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

解套財經


移風易俗,實行火化!這是多年來很多農村裡面都在大力宣傳的喪葬口號。而且國家對實行火化的政策也是在大力支持,可是很多人依然堅持土葬,尤其在農村比較明顯,對火化仍然持抗拒態度的。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還是中國的傳統觀念在影響著人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落葉歸根,入土為安。還有一個貶義詞叫做“挫骨揚灰”,這個是對那些窮兇極惡且非常痛恨的人說的。很多人總覺得人死之後,還是要保證一個完整的身體下葬,這樣靈魂才會有一個依附的載體,畢竟大家都不想魂飛魄散啊。

我奶奶去世之前就非常害怕火葬,當時非常流行火葬的,但是我奶奶說:“我死了以後,千萬不要把火葬,我怕疼......”然後我叔叔開了句玩笑:“死豬哪裡還怕開水燙啊?”我奶奶當時都急哭了。說實話,這樣的玩笑確實有點過了,年輕人覺得火化非常正常,但是老年人可不這麼認為。後來我爺爺奶奶去世了,都是把他們土葬在一起的。

總之,堅持土葬不願意火葬還是大家的傳統觀念在作祟。農村的老人去世一般都會請道士做道場,而且都是在棺材的旁邊做法的,如果是火化,對著一個骨灰盒做法可能很多人無法接受。

其實火化的好處還是挺多的,只是很多人一時間還無法接受。這還是慢慢的來吧。


思泉體育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也經歷過同村裡的老人離世,目睹過土葬的全過程,那時還不懂土葬和火葬的區別與意義,只知道很多農民很多是堅持土葬的,幾乎沒有人是火葬的。現在看來,我覺得,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第一:風俗習慣的影響。埋葬的方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不同的農村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一些少數民族實行水葬、天葬等,但是土葬還是主流。在農村裡面無論是有喜事還是喪事,一般都會先叫村裡面老一輩們來幫忙,聽聽他們的意見,老一輩們也是蕭規曹隨,而土葬又是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一種風俗習慣,這種觀念對村民影響深刻,早已經根深蒂固了,村民們一時半刻不會去改變它,況且,死者為大,不可以隨隨便便、馬馬虎虎辦事,年輕一輩也只能按規矩去做,否則被村裡人說三道四的,所以還是延續以前的風俗習慣來進行土葬。


第二:老人的意願。農民在農村生活,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留個全屍,埋葬在土地裡。有些人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準備好棺材了,我記得我的鄰居的舊屋家面以前就是放著兩副棺材,就是為了以後蓋在棺材裡面,埋在土裡,入土為安。而現代的火葬燒剩下骨灰,這完全顛覆留全屍的意願,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暫時接受不了。

第三:經濟條件的左右。網上流行一段句話:死不起,因為墓地價格太貴了,火葬場成了暴利行業,去火葬場火化的開銷都是以萬來算的,對有錢人來說是小數目,但是對農村的普通人家來說,是一筆鉅款了,還有喪事的費用等等就是幾萬來算了,而土葬就只是辦喪事的費用,而且,在農村左鄰右里都會來幫忙辦喪事的,親朋好友都來弔喪慰問,就點出酒席的錢,相對火葬而言,土葬還算比較經濟實惠。

第四:個人意識選擇。

農村人都喜歡拜佛燒香,比較迷信,認為有神靈保佑,認為死後還可以超度,全屍入土為安之後可以轉世投胎,火化之後就在骨罈子裡面就好像永無翻身之日一樣,而且火葬是年輕人這一代人可以接受,老一輩人潛意識裡面還是入土為安的思想,聽說人死要守靈三天,之後還要運到城裡面的話,容易動了屍氣,迷信的人認為會孤魂野鬼,不得超生。他們認為人死了必須選擇一塊吉地陰宅下葬,這樣會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



第五: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看法。土葬在一定程度上面,浪費了土地資源,一方面是因為農村人離山地不遠,想就地取材,另一方面就是受教育程度低,迷信多,埋葬的處理涉及到的長遠考慮和法律法規沒有很明確的瞭解與認識,而火化知識的好處和土葬的壞處沒有清新的認識,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對火化的誤解。



其實,從長遠考慮,我們百年過後,終為土灰,無論怎麼埋葬死者,只要不給後代添麻煩就是為他們造福,也就是保佑著他們的興旺與發達。


大海小店


為什麼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做為老一輩的農民,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傳統,在我們哪個年代,大部分老人去世都是選擇圖葬,也真正可以稱作入土為安,而現代都是火葬,還不入土,找個地方放盒子。。這完全顛覆了,我們老一輩的思想,讓我們難以接受。

我們哪個年代,人會在還沒死的時候,就會提前給自己做好棺材,準備一些東西,留著死後用,為什麼?因為我們看重傳統,人死要入土為安,我們相信有地府,有神靈的存在,我們要完整入土,得到後人的祭拜,去保佑他們平安。

相反火葬在我們農村老一輩心理是非常排斥的,加上以前農村路也不好,要火葬還要找大車拉倒市裡去,這一來一回就會動了我們的屍氣,對入土後會很不好,但是現在國家要求火葬,年輕人也支持火葬,我們老一輩也只能笑笑了,畢竟老一輩真死了,會怎麼樣,還是年輕人說了算。

以上我說的是我們這些老一輩對,為什麼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的一些看法,但是老農我可能思想畢竟現代化,還是很支持火葬的,這樣不浪費我們,後背的土地和資源,我也不相信什麼鬼神之說,小時候到是聽說過不少這些是,但是活了一輩子還真沒有親眼看見過什麼鬼神。

最後提醒老一輩同志,火葬沒有什麼不好,國外的神靈但是火葬,我們要學習,要為子孫後代節省自然資源。


清悠老農


土葬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人們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變。記得前幾年,剛開始要求火葬的時候,有人曾拿著鐵鍬站在靈棚前面擋住執法者,像這樣的時間那幾年很多。

為什麼中國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第一:這已經是一個傳統,人們覺得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所以不願再讓死者再受罪了。

第二:閒麻煩,有的地方離火葬場挺遠的,不想再折騰了 。

不過最近幾年,人們也開始接受火葬了,因為覺得也挺方便,火葬後買個小小的骨灰盒就可以了。而且那幾天說是哪裡也開始免除火葬費等,這也是惠民措舉。

我爺爺去世的時候就是火葬,燒完後就剩下一把灰了,還有幾個小骨頭,人就一股煙上了晴天。因為我奶奶去世三十多年了,再重新打開墳墓的時候,還有骨頭架子。

現在火葬是為了節省土地,像在城市裡,弄一塊墳墓的價格都比買房子還貴了,所以現在人們沒辦法也都開始火葬了。


俺村俺家


第一點: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葬是一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不是說改就能改的,農村老輩人講究入土為安,所謂死者為大,老人臨終前要求給自己火葬,作為老人生前最後的一個願望,子女們肯定是要滿足的,否則會被人說不孝順的。

第二點:一些農村地區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比較忌諱火葬。比如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水葬、天葬等,中國民族眾多,各地的風俗習慣多有差異,而國家一直也是強調要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所以很多農村地區還是延續以往的火葬傳統。


第三點:火葬收費貴,墓地也貴,農村地多,土葬便宜。網上不是有個段子:現在火葬場是暴力行業、而且墓地這麼貴,死都死不起了。而農村還有很多荒地,實行土葬花費便宜,也不會浪費土地資源。不過,隨著土地價格越來越貴,農村人的思想觀念也越來越轉變,以後堅持土葬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少。

大黑牛老師:今日新農人簽約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碩士,“田管家”免費農產品交易平臺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現在我們老家的一些老人家裡都擺放著一口棺材,這口棺材都是為他們自己準備的。1.75的長度,足夠躺下一個人。而且我經常聽到他們說,這一輩子無所求,就想死後留個全屍,讓自己入土為安,而且他們自己的棺材本早已經存夠了。

我最開始很不理解這些老人,人死後什麼都不知道,何必在意安葬的方式,火化和土葬有何分別。

但又來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去世了,家裡人為他安排的事土葬。在封棺的那一刻,他的家人、親友都上前瞻仰他最後的遺容,大家都流下了不捨的眼淚。他60多歲的一個女兒,哭的都暈倒了。小布點一樣的孫子孫女們,哭著叫著,不讓“祖祖”走。如果這世間真有鬼魂,真有輪迴的話。在這一刻,這位老人的心裡肯定是欣慰的。一個人的去世,哭的人比笑的人多,證明他這輩子是對得起蒼天與大地,無愧於心的人。當老人的棺材放進了早已準備好的土坑裡,慢慢的被掩埋後。我作為來送老人最後一程的鄉親,從開始的壓抑、鬱悶慢慢變成平靜、祥和。在我心中湧出來的想法就是,老人並沒有離開他最愛的家人們,他只是換了一個居住地。他會在這一直關注著家人們,陪伴著他們。


圖片源於網絡

因為這個事,我好像明白了老人們為什麼要土葬。

土葬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風俗,人們不願意去改變它,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一份思念。在老人心裡,只要他的身體在這,他人就在這。無論是肉身腐爛,還是魂魄離體,他依然在這。他可以在這看著孩子們長大,可以在這保佑他們。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輪迴,沒有鬼神,只是老人們的一個瞎想而已。

我是山農村民,喜歡我的,可以點贊關注轉發喔,還可以積極發言我們一起討論。


山農村民笑哈哈


很多農民堅持土葬,不願意火葬,大概分為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有個詞語叫“入土為安”,入土為安,農民去世後和他一生耕種的土地融為一體,好像沒有什麼錯誤,這也是從古至今的傳統。

第二,現在大多堅持土葬的農民是來自山村,並且山村土葬是基本不佔用耕地的,山坡上有的是地方埋葬,根本不存在佔用耕地的問題。

第三,山村的交通相對閉塞,去世之後,火化往往要走幾十公里的路去再走幾十公里的路回,並且選擇墓地也成為了高消費的一個環節。如此計算,火葬的成本是比土葬要多很多。畢竟,自己村子裡的山坡還是不用花錢就能埋葬,還可能更依山傍水。

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火葬的實施還是要多多做好農民的思想工作,畢竟土葬是傳承了這麼多年的傳統,改變還是需要時間的。


推推火


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我國提倡用火葬代替土葬。然而在具體的實施中,尤其是農村地區,老人在百年之後仍舊選擇土葬,而不願意選擇火葬。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為傳統習俗觀念的影響。中國自古以來一直講究入土為安,長期實施土葬的方式,傳統習俗觀念深入人心。在當下,受時代發展新趨勢的影響,人們的傳統習慣和習俗也必須有所改變。一部分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因而可以接受這些習俗方式的變化,而農村地區信息相對流動較慢,觀念更新也相對較慢,所以對火葬代替土葬的接受度也較慢。

其次,在很多農村地區,火葬的方式並未推及,實際操作並不方便可行。我們知道,火葬是有指定地點的,並非隨意可行,而農村很多偏遠地區並不方便,人在百年之後還要被來回折騰,是親屬極不願意看到的,因而選擇土葬對於他們來說更為便利可行。

另外,有一些人認為火葬是一種不尊重的行為,因而不願意選擇火葬;還有一些人認為火葬費用高,開支不小,不願意多費周折等等。

總的來說,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漸漸接受了火葬這種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簡化了喪葬禮俗,也方便日後人們寄託哀思。在部分較為偏僻的農村地區,目前來說土葬仍舊多於火葬,這主要是由傳統習俗觀念和不夠便利所導致的。相信隨著觀念的進一步推進,火葬會慢慢被更多人接受的。


新華融媒新消費


說說個人感受:我娘去世前一兩年,她有一次閒談給我說,她死後不要火化,更不要偷偷埋下去,像埋一條狗一樣。她在鄭州醫院去世,為了躲過檢查,哥哥花高價特意僱了一輛救護車,辦了轉院手續,點滴沒有拔下來,一直到家裡。我一路握著她的手,回來後父親老淚縱橫,臥著娘還溫熱的手。那時正是河南周口瘋狂推行火葬的當口,對土葬舉報者給予重獎。(我至今對河南這個故鄉情感複雜。)所以互相舉報之風盛行,被舉報後扒開墳墓重新舉行火葬的屢見不鮮。我們當時為了避免這種舉報,我特意讓公安局的朋友開著警車停在我們門前。或許是娘生前與人為善,前後都很順利。我至今為能實現孃的遺願而深感安慰。娘不想火葬的理由很樸實:就是不想被燒成灰!我死後也希望能夠埋在她的墓的腳邊,土葬,不要火化,我怕娘不認得我!這是一種樸實的願望!


嶽秀川1122


為什麼很多農民堅持土葬,而不願意火葬呢?個人愚見如下。


第一,入土為安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這個傳統不是幾十年就能改變的,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還是提倡土葬反對火葬的。

第二,大多數老年人辛辛苦苦了一輩子,都渴望死後能留個全屍。而火葬是死無全屍,所以人們當然反對火葬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