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趣頭條生長和上市的速度,早已超過拼多多。它的故事有多奇幻,那麼中國城市以及人群的分層,就有多超乎想象。

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趣頭條把自己推到舞臺聚光燈之下,是2018年9月14日納斯達克的一場IPO。人們突然發現,短短兩年,趣頭條在上海這座被稱為魔都的城市,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成長起來。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誰是趣頭條?

低俗、傳銷、燒錢……在今天,以很low的詞彙判斷一種新的、充滿爭議的商業模式,無處不在。然而,趣頭條的投資者、用戶和競爭對手們,卻以全新的生存方式,微妙地反饋給了互聯網行業乃至其他行業一個新的生存法則:對下沉市場的預見。

真棒,“付錢”讓你閱讀?

從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畢業後,譚思亮曾在雅虎、51.com、若鄰網從事技術管理和高級管理職務,之後在盛大負責在線廣告平臺業務,盛大廣告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需求方平臺。從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崗到管理崗,譚思亮很清楚流量的重要性,也深諳廣告變現之路。

賣掉一手創辦的公司互眾廣告的一年之後,2016年6月,譚思亮找到了他的流量爆發性增長項目——趣頭條,一個資訊類APP。

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等大公司眼皮子底下,2016年才開始做資訊類軟件,晚嗎?對於這個問題,趣頭條並不擔心。

上線一年,趣頭條就成為蘋果App Store中國區排名前四的新聞應用之一。到了2017年底,趣頭條擁有了7000萬註冊用戶,日活超過1000萬,在資訊類產品中,僅次於今日頭條。

上線兩年,趣頭條破了拼多多的“最快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記錄”。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當日大漲近130%,盤中竟五次觸及熔斷機制而暫停交易,市值一度接近46億美元。

戲劇性的是,開盤第二日,瘋狂增長的趣頭條股價突然暴跌41%,以9.41美元收盤,市值縮水至26.7億美元。

儘管市值縮水,趣頭條仍然被持續看好。今年10月,德意志銀行給予趣頭條“持有”評級,並把趣頭條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定為8.3美元。與此同時,花旗銀行給予趣頭條的目標價則為8.4美元。瑞銀證券認為信息流廣告將成為中國在線廣告的新亮點,給予趣頭條“買入”評級,而 KeyBanc Capital Markets則給予趣頭條“增持”評級,目標價為11美元。

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9月17日開盤前,趣頭條一度大漲25%,市值逾55億美元,超過新浪,後一度回落,開盤價為17.22美元。趣頭條招股書顯示,今年8月,趣頭條月活用戶數達到了約6200萬,平均日活用戶數約2110萬,每個日活用戶每天花費時間平均約55.4分鐘。)

資本到底看上了趣頭條什麼?所有一切都繞不開它的商業模式。

“刷刷新聞就能賺現金,有人狂賺9萬元,就問你心不心動?”趣頭條的核心就是:網賺。通過金幣獎勵,趣頭條驅動用戶在完成一系列的任務,簽到、閱讀、分享、收徒後,給予一定回報,而回報就是—金幣可兌換成現金提現。每天的金幣轉換率不同,它受到每天運營收益影響,也就是取決於趣頭條公司當天的廣告營收。

瀏覽趣頭條我們會發現,大約每3~5篇文章之間會夾著一條廣告。這代表趣頭條掌握了議價權,使得補貼金額與營收金額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比例。

真金白銀,顯然是用戶登錄率和留存率的源頭。最重要的是,“收徒”行為成了促進產品自傳播的驅動力。所謂“收徒”就是邀請,趣頭條的邀請業務中顯示,通過分享你的邀請碼讓他人(徒弟)註冊趣頭條,即可賺取8元現金,並且當天可以提現,徒弟每天閱讀文章也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拉新—金幣—變現”,如此清晰的獎勵機制,使趣頭條的用戶利用私人社交鏈驅動拉動新增長。2018年3月,騰訊對這款資訊軟件領投了2億美元的B輪。這意味著,趣頭條的老用戶可以將趣頭條中自己的邀請碼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QQ群,讓新用戶用自己的邀請碼下載趣頭條客戶端,搞定收徒,以便贏得更多的現金獎勵。

有意思的是,騰訊是有自己的資訊類軟件的,即騰訊新聞。因此有媒體解讀為,騰訊是想培養一個“小頭條”來防禦今日頭條。

但騰訊卻對趣頭條有不同的理解,它為趣頭條貼上了對一二線以外城市的社交流量“敏銳”“有價值的嘗試”等標籤。那麼,“一二線以外城市”到底在哪裡?

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那些需要“殺死時間”的人

在一二線城市,所謂“頭條”基本被默認為今日頭條。但譚思亮看到,互聯網巨頭對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滲透率一直沒有超過20%,剩下的80%,是一片無邊無際的下沉市場的“頭條”藍海,是留給趣頭條攻城略地的空白。

“我是個苦逼的上班族。完成小任務賺得少,但都很簡單,花不了什麼時間,累計起來能賺個公交錢。”

“我媽在用。她退休後在老家幫我帶娃,整天很閒就刷這個打發時間,一到三十元就充話費。”

“我前段時間在百度貼吧裡發了邀請碼,已經收了十幾個徒弟,現在每天都提醒他們多看新聞。”

這三位與《南風窗》記者聊到趣頭條的人分別是,北方三線城市的保險公司女推銷員、自己在青島打工把孩子留給在農村的母親的打工仔、在四川省宜賓市高縣開出租的四十五歲司機。

看起來毫無關係的三個人,卻顯露出共同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手指時常在屏幕上滑動,只是時間不同。有人利用上班的某段空隙,有人利用小孩睡覺後的晚上九點到凌晨兩點的自有時間,有人利用等待客人乘車的時間,但每天他們三人都能在趣頭條上貢獻至少1個小時以上的時長。

這三人就是趣頭條所定義的用戶——一群長久以來處於互聯網世界的“邊緣”,時間過剩,並且對賺幾塊錢充滿興趣的人。數據顯示,趣頭條用戶主要在北方的三四五線城市,女性佔70%。

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相比在快節奏的大都市裡的人對時間的敏感,趣頭條的用戶則對幾元、十幾元補貼與獎勵更加敏感。在趣頭條的用戶這裡,智能手機幾乎替代了電視、報紙等其他媒介,只要聽說沒門檻、沒難度可以獲得一些小恩小惠,這群人不會拒絕付出極大的時間和精力。

“有點小紅包,加強了用戶的參與感和遊戲的樂趣”,看似永遠也刷不到底部的新聞,被當成了一種娛樂生活方式。

在譚思亮眼中,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用來save time(節省時間),核心是通過技術提高效率;另一種用來kill time(消磨時間)。毫無疑問,趣頭條屬於後一種。

在中國,Kill time的需求是無窮的。易觀國際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人口超過10億,遠超一二線城市的3.63億人口,而在移動設備的人均佔有量上,前者也以0.5部的數量靠近後者的1.3部。投資經理們非常清楚:城市越是下沉,時間就越需要Kill!

趣頭條的增長空間還很大。據趣頭條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7月,趣頭條APP的累計裝機量達1.54億,但很容易估計,需要Kill time的中國人並不止這麼多,這是趣頭條還能延伸的地方。但競爭也無處不在。

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中國互聯網的“下沉哲學”

把下沉市場用到極致的平臺,趣頭條只算其中的一個。早在譚思亮之前,同在上海的黃崢打造出了拼多多,在北京的宿華和程一笑炮製了快手。他們都是通過鎖定廣大的“草根階層”,賺得盆滿缽滿。

將下沉市場收入囊中的互聯網公司還在增加。類似趣頭條,以返利補貼為主要運營手段的信息流產品還有,淘新聞、趣多拍、惠頭條、兔頭條、東方頭條等。然而,站在監管的角度,非議和聲討也接踵而至。

“讓閱讀更具價值。”這是趣頭條的廣告語,卻也成了趣頭條被人詬病的地方。在趣頭條提供的資訊中,最為突出的主題內容是:兩性,八卦和養生。

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比如《男子為了還錢外出打工,妻子被鄰居照顧8年,最後兩人還結婚了》《至今單身的古天樂愛了她7年,稱會保護她一輩子,她卻退出娛樂圈》《每天早起吃一個板栗,堅持半月,三大好處不請自來,早知早好》,類似這樣軟性資訊,是日益精英化的今日頭條、騰訊新聞所不能提供的。數據顯示,趣頭條與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的用戶重合度不足20%。

穿插在其中的廣告內容也是如此。一位趣頭條的用戶告訴《南風窗》記者,趣頭條的廣告基本屬於“黑五類”——藥品、醫療器械、豐胸、減肥和增高產品。

比拼多多路子更“野”的趣頭條

打開趣頭條會發現,大約每3~5篇文章之間會夾著一條廣告。這代表趣頭條掌握了議價權,使得補貼金額與營收金額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比例。

或許是趣頭條故意把“讓閱讀更具價值”的口號成為一個“笑話”,從而換取知名度。至少從目前來看,用戶閱讀的趣頭條只是沒營養的時間殺手。

除了“價值”缺位,其文章版權來源也是個問題,而這可能是“定時炸彈”。一位要求匿名的今日頭條員工向《南風窗》記者透露,曾多次發現自己在今日頭條發佈的文章,被趣頭條修改了標題,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布。同時,就在趣頭條上市的9月,《財經》雜誌向北京市互聯網法院起訴趣頭條稿件侵權,要求該公司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麻煩還不止一個。金幣兌現和邀請補貼,被人視作有“傳銷”之嫌。

“這是一個誤會。第一我們沒跟用戶收錢,這是核心的商業本質,第二我並沒有多級分銷體系,這是技術認定因素。你都不向用戶收錢,沒有銷售行為,怎麼能說是分銷甚至近似於傳銷呢?”譚思亮就此問題在某次採訪中迅速給予了回應。

但無論如何,趣頭條的“下沉哲學”是成功的,它洞察到了那些曾一度被主流互聯網巨頭忽視的中國人。現在,他們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這是趣頭條以及它的同類們構建創業傳奇的“物質基礎”。

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開始“下沉”。魅族、OPPO、vivo等國產手機品牌近年來能擁有良好的銷售量,一二線城市之外的消費者是重要的支撐。

在中國,三線以下的縣城、鄉鎮甚至村一級的人群,他們生活節奏慢,但他們同樣存在大量的娛樂、購物、資訊閱讀的需求,而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產品卻相對較少。

從騰訊2017年的調研中,更突出地反映了下沉市場用戶人群的需求。調研顯示,2017年,下沉市場用戶人群在線閱讀、在線看視頻、在線聽音樂以及在線遊戲、廣播等方面的需求都高於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整體水平。

這一調研結果,支撐了深耕“三四五線”城市的趣頭條擴展內容生態的決心。有消息稱,趣頭條從硅谷重金挖了技術團隊改進算法。它的招股書還寫到,計劃在擴大用戶基礎的同時引入更多的內容格式,如文學、休閒遊戲和流媒體直播等,從而探索更多的盈利機會。

中國很大,創業夢想應該更大。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何子維 [email protected]

編輯 | 譚保羅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GIN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