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了,是否在造第三艘?

無上大帝


這是一個老問題了,簡單說說。國產第一艘航母002(在2017年4月27日的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證實其為002型)已經順利完成了它的第三次海試任務,距離服役的日子確實是越來越近了,“雙航母時代”即將到來。目前,可以確定的消息是:國產第二艘航母003已於2015年3月在江南造船廠動工。



換句話說就是:國產第二艘航母,也就是我國的第三艘航母正在建造之中。6年前的11月23日,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這一刻的意義重大。6年時間過去了,新華社公眾號為此發表了一篇專題文章,標題為《6年前這個紅遍全國“style”,至今讓人心潮澎湃》,在這篇文章中,有這麼一段,原文如下:“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很多媒體將其解讀為“官方證實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


實際上,關於第三艘航母(國產第二艘航母)是否在建的問題,我國軍方始終未給出正面回答,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官方的消息能夠直接證實第三艘航母的建造。2018年5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國防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會根據國家的經濟情況、國防建設需求,綜合各方面因素,通盤考慮航母的發展建設問題。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在四川的一次演講中曾透露,“核動力,未來我國一定要搞,希望大家能耐心等待,相信我們很快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朱英富總師的透露的信息很明確:我們不僅要繼續建造航母,而且還要發展核動力航母。綜合各方的消息,現在能夠確認的是:我國第三艘航母003早已動工,正在建造過程中,但具體進展情況不知。在003航母的建造過程中,曾一度停工,外界推測是因為其在等待最終確定彈射系統——我國同時進行了蒸汽彈射、電磁彈射的研製,並且都取得了成功。根據馬偉明院士透露出的消息,電磁彈射系統已經完全符合上艦要求。尹卓少將在接受CCTV4的電話採訪時也證實了:彈射型殲15已經成功進行過成百上千次的彈射試驗。


003型航母,預計其排水量達8萬噸,推測其將採用直通甲板、彈射起飛、全電推進的常規動力航母。這在CCTV4的節目中,我軍事專家做過這方面的具體分析,它將是我國第一款彈射型航母。根據朱英富總師、馬偉明院士、尹卓上將等透露出的消息來看,003將採用電磁彈射,參考央視的相關報道。11月26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稱,在《6年前這個紅遍全國“style”,至今讓人心潮澎湃》這篇文章沒有詳細說明“新型航母”的計劃或者說是詳細情況,但該計劃無疑指的是第三艘航母。


每隔一段時間,西方媒體就會炒作我國的航母建造,以前是猜測我國是否會繼續建造航母,現在則是關注該航母採用的技術、性能等。換句話說就是,造是可以確認的,但應用什麼樣的技術還未知,性能會達到一個什麼水平也未知。無論西方媒體是否會再鼓吹威脅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按部就班做好該做的每一步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的更遠!至於我國會造幾艘航母,朱英富總師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起碼應該有3艘,如果有條件,能有4、5艘更好。儒道之主認為,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我國至少需要6艘,而且是不包括遼寧艦在內。


儒道之主


第二艘國產航母最新消息:解放軍少將金一南透露,002航母早已在2015年3月就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

但是人們並未發現江南造船廠巨大的船塢出現任何有關航母建造的痕跡,因此質疑金一南的講話。專家則認為,這是由於公眾不瞭解現代艦船建造流程而誤判。

船舶設計建造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設計階段就分為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和生產設計;在船廠掌握圖紙完成建造技術準備後,才開始正式進行艦船建造。

(如想了解002更多信息如下)


002型航母為我國第二代常規動力航母,外型和美國的“小鷹”級航母一樣。但是,由於“小鷹”級航母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許多設備都落後於我國的002型航母了,可能我國的002型會超過美國的“小鷹”級航母。

002型航母採用蒸汽彈射起飛艦載機,蒸汽彈射器一共有三臺,而且艦載機升降機也是三臺,每一臺蒸汽彈射器最大彈射力為40噸,足夠彈射起飛艦載預警機,所以002也一定會準備艦載預警機的!

002型航母滿載排水量超過了8萬噸,主戰機還是殲15艦載機。不過,艦載機數量會比001A型航母多將近一倍!而且由於採用蒸汽彈射,殲15艦載機可以滿油滿彈的起飛了!


橙聞社


馬偉明院士在講座上透露,中國正在進行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對比測試,而中國第三艘航母也因此被推遲建造,這也意味著之前網上瘋傳中國第三艘航母已經開工的消息並不屬實。

至於中國第三艘航母推遲建造的原因,馬偉明院士表示是因電磁彈射器在對比測試中,表現出的可靠性等各項性能都要比蒸汽彈射器更好,軍方要在最終測試結果出來後才做出002型航母具體用哪一種彈射器的決定,而他本人是對電磁彈射器獲勝非常有信心的。

模擬圖

航母核動力化是未來的海軍發展趨勢,中國也計劃建造核動力航母,不久前中國宣佈研製核動力破冰船很可能就是為建造核動力航母打前站,用於驗證核動力系統。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兩艘常規動力航母,如果現在再急著開工建造一級常規動力航母來過渡就顯得不夠合理,因為可能需要驗證新的彈射技術和動力系統,更應該等核動力系統到位再開工。

祝願祖國海軍更加強大!


國際趣多多


我來試著回答下。以下內容,僅為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了,是否在造第三艘?這個應該結合中國需要多少航空母艦來一起討論。中國要造多少艘航母,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需求與承受力的問題。以今日之中國國力,似乎承受能力不必考慮,這在短期來說,沒什麼問題,但是中遠期要好好考慮一下。

現代航母花費過於高昂,不僅僅是建造成本,維護與使用成本也不低。目前美軍擁有11艘航母,這幾乎就是其國力承受的極限,我們不能陷入軍備競賽的陷阱之中,不參與美國比拼數量,只能尋求一個合適的數量!

現代航母有相當多的時間處於維修或改裝狀態,處於訓練或休整中,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備戰狀態,隨時可以行動。美軍常態來說,可以一次出動3艘航母,經過動員才可能增加到5艘,極限狀態下,讓三分之二的航母參戰。

那麼我們要保證雙航母戰鬥群,需要至少5艘航母。如果能達到6艘航母,其中,2艘處於戰備巡航中,2艘處於休整或訓練中,另有2艘處於大修或改裝中,必要時,其中一艘,可以在短期動員後可以出動,另可以在更長一點的動員後出動。

這樣中國航母艦隊的最佳規模為:6艘,如果為提高效率,可再保留一艘航母為訓練艦,專職於新飛行員訓練工作。初期目標相對小一點,需要3艘航母,即以保證隨時有一艘可以出動的常備狀態,中長期要保持更高的不平。目前南北兩家造船企業同時開工,可以保證3到4年,建成一艘航母,也許完成6艘的規模,大約要2035年左右。

如果明確了這一點,以我們研判的2035年為截至點,無疑第二艘航母下水後,第三艘的準備工作必然已經開始,甚至第一塊鋼板的切割也已經可能完成。但是如果本著航母建造能力的平分來看,應該給我們江南造船廠(南北就兩家有能力造航母的造船廠)更多的時間來準備新航母的建造工作。所以初步研判,第三艘預計在2020年左右能下水。更不要忘記一點,還有來兩棲攻擊艦在同步建造中,這樣的速度已經相當不錯了。


軍事天地


當然在建啦...

我們需要先解決中國需要幾艘航母和能養幾艘航母的問題。

航母是大國強國的標配,是非常燒錢的行為,局座曾說過,航母上一課鉚釘,就值一輛小汽車。

美國能養得起11艘航母,那麼中國呢?

當然可以,按照目前這個勢頭,中國的經濟將在2025年追平甚至超過美國。所以對中國來說,錢不是問題。

那麼中國需要幾艘航母呢?

一般而言,航母的三分之一在養護,三分之一在訓練,三分之一則是戰鬥值班。

對中國而言,2-3艘航母進行戰鬥值班已經是綽綽有餘了。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進行主要是訓練作用。兩艘左右的電彈核航母已經能滿足需要。

中國6-8艘航母就行了,多了也沒用,我們又不是世界警察,保證自己攻守兼備就行了。

加油,我的國!


天下武器


中國造航母肯定是一艘接一艘的。而且每個系列肯定會造二艘,不會就造一艘常規動力蒸汽彈射就停了。。六艘航母對中國有遼寬海域的國家肯定是不夠。北海二艘,東海二艘,南海二艘,遠洋巡航反恐護航二艘,一二艘訓練艦作機動支援。不能小了九艘與十艘。中國造的起,肯定養的起,中國不象美國,美國想稱霸世界,到處遊走,費用肯定高,中國是防禦戰略,以領海與近海為主,費用肯定比美國省。等過幾年航母造夠十艘時。中國經濟總量就與美國美不多持平了。另一個因素是:中國是國有經濟為支柱,國比民富,美國是民富國弱,國家靠賣國債過日子。所以中國優勢明顯。這十艘航母養起來肯定比美國輕鬆,何況還有十四億中國人民的支持!


清風白雲51704787


近年來,中國在航空母艦的設計和建造上可謂是進展神速。從001型“遼寧”號航空母艦改造完成服役到002型航空母艦順利下水進入到舾裝階段,可以說充分體現了中國造船業在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研發和建造實力。那麼,隨著002型航空母艦舾裝完成並進入到海試階段日期的逐漸臨近,下一代003型航空母艦也已經進入到了分段建造階段。

003型航空母艦將是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型排水量達到8萬噸以上的超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而且一定要裝備彈射器。目前,對於彈射器類型的選擇,主要有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兩種方案。蒸汽彈射器的相關研究啟動較早,技術也十分成熟。美國以及法國都在本國航空母艦上裝備了性能先進可靠的蒸汽彈射器,而且已經使用多年,證明了其各方面性能都能夠滿足目前各型艦載機的彈射起飛要求。而電磁彈射器研發時間雖然要晚一些,但是研製的起點很高,進度也很快。實際上,從正式立項研發的角度來看,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基本上都是在同一時間展開的。那麼,從綜合性能對比來看,毫無疑問的是,電磁彈射器要遠遠優於蒸汽彈射器。因此,003型航空母艦安裝2部甚至3部性能最先進的電磁彈射器的可能是還是非常大的。

按照目前建造的進度來看,正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的003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預計最早將在明年實現下水。按照目前每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艦的速度,很快中國海軍就能夠擁有一支達到甚至超過美國海軍的數量龐大的航母戰鬥群,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強的海軍大國。


諸葛小徹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造船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韓國和日本,在本世紀之前,日韓是世界造船技術的中心,中國開始奮力追趕後,地區技術力量平衡徹底發生改變。

小國玩兩棲攻擊艦,大國玩航母就是這個道理,中國證明自身實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自主研製航空母艦,在國產航母首次下水在之後,已經有清晰的信息傳出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小編想說這應該不是什麼問題,生產線標準化後造航母也會形成“下餃子”,只是週期性問題。

據一直關注中國軍事武器發展的香港南華早報的猜測,消息人士已經在公開的話題中不斷的討論中國航母技術的問題,2017年年底第三艘航母也就是國產第二艘航母的額傳言已經開始頻繁出現,這不斷想到中國一直提出的“遠洋海軍”這個概念,加快航母建造速度和技術不斷升級是中國當前的重要工作。

有分析指出,按照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週期,上海江南造船公司能向全國人民交付第二艘國產航母,採用蒸汽彈射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都比較大,如果採用電磁彈射,那麼中國將具備更加強大的海上航母作戰力量,中型航母編隊將升級為大型航母作戰集群。

俄羅斯軍事技術專家西夫科夫指出,中國國產航母的技術大進步將讓中國海軍走向新的發展階段,將影響亞太乃至整個太平洋的直接力量平衡,對應對美軍的亞太存在力量將產生直接削弱影響。他認為,中國能夠實現航母技術的快速國產化是有資本和技術基礎的,中國在艦艇無線電通訊技術、綜合電力控制系統、雷達系統等硬軟件設施上都好不遜色與俄羅斯,與其說是中國在追趕,不如說是中國在自主創新。

西夫科夫還強調稱,中國經濟的發展推動武器技術的飛躍,海軍航母發展構想類似蘇聯時期的航母計劃,蘇聯當時構想是在1995年之前裝備至少8艘航空母艦,包括核動力和常規動力,對於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來說不算多,但遺憾的是歷史已經是歷史,中國正在向自己的海洋強國目標不斷努力。

圖片鳴謝:西葛西造船

迷彩先生特約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國產001A航母最大排水量為7萬噸左右,長度為315米,海上最大巡航速度31海里,這是航母發展的基礎技術,仍然在做實驗的研究下一步的航母新技術,積累的大量經驗將被用於新的航母以及未來海軍作戰艦艇之上,直觀的感受就是,想要獲得太平洋的主導權,兩三艘航母必然是不夠的。

歡迎評論區理性討論,您也可以向我們投稿,您的觀點將被更多人知道!


迷彩先生


報道稱,第三艘航母,稱02型國產航母,早已經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設 , 目前建造中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證實自己正在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艦。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015年12月31日報道,來自中國國防部的消息證實了分析人士幾個月來的猜測,此前從公佈的衛星圖像和照片來看,中國正在建造新的航母。
報道稱,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12月31日說,新航母的排水量約為5萬噸級,搭載殲-15艦載機。他說這艘航母在設計上受到中國現有航母“遼寧艦”的影響。和1998年從烏克蘭買來並翻新的“遼寧艦”相同的是,新航母的艦載機採用滑躍起飛方式。
據日本《東京新聞》1月1日報道,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在2015年12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國正在自主開展設計和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艦,這也是中國政府首次公開承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擁有多艘航母意味著軍事戰略涵蓋範圍的擴展。
據楊宇軍介紹,首艘國產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吸收了“遼寧艦”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有益經驗,在許多方面將有新的改進和提高。新航母排水量在5萬噸級,採用常規動力裝置,搭載國產主力戰機殲-15。比排水量6.7萬噸的“遼寧艦”略小。報道稱,雖然第三艘航母已經在上海開工建設,但發言人僅表示將根據長期的建造計劃開展綜合研究。
報道稱,海外研究機構早就說,中國正在大連和上海建造新的航母。中國選擇此時證實航母建造的消息很有可能因為在大連建造的航母即將完工。
報道稱,據軍方消息人士透露,一旦擁有三艘航母,便可實現一艘遠洋航行、一艘沿岸訓練、一艘維護保養。預計國產航母將部署在中國南部的海南島。
報道稱,有觀點認為,為了對抗擁有彈射起飛裝置的美軍核動力航母,中國也將建造同類型的航母,但在技術層面似乎仍面臨困難。
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日報道,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在2015年12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宣佈,中國正在遼寧省大連市建造首艘國產航母。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公開承認這一消息。
根據發言人介紹,建造中的這艘航母排水量在5萬噸級,採用常規動力裝置。楊宇軍說,“這艘航母完全由我國自主開展設計”,著力強調了“國產”這一特性。他還表示:“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聖職責。”
報道稱,據熟悉中國軍方動向的人士介紹,這艘航母最早將於今年下半年下水。到2020年,中國軍隊將形成擁有三艘航母的戰鬥群,為此將加緊新航母的建造。
報道稱,楊宇軍說,第二艘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吸收了“遼寧艦”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有益經驗。據消息人士透露,繼大連之後,第三艘新型航母已經開始在上海建造,而且不只停留於對“遼寧艦”的模仿。

猴子軍師


近日,新華社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名為《6年前這個紅遍全國“style”,至今讓人心潮澎湃》的文章。文章裡對中國的遼寧號航母與第一艘國產航母、艦載機部隊情況進行看回顧與介紹,在文中出現這樣一句話:“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這個詞很而耐人尋思,這句話證明第二艘國產航母正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中,第三艘航母早已開始建造。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於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7年4月27日,我國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國防部發言人稱下水的國產航母為“002型”。推測現在正在船廠建造的國產第二艘航母為003型。根據公開消息,003型航母排水量預計在八萬噸左右,採用直通甲板,彈射起飛,全電推進系統。

那麼,關於003型航母,大平頂+彈射器的配置是必須的。原本已經準備開工建造,只是在究竟用蒸汽彈射還是一步到位直接上馬電磁彈射,曾經有過一陣爭論。一部分技術專家之所以推薦上馬蒸汽彈射,也是看中了蒸汽彈射的穩定可靠性,畢竟是美國在前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技術,不是什麼難度很大的新鮮技術,我國對此也老早就有過研究,技術上根本就不是問題;但是蒸汽彈射畢竟是老舊技術,雖然可靠性很好,缺點同樣突出。

再者,也是拾人牙慧的跟跑技術。而且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已經上馬了電磁彈射,如果我國仍然上蒸汽彈射,依然是落後美國一大步的追趕狀態,所以決策者始終有些猶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