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為什麼少男少女都不想談朋友?

UFO超人


我有個女性朋友,長得還挺漂亮,身材高挑,像高圓圓,條件也不錯,在市裡當公務員,收入穩定。但是她今年都快30了,還沒談過男朋友,她家裡急,她自己也急。

條件好,長得又漂亮的女孩子,應該有很多人追,也有很多人給她介紹對象才對啊。話是這樣說,事實是別人給她介紹的對象她都看不上,她認為對方不是太挫就是太醜。她喜歡看韓劇,痴迷宋仲基,李敏鎬這種男神,她心裡的白馬王子得至少比得上半個宋仲基。

有一次,好不容易看上了一個小夥子,人家晚上想約她出去吃飯,她問對方能不能帶上她姐一起去。人家也不反對。但是後來的幾次,人家約她,她總要帶上姐姐,別人不耐煩了,就再也不約她了……

後來我發現,她確實很喜歡黏著她姐姐,一下班就往她姐姐家裡跑,節假日在那裡一宅就是幾天。後來她姐姐都嫁人了,她還是喜歡黏著她姐姐,逛街,看電影,散步,沒有姐姐的陪伴她是不會去的。

可能就是因為她離不開她姐吧,其他男生根本沒有靠近她的機會,所以現在她快30了,還沒談過戀愛……

我想,這應該是不少女生的“投影”吧,過的自由自在,有飯吃有姐妹閨蜜陪就夠了,為什麼還要談戀愛結婚?而且還沒哪個長得跟電視劇中的男主角帥……

同理,男生也差不多吧,有遊戲玩,有酒喝,有基友一起瘋就夠了,為何還要戀愛?


二佔佔


談朋友、早戀、交往過密是少男少女關心的問題。

兩小無猜,手拉著手、肩並著肩,上學走路坐車,課間一起玩。

突然有一天,他們的身體變化,好神秘,男女外部表現真是不一樣!

走在一起像小時候就有“非議”,早戀被學校禁止,讓家長和老師圍追堵截。

進入生物課堂老師講、書上一目瞭然。

從神秘到釋然,看少男少女交往,成家那麼累,我要快樂地生活。

沒你不行,還得對你負責,被發現都是指責。我懂了,我不發“錯誤言行和評論”的神經!沒時間,沒心情……待到山花浪漫時,我在叢中笑!


山泉書屋


不肯否認,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不交朋友似乎與中國的文化風格格格不入,甚至會慘遭排斥,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可以從幾個角度去回答:

1.科技的進步方便了社交,但同時也變相疏遠了人之間的距離,特別是題中特別所指的少男少女更是如此。所謂手機在手,天下我有,科技的進步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同時也減少我們與外界的人接觸的機會,所謂習慣成自然,慢慢得便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人總是需要活在自己的舒適區,自然不會輕易改變,所謂的不想談朋友,到不如說懶得交朋友,所以從這個方便看,科技的方便讓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遠!

2.性格是其中一個大因素,不管是處於哪個階段的人群都一樣,社交圈子與其本身性格息息相關,也許有人性格獨立,交朋友對於其而言需求感不足,自然沒有動力再去擴展社交圈子;有些人性格內向,與其說不談朋友,但不如說不敢談朋友(社交恐懼症患者最為明顯);所以性格因素影響相對較大,很少有人不喜歡朋友,但是也許是因為性格因素,導致交友動力不足,自然在別人看來是不想交朋友。

3.缺少社會經驗,情商較低,所謂情商低,就是不懂得與他人打交道的方式,身邊也是總有一些人,其言行舉止讓人不齒,但是自身卻久久不知,最終便導致一個噁心循環,自認為身邊沒有朋友,於是自己也慢慢變得不想太談朋友。

所謂少男少女不談朋友,時代的影響確實存在,但更多的自身的問題所在,所謂不談朋友的人應該學會擴大社交圈子,只有擴大圈子才有機會認識更為優秀的人,人生自然會多一些可能性。但不要一味只靠他人,但自身沒有足夠能力時,你無法融入他人的圈子,自然也交不上更好的朋友!


里仁圍看世界


很簡單,各種娛樂上來了,你會發現一件事:越是窮的地方,生育率也高,年輕人結婚的越高,越是富裕的地方,生育率月底,年輕人結婚的意願也低。

日本年輕人結婚的意願都低到快看不見了。


少男少女們處於一個荷爾蒙爆發階段,談朋友是對於是爆發的荷爾蒙是哥很好的發洩機會,在中國古代,人們老早就結婚了,14歲以上就結婚的比比皆是,不然晚上沒電,沒有娛樂,什麼都沒有,不談談戀愛造造小人能幹什麼呢?


然而今天不一樣了,娛樂項目已經多到你腦袋根本塞不滿的程度,可以供年輕人發洩的渠道實在多的數不完,女孩可以逛街,男孩可以玩遊戲,手機不離身,一天到晚的低頭族,我甚至看過不少小情侶在戀愛階段,吃飯的時候一人抱一個手機,誰都不理誰的興致勃勃的打字,這種情況下,就算已經談了朋友的都懶得互相說話,更何況還沒有談朋友的。


坦率的說,男孩和女孩的興趣根本不一樣,其實強行玩也玩不到一起去,男孩更喜歡軍事,體育,遊戲之類的項目,女孩更喜歡逛街,打扮之類的,強行讓一個男孩去學什麼化妝純粹是難為人,強行讓一個女孩去關注什麼武器之類的,也屬於強人所難,既然現代電腦和智能手機可以把志同道合的人湊在一起,何必有強扭著自己去幹根本不願意乾的事情呢?


即便是有個別男孩願意在追女孩的過程中犧牲掉自己的愛好,但是這不是什麼長久之計,而且也不是普遍現象,男孩和女孩各自找尋自己的志同愛好者,豈不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