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蝸居》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Beck


《蝸居》作為2009年的一部大爆劇,自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就拿九年後的今天來看,《蝸居》裡的故事情節仍然不斷的在發生重演。

相比於現在的都市情感劇,動不動就要求主角具有超正的是非觀與人生觀,追求完美主角,不然必然被鍵盤俠用鍵盤抨擊致死,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延禧攻略》中的乾隆,觀眾要求乾隆始終如一,後宮三千,只准放著當個擺設。

但當年的《蝸居》並非如此,劇中的男女主人公非但沒有超正的三觀,反而將傳統的世俗觀念,甚至於道德拋至腦後。海藻因為姐姐海萍買房湊不夠錢,自告奮勇向身居高位的宋思明借錢,最終陷入感情漩渦中。這樣的題材,乍一看好像具有些合理性,有點言情小說的樣子,但海藻和宋思明二人,一個有男友,一個有家室。瞬間給這部劇的三觀戴了一頂歪帽子,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自然是因為它的超凡脫俗。屏幕裡的角色三觀不重要,屏幕外的看客對於這種現象的反思才是這部劇拍攝的目的所在。

海藻的故事中有兩位男主角,一位是年齡有些大,但身居高位且極具男性魅力的宋思明,還有一位則是一無所有,光有一顆愛你的心的男友小貝。講到這裡大部分的看客應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但問題是,前者有家室。

海藻對宋思明最初的愛來源於權利與金錢,海藻做的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判斷這個世界上愛到底是不是唯一,金錢能否買到愛情?

金錢與權利,人類永生不變的話題。


芋泥追劇


這部電視劇可以說給我觸動很大。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是大一還是大二的時候。當時不覺得整部劇的三觀有什麼問題。就是不太喜歡海萍。覺得如果宋思明離婚娶海藻該多好。

後來再看是畢業三四年以後。才發現這部劇真的是有些毀三觀。海藻有男朋友,卻跟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搞在一起。宋思明有老婆孩子,居然還在外面包養小三。海萍明明知道自己親妹妹做了小三,居然還能接受那個男人給自己帶來的便利。住那個男人給她們提供的的房子。最扎心的是,評論里居然有人說,羨慕宋思明對海藻的感情。我不明白,一個小三有什麼值得羨慕的?如果真的相愛,離婚娶她難道不是宋思明應該做的嗎?為了自己的名譽跟地位,保持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這種男人好在哪裡?更不明白,海萍口口聲聲說自己很愛自己的妹妹,她是怎麼接受自己妹妹做別人小三的?明知道她妹妹走的是一條錯誤的路,她為什麼沒有強拉回來?如果宋思明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或者說,是一個不會給她提供便利的男人,她會縱容自己的妹妹繼續跟他在一起嗎?

整部劇裡,我覺得最可憐的就是小貝,他給海藻的愛和生活,也是缺少物質,但是我覺得也許那才是最踏實的生活。

說白了,海藻就是一個不願過多努力,受不了優越物質生活引誘的女人,在直白一些,就是一個拜金女。只是她的拜金沒有表現的那麼露骨,打著愛的名義做著拜金的事兒。海萍是一個內心虛榮,自私自利的人。而宋思明也根本不是彈幕評論的好男人,他一步一步走到高位,需要一個能夠襯托他身份的年輕女人,他身邊的男人都是紅旗彩旗一堆的人,而海藻的出現,剛好滿足了他的需求,他以為她是處女,他覺得她年輕漂亮,帶出去有面兒。所以他打著愛的旗號,包養了她。不明白他哪裡值得有些人的追捧了?


super萋萋


很久以前看的電視劇了,那個時候的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姑娘,對於我來說,最最不能接受的是海藻的姐姐,當她知道海藻是因為宋思明才過上所謂的上兩天班休五天月工資過萬的日子的時候,她所做的就是接受海藻給她的物質上的幫助,並且說,要是你早就認識他就好了

我並不懷疑宋思明和海藻真心相愛,即便是海藻有小貝,即便是海藻知道宋思明的女兒已經十幾二十歲,也可以用愛情來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在海藻的家人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不是想著怎樣把她從深淵裡拉出來,而是想著怎樣利用她讓自己在這個城市立足

或許很多人會說這是海藻自己的選擇,並不能怪她姐姐,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能幫她最起碼不要利用她,不要將她越推越遠


清茶巧克莉


1、很大膽

別人電視劇中的女主角都是很正能量,或者比較中立的角色,就算女主角前期可能三觀有問題但是後來也會被編劇給改過來,而這部劇的女主角定位就是一個被包養的女大學生,讓大家不得不佩服編劇大膽塑造的人設,該劇關於對女主角的是非定論也是引發了很大的討論。

2、很現實

愛情和麵包的難題,很多人都會遇到,有些人高喊著要麵包也要愛情,要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度過各種困難,最後卻還是敗給了現實。該劇女主角海藻在現實面前的掙扎、猶豫、徘徊到放棄愛情選擇現實的心路歷程,引起了有相似經歷人的共鳴。

3、很諷刺

海藻、海萍、宋思明、小貝,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真實存在的一些人,在很多人看來,自己其實和海藻、海萍、小貝之內的人沒有什麼差別,努力的生活著、到最後才發現無論在怎麼努力,卻總是很窮,有些東西不是買不起,只是捨不得,比如冰淇淋。有些東西明明是很平常的需求,但是卻總是得不到,比如房子。姐姐知道自己妹妹當小三被包養的時候,不是想著把她拉出來,竟然是讓她越陷越深。

這部劇給我最大的震撼當然還是女主角海藻,曾經題主有問過如果給你一個宋思明,你願意當海藻嗎?70%願意去當海藻,因為宋思明知識淵博,有涵養,有權勢,有錢,還會調情,會保護女人,這樣的男人哪個女人不喜歡?當然還有30%的人表示,不管宋思明再好,他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我就不會去選擇當小三。70%人認為那30%的人是裝清高,30%認為70%價值觀扭曲。

雖然這部劇都是以海藻的視覺去寫的,她的身不由已、她的無奈、她的享受,但是最後她的結局也是現實!一時的快捷之路,葬送的是一輩子的幸福。


愚記談娛樂



現實中的海藻,跟小貝的樣子



跟宋思明的樣子


萊蕪顏莊瀾頭小三


《窩居》作為2009年的一部大爆劇,自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就拿九年後的今天來看,《蝸居》裡的故事情節仍然不斷的發生重演。

劇中的男女主人公沒有超正的三觀,把傳統的世俗觀念和道德拋至腦後。海藻因為姐姐海萍買房湊不夠錢,自告奮勇向身居高位的宋思明借錢,最終陷入愛情漩渦中。



這樣的題材,乍一看好像具有些合理性,有點言情小說的樣子,但海藻和宋思明二人,一個有男友,一個有家室。瞬間給這部劇的三觀戴了一頂歪帽子,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自然是因為它的超凡脫俗。屏幕裡的角色三觀不重要,屏幕外的看客對於這種現象的反思才是這部拍攝的目的所在。


這部電視劇深刻表現出了,男人光有愛是不夠的,就有錢又有魅力才會被女人愛不釋手。


貓眼視頻吧


《蝸居》作為2009年的一部大爆劇,自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就拿九年後的今天來看,《蝸居》裡的故事情節仍然不斷的在發生重演。

相比於現在的都市情感劇,動不動就要求主角具有超正的是非觀與人生觀,追求完美主角,不然必然被鍵盤俠用鍵盤抨擊致死,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延禧攻略》中的乾隆,觀眾要求乾隆始終如一,後宮三千,只准放著當個擺設。

但當年的《蝸居》並非如此,劇中的男女主人公非但沒有超正的三觀,反而將傳統的世俗觀念,甚至於道德拋至腦後。海藻因為姐姐海萍買房湊不夠錢,自告奮勇向身居高位的宋思明借錢,最終陷入感情漩渦中。

這樣的題材,乍一看好像具有些合理性,有點言情小說的樣子,但海藻和宋思明二人,一個有男友,一個有家室。瞬間給這部劇的三觀戴了一頂歪帽子,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自然是因為它的超凡脫俗。屏幕裡的角色三觀不重要,屏幕外的看客對於這種現象的反思才是這部劇拍攝的目的所在。

海藻的故事中有兩位男主角,一位是年齡有些大,但身居高位且極具男性魅力的宋思明,還有一位則是一無所有,光有一顆愛你的心的男友小貝。講到這裡大部分的看客應該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但問題是,前者有家室。

海藻對宋思明最初的愛來源於權力與金錢,海藻做的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判斷這個世界上愛到底是不是唯一,金錢能否買到愛情?


娛樂6頻道


最大的感觸就是年輕人不要被金錢,慾望等左右自己,雖然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無奈,會有很多的不容易,但是保持自己的初心是最重要的,劇中海藻的扮演者李念在做客由王江月主持的明星深度訪談節目《星月對話》時就聊到李念拍完蝸居後的感觸,

一直到現在,我再去看《蝸居》,我自己看到我都會覺得,那部戲其實還是有一些現實意義的。因為會警醒一些年輕女孩子,你們一定要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在一些慾望和權力面前你要去平衡,哪一些可以選擇哪一些不可以選擇。你會失去最重要的東西,那個東西是你失去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回來的,我覺得海藻面臨的這些東西,也跟當下的那個李念也有差不多,因為作為女演員我覺得也會面臨很多誘惑。所以這個時候也會有掙扎。就像你說,稍走偏了。可能未來的命運就不一樣了,可能整個人生的路都改變。所以當時我就選擇還是生活吧。那在演那個戲,一共拍了88天時間,我記得非常清楚。不知道為什麼,真的印象很深,就突然蹦出來這個數字,也許你剛問我這一刻之前我都沒想過。可能那部戲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吧。其實在演海藻直線你也體會到了一些戀愛中的一些感受,但是演完這個戲,我覺得演員的幸福就是自己的經歷會豐富到角色身上,然後角色的經歷也會給到自己。對。也會提醒自己,應該選擇什麼。

我覺得那些喜歡海藻的人也是喜歡她身上的真誠。她的付出,永遠是為了姐姐!她為了這個家去付出。但是她失去她自己,我覺得這個是讓人特別心疼她的部分,所以她到最後,最後醒過來的時候,才會讓人那麼痛。


星月對話


有人說《蝸居》是一套房子引發的悲劇。

  這是一部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它曾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眾說紛紜,可謂褒貶不一。其實看完《蝸居》已經有些日子了,但每每憶及,胸口總是堵得厲害。

  這部電視劇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百姓面臨著日益上漲的房價的困惑和掙扎。它不是故事,而是數以萬計的房奴的真實生活,現實殘酷直擊心靈深處。也許是因為它將現實描述的過於真實,以致我看了一集就有了繼續看下去的慾望,直至結束。它帶給我太多的震撼與思考,而這些卻不是我能用文字將一切概括的。

  那個城市不是東莞,但是相差無幾。身處東莞,每天都聽著他們在說著房子。很多時候我也在想,那些常年拼搏於東莞的新莞人,要安身在東莞,立業於東莞,然而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何談未來?《蝸居》這部電視的熱播,是諷刺還是啟發?或許,時間總會變成淡忘。

  電視裡的情節,很熟悉,也很陌生,一路牽引著我或悲或喜。海萍,一個被生活磨去了光鮮外表的女人,她也是被這個現實社會的壓力給逼的,高高在上的房價不停的翻滾,她的心也就越來越失去了安全感。劇裡的海萍一家,窩在一個只有10平米的小屋裡,她為了給女兒一個安定的家,她每天嘮嘮叨叨,抱怨連連。為了房子,她必須苛刻到每天只吃麵條,為了一塊錢而與老公爭得不可開交,成天患得患失的害怕自己丟了飯碗。可以想象,脾氣再好的男人,也會為了這樣的女人而葬送了前程,狗急了也會跳牆。然後,老公進了監獄,妹妹為她葬送了一生幸福。而這樣的海萍,也難讓人討厭。也許,房子就是現代都市人的安全感象徵。

  海萍的妹妹海藻,原本單純,善良。開始的時候與男朋友小貝心心相印,甜蜜生活。印象較深的是,她喜歡吃冰淇淋,而當她和小貝走進冰淇淋店裡的時候,卻因為一個冰淇淋球需要她一週的飯錢而忍住了說:她不愛吃冰淇淋。這樣的女孩,誰能說日後她會背叛愛情?然而生活是現實的。小貝的愛是全無保留,死心塌地的。而剛入社會不久的他,對於現實問題,能力顯然不足。他需要省著每分錢來為自己辛苦打造未來,給自己所愛的女人一個安全的港灣。而別人,卻與他無關的。海藻的支撐,是姐姐。所以她為了姐姐,需要不停的借錢。而這一切,小貝做不到。

  宋思明,他聰明睿智,洞悉世事,他做事謹慎低調,深沉冷靜,運籌帷幄,一個上流社會的人物,成熟體貼,本事又大。試問,女人遇見此類男子,又有誰不為之心動?當海萍海藻兩姐妹還在為房子而奮鬥與掙扎的時候,宋思明的能力已經不需要用房子來裝飾人生了。如他告訴海藻的那句話: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算是事情。愛情不是麵包,也不是牛奶。在巨大的生活壓力面前,海藻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小貝無法給予,自己所愛的這個男人僅僅能給的只是擁抱,安慰,還有那無微不至的照顧。而這一切,海藻不能忍受。她需要的是一個支柱,一片天。於是,宋思明就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海藻,向下墮落的速度遠遠快於向上攀爬的速度。在海藻的眼裡,宋思明是無所不能的,換者說就是沒有他解決不了的事情。海萍首付缺錢,海藻苦於問小貝借錢而小貝淡然拒絕的時候,宋思明隨手甩給她三萬,還說不用急於還錢。海萍的房東催促搬家,卻因為找不著房子而著急的時候,宋思明丟下一套鑰匙,一切費用全包。

  在海萍和海藻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感到天塌下來的時候,包括後來將海萍的丈夫蘇淳從警局裡撈出來,宋思明都將其做的完美不可挑剔。而這些時候,小貝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無能為力。其實他也無可指責,他沒有義務因為愛一個女人,就要愛她的全家。但宋思明這個外人卻義無反顧去做了這一切,做了那些本該是他分外的事情,如此這般才導致海藻慢慢的走向另一邊,即使那一邊沒有愛情、沒有結果也沒有未來。  姐姐走在房子的牢裡,妹妹為了幫助姐姐走出牢籠,將自己捆在情感的繩索上。如海藻對宋思明說的那句話:人情債肉來還。宋思明至死也記著。

  海萍對宋思明說:請善待海藻。都說,錢債好還,情債難還。每一個人都為了自己所欠下的債而付出代價。宋思明得知自己前途堪憂的時候,給他妻子留下那句:如果一切重來,他會換一種活法。為買菜斤斤計較,為評職稱和人爭得面紅耳赤,為孩子沒考上好學校而心焦,這也是種幸福。可惜一切不能重來,結果就是宋思明的妻子憤怒的暴打了懷孕的海藻。海藻失去了孩子,切除了子宮,宋思明為見海藻最後一面出車禍而死。其實宋思明可以逃避死亡的,絕望逼的他將手挪開了方向盤。誰也不是贏家,卻誰都是輸家。現實中,道德總是與愛情而違背。

  宋思明的朋友馬克回來了,因為宋思明發給他一封帶海藻母子去美國並且照顧他們的郵件,他來兌現承諾,也為了還宋思明的人情債。

  一氣之下將《蝸居》看完。無法去指責任何一個角色,因為你恨不起來。與其說《蝸居》演繹的是生活,還不如說它折射了人性的慾望與掙扎。奮鬥不是一句華而不實的空頭詞,需要付出太多的代價,而這一切可能是很久的未來才能實現。

  《蝸居》告訴我們,婚外情、性觀念已經跟以前大不一樣了,而這一切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是道德淪喪的表現,而是社會發展的結果。與其迴避,不如面對。儘管生活很殘酷,鈔票很重要,但是做人的原則不能丟。人間正道是滄桑,我們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還是要儘量走正道。

  電視劇是有劇終那一刻的,也許只是我想太多。人,照著既定的軌跡行走,大致總不會錯的。


少年強


什麼羅裡吧嗦的,都說不到點子上。當貧富差距海量大時,人性都徹底被激發出來了,此時人們發現什麼愛情啊親情啊尊嚴啥的,都是粉飾太平的虛無之物。

另,在性這件事上,從古到今男人都喜歡新鮮青春的肉體,並都很重視所有權,也就是第一次。如果有人說不在乎,那是因為他沒資格,沒得挑。女人不怎麼挑男人的第一次是因為沒辦法檢驗。如果男人也有膜之類的容易檢驗,女人同樣挑。但再怎麼挑,也抗不過物質慾望的強烈。還是那句話,沒有人是忠誠的,只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

完了,以上也是羅裡吧嗦……同意的贊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