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愛de蘋果樹


我是藝術培訓機構的老闆兼老師,作為一個藝術培訓類的老師,我是幸福的。第一,這是我從小到大的專業,能夠把專業做成事業,我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努力學習,提高自己。我從小學習鋼琴,憑聲樂考上大學,又轉鋼琴專業畢業,可以說是聲樂鋼琴都是強項。在大學四年,也參與了比較多的比賽和活動,獲得了一些比較有分量的獎項,平心而論,我在學習的時候勤勤懇懇,保證每天在琴房待夠九個小時,除了鋼琴,我可以演奏的樂器有八種,現在教學也對得起良心。畢業前,我確定了自己的就業方向後,先去了一些琴行打工學習招生辦學經驗,後來才開了屬於自己的琴行。

作為一個科班出身的老師,我是非常嚴厲的,我寧願我的學生現在恨我,以後愛我。也不願讓她們現在愛我,以後恨我。因為這些年我接手過很多從別的老師的學生,很多孩子是有天賦有條件有未來的,但是由於之前的老師放縱太過,家長不重視或者溺愛,浪費了孩子的天賦,也毀了孩子學琴的這條路,最終泯然眾人矣。

對家長,其實我學生的家長都是比較明事理的,特別是一些教師工作的家長,是所有家長裡最重視孩子培養的。有些家長實在是溺愛孩子,沒法教的,我會推介他們去學別的樂器,實在要學鋼琴,我也是不帶的。

最後,我覺得做一個藝術培訓老師是非常開心的,我喜歡音樂,喜歡樂器,喜歡學生。生活會給我帶來痛苦,但是音樂可以讓我快樂。尤其是工作環境,跟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沒有那些勾心鬥角,也讓人開心。


瓊樓丶


在輔導機構當老師的好處是門檻低、選擇多、多勞多得;缺點是受歧視、比較累。


十點君身邊有一部分朋友是在輔導機構當全職老師,在輔導機構當老師可以用五味雜陳來形容。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去輔導機構當老師,一方面是因為輔導機構的專業要求沒有公立學校那麼嚴格。【專業門檻低】

輔導機構在招聘老師的時候,如果是相關的專業當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不是相關的專業的,只要有自己擅長的科目,並且能講好,當然也是可以的。

因此,很多想從事教師行業,但是受制於自身的專業限制的大學生,有一部分就會選擇去輔導機構。

另外一個方面,在輔導機構可能選擇會更多一些。在輔導機構工作,本身和在企業工作沒什麼不同。如果是覺得在這裡不滿意,就可以去別的地方。一般越是經驗比較豐富,課講的比較好的老師,越是會有更多的選擇。【甚至,有的培訓機構,會去競爭對手哪裡挖牆腳】

畢竟,在輔導機構裡面,所有的人都明白優質的教師才是核心競爭力。

但是,如果是在公立學校當老師,如果是工作的不爽想跳槽,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更多的選擇, 除了在工作機會上面,還有就是在薪酬待遇上面。在輔導機構當老師,薪資水平兩極分化會更加的嚴重,好的老師可以心吸引到大量的學生,薪酬自然就比較高,而水平一般的老師甚至還不如公立學校的老師。【因為薪酬一般都是底薪加課時費用】

當然,在輔導機構當老師也有很多心塞的地方。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社會對於輔導機構的老師還存在偏見有不少人會認為在輔導機構的當老師,怎麼能算是正式工作呢?並且,在輔導機構工作薪酬待遇還會受到教育部門管理上的影響。

除了偏見,另外一個讓輔導機構老師感覺到心塞的地方,就是閒的時候閒的心慌,忙的時候累成狗。

大部分的輔導機構還是以課外輔導為主,因此學生的上課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集中。一般就是在節假日和寒暑假。

特別是在放假的時候,上完課以後很多人都有一種想改行的感覺。


升學與考試


我曾經在培訓機構裡做過半年,不得不說培訓機構是個坑勞動力的地方,我曾經一個連續上了300小時的課程,我每天上午8點開始上課,一直到晚上10點,中間沒有午休,只有10分鐘吃午飯,下午10分鐘吃晚飯,這就是個體力活,幸虧當時這種高峰期只有一個月,如果有三個月我肯定撐不住了。

然而300小時的課程,我只拿到了6000塊,這真的廉價勞動力,當時我的學生告訴我,他上一小時就要繳納120塊,然而我只能拿到20塊。機構卻拿了100塊。我當時還帶有高三的學生,他是一小時200塊,我只能得到35塊。真的挺壓榨的。

我當時機構裡唯一能夠上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數學的老師,別人都搞不了,所以我的業務量比較大。但是真的很累,那種一個月都沒有休息一天時間的,每天就是上課備課吃飯睡覺,很累很累。

不過當年還好的是不用負責拉課,只需要上課就行。我做業務真不得。

大學剛畢業,如果一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這裡工作,能上大學的人,講一下初中數學還是沒問題的,差的孩子耐心點教,用點心很快就出成績了。

不過做這個不能做太久,做太久會喪失進取心的,而且人生沒有進步。要麼出來自己單幹,要麼轉行


太陽愛上月亮卻拋棄星


古人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既然招生期的“身子骨”磨練了,那接下來就是教學期的“費腦子”了。

初入教壇,自然有一腔熱血,也總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莫名其妙的心軟。結果,又是“啪啪啪”的打臉。

第一天自然是來個摸底考試,同學們都很認真的作答,我在一旁監考,心裡樂開了花:“這一屆的學生真不錯,我決定要好好教你們”。入學測試考完後,我滿面春風,笑意綿綿:“同學們大家好,我姓夏侯,大家可以叫我夏老師,也可以叫我林哥,下面大家開始自我介紹吧”孩子們嘰嘰喳喳的開始介紹自己,十多分鐘後,我把數學老師和英語老師叫來和學生們打個招呼。幾個流程一走,發現孩子們真是聰明又可愛,人小又鬼大,有趣又好玩。開學第一天,就這麼愉快的過了。

幾天的接觸後,我的頭立刻就大了。五年級“皮中之王”;六年級中規中矩;七年級死氣沉沉。我欲哭無淚,咱這是造了什麼孽啊,一上午的冰火兩重天。

五年級

班上十個人,各個皮又皮,前排刷抖音,中排愛走動,後排兩個大戲精。有一堂課我講王安石的詩,講到性情時,大皮莫名其妙來了一句:“林哥,王安石是怎麼死的”我一臉懵逼,強顏歡笑:“老死的。”這時,二皮又來問:“李白是怎麼死的?”“在船上喝酒淹死了”。三皮一臉崇拜:“老師,你懂的真多”。我聽了很受用,故作輕鬆的回答:“肚裡沒點貨,怎麼敢教書。”之後這堂課都被三皮帶起節奏來了,於是就出現了以下清奇的畫風:“老師,杜甫是怎麼死的?”“林哥,白居易是怎麼死的?”……我滿頭黑線,半節課都去回答詩人是怎麼死的。

還有一次講成語,為了讓學生們記憶深刻,我採取表演的方式給大家上課,果然效果明顯,大家很快記住了這些成語。為了加深難度,我決定讓學生們用貌美如花、眉清目秀、玉樹臨風、英俊瀟灑造句。只見一學生站起來一本正經的說到:“英語老師貌美如花,數學老師長的眉清目秀。”我一聽,心花怒放,這孩子情商很高,可塑性很強,接下來肯定是要誇我玉樹臨風,英俊瀟灑了。結果這孩子慢悠悠的吐出:“語文老師醜成翔”。全班鬨堂大笑,我尷尬一笑,隨即面色一沉,走到這學生面前:“屁股翹起來,讓我打兩下”。

儘管如此,我最愛的還是五年級,因為相處時間多,他們會帶我去當地的圖書館看書,也會給我帶些小零食,還會模仿我上課的樣子逗的大家哈哈大笑,更會在互動時說要是林哥在學校裡教我語文就好了。唉,真是一群讓我又氣又愛的學生。

六年級。

六年級的同學們相對五年級來說,真的懂事不少。上課認真聽講,課後作業完成的也很棒,尤其是作文水平,堪稱三個班最優秀的。

記得有堂課我講作文,教他們外貌描寫,經過我舉幾個例子後,他們立馬能get到關鍵點。

其實最讓我驚訝的是有些學生一方面早

熟的可怕,敏感得可怕,而另一方面對於感情又缺失得觸目驚心。在今天,智能手機,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讓大家更多的瞭解一些課外知識,有些學生很早就知道了男生和女生的區別。我記得有個學生和我說:“老師,我不敢和女生坐在一起,因為總是出現幻想,集中不了精力學習。”每次和他們聊天的時候,都會感觸很多,中國的“異性教育”真的需要正確引導孩子,而不是羞於啟齒。

我上六年級的課,有一個特點——跑題,我給他們講我小時候的故事,也給他們講歷史、未解之謎,甚至還會和他們講男女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女孩子一定要有安全意識這樣的課外題。同時我也會嘗試培養他們的膽量,讓他們自己上講臺講課,大大方方的表現自己。

七年級

下面哪一位同學願意來讀一下這個段落。

全班鴉雀無聲。

我心中一百匹草泥馬在奔騰。

既然沒有同學願意朗讀,那老師親自示範一下。讀完後,同學們有什麼感想?

又是一陣鴉雀無聲。

我心中一千匹草泥馬在奔騰。

那好,某某同學你來來說一下。

高冷,繼續高冷,最後來了一句不知道。

我心中一萬匹草泥馬在奔騰。

我氣急生笑:“你們是不是對我有意見,這節課上自習,你們自己看書。”

連續兩天這樣的情況後,我坐立不安,要是繼續這樣下去,這以後的課該怎麼上啊?為了把我的課上的風聲水起,我決定放下我的面子,給他們來一堂生動有趣的課,雖然他們仍然不是很積極發言,但終歸是有改變了。後來我給他們講《春》這篇課文時,用了比較誇張的講法,我用客家方言讀了一段,然後叫另一位同學用粵語讀一段,還別說,效果出氣的好,原來大家喜歡“玩”式講課啊。

為了和學生們拉進關係,之後的每節自習課都會和他們互動,做遊戲,講笑話。我曾經對他們說:上第一堂課的時候,你們表現的樣子讓我深深懷疑自己適不適合教書這個行業,之後的每堂課我都心驚膽戰,手心冒汗,腿腳發軟,生怕把課上死,但是謝天謝地啊,我今天還活生生的站在這裡和你們扯閒話。

也許是漸漸熟悉了,七年級的同學們也開始給予我反饋,雖然還是沒有達到全班積極發言,但是他們的改變已經足夠讓我輕輕鬆鬆的上課了,讓我知道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就夠了。

20天,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當離別的日子來到的時候,才發現時間如白馬過隙。我們幾個課任老師買了一些吃的給學生們,拍了幾張合照,開開心心的玩了一堂課。學生們在黑板上留下的話語也著實讓我感動。

辛辛苦苦20天,擔驚受怕20 天,我想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史說散人


我曾做過輔導班老師,教作文和奧數還帶過一段時間作業輔導,我來談談自己的體驗。

壓力

和寒暑假補課不同的是,作業輔導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家裡有學生的家長可以自行腦補你們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狀態。而且我有一段時間輔導了20來個學生,這20來個學生是剛剛招來的,分三個年級。那個輔導班的老闆和我是朋友,本來他和他老婆各負責一個年級,那一段時間他老婆患了疾病,他得去醫院照顧。於是我臨時接受了這個沉重的任務,那一段時間,我幾乎是超負荷運轉。

年級一雜,作業輔導的難度立馬翻倍。那個本來主要輔導四年級的老師根本應付不過來,後來乾脆讓她看好秩序,負責提背,剩下的都是我來幹。

一會兒是五年級的閱讀理解,一會兒是六年級的數學試卷,一會兒又是四年級的英語鞏固……

更要命的是,有些資料上出的題是錯題(如果有同行看到這裡一定會明白)先要自己分辨出來,還要給學生講清楚這題目為什麼是錯的。隨時切換知識點,哪個年級,哪個科目都要在1秒內做出反應。就這樣的速度,每天也要忙到很晚。碰到那些反應慢,基礎差的孩子,你還得放慢節奏,從基礎的知識點講。因為我必須保證正確率,不能把人家的牌子給弄砸了啊。

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是超負荷運轉的,還好任務完成的不錯,後來幾天就比較適應了。不過那段時間也確實給我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甚至我晚上做夢都在批改作業……

朋友隨後請我的那頓大酒,我算是毫不客氣地接受了。

快樂

和學生在一起也是很快樂的,如果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你還會有更大的收穫。

當孩子們的成績有了進步,我也會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

當孩子們寫出一篇童趣盎然、想象力十足的作文,我會由衷的感到高興。

當孩子們和你在一起笑鬧玩耍,甚至和你分享小秘密時,快樂總會接踵而至。

還記得有個孩子把“做賊心虛”寫成了“虛心做賊”;還記得有個孩子畢業時送給我一罐親手摺疊的小星星;還記得那個已經上了大學的孩子每到寒暑假都會來找我談心……

因為我沒有專職做這一行,或許是我碰到的老闆都不錯,剋扣工資刁難我的事情,還真沒遇到過。反而因此結交了不少好朋友。

以上就是我在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的個人體驗了。


夜雨如書


正在二線城市某培訓機構做老師。

1. 和家人朋友時間永遠湊不到一起,倒是旅遊的時候絕對是清淨。

2. 我不覺得培訓機構怎麼壓榨我,很感謝當初它接受我的一無所知。

3. 工作業績,名聲和課時工資成正比,能賺到錢,前提是:你很負責。

4. 身邊的老師有名校,有海歸,也有跟我一樣的普通本科畢業生,學歷和教課能力有關,但不成正相關。

5. 培訓機構本身需要不斷注入新活力,趁著年輕多學些東西,裡面的很多女老師,婚後會因為要顧及家庭而選擇離職。

6. 經驗之類的別指望別人全部告訴你,很多都是自己在實踐中悟出來的,實踐出真知。


容羲和


目前長沙培訓機構路過。教數學一對一,其實還好啦,知道自己的學生是哪個學校的,然後講解的內容除了一般通用的重難點,就是講解針對該學校的考點。學生來補習,無外乎就是看考試成績,成績能提上去,你就很輕鬆。然後你們說廉價勞動力,我記得我暑假一個月上課200h,然後到手的錢20000,這個工資相比別的地方,我相信很多人都願意來。另外,我這個行業兩極分化很嚴重,有老師暑假也就拿3-4k,但是自己能力不行在哪都吃土(因為給他排的學生一個個都走了)。我這個行業,我個人覺得,替代性很強,你不提升自己,早晚被別人替代。對了,我每天最多隻上8h,所以拒絕了一堆新學生。有句話叫做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要上我的課,要麼我有空,要麼我缺錢


阿拉法的四葉草


首先,的確門檻不高。但是,收入和能力成正比,甚至和學歷成正比。學校很多留學回來的老師平均月入過萬,忙一些,就會兩萬三萬。而初出茅廬的普通學校畢業就不說了,通常三千左右,就算同樣資歷的普通學校,與名校和留學的差距也是巨大的,累死累活大概才能上萬。

其次,看似壓榨。老師每課時課時費是學生每課時學費的12%~30%,取決於你的學歷和資歷。

第三,休息時間不固定。節假日尤其忙。別人休息你上班。別人下班你上班。但是有個好處就是沒課就休息。想休息,也可以調整上課時間。相對自由。

第四,社會承認度尚可。有人說培訓老師不受尊重,實則不然。感覺不受尊重的主要是初出茅廬的年輕老師。這種年紀,除非天賦異稟,不然應該是個在哪裡都不會特別受到重視的年紀吧。家長為了老師能對孩子多加註意,其實是很尊重老師的。而學生,除非個例,大多也是很好很聽話的。

最後,培訓老師是一份職業,也是一份責任。調整自己心態很重要。要麼,純粹的當做職業,拿出職業道德,把學生成績提高。要麼當做一種責任,拿出同理心。但是千萬別幹出你要尊重我因為我是老師,但是自己又不能提供相應的義務。這就是所謂的心比天高不務實了。只會被淘汰。


星辰咫尺


讀書時一直處於半工半讀的狀態,恰巧有過近五個月在某司法培訓機構當老師的經歷,雖然不是授課老師,但也是和學生聯繫最多的教務老師。


當時,還沒有微信,我手裡有兩個QQ群,四百多名學生,因為是司法考試培訓機構,學生除了在校大學生外,更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公檢法,政府部門立志過司法考試的那批人。


每天我早上都很早去,雖然是兼職,但是我認為屬於我職責範圍內的事情,我也一定要做好。然後我給學生每人定製了一份學習計劃。做的很用心,學習計劃制定前需要對學生進行電話聯繫,我發現:很多職業資格考試一定要在讀書的時候考過,工作成家之後真的太忙了,有的學生忙到每天只是很零碎的時間來學習。

記得有一位重慶的女學生,當時她是第三次考司法考試,她和我說話的時候都戰戰兢兢,她說自己這次肯定考不過,我問她為什麼,她說看不進去書,我問她為什麼看不進去,她說壓力太大,和我說考不過,她的工作可能會受到影響等等。我們通話的時間是四月份,考試是九月中旬,還有五個月的時間,一個考過兩次的人說自己肯定考不過。通過這件事,我就想這人要是

面對壓力,真的挺脆弱的,即使是名牌大學的法學本科畢業生。還有就是做事之前一定要有信心,萬一瞎貓碰上死耗子呢?

還記得有某省政法委的一位同志,報的是VIP班就是無限次可以考的那種班次,每天必給我打個電話,說他是部隊轉業的,沒有基礎,然後云云雲的,可是我又不是這一個學生,我忙啊,我最後勸他應該好好複習,他說沒事,這次過不了,還有下次,反正下次報班也不花錢。從這個人身上,我又看到了,

人做事不該給自己留後路,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

在培訓機構當老師這段經歷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我看人,讀人,思人,從而指導了我自己的人生。


秘語相傳


我雖然沒在培訓機構當過老師,但是我經常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學習,所以對培訓機構老師的看法,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

一是不用擔太多責任,沒有太大壓力。培訓機構老師,不像學校老師那樣拼學生成績,拼自己職稱,管理學生安全。他們在進培訓機構前就已經完成一些職稱方面的入門門檻。至於學生學得怎麼樣,成績如何,感覺與他們關係不大。我親眼見過一些培訓機構老師的教學水平確實不敢恭維。從來沒有碰見過培訓機構領導去聽他們課,也從來沒見過他們在教學上有什麼評比。只能是碰到一個責任心強和教學能力強的算是幸事。

二是學生底數不一,因材施教不夠。來培訓機構學習的學生,不像在學校裡的課堂上都是按教學大綱和教學進程,按部就班的實施。這裡的老師也會對學生先摸個底,但是僅僅是摸底而已。教學中,很少顧及不同學生實際和需要進行教學。所以,大部分還是按老師的教學計劃在走,有時候效果也就差強人意。

三是賺錢不少,趕場也不少。要說他們是完成任務式的教學和完成時間式的教學,可能有點過。確實,有一些培訓機構老師在應付這樣的差事。他們的心思和精力,還是在完成培訓機構安排的教學內容上。時間到了任務完成,有的老師確實也很辛苦,這邊幾個小時剛教學完,就要趕下一個場地的教學,培訓機構給他們安排的班次還不少,自然錢也不少掙。

四是休息日自己安排時間少,結識家長朋友多。客觀上,培訓機構是在跟學校爭孩子們的業餘時間。所以,培訓機構老師的業餘時間都很充實,留給自己自由時間有限。同時,能進培訓機構的學生,家長也都願意與培訓機構老師交朋友,凡是有利於學生成績提高的事家長都願意幹。所以,無形中培訓機構老師會結識不同層次的家長,對老師來講也是結識朋友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