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國內一些學生無論年級高低,都會在校外補課,你怎麼看?如何應對這種現象?

手機用戶58273396194


此時此刻我正坐在我孩子(五年級)上的輔導班一邊聽老師上課一邊刷著頭條。

我們是從一年級開始上各種各樣的班的,有興趣班,有學習班。幾年下來有些班退掉了,而有些班又補充進來了。

題主既然說的是“補課班”,那麼今天我就不說“興趣班”了,單說說“學習班”吧。

現在的“補課班”已經不是過去意義上的意思

過去一說“補課”,人們習慣性的認為是:學生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所致,學習吃力、成績比較差,然後需要“補習”。

這種情況始終是存在的,而且往往是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這種情況就越多!———家長們往往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直到最後發現問題嚴重了,這才著急起來。

這種班的性質其實是“補差”!

事實上現在還有一隻龐大的甚至比傳統“補差”需求更大、人數更多的“補課”大軍——我們稱之為“提優”!與“補差”不同,“提優”呈現來的趨勢卻是從小學到初中都很普遍的存在!(有些地方高中也一樣是這樣。)

所以,不要以為別人說“補課”就直接以為別人是因為孩子成績不好這才去的。

舉幾個例子:奧數、英語類的這兩大類班裡面的學生,實際上成績在學校好的反而更多!

需求不同

如果說國家給提供的免費的義務教育是一種基礎教育,那麼越來越多的家長想要的教育是現在的義務教育普遍(事實上還是有的,只不過太少了)不能提供的“精英教育”。

🌰以最常見的英語為例:

從最初的自拼,到聽說,再到無法,催生了各種各樣、各具特色的輔導機構。價格從低到高,而且我們會發現,越是那些以語法之類為主的班反而更便宜,越是以聽、說、讀為主的反而價格昂貴!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很多家長會把還沒上學的孩子就送去學習了。

當然,隨著一部分父母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有一些家長會自行解決。

🌰以數學為例

主流的數學類“輔導班”基本上都是以“奧數”為主的,當然,有時候他們會把這個東西的名字改成數學思維能力之類。

而我們不管是懂奧數的還是不懂的家長大都是知道這東西並不簡單,不是嗎?

我沒看法,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不要相互干擾就行!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補課現象現在各階段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發生,這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主要是由於當前學校教育競爭激烈,家長對孩子成才意識強烈。

校外補課,是當前一種社會普遍現象,也是部分家長普遍的心理,子女再校的學習成績越好,將來約比較有出息,能考取更好的大學。

一名優秀的學生,主要是擁有良好的學校素能,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發展過程中,是能通過自己的自主探究性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課程鑽研、知識的拓展與內化,是不需要額外進行校外補課的。


學生的培養,是需要家校配合的,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要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健全的人格魅力,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今後的學校基礎教育中的道路越走越寬。

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去鑽研,教師只是起到引領的作用,對於知識的內化、總結、歸納,需要學生自己不斷提升能力,訓練知識能力,不斷拓展,才能使知識成為一種固有能力,熟練掌握基礎知識,促進各方面素能的提升。


不管是基礎教育學校的教師,還是課外補習班的教師,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引領與幫助解惑,重點在於學生的努力程度和對待學習的態度。實踐證明,但凡參與課外補習機構的學生,學習成績只是在短時間段內或者在小範圍內有所提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能力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被提升,這主要是由於孩子自己不思考,自己不能獨立思考,自己不能獨立對知識進行拓展與探索,沒有將基礎知識進行深化創新,所以學習成績會極為不穩定。

總之,學生進入社會補習機構,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但這種方法並不推薦,主要需要學生自己去努力,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水平,努力鑽研,進行自主探究,這才是長遠發展的契機,需要家長配合學校教師正確引領孩子,教育孩子。


時光匆匆微微甜


有人說國內一些學生無論年級高低都會在校外補課,關於這個現象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確實挺大的,學習的知識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上課的時候老是不能顧及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差,所以說有的學生就會出現上課沒聽懂的現象,那麼關於這種現象,可能家長會在放學之後在校外給孩子找補習班進行補課,無非就是讓孩子找回當天所學的知識。


其次,我覺得一些家長可能就是受其他一些家長的影響,覺得別人家孩子都在補課,如果自家孩子不補課的話可能會落後,或者是說成績會下降,受這種心理影響的家長可能也會讓自己的孩子送去補習班。

最後我希望各位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分析,為了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不論是在做作業方面還是在課堂聽講方面都能養成很好的習慣,所以說這一部分學生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勞逸結合,不能跟風讓孩子去補習班,家長把錢花了,但是孩子卻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