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秩序》出版,深入討論“中國崛起之後的亞洲秩序”

如何守住南海“生命線”?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大國外交?中國需要追求聯盟政策嗎?中美如何共建世界秩序?對於時下熱門討論的話題,知名國際關係學者鄭永年在其新作《亞洲新秩序》中,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討論。

近日,《亞洲新秩序》出版,該書圍繞著“新型大國關係”這一基點,討論中國在崛起過程中需面對的國際關係問題。

《亚洲新秩序》出版,深入讨论“中国崛起之后的亚洲秩序”

鄭永年坦言,該書本不在他的創作計劃之中,此前寫過很多有關“亞洲秩序”的文章,但只是零散地發表,後來整理相關的文章時,發現了之前的很多文章是把時事變化置於宏觀歷史中來討論,這種討論方法背後的邏輯具有一種“長效”價值。“重讀舊文,從新的視角出發,有了一種新的體會。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會跟著這種邏輯,得到自己的體會以及見解。”

記者翻閱新書發現,該書從“西方秩序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危機”的話題引入正文。一本討論亞洲秩序的書,為什麼要從討論西方秩序開始呢?

鄭永年指出,亞洲很多國家的內部秩序高度依賴西方秩序,西方內部秩序的變化也必然對亞洲各國和各地區產生深刻的影響,“從西方秩序變化看亞洲,可以給人一個新的視角”。

除此之外,該書還從全球化狀態下的亞洲社會的政治經濟秩序變化及其面臨的挑戰,以及圍繞中國崛起來討論亞洲地緣政治秩序的角度進行了討論。

鄭永年認為,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發生的一切實際上和亞洲秩序的變遷密切相關。如果說,中國的崛起既不可避免,也在很大程度上變成現實,那麼中國如何塑造亞洲秩序便成為人們關切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也是那麼多年來亞洲社會和國際社會所關切的問題。不過,正如討論亞洲社會內部政治經濟秩序時離不開討論西方,討論亞洲地緣政治秩序也離不開討論外部力量,尤其是美國的力量。

實際上,直到最近,亞洲地緣政治秩序仍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為重心的地緣政治秩序在亞洲的延伸,只不過中國的崛起又必然導致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產生和發展。今天的亞洲地緣政治秩序實際上是以西方(美國)為中心的舊秩序和以中國為中心的新秩序互動的產物,而中國如何處理與舊秩序的關係將決定了這個新秩序的存在形式。

“現在中國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貿易國,亞洲秩序的變化更離不開中國因素。儘管中國本身並沒有稱霸亞洲的想法,但中國崛起本身已經把中國推到了亞洲秩序的中心位置。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探討中國崛起之後的亞洲秩序,無論從學術上還是政策上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鄭永年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