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時,他該如何去找到自己的興趣?

小二天地


行動,多嘗試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

不講什麼大道理,拿我自己舉例子。

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一些瞬間,你會突然警醒,意識到自己之後要走的路。這個警醒的瞬間,不可預料,不可強求,但終會有的。

我大學學的是編輯出版專業,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就是很偶然的一次警醒。那是在深夜,在寢室裡,室友都睡了,只有我,對著檯燈揹著歷史書,背到一半,說不出來的感覺,看著課本呆了會,然後告訴自己,自己將來要到出版社工作,當一名編輯。

當一名編輯,我所想到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報考編輯出版專業,於是高考時我就報考了這個專業,再之後,我就成為了編輯出版專業的一名學生。

我以為我會很愛這個專業,我以為這就是我的興趣,但是,並不是。編輯出版專業不是簡單地改改文章中的錯別字,改改稿子就可以了,要做市場調研,要寫選題報告,當時整個人就懵了,很反感,但又無能為力。

本專業不感興趣,偶然接觸到了影視後期,就是圖像設計、視頻剪輯這些,我一直是個文科生,也不懂什麼藝術,不會畫畫什麼的,但當我接觸之後,很快就發現,這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從自學到花錢外出學習,我從小白變成了一個能熟練掌握這些軟件的人,並且靠這個技能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所以,大膽去闖,不要慌張,不要害怕,多嘗試,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就怕你什麼也不去做,就說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什麼都不會。

人是要靠自救的,別人跟你說再多,比不上你自己主動醒悟重要。


筆記研究所


大學,在大多數人裡是一段很美好的生活,沒上過大學的人們嚮往它,上過大學的人懷念它。大學是培養一個學生興趣與提高各方面素質的一個最佳時期,可能也是大家比較迷惑的日子,在大學會經歷很多第一次,也會經歷很多最後一次。

就拿自己當年在大學要面臨選專業的問題來說吧,自己真的是手無足措的,當想要想聽聽別人的建議時,別人總是說你喜歡啥就學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有沒有很多人會產生共鳴呢?當靜下心來想自己到底喜歡啥呢,一臉懵,我好像沒有什麼喜歡的也沒有什麼真正討厭的,選專業對於不知道自己興趣的人真的挺痛苦的。

鄧小平說過“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吃過葡萄就說葡萄酸在大眾眼裡是一個笑話吧,同樣你不試過就說不感興趣也是一種笑話,不要等興趣來找你,還得你自己去找,想要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就去試試唄,怎麼試呢?這又是一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談談怎麼試。

1、 參加一些大學的社團

大學的社團多彩多樣,可謂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大學的社團有很多種,你可以嘗試去參加幾種,在社團中你不僅可以去體驗社團的各種樂趣,還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子,你總會找到自己所喜歡的某種事物的。

2、 做兼職

人們不是總說進了大學就踏入了社會半步嗎?做兼職能讓你更好的接觸社會,比別人多踏出一點,多積攢到一些經驗,可能在兼職過程中你會明白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會對專業和工作的關係和重要性明白的更加透徹,做兼職還可以賺錢,不是一舉兩得嗎?但是不要耽誤學業哦。

3 、多看書,多瞭解

大學的圖書管不是一隻都開著嗎?裡面的書籍也很豐富,你可以到圖書管裡找一些介紹專業的書籍,或者參加一些有關專業的講座,或者可以問問一些有經驗的學者,對專業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樣你才有權利判斷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最後祝願大家在大學能找到自己所愛之人,,哈哈還有專業,有時候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大膽去嘗試吧!



鹹魚學院


尋找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多嘗試新的方面,比如拿我自己來說吧,我自己就是一個大一新生,我也不太是清楚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所以就可以多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以此來增加自己或者嘗試多方面的內容,然後來尋找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

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首先可以從專業方面來講,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是很瞭解的話,可以參加一些與自己的專業相契合的社團。



拿我自己來說吧,我自己本身的專業是新聞,但是我在上大學之前根本不瞭解新聞傳播,更不知道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我本身之前其實是不瞭解這個專業的,然後我的興趣志向也不在這方面,我一直想上的是師範專業。但是當我真正到這個專業,然後去參加一些跟這個專業相契合的社團的時候。不會發現這個專業其實並沒有那麼無聊,也沒有那麼不喜歡,而且其中有很多方面也值得自己去學習。我可以為了一篇微信推文,然後在那熬夜的做推文,然後一遍遍的改動,最終糾結於標點符號是否正確。但是在這之前我並不瞭解,新聞傳播這個專業,也不瞭解新媒體這個行業。

第二種方法就是聽朋友的介紹,跟著朋友去參加一些他們參加的社團活動,其實就我本身來說,我對很多東西也沒有很大的興趣。但是因為我的朋友喜歡手工,或者是喜歡唱歌,我就會去特意的去關注一些這樣的社團,或者是來提高自己的相關方面的興趣。

最後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點,只是你現在還沒有發覺,當你真正的融入一些集體或者一些活動之後,你會發現有很多社團活動和興趣都是你所感興趣的。


小小帶你逛吃中國


  1. 上了大學沒有了高中時的那種學習激情,沒有了老師們的約束,沒有了父母整天的嘮叨管教。取而代之的是充足的空閒時間,豐富的娛樂活動,再加上各種的網絡遊戲。
  2. 有的同學在上了大學之後,加入了自己喜歡的社團,籃球、滑板、街舞、車模,課餘時間過得非常充足,每一天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一塊玩耍,大家有的說有的聊,說說鬧鬧,四年下來交了一群很好的玩伴。


  3. 有的同學從入學開始就明確了自己的目標,考研、考各類從業資格證,每天穿梭於教室,圖書館,食堂。有的人對他們的評價是:只會學習的書呆子。當然,大學是一個人興趣發展的好時光,他相當於一個小的社會,大家能在這裡學到很多社會上的道理,但是別人認真學習也沒有錯啊,我們怎麼知道人家就是光會學習的書呆子呢?況且每年這種同學拿到各種獎學金的時候,大家不都還是很羨慕的嘛。


  4. 當然還有一種群體,他們沒有興趣,沒有目標,終日過得渾渾噩噩,整天在宿舍通宵打遊戲,曠課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一次訂一天的外賣,掛科、重修的名單上面總有他們的名字。這種同學我覺得應該想一下自己四年畢業後除了一張畢業證還有什麼呢,甚至有的同學連個畢業證都拿不到。


  5. 大學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他是最有朝氣的一個地方,因為在這裡有最有活力的一群人。當一個本身不愛運動沉默寡言的人和他們在一塊呆的久了也會變得心態年輕。
  6. 當你處在這麼好的一個環境中,又是這樣一個美好的花季年齡,沒有壓力,何不走出宿舍,擁抱生活呢,為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先堅持一節課不玩手機,先堅持去每天跑步,去參加一兩個社團。漸漸的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教賢育能謂教育


如果不知道,就要去多多嘗試。你喜歡畫畫,但就是沒有分辨色彩天賦。你不喜歡跳舞,學了學忽然發現,跳的還蠻不錯。所以啊試試才知道。

有些剛進入大學的同學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學科和活動。恰同學少年中的華子一下子剛開始就加了10幾個社團,每天把自己弄得累兮兮的。再後來通過慢慢的琢磨加上自己的思考,他知道了自己的擅長面與自己興趣的所在。就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喜歡的事上,也當一個自己喜歡的社團的社長。


如果實在不願意耗費大把時間去探索發現,那也不要荒廢時間,多看看書或者多去鍛鍊鍛鍊身體。

最後希望題主可以過一個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大學!!


腦袋太笨小仙女


多去嘗試新事物,

我覺得題主和我的處境應該還是比較像的,就談一談我的感想吧~

首先要搞清楚是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還是其他?如果是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最好在大一時及時轉專業,否則整個大學四年就是在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很難有多大的成就,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你才會有動力,才會有所成就~

如果是對現狀不滿,又無所事事,導致生活無味的話,我建議你多去嘗試一下大學課堂之外的東西,一旦你處於這種狀態,就說明你對學習沒多大感覺,最起碼你的興趣點是不在這的,倒不如換個方向去尋找答案~

如果不打算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博士等,個人認為在大學你只需要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剩下的時間多去認識一些人,見識不同的事物,我有一個廣西的朋友,大學在鄭州,四年期間他一共在學校的時間估計還不到兩年吧,很多時間他都在學校外邊,各種賺錢的方式他都經歷過,從分揀快遞到寒假工代理,到現在自己投資一個別墅,專門供大學生聚會,還開了一個美團外賣店鋪,賣牛肉飯,也是在大學城附近,還和朋友一起代註冊了一個勞務公司,專門派遣寒假工~



這也算是有所成就了吧,所以說,大學學什麼?我覺得首先是尋找自己的方向,在這個尋找方向的過程中,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希望能給處於迷茫之中的你些許建議,加油^0^~


better慢生活


興趣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就拿學習來說,我們有感興趣的科目,也有不想學習的科目,其實仔細想想,你對某一門興趣感興趣,首先是因為你接觸了這一門學科,對它有了基本的瞭解,其次是一些客觀的原因,比如老師的授課方式,你在這一門科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老師同學的誇獎,因此,產生了對這一門科目的興趣。

首先,應該多接觸一些事物,只有對這一事物瞭解學習之後,你才會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感不感興趣。如果沒有了解,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感不感興趣。有機會的話,要多參加一些活動,多接觸一些朋友,多出去走走,開闊自己的眼界。

其次,要幹一行愛一行。很多時候,興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培養的,某個人對某方面有很大的興趣,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他人的肯定,支持他繼續向這個方向努力下去,因此,如果現在還感覺到沒有找到自己興趣,不防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認真對待每一次任務,並將它努力做到最好。



最後,多參加一些比賽,培養自己的興趣。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很擅長,不防發揮自己的長處,多參加一些比賽,爭取得到一定的獎勵,這不僅會增加你的自信,也會慢慢使你對這一方面產生興趣。


總之,如果你現在所接觸的事物,沒有你感興趣的,就要多接觸一些其他事物,去了解其他的事物?


3sp




首先,要樹立意識

1、興趣易變,不要把興趣神聖化,認為沒有興趣的人是不完整的,沒有興趣的人生是乏味的。

我們生活在如今的時代,標榜有趣的靈魂,而興趣就是劃分的標準之一。好像沒有興趣就是蒼白無味的人,有興趣的人就自動上升為高端人士一樣,可以自視甚高,然後慢悠悠說出那些沒興趣的人都是螻蟻、都是low逼。然而,真正的情況又是什麼呢?如果我就是沒有興趣,我只喜歡錢,我積累了很多財富,我嘗試了很多活動但是都不喜歡,那麼,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2、興趣難尋。有則好,沒有也可以過好自己的生活。

人生易變,生活不可測,我們都被生活的環境影響著,我們的想法也是很時刻變化的,而我們的興趣也總是變化著的。人天生對不可知的東西充滿興趣,如果我們透徹瞭解一個人一件事,難免需要克服隨之而來的無聊感。


然後,去嘗試

1、多瞭解不同的活動,瞭解不同的行當。

社會上,人類活動那麼多,行當那麼多。去了解了,即使再挑剔的人,應該也有那麼一兩個喜歡的吧。

2、不必去參加儘可能多的社團活動,可以多去看視頻、去感受和揣摩。

我們都知道,大學社團多而雜,參差不齊,需要很多時間,而且官僚主義越來越嚴重。不做選擇,只能浪費時間,只能迷失。那麼,怎麼去了解自己的興趣呢?有效率的方法是:去看視頻。上網,看視頻,瞭解資訊,去代入,如果你感覺有興趣再去行動。或許想的和做的不一樣,但是這樣成本低,更有效率,而且要是你足夠了解自己,代入事非常可靠的。

3、一個時間段,選擇去做一兩種活動,切勿貪多。

當我們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最好選擇重點發展一兩個,時間有限精力有限金錢有限,必須要去做一件事,而不是讓選擇困住自己的步伐,要真正行動起來去改變。當人們真正起去做一件事時,即使不喜歡,也會受益匪淺。

4、幹一行愛一行。

“幹一行,愛一行”。我喜歡這句話,因為,生活不止追尋,更要有享受。要是任由心中的好奇和征服做指引,自己面對的仍然會是虛無和無趣。回頭看的話,要麼是一個個里程碑,要麼是會被視為失敗的經歷,那麼,盡頭在何處?

最好,能把興趣發展成技能,進而實現自我價值

1、興趣假如淺嘗而止,便也不能稱之為興趣。

喜歡一個人很簡單,愛一個很難。嘗試一個活動很簡單,把活動變成興趣很難。當然,淺嘗而止一個所謂的“興趣”,那麼,你自己都不會認為這個活動是你興趣。

2、興趣如果發展成技能,是很容易的,你也會從中獲得自己價值。

如果你有幸找到了你的興趣,你肯定會願意花時間去操作它、練習它。慢慢地,你會掌握它。你可以把興趣演變為一項技能。而你一旦精通某樣事,你會去利用這個技能去幫助別人,甚至賺錢,或者僅僅滿足自己的需要,僅僅標誌著自己是誰。


百問小生活


我建議大家多去嘗試各類活動,接觸各種新鮮事物,只有接觸過,體驗過,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小時候,因為小孩都貪玩嘛…特別不愛學習。可是我爸媽還挺開明的,他們會為了我的將來,很小就送我去學英語,為了我有一技之長,又送我去學樂器--電子琴。後來,我自己因為羨慕同學學過跳舞會翻跟頭,跳皮筋的時候,腿可以抬很高很高碰到頭頂那麼高的皮筋,我也央求爸媽帶我去學。然而因為太痛苦了…大腿旁側都青紫了!!所以學了一暑假我就沒學了。

可是我自己也沒想到,長大了的我,在大學,竟然被很多人誇讚羨慕!而且明明沒學過多少的我卻能在很多活動中表現出色( •̀∀•́ )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學習能力提升了。

1.在從來沒有接觸過跳舞,樂器的同學中,因為我有基礎,所以學起來沒有其他同學費力。這是肯定的嘛!就算是小學只學過一個暑假,但你知道學跳舞需要的基本功,你知道跳舞的時候應該怎麼舞動。你是能比其他同學更快找準感覺的。而學樂器也是一樣。樂器都是想通的嘛!而樂感和舞感真的是很重要的東西!他們能融會貫通到生活各處。

2.當你自己,老師,同學都明顯感覺到你在這方面很突出的時候,你是會有自豪感和驕傲感的。而這些又會激發你的自信心和表現欲。這樣的你也會更加努力,希望能一直成為同學的榜樣,老師眼裡的佼佼者。越努力越幸運!你將成就更好的自己。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自己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呢?我想說: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對於自己擅長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會對ta感興趣!

不是嗎?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受矚目,被讚美,你慢慢會在這條路上發現很多不一樣的美麗,會一邊探索,一邊又被吸引…這不就成了“興趣”嗎?


又或者,你暫時還沒有擅長的領域,那就去開發呀!大學就是開發興趣愛好的天堂!!在大學有很多活動可以參與,大學附近也有開很多班可以供你學習,大學又是個自由的環境!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自己的選擇自己定!所以大學就無拘無束地開發自己吧!不要考慮太多,牢牢把握這四年。一旦畢業,可就在也沒有時間讓我們浪費在學習這些地方了…因為到時候我們的年紀也大了,事情也多了。是沒有機會從頭學了=_=所以大學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就多瞭解每個領域,只有自己深入瞭解了才能找準自己的興趣愛好究竟在哪兒。

那麼我們現在反過來假設,如果你本身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你仍然不試著接觸、瞭解,你說你要怎麼找到自己興趣呢?你怎麼發現自己的潛力呢?很多時候一個人雖然有潛力,可是自己找不到,所以一直被隱藏,不被發現,這是件很可惜的事情啊…

所以我呼籲大家多去學習新東西,不管感不感興趣,多學多瞭解。最後你會發現,就算是不感興趣的也能給你帶來驚喜,當然更大的驚喜就是:能夠找準自己興趣所在!




有事說事噼裡啪啦


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興趣,以為興趣就是自己喜歡,不用花多大精力就能做好的東西。但實際上,大多數興趣愛好,你想要把它做好,都是要經歷一個比較艱辛的過程的。很多人聲稱自己對某某事物感興趣,但要麼從來沒有真正嘗試去做,或者做到一半覺得沒有進步就放棄了。

以吉他為例,很多人之所以對吉他感興趣,是因為羨慕吉他高手彈唱的美妙瞬間。而自己真正去學的時候,覺得每天好幾個小時的練習很枯燥,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妙,就放棄了。

但任何東西,要從零達到精通,必然會經歷這麼一個艱辛的過程。不要因為這個過程苦,就覺得這不是自己的興趣,唯有達到一定的水平,你才能判斷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