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兩國代表在聯合國激辯俄烏軍艦衝突,為什麼特朗普和普京卻都保持沉默?

雲霄飛翼


烏克蘭與俄羅斯在黑海的衝突,美國人其實沒有任何發言權,美國國會至今沒有批准加入《聯合國國際海洋公約》,從第三方角度看美國人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不過,烏克蘭把黑海衝突鬧到了聯合國安理會,作為常任理事國美利堅合眾國和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就要嘮嘮嗑了。

當烏克蘭三艘軍艦黑海被黑之際,世界前20大經濟體正準備開會協調下一階段全球政治和經濟走向,波羅申科這個檔口提出來聯合國主持公道有點不合時宜,另外烏克蘭大選在即波羅申科民調支持率不高,烏克蘭反對派認為這是最高統帥自己在補刀。特朗普對於俄烏黑海衝突表態是:這個事情不太好,希望有關各國審慎處理,我們的夥伴歐洲並不害怕,他們正在居間協調。俄羅斯總統府表態更加淡化:烏克蘭三艘艦艇命運交給俄羅斯法院決定。



特朗普與普京很明顯在淡化黑海事件為雙方G20會談奠定基礎,特朗普為了轉移注意力開始批判歐盟(今日特朗普接受《紐約時報》採訪吐槽歐盟:歐盟的成立就是針對美國的,他們什麼都不賣美國的,農產品不賣,工業品他們還制定一個標準讓美國產品通不過,我可以隨時對歐盟增加關稅),普京則沒有正面給出黑海事件太多看法。普京眼下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歐美的經濟制裁,讓俄羅斯的傳統國際貿易能源和農產品受到威脅,需要新的出口市場和貿易投資夥伴來彌補損失,普京積極準備在G20上希望跟世界新興經濟體落實2019年的合作計劃,為俄羅斯經濟找出路。特朗普在中期選舉中失利讓自己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受到嚴重影響,自己不得不尋求新的平衡方案,通常來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育理念是務實的,特朗普深刻理解務實的含義,他需要中國成為求同存異的合作伙伴,為此他沒有必要將自己陷入區域的新聞熱點中去,烏克蘭離俄羅斯太近了,國會任命的獨立檢察官米勒關於“通俄門”報告進入收尾階段,自己沒有必要向槍口上撞。



綜合而言,美國與俄羅斯是全球利益佈局的大國,對於區域熱點問題都有成熟的管控程序來處理,作為大國領導人更多注意力實在謀篇佈局上。


唐俊龍55398571


5哥一回答是:不關特郎普的事,發聲不重要。普京目前不需要發聲,即使發聲就一錘定音。

我們首先回顧本月25日發生在刻赤海峽的三艘烏克蘭軍艦,被俄羅斯扣押和違心的開火。

5哥一認為這次衝突雙方都有目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為了自己下屆總統選舉拉票,派三艘軍艦挑釁俄羅斯,恐怕代價太大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霸氣的回應,你挑釁我的底線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海域嗎?看在曾經兄弟份上才違心的開火,否則將擊沉大海。

還有一點我想不通,為什麼美國代表和俄羅斯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激辯俄烏軍艦衝突事件?烏克蘭又不是你美國的小弟、目前還不是北約成員國?你的名份在哪裡,難道認為自己是烏的老大嗎?如果我是俄方代表,不會和你美方代表浪費口舌,和烏方代表激辯還有點價值?

5哥一認為俄烏軍艦衝突事件,雖然在升級,但應該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因為在敘戰場看到了俄軍表現,何況是自己本國的利益,可想而知再大的風雨也阻擋不住俄軍的前進。之所以沉默的普京到時候會一錘定音。

特郎普已經明確表態了,俄烏軍艦衝突事件不感興趣?但也不完全相信特郎普的話,也許還沒找到最佳解決方案。之所以特郎普保持淡淡的沉默。

5哥一奉勸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不要把力量和希望全部寄託在美帝身上,不然烏克蘭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你就成了歷史的罪人?





5哥一軍事觀察


近日美俄兩國代表,因俄羅斯烏克蘭兩國在亞速海的刻赤海峽發生的衝圖事件,在聯合國激辯,相互指責,美國顯然是在為烏克蘭出頭,指責俄羅斯不道義。而作為兩國總統的俄羅斯普京,美國總統特朗普卻表現的很淡定。其實很很正常,美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雖然兩國積怨由來已久,相互敵視,互為對手。特別是自蘇聯結體,俄羅斯經濟,軍事實力有所下降,而美國則順風順水,美國不但不拉俄羅斯一把反而落井下石,大有把俄羅斯搞趴下才痛快的意思,明裡暗裡給俄羅斯使絆兒,處處和俄羅斯叫勁,這次俄烏之間的衝突,美國就是給烏克蘭撐腰,打氣,讓烏克蘭和俄羅斯干架,即消弱俄羅斯的發展,又把烏克蘭掌控在自己手裡。儘管如此,兩國總統畢竟是有身份的角色,而且聯合國也是很重要的場合,若倆總統你一言我一語的打起來,有失體統。更何況還有一堆各國官員,代表都看著,情何以堪。因此交給各自的代表去鬥嘴仗,把要說的都說出來,達到目的就行了,犯不上兩總統上臺相互“掐架”。成何體統,倆人加一塊都一百多歲了,被人笑話。重要的是,兩人保持淡定,也是為兩國在這個問題上留有迴旋的餘地,免得因為生氣說了大話,到時沒臺階下。


兔哥42928


在此次俄羅斯扣押烏克蘭三艘軍艦事件上,普京與特朗普的所謂“沉默”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

普京的沉默實際上是矇頭發大財,而特朗普的沉默則另有緣由。

普京是用實際行動在表明其態度的強硬,而特朗普則用低調來一方面表現對烏克蘭事情的漠不關心,另一方面在為即將與普京在阿根廷會議上的會面鋪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畢竟烏克蘭目前尚不是北約成員國,美國既沒有力挺烏克蘭的義務,也沒有保衛烏克蘭的意願。

如果因為烏克蘭而與俄羅斯大打出手,對於精與算計、無利不起早的特朗普來說,那可是一樁折本的買賣。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俄羅斯此次扣押烏克蘭軍艦行為並非普京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著充分軍事準備和對美國乃至北約可能作出的反映充分預判的(事實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也就是說,普京早已料到美國包括北約是不可能為烏克蘭火中取栗的。美國與北約可能的反映,充其量發動新一輪的經濟制裁,而經濟制裁對於俄羅斯來說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了,普京早已適應了,也早就找到了應對措施了。

總之,兩普的同時表現的低調,其實質 : 一個是勝券在握、豈奈我何的冷靜,一個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無所謂的態度。


老者沙龍


眼前,普京和特朗普在烏俄這次刻赤海峽軍事衝突中,均保持著沉默的姿態。實際上,這是對弈落子前的一種沉思和考慮。對普京來說,反正已經扣了烏克蘭三膄船,佔了優勢。現在不妨以靜制動,觀察事態的發展,看看美國人和烏克蘭出什麼招再說。對特朗普來說,似乎一直就沒把烏克蘭問題當回事,目前他的外交政策重點在伊朗和敘利亞,他不想讓烏克蘭和俄羅斯沒完沒了的領土爭執,而影響了自己在中東問題上的決策。特別是關於克里米亞問題,他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就是克里米亞應該屬於俄羅斯,因為那裡的人講俄語。當然,誰也無法揣摩出特朗普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但就這句話來說,他完全是在與烏克蘭政府唱反調,與普京似乎穿一條褲子。可以看出來,特朗普不喜歡在烏克蘭問題上消耗過多的精力和財力。所以,在刻赤海峽問題上,他一反常態地沉默寡言,多半是在考慮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來應付這個事件。就是,即不讓美國陷入到這個爭端中去,又不讓烏克蘭和盟友們失望。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在楚漢相爭兩端,普京的沉默,是在等特朗普落子出招。特朗普的沉默,是在考慮怎麼走棋才不至於被動。我推測,特朗普多半不會動用車馬炮來對普京狂轟濫炸,而會象徵性地拱一步卒子,這樣即能安慰一下烏克蘭,又可試探出普京下一步棋的落點來。


一線天


嚴格來說,對於俄烏軍艦衝突,特朗普是向記者做出回應了的,在26日特朗普回答記者提問時稱:我不喜歡這個……,我們與歐洲人研究這個……,我們希望這個事件能夠得到解決!如果題主堅持說特朗普和普京都保持沉默,大概率上應該是對於俄烏軍艦衝突的解決,特朗普和普京都沒有發表具體解決的國際立場聲明。



一、普京保持沉默,旨在起到定海神針和一錘定音作用。普京的政治能力和手腕有目共睹,對於烏克蘭派出軍艦刻意引發俄烏衝突,普京心裡十分清楚,無非就是波羅申科贏得大選支持率、向美西方展示自身價值,以確保最終贏得烏克蘭選舉勝利的目的。普京如果過早的介入事件,將會陷入美西方的群毆局面,被迫與波羅申科掰扯是非曲直,不但相對於特朗普來說有點掉價、落了下乘,而且也沒有了戰略迴旋餘地,將會處於極為被動局面。而俄羅斯在派出其他人員主持事件處理,並且直接拒絕美西方敦促俄羅斯與烏克蘭談判的要求,就是普京在看國際方面,特別是美西方對於該事件的介入程度。刻赤海峽衝突,美西方正憋著勁對俄羅斯虎視眈眈,非普京表態的有利時刻。



二、特朗普保持沉默,意在把歐洲推到前臺介入事件糾紛。特朗普在俄烏軍艦衝突事件上保持沉默,那是特朗普的明智之舉,也是必要的避嫌策略。特朗普一直以來就被民主黨抓著“通俄門”的小辮子不放,對於俄烏衝突事件,特朗普的任何發聲都有被另一番解讀的可能,本身就已經“瘸腿”政治的特朗普,對於民主黨的制衡壓力山大,在美俄關係處理上,稍有不慎就會有翻船的隱患。而此刻,特朗普隱身背後,把歐洲推到前臺處理問題是明智的上上選,俄烏衝突對於歐洲提防俄羅斯擴張之說最為敏感,在美國的主導下,英法德都在積極表態,很有可能會出現2016年烏克蘭女飛行員事件中,歐盟針對普京制裁的翻版。



三、普京和特朗普的發聲,將直接決定刻赤衝突的具體走向。在俄烏軍艦衝突事件中,烏克蘭和歐洲對俄羅斯的聲討和博弈,可以看作是兵兵之爭,最後還得看普京與特朗普的王王相抗。波羅申科已經被10%之下的支持率搞昏了頭,應了季莫申科早前說過的“波羅申科需要一場戰爭”預言,想以製造俄烏磨擦為美西方提供打壓俄羅斯的機會,來得到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支持,同時也可以提高民粹主義影響帶來的支持率,但是在美西方制裁下的俄羅斯,還在抗衡著北約東擴帶來的圍堵與封鎖,美西方現階段在避免直接軍事衝突的前提下,已沒有針對俄羅斯的更好、更多措施。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需要烏克蘭,但是不會隨烏克蘭胡搞,不管是敘利亞戰爭,還是北溪2,俄羅斯不可能與解決俄烏衝突事件交換。可以預見的是最後還得普京和特朗普或明或暗的溝通,來解決俄烏衝突,不了了之!

總之,普京和特朗普的沉默,並不代表不會授意,也不代表永不會發聲,只是時機未到而已。雙方都在看事件的具體發展走向,以及可能的利用契機,先聲奪人雖然有利,並不代表後發制人就不可能取勝。


兵謠視角


因為最近川普惹騷了,被扣上了“通俄”的帽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發表任何意見看你們還能作什麼文章。但是表面沒有動作不代表暗地裡沒有行動。俄羅斯還是美國的心腹大患,該出手的時候特朗普絕不會手軟。而普京也不是吃素的,你也休想從我這得到一丁點利益。這次事件本就是烏克蘭自己理虧,美國方面也不太好正面去幫烏克蘭。


唐唐博雅


俄烏海上衝突,既有烏國內政治需要,又有北約試探俄戰略底線的因素,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俄烏對抗。在此情況下,兩國元首均要為下面的行動留有餘地,故沒必要表態,靜觀其變。


劉幼渺


兩個人還是想見面,不能現在就吵起來,而且特朗普也不能公開支持或是反對,那會導致國內的反俄勢力反彈,而普京現在也不想給特朗普找麻煩,因為那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帝國曆史觀察者


你怎麼不去問他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