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旅行途中都住過哪些有故事的青旅?

神坑天


國內的青旅,我住的不多。

但國外的青旅,我住過一次,是在斯德哥爾摩。

那是斯德哥爾摩的夏天,我第一次去斯德哥爾摩的時候。

本來我想訂在一個有名的船上,一個房間兩張床的那種,也不貴,只要400RMB。但同事嚇唬我說,船上太不安全,萬一有些黑人不懷好意,跑都跑不掉,等等。

後來就沒訂,結果等我過去的時候,就沒房間了。

因為是在斯德哥爾摩的夏季,天特別長,半夜11點,才剛剛擦黑,所以酒店爆滿,最後,就找到一個青旅,還是在半地下。

當時有點害怕,看了前臺,看了房間,覺得還是接受不了。就放棄了。

但是在周圍轉了一圈兒,所有的旅店,全都沒有房間了,時間已經到了半夜12點。

沒辦法,只好回頭,又到了青旅。

當時那個老闆說,也就只有一個床位了。因為是旅遊旺季,實在沒辦法。

那就住吧,反正只有一個晚上。

床單被罩都是單收費的,早餐也是單收費的,但是都不貴,所有的加起來,也就260RMB。

洗完澡,都半夜1點了。

輕手輕腳爬上床,因為白天去了太多的景點,皇宮、瓦薩博物館、市政廳、鐘樓、動物園,實在太累了,瞬間就睡著了。

這是我在斯德哥爾摩動物園拍的,豬都這麼幹淨,小孩子也特別有愛。

第二天早晨,我起的還算早的,是整個房間中,第一個起床的。

然後吃早餐,早餐不算豐盛,但麵包片,鹹鴨蛋(也不知道怎麼會有切半的鹹鴨蛋,挺奇怪的),黃瓜片,西紅柿片,都是有的。

見我凍得直髮抖,老闆娘特意給我打了一杯熱咖啡,還把麵包片烤好了給我端上來。

飽飽地吃了一頓,就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現在想想,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我是放飛九月,喜歡旅遊、攝影、美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分享美食美景體驗。


放飛九月


1:小院裡的房間。

實際上,與其說這個地方是個青旅,不如說是一個“秘密基地”。這間屋子是以前的主人居住過的地方,後來閒置了起來,正好我去唐山的時候住下。房間就在一座普通的民宅小院裡,推開窗戶就有一棵大樹,很安靜。

2:寫滿故事的小屋。

老實說,整個屋子的面積真的不大,滿打滿算只有10平米,而且也很簡陋。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屋裡的牆壁上貼滿了地圖和照片。上面都是屋子的主人以前標記的騎行路線,以及在旅途中拍到的照片。看著地圖,就好像跟著他旅行一樣。當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我只是“拋磚引玉”,歡迎更多的人留言補充。我是旅遊達人、頭條旅遊體驗官:揹著女兒去旅行。據說愛旅行而且顏值高的小夥伴,都悄悄關注了我的頭條號哦!


揹著女兒去旅行


11年去瑞士,住過因特拉肯的happy in。

那簡直是阿爾卑斯山腳最浪漫最便捷的青旅,沒有之一。那年夏末我26週歲,還是能持打折的通票搭火車一個人漫遊歐洲的年紀。不防曬,不打傘,不戴帽的我在法國呆了一個月後從巴塞爾去瑞士時,已經曬得非常黑。及肩短髮,濃密的眉毛和黑亮的眼睛,看起來跟東南亞女人無異。

記得那天到達happy in時天已經很黑了,我推門進去,一股混合著酒精,甜品的溫暖氣息鋪面而來,一大群在開趴體的年輕鬼佬看到我竟全部站起身來,不約而同的一齊俯身朝我雙手合十,就是泰語問候薩瓦迪卡的動作,不是起鬨,也不是取笑,而是真誠的問候。那個感覺特別奇妙,我站在門口,用過客的眼睛打量所有人,覺得他們真的很快樂,一種沒有壓力自由自在的快樂。這是同齡的中國人身上沒有的,我們大多數人那一刻都執著於房子車子前途。

那是一個神奇的夜晚,陌生國度的陌生人群用一個錯誤的禮遇讓我頓悟人生。我和他們一起喝酒聊天,說我的母校武漢大學是多美。我突然不再為回到國內只買得起90平米的兩房而沮喪,年薪不到兩位數似乎也不重要了。我要學瑞士那個青旅的年輕人用終身體味快樂。

那個夜晚之後我變成一個知足的人,慾望少一點,攀比少一點,快樂才能多多一點。



雞毛蒜皮與醉生夢死


很少住青年旅舍,但是位於南京的夫子廟國際青年旅舍總共住過兩次,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青年旅舍也開始朝著更加人性化和商業化的方向發展了,然而我對這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裡個性十足的小動物。

夫子廟國際青年旅舍最大的亮點就是位於3樓的酒吧和陽臺,白天這裡的住客可以到陽臺放鬆,吃早餐,和朋友聊天,很難想象這會是一個青年旅舍。

雖然青年旅舍的早餐並不免費,但也在朝著精緻的方向發展。

不過夫子廟青旅最特別的就是養在這裡的各種小動物。

以前的青旅老闆養了一隻名叫大黃的橘貓,橘貓不怎麼怕人,面對外人時非常淡定。

這是2014年春天給大黃拍下的一張照片,本以為今年能夠會再見到大黃,但老闆說大黃在去年就已經過世了。

今年春天,青旅雖然沒有了大黃的身影,但是卻多了一隻活潑的兔子。

籠子和它的性格非常不搭配,每一次它都會從籠子中逃出來,在陽臺上到處亂竄,跑跑跳跳。

除了兔子,還有一隻藍色的鸚鵡,這隻鸚鵡特別戀家,即使是住客把它從籠子裡放出來,它也不願意離去,反而會和籠子中的兔子做各種互動,十分有愛。


Helen的旅行手記


這幾年的旅行過程中,讓我有機會住在不同的地方,上到五星級賓館,下到青年旅館都有所體驗。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青年旅館常常是經濟拮据或者年輕人的選擇,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

相對於其他星級酒店,青年旅館的價格確實相對較低。這就是我在物價比較高的城市中,會選擇住青年旅館的原因,比如澳大利亞悉尼。

我們當時住在悉尼市中心的一家青年旅館,地理位置特別好。廚房和餐廳共享,來自各國的老外很多。我們煎三文魚的時候,旁邊不時有人來搭訕。放眼望去,不同國家的美食在這裡都能看。

當天晚上有人敲門,問我們要不要參加樓下的聚會。因為人生地不熟,我們就謝絕了。半夜,整幢大樓的煙霧報警器突然響了。我聽到樓道里,倉促的腳步聲。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衝出房門。

後來消防車也來了,最後證明是一場虛驚。一定是誰在搞派對的時候抽了煙,觸發了煙霧報警器。現在想到這段歷史還是覺得挺驚魂的。


我帶爸爸看世界


我是遠山墨雨,喜歡旅行,很高興有機會參與這個話題討論,分享一下個人的感受。

在國內旅行時沒有住過青旅,因為覺得自己已不再年輕,同時一直以為青旅就是條件一般、甚至很簡陋的旅館,直到2014年12月與在澳洲遊學的女兒一起的全家旅行,在悉尼和珀斯都入住了簡稱為YHA的青年旅社,我才對青旅有了新的、確切的認識。

2014年,我們全家四人一起遊澳洲,先後去了墨爾本、悉尼、珀斯,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天氣很熱、空氣清新,藍天白雲、風景優美令人難忘,重要的是家人團聚、共享美景,更是一種開心快樂的體驗。

我們是自由行,沒有跟旅行社,女兒們規劃、預訂了行程,想要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同時價格又不要太離譜,所以在悉尼、珀斯預訂的都是青旅(YHA,即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的簡稱,一個國際青年旅舍),位於市中心,到哪裡都很方便。這是我第一次入住青旅,才知道它並不只是青年人的專屬,而是旅行者的聚集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匯聚於此,男女老少皆有,共同的愛好就是旅行、就是體驗不同的生活。

我們住的是四人間,房間不大,卻乾淨、整潔、設施齊全。青旅有公共洗衣間,刷卡進入,投幣後可以使用洗衣機、烘乾機,這對於在外旅行的人來說非常方便。我最喜歡的是一整層的公共區域:有餐桌、餐具、冰箱、炊具,有電腦、有WIFI,在這裡可以自行加工食物、可以交友溝通分享奇聞異事,可以上網休閒,遇上節假日,青旅還會組織一些慶祝活動,讓有共同興趣的人們一起分享、聯歡,這對愛好旅行的人來說真是一項不錯的設置。我們在悉尼過的聖誕節、在珀斯過的元旦,利用青旅這些獨有的設施,我們將當地超市、集市採購來的食材加工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節日大餐,一家人一起享用、共度佳節的感覺真是美妙。

跟著女兒住了兩次青旅,瞭解了一些青旅里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做法,感覺挺有意思:自己的食品當天吃不完的,在隨手貼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貼在食品上面,放進冰箱裡的指定區域,第二天再去取出即可,決不會有人亂拿你的東西的,大家都會遵守這樣的規矩。同時,冰箱裡會有一個區域專門存放旅行者捐贈出來的食品,供那些願意與人分享食物的人們使用,如果碰巧你將離開青旅、所帶食材尚有剩餘時,你就可以將其放在這個特定的區域,供其他人取用,不會造成浪費,也給別人帶來方便。記得有一次我們忘了買牛奶,女兒就去這個公共食品區域找到半瓶牛奶,同樣,我們也會將買多了的食物貢獻在公共區域內。感覺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做法,有家一樣的感覺。

通過在澳洲的體驗,青旅給我的印象很好,顛覆了之前對青旅的認識。或許,對於喜歡旅行的人來說,青旅也是豐富多彩的旅行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呢。

喜歡旅行,也喜歡將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給自己留下些記憶,也與朋友們一起分享,有興趣可以去看我的頭條號文章,我是遠山墨雨,謝謝!


遠山墨雨


拉薩有兩家著名的青旅:東措和平措,都是國際青年旅社,兩家我都住過。我是去年12月份去的,在東措待了一週,平措待了大概三週,感覺都很有故事。

我是朋友推薦去的東措,他在十年前就已經去過,據說那個時候東措是最熱鬧的,其實現在從牆上的各種塗鴉也能看出來,老闆一直讓各種塗鴉保留著,這也是一種見證。

我剛到拉薩就住在東措,當時住的是八人間,旅店裡住了一個貴州小夥,二十出頭,來這邊打短工,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就睡在青旅的多人間。我到的時候他已經住了三個月,屬於常住,據說房價更便宜。此外還有一個文藝青年,來這邊找了一個月工作,好像沒有找到合適,他帶著一把吉他,也不跟人說話,每天就在宿舍裡抽菸,所以房間裡隨時都有煙味。除了抽菸,他就是睡覺。還有另外一個小夥叫阿豐,阿豐很熱情,我一來就跟他聊上了,他當天就帶我去逛八廓街,告訴我哪裡有好吃的,我前三天都跟著阿豐去瑪吉阿米看姑娘,因為晚上9:30的時候瑪吉阿米有表演(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表演的有三個人,兩個姑娘。阿豐喜歡上了其中一個。我到拉薩的前三天也是阿豐在拉薩的最後三天,他對姑娘表白失敗後就離開了。

阿豐走後我就搬到了平措,一來阿豐走後我就沒有人說話,二來是因為東措他冷了,當時是拉薩的冬天,我扛不住。平措就很溫暖,裡面沒有像東措那麼敞開,還有空調。而且我去的時候平措人氣很旺,可以很容易地結伴去周邊地方玩。下面這種是平措一樓的一個小書屋牆上掛的裝飾:

平措做得很好,很乾淨,時不時還要找個人搞個旅行分享。下面就是我聽的一場關於尼泊爾ABC徒步的分享,聽的人還是蠻多的:

我在平措認識了一個香港朋友,我們很聊得來,每天一起去轉街,去吃飯。最後一天,我們一起吃的是拉薩的火鍋(作為一個四川人,覺得拉薩火鍋很一般),但卻是我們友誼的見證:

很懷念拉薩,很懷念這兩家青旅,希望哪天再去。畢竟,拉薩是一個值得去好多次的地方。


藍眼睛觀世界


山西太原有個客家人太空艙青旅









太原高新區青年旅舍


有故事的青旅,我遇到一個。

今年(2018年)4月下旬,我同妻子一起到開封,住在了河南大學南門的“憶青春主題客棧”,雖然旅店面積並不大,但卻很有些學生時代的氣息,兼具位置在河南大學門口的緣故,更放大了強烈的青春活力。

本來就是看兒子的,總想隨意住個店就行了。可是妻子從網上搜到了“憶青春”,我們就抱著看看咋樣的想法去看。一樓是平仄的小店面,上了二樓,卻是東西長廊,20多個房間一字排開,穿過長廊,逐房間檢視,房間無異味,且裝修風格各不相同。

有的以航海為主題,牆壁顏色為藍色;有的以浪漫為主題,以粉紅為主色調,屋頂高掛紛紗直罩到床上;有的以會客為主題,將大屋隔為兩室,兼具客廳會客功能;有的以遊藝為主題,房間內懸掛超大液晶屏幕,可唱歌可觀影;有的專題情侶房,色調溫馨,氛誘人。

屋內陳設簡潔乾淨,床位整潔,造型奇特,有的是船型,有的是圓型,有的是單人雙床,有的是雙人大床,還有家庭三人床。房內提供小人書、兒童玩具、咖啡茶飲、遊戲機等器具,同時提供一次性坐便套墊、洗浴用品、避孕藥具等物品,並友情提示:“室內所有物品一律免費,請放心使用”。

在每個房間外面,門牌上是房間號,更是“浪漫回憶”“火紅青春”等等之類的美術畫字體,凝結了學生時代深沉的留戀和迴響。

在這裡,留給我們很深刻的印象。兒子從學校出來匆忙,把身份證落到宿舍,無法取來,時間已晚,留宿在這裡。但是服務員堅持要我們去當地派出所開身份證明,為了讓我們答應一起去開證明,居然要為我們報銷來回的打的費用。我深感過意不去,我步行500裡取回自己的轎車,拉著服務員和我們一家人去派出所開了證明。服務員在車上一個勁的解釋,讓我們非常解理他們的做法和理由。雖然辦完手續將近12點了,但是我們心裡還是很舒暢,這位服務員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在《憶青春主題客棧》逗留了兩天三晚,每晚還享受到了21點定時免費牛奶供應;免費早上叫醒服務;個人物品免費保管等服務。如果你把東東落到房間了,只要你打電話打過去,他們一樣能為你保存和郵寄到你的手裡。。。。。。

有人說,你說的這個店我也去過,咋沒你說的這麼好呢?我說,那你是沒有真正用心去觀察,因為,在我們離開的時候,我還寄放到店裡兩三件東西,直到現在還給保管著呢!


跟我學公文


青旅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可行的旅行生活方式。記得早些年前,我的理解是青旅有著少量的房間,房間裡面有多個床位,在價格上也會具有一定的優勢。正常來說,青旅的房間會區別於男生女生,但據說國外一些青旅也會有不分性別的房間存在。一人一個床位,互不打擾,但這更多的需要自身的警覺性,以及對於社會的一個狀況考察。

而現在的青旅,在形式上也有了一定的放寬。比如民宿,也算得上是青旅的一種。廈門就有不少民宿,特別是鼓浪嶼、曾厝垵等地段就有許多小清新風格的。這樣的民宿一般是獨立的樓房,有著明亮的小院子,院落也有著讓人懷念的童年味道。民宿的房間不多,卻又有著自身的風味,比如有的房主的主職是畫家,因此也能在樓房裡看見他們的畫作。而有的房主則是做服裝設計的,因此也會將他們設計的衣服擺在民宿裡。因此,住進民宿,小小地探究他們的小故事也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