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祺---
當然不靠譜了,投資最怕的就是重倉持有,基本重倉持有的,最後都得掛,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這種老話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無數的歷史實踐經驗的證明。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可不是國債或者銀行存款,並非保本保息的產品,特別是今年,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銀行已經不允許再發行保本理財產品了(現有的保本理財給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雖然銀行的理財產品99%都是R3及以下層級的低風險產品,但是低風險不等於無風險,遇到極端的情況(比如金融危機),其照樣可能會發生虧損的可能,所以將全部資產用來購買一個產品屬於最差的一種投資方式。
合理的投資方式
合理的投資應該是對各類風險的產品進行錯配,至於錯配的比例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解決,比如你是個外來務工人員,收入不高,存錢不易,那麼你要追求的是本金的安全,那麼就投資無風險的產品(比如國債,銀行存款等);如果你是個企業高管,收入高,那麼可以適當錯配一些中高風險產品(比如:外匯、信託、基金等等),以博取高收益。
對於我們廣大的普通中間階層人而言,我的建議是資金80%以上投放到無或低風險產品中(國債、銀行存款、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等),剩餘的20%可以適當投點中高風險的產品(比如6%以上的銀行理財,非貨幣基金,甚至是10%以內的P2P產品),兼顧安全與收益。
另外投資上述各類風險的產品,最好是選擇幾個產品投資,而不是單單隻選一個,以降低集中性風險,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重倉持有!
鯉行者
答:不靠譜,這樣會有風險。我的觀點是這樣的:把自已的錢分成幾份,1。家裡備有部分現金,用於家庭急用或特殊開支。2。少部分資金存入支付寶的餘額寶,用於平時日常消費,如買菜、買衣服等還有利息。3.銀行活期,也是用於家庭急用稍大額的。4.投資理財,在2018年在這種金融背景下,可用投資理財中的60%資金還是銀行定期保險些,20%做穩健型低風險的投資,如支付寶裡的定期、基金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相對比銀行高不少。10%做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理財,如期貨,股票就免了吧,行情把握不好的。明年再籌備股票吧,今年股市的人們都虧殘了。10%買點保險,以備風險。總之,以上佈局是很安全的,我想在2018年是相當不錯的規劃。你會一騎絕塵,跑贏98%的投資者。
花開富貴2512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把錢全部投資銀行理財靠譜嗎?也不是說不靠譜,就是其實還有更好的投資方法。
銀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對象不同,風險也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對象不同,風險和收益也不同。如果你買的是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投資對象是風險比較高的投資品,收益雖然高,但是也有虧損的可能。
不要看到銀行理財產品就覺得保本穩定,要看風險等級,看產品說明,看投資的對象風險高低。投資中有一句話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如果全部投資銀行理財,存在跑輸通貨膨脹的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3%左右,通貨膨脹率都跑不贏。意味著如果把錢全部投資銀行,一年以後錢不但沒生錢,反而還縮水了。
如果購買不同風險類別的銀行理財產品,那風險比較大,收益也還不能有保證,起不到分散風險的作用。雖然銀行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穩,但是如果全部錢用來投資,還是有些可惜。
可以進行資產配置,提高收益且分散風險
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把錢放在相關性比較低的投資種類中,比如高風險的與低風險的搭配,降低風險。如果都投資低風險的,收益低,如果都投資高風險的,收益高,可是風險大。
可以做一下資產配置,比如一部分資金用來購買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債券基金,一部分可以定投指數基金或者股票基金。如果風險承受能力高的,可以再用一部分資金購買股票。
這個組合有低風險,中高風險,整體來說收益率比單純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高,風險也不是很大。不過如果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低的話,還是選擇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可以的。畢竟投資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理財在路上
把錢全部投入到銀行理財靠譜不靠譜?我覺得從資金安全的角度來說,靠譜。因為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所以總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可控,是穩健投資者的最愛。但是很多銀行理財產品門檻都是5萬起,對資金要求很高。
但是從收益率來看,銀行理財不太靠譜,因為目前銀行理財的年化收益大概只有3.5%到4.5%左右,實在是太低了。我覺得可以投資銀行理財,但是資金不要超過你所有資金的50%。剩下的資金可以投資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定期理財產品,風險也是可控的,而且收益比銀行理財高很多。例如理財通,支付寶,京東金融等,而且血淚理財產品門坎很低,基本無門檻。但是這類理財產品也有缺點,就是額度有限,很容易被搶光,所以手要快點。
最後,我要說的是理財沒有固定套路,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的人想本金安全,有的追求高收益,這本身沒有誰對誰錯,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例如P2P,年化收益10%以上,踩雷的風險非常大。目前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高於6%的,風險一定比較大,廣大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識別風險。
以上文字僅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給我留言,我會認真的答覆每一條留言的。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並且給我點贊,我在這裡先謝謝大家了。
心境雲淡風輕
把錢全部用來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乃諸多保守型客戶的投資方式,實踐證明能夠得到中等偏上的收益。
在金融投資領域,沒有比銀行理財產品性價比更高的標的了。“銀行理財”風險遠遠低於股票、基金,收益高於銀行存款。即使明年底“銀行理財”按照資管新政,不再保本但有銀行信譽擔保,其風險還是很小。
相對於房地產投資,“銀行理財”確實跑輸前者。但是,投入資金量小,適合於退休老人的理財特點;還可以積少成多,形成“複利”式增長,為房款首付儲備資金。
P2P等高風險產品已經“原形畢露”;股市低迷基金受此拖累。黃金變現困難,珠寶真假難辨。由此可見,組合型投資未必科學合理,“銀行理財”包贏不輸,“薑還是老的辣”。
所以“銀行理財”,一般開始銷售的一週內,基本額度都會被“一搶而空”。
陸燕青
在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銀行理財產品雖說不再保本保息,但是因為有銀行背書,安全性相對其他投資方式來說還是極有保障的。但是,對於把自身全部財產都用來投資傳統封閉式銀行理財產品,我還是持否定態度的,當然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多樣了,我們完全可以有效搭配一下,做到收益性、安全性以及靈活性相協調還是不難的!
- 封閉式理財產品
- 半封閉式理財產品
- 完全開放式理財產品
顧名思義,這類理財產品隨存隨取,性質類似於餘額寶。但和餘額寶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是銀行理財產品,而餘額寶屬於基金。完全開放式理財產品並沒有每日最高贖回額度的限制,可以說秒殺了餘額寶每日限額一萬的規定;另外,完全開放式理財產品收益率要比餘額寶更高,餘額寶目前已經接近於甚至低於3%,而完全開放式理財產品能夠達到3.5%~4.38%之間,差距著實不小!20%資產用於購買完全開放式理財產品,隨取隨用,在保證收益率的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兼顧到流動性!
綜上所述,把所有資產都用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非常靠譜的,既保證了安全性,又能實現收益最大化,最大的優點還在於能夠兼顧到流動性,何樂而不為呢?
銀行小學生
投資一定要堅持一個原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要不然籃子一摔,所有雞蛋都打碎了。
目前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保息,不要把所有錢都投入銀行理財裡面。
自從今年資管新規出來之後,目前銀行理財已經打破剛兌,也就說我們現在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銀行是不能保證保本保息的,有可能出現收益很低,甚至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而所有這些風險都需要客戶自己承擔。
所以不要把所有的錢都一次性全部投在銀行理財裡面,萬一哪天運氣不佳,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剛好出現兌現困難,那你不僅有可能損失投資收益,甚至有可能連本金都會損失一部分。
因此為了安全起見,最好要對理財做一個合理的規劃,進行合理的分配。
我覺得投資要堅持一個二八原則。
二八法則很多行業都適用,包括投資理財也可以參考這個法則。
當然這個二八原則,針對不同的人群,二跟八的比例是不同的。
如果你可以利用的理財資金佔你收入的比例在50%以內,那我認為80%的比例應該用於投資那種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包括銀行存款,國債,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等等;另外的20%可以用於投資一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5%到8%這個收益區間銀行理財,或者投資一些股票基金,甚至P2P都可以。
如果你可以利用的投資資金佔你的收入比例在50%以上,那二八的比例可以反過來,就是20%的比例用於投資低風險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另外的80%可以投資一些中低風險甚至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從而博取更高的收益。
貸款教授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是不靠譜。畢竟有一個經濟學家曾說過: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同意且奉為真理。我們強調的是,理財講究的合理做出理財計劃,倡導資產配置的理念。但比財君認為,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指全部資金投資某一款產品,不靠譜,或者把全部資金用來投資某一類產品,也不靠譜,我們不贊成也不支持這樣的方式。
但是銀行理財是單一的嗎?答案是否定的。自直銷銀行出現以後,我們不僅可以在線理財,而且種類豐富的產品可以選擇。比財作為國內首家連接銀行移動端的產品比價選擇平臺,在售的產品可歸結為以下幾類:銀行存款,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純債基金。
在我們的印象中,銀行存款好像就只有活期、定期兩大類,活期存款使用方便,但利率太低;定期存款若要提前支取,肯定會按活期計息。隨著資管新規落地,保本型理財逐步退出市場,銀行推出了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等多種創新型存款產品,備受廣大投資者的青睞。
與之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就更多了,就拿比財平臺來說,就有近3000款銀行理財產品在售,滿足用戶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不同起投金額的要求。
我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資金?
日常支出(飲食、服裝、水電、交通、通訊等):這部分支出流動性需求較高,我們可以選擇銀行活期存款、智能存款、貨幣基金(T+0)。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高流動性,隨存隨取、風險低,可用於日常消費或者急用。
理財投資賺取收益:我們可以選擇銀行定期存款、中長期理財產品。它們的流動性受限。但是作為長期理財產品流動性補償,一般情況下,長期理財產品的收益是高於短期理財的。而且關於銀行定期存款,也有部分產品時可以提前支取的,按月結息。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多數在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性),都是市場上理財產品裡面風險最低的,安全係數較高。 就拿R3來說,在市場風險維度上,產品除可投資於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外,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的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結構性產品的本金保障比例在90%以上。所以虧損的概率也不大。
銀行理財最大的優勢在於銀行的信用背書,更具安全性。所以,仔細想想,全部資金用來投資銀行理財是靠譜的,既能保證安全,又能兼顧流動性。相對於市面上諸如p2p、股票等投資的風險評級,目前相對穩健且適合大眾的只有銀行理財。
當然,機會往往與風險並存,如果你的經濟情況較好,能承擔一定的風險,確認某p2p平臺靠譜,也可以投一投。甚至還可酌情購買類似股票、外匯等各類金融產品,不過風險極大,屬於激進型,我們普通人還是不要涉及了。
最後,比財君還想說,資金雖不宜太過集中,免遭一損俱損,但也不宜太過分散,不僅會增加管理成本,也會分散利潤。
比財,國內首家直銷銀行理財收益比價平臺,涵蓋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直銷銀行理財產品,歡迎大家關注瞭解!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資產、風險承受能力、資金安排規劃等實際情況去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銀行理財產品。
比財
朋友們好!投資理財與吃飯穿衣一樣,要講究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冷暖適合!非常明確的講,把所有的錢都放在銀行進行理財,一旦被端鍋!可能無法承受這樣的風險!
首先,一起來看一下理財的定義!最簡單講理財就是冒著風險賺取,高於無風險利率(存款利率)的收益!那麼問題來了,他肯定有風險,否則人們就不會去存錢了!
再來看一下風險!銀行存款是有50萬的保底,每戶行!多了的話,就不做保障了!理財目前正在取消剛兌(不保本),同時不允許保證收益(改為預期收益)!
再來看一下銀行的想法!做銀行或其他理財產品的發行人,其實和我們以投資人一樣,都希望,安全保本好收益!這本身是多贏!但他做不到!理財產品本身是一種投資!金融市場有波動!雖然絕大多數時間和產品,表現都很好,達到或接近預期!但一旦出現失誤,損失(雖然不能確定,什麼時間哪個產品,但它必然會出現!)!作為投資人或者銀行,根本無法承受!
綜上所述,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承擔著很多的使命!安家立業,子女成長教育,等等!因此,銀行理財的低風險並不等於無風險!合理的進行資產調配分散,方是長久安全的理財之道!對於咱中國人來講,任何時候,一半以上的資金,用於存款保本,是必要的!
祝朋友們理財,順利穩健好收益!
理財迦
靠不靠譜關鍵看你自己有沒有除了打工外有其他的收益創造能力吧,銀行理財只能說目前在國內相對來說資金安全些,當然看你買什麼類型的理財,有保本的,有低風險的,高風險就不要去糾結了。
你如果並沒有創造收益的能力的,那就買理財,就當N年前的定期來做;你如果有能以的想做個小生意,那請考慮風險,如果失敗了帶來的時間成本,精力投入,資金損失是否是你所能接受的?
最後如果你主動或被動的進入交易市場,也就是促成的高風險市場例如股票、期貨等,甭管其他人怎麼對你吹捧,關鍵你自己會不會,不會別進入,會做的自己看著辦。
還有這個所謂的所有的錢是多少呢?對於不同階段的來說這個量也不同的,我記得自己剛畢業工作的第一年,去掉開支,所有錢才2萬不到,在上海啥都幹不了……
其實提問的人我能看到的是,你想問的不是瞭解下理財產品,你更多的是想問安全性和收益回報問題。
如果是這樣,那我只能說本金大,存理財回報自然高,而銀行又能保障資金安全性毋庸置疑,不過注意類型!
對於有能力錢生錢的達人來說,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存在問題的,我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