坦福大學深造。2011至2012年期間,他在斯坦福大學史蒂芬·夸克實驗室(Stephen Quake lab)進行博士後研究。

外事兒發現,在此期間,他出版了一本書。根據亞馬遜官網的說明,這本書介紹了預測主要流感病毒的統計方法和解釋CRISPR這項基因編輯技術的第一個理論模型。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同時,他還在博士後生涯深入研究了單分子測序技術,這也是他於2016年建立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研發項目。

2012年,賀建奎回到中國,並在南方科技大學開設了自己的實驗室。他回到中國後依然與其導師迪姆保持緊密聯繫,合作進行了多個科研項目。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回國後的賀建奎似乎成功轉型為商人型學者。

根據天眼查,賀建奎是7家公司的股東,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包括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內,賀建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6家公司大多為科技公司。

外事兒發現,就在四天前,賀建奎作為共同作者的一篇論文在基因編輯同行評審期刊《The CRISPR Journal》上發表。

在另外4位共同作者中,還有一位名為賴安·費雷爾(Ryan Ferrell),他也參與了“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相關工作,他是美國專業的公關人士。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這篇論文提出了基因編輯臨床應用的5條倫理原則,包括“同情有需要的家庭”“只服務於重大疾病,不虛榮”“尊重(經過基因編輯的)孩子的自由”“基因不能定義一個人”“每個個體都值得被治癒,遠離基因疾病”。

美國醫療媒體STAT評論稱,賀建奎進行“基因編輯嬰兒”沒有遵循他論文中提及的倫理原則。賀建奎卻在昨晚的視頻中說:“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基因編輯技術開拓者:基因編輯不應用於人類生殖細胞

針對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開拓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於26日先後發表聲明。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創始人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在加州伯克利大學網站上發表聲明稱,目前基因編輯不應該應用於人類生殖細胞,這是在全球科學界達成共識的,負責此例基因編輯嬰兒的科學家必須對其行為作出解釋。

杜德納認為,公眾需要了解以下幾點:

·該臨床報道沒有在任何同行評審的科學文獻上發表;

·因為數據沒有被同行評審過,基因編輯過程的準確度無法評估;

·基因編輯在人類胚胎上的使用應僅侷限於那些明顯未得到滿足的醫學需要,和那些目前沒有醫療手段可以解決的情況。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開拓者之一,他的團隊擁有CRISPR基因編輯專利權。

11月26日,張鋒在麻省理工學院博德研究所網站上針對“基因編輯嬰兒”發表聲明稱,就目前來說,通過基因手術修改胎兒身上的CCR5基因是風險大於好處的,並且CCR5基因修改還容易使胎兒感染西尼羅河病毒。他支持叫停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

張峰還表示對CCR5基因試驗缺乏透明性感到擔憂。所有的醫學進步,基因編輯或者是其他領域,尤其是那些會影響到人類的,都應該非常謹慎,而且需要經過嚴格的試驗,並且需要和患者、醫生、科學家以及其科學工作者公開討論之後,才能進行公正的施行。

早在2015年,國際醫學研究界就曾表示,在全社會未達成共識之前,推進任何有關生殖性的基因編輯工作都是不負責任的。這是2015年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發表的共識聲明。

贺建奎的海外“心路历程”和两次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